國傢地理終極人體百科

國傢地理終極人體百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Christina Wilsdon, Patricia Daniels, Jen Agresta
圖書標籤:
  • 人體
  • 醫學
  • 解剖學
  • 健康
  • 科普
  • 國傢地理
  • 百科全書
  • 生物學
  • 生理學
  • 圖鑒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展開探索人體的驚奇之旅

  ★10大主題與8張人體地圖,完整分析人體各個部位
  ★獨傢收錄超過200種不可思議的人體酷知識、急救小常識、以及未來的醫學技術
  ★淺顯的文字搭配生動的照片,將知識趣味化,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人類的身體是最齣色的造物之一,然而這一點很容易被忽略,因為這具身體時時刻刻陪伴著我們——所以我們總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但是,如果停下來認真思考一下,身體完成瞭哪些工作?你會發現它(和你自己)有多瞭不起。
    
  《終極人體百科全書》讓你全麵瞭解不可思議的人體!從最外層的皮膚開始、到骨骼、消化係統、內髒、大腦與感官,最後再探討基因、生命的循環與未來的醫學技術,本書帶領你從前所未有的角度認識人體。
    
  透過豐富多彩的照片、圖錶、以及大量的人體酷知識,《終極人體百科》詳盡地介紹有關人體的一切。耳朵裏的耳屎黏乎乎的真討厭,可是你知道嗎,它們能擋住外麵的汙垢、水和細菌,保護你的耳朵!還有,每天你體內的血液循環流動的距離大概有12000英裏!如果你覺得這就算不可思議,那麼還有更多瞭不起的事情等待你去發現。本書將帶領你以前所未有的角度認識人體,讓我們一起探索自己體內的全新世界吧!

本書特色

  特色一、詳盡剖析解說人體構造,同時收錄超過200種不可思議的酷知識
  從最外層的皮膚開始、到骨骼、消化係統、大腦與感官,本書帶領你從前所未有的角度認識人體。除此之外,每篇亦收錄許多相關的酷知識:為什麼洗澡之後,手指和腳趾會變皺呢?你知道你體內最強壯的肌肉在哪裏嗎?(既不在胳膊上,也不在腿上,而是在你的下巴上!)解答小讀者們對身體的眾多疑問!

  特色二、驚人照片、插圖和圖錶、趣味問答以及人體地圖
  除瞭收錄令人震懾的精彩照片、以及插畫傢辛西亞•透納所繪製的人體插圖,本書還穿插許多圖錶、趣味問答,並認識許多曆史上對人體研究擁有卓越貢獻的醫生、科學傢。最後一章還附有人體地圖,讓你從骨骼、神經係統、消化係統,讓小讀者一層層探索皮膚底下的奧秘。

  特色三、收錄急救小常識,書末並附有延伸閱讀,讓學習的樂趣延伸至書本以外
  在閱讀的同時,小讀者也可以藉由側邊攔認識許多急救小常識,例如:哈姆立剋急救法、RICE急救法。想進一步瞭解更多關於人體的知識嗎?書末附有延伸閱讀,透過更多學習媒介,啓發小讀者主動探索的基因!
好的,這是一本名為《星辰的低語:宇宙演化與文明的探索》的圖書簡介,其內容與《國傢地理終極人體百科》無關。 --- 星辰的低語:宇宙演化與文明的探索 導言:在無垠中迴望自身 自人類第一次仰望夜空,那片深邃的黑暗便承載瞭我們最原始的好奇心與最宏大的哲學追問:我們從何處來?宇宙的邊界在哪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星辰的低語:宇宙演化與文明的探索》不是一本教科書,它是一次穿越時空與尺度的史詩之旅,旨在引導讀者從宇宙的誕生之初,一路探尋到智慧文明可能齣現的未來。本書將物理學的嚴謹、天文學的奇觀與哲學思辨的深度融為一體,力求描繪一幅既科學又充滿詩意的宇宙圖景。 第一部:混沌初開——宇宙的黎明 第一章:奇點與膨脹的開端 本書從宇宙的“零點”——那個不可思議的奇點開始。我們深入探討瞭標準宇宙學模型,即大爆炸理論(The Big Bang)。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爆炸,而是空間自身的極速膨脹。我們將詳細解析暴脹理論(Inflation Theory)如何解決瞭視界問題和平坦性問題,描繪齣宇宙誕生後萬億分之一秒內的劇烈變化。隨後,我們將進入誇剋-膠子等離子體的“基本湯”時代,解釋早期宇宙的物質構成和基本力的分離過程。 第二章:黑暗時代的遺跡與第一縷光 大爆炸發生後約38萬年,宇宙冷卻到足以讓電子和原子核結閤形成中性原子——這一刻被稱為“復閤期”。在此之前,宇宙是不透明的,充斥著熾熱的等離子體。本書將詳細介紹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發現及其重要性,它如同宇宙嬰兒時期的快照,為我們提供瞭關於早期宇宙物質分布和幾何結構的寶貴信息。我們探討瞭CMB中的微小溫度漲落,正是這些漲落,成為瞭日後星係形成的“種子”。 第三章:從原子到原星——第一代恒星的誕生 在宇宙曆史的最初數億年,隻有氫和氦——宇宙的原始燃料。如何從均勻的物質雲中形成第一批恒星(Population III Stars)?本書將解析引力坍縮的機製,介紹這些“初代恒星”的非凡之處:它們體積龐大、壽命短暫、溫度極高,並在自身核心鍛造齣比氦重的元素。它們的劇烈超新星爆發,是宇宙化學元素“播種”的開始,為後續恒星和行星的形成奠定瞭基礎。 第二部:結構形成與時間的河流 第四章:星係的織網——宇宙的大尺度結構 宇宙並非均勻分布的,而是被編織成巨大的縴維狀結構,其間夾雜著廣闊的空洞。本書將深入解析暗物質的作用。盡管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它,但暗物質的引力是塑造星係、星係團乃至超星係團的骨架。我們探討瞭模擬技術如何重現宇宙網的形成過程,以及暗物質暈在星係演化中的核心地位。 第五章:恒星的生命與元素工廠 恒星的一生是宇宙中最壯麗的化學反應。我們將追溯從主序星到紅巨星,再到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的完整生命周期。重點剖析瞭不同質量的恒星如何通過核聚變(如碳氮氧循環和氦聚變)以及它們死亡時的劇烈事件——超新星爆發,將生命所需的鐵、鈣、矽等元素拋灑到星際空間,完成瞭宇宙的“煉金術”。 第六章:黑洞:時空的終極彎麯 黑洞,這些宇宙中最極端的客體,是引力戰勝一切的體現。本書將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齣發,解析黑洞的奇點、事件視界和史瓦西半徑。我們區分瞭恒星級黑洞、中等質量黑洞和位於星係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並探討瞭吸積盤的劇烈活動、噴流的産生,以及引力波的探測如何為我們提供瞭聆聽宇宙碰撞的全新感官。 第三部:宜居之地與文明的探尋 第七章:行星的形成與宜居帶的定義 在恒星的殘餘物質盤中,微小的塵埃顆粒如何聚集成為行星?本書詳細描述瞭“吸積”和“核增長”模型,解釋瞭類地行星與氣態巨行星形成機製的差異。隨後,我們將焦點轉移到“宜居帶”(Habitable Zone)的概念——一個圍繞恒星的區域,其內的行星錶麵可能存在液態水。然而,我們挑戰瞭這一簡單定義,探討瞭軌道離心率、行星磁場、闆塊構造和衛星引力等更多影響生命起源的關鍵因素。 第八章:生命之源:從化學到生物圈 本書探討瞭生命齣現的條件,從地球早期的化學演化(化學自催化)到DNA/RNA的齣現。我們考察瞭極端環境下的生命形式——極端微生物(Extremophiles),它們的存在極大地拓寬瞭我們對“生命可以存在於何處”的想象。從深海熱泉到冰封的地下水,生命展現瞭驚人的適應性。 第九章:搜尋地外文明——費米悖論與SETI 如果宇宙如此廣闊,恒星和行星如此之多,那麼地外智慧生命在哪裏?著名的“費米悖論”(Fermi Paradox)是本書這一部分的哲學核心。我們係統地梳理瞭各種可能的解答:從“大過濾器”(The Great Filter)理論——生命演化中某個難以逾越的障礙,到“孤獨的地球”假說,再到關於“動物園假說”或“自我隱藏”的推測。我們審視瞭係外行星淩日法、徑嚮速度法等探測手段的最新進展,以及SETI項目(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的努力方嚮。 第十章:未來:人類的命運與文明的終局 最後,本書將目光投嚮遙遠的未來。我們探討瞭宇宙的熱寂(Heat Death)與大撕裂(Big Rip)等可能的宇宙終極命運,以及這些命運對長期尺度上任何文明生存的挑戰。我們反思瞭人類文明在浩瀚宇宙中的地位,探討瞭太空探索、星際旅行的理論可能性,以及我們作為智慧物種,肩負的傳承知識與火種的責任。 結語:提問的遺産 《星辰的低語》最終的目的,不是提供一個終極答案,而是激發讀者持續的探究精神。宇宙的壯麗在於它的無限奧秘,而人類的偉大在於我們擁有提齣這些問題的能力。本書是對我們所處時空的一次深沉緻敬,是對未來無限可能性的熱切期盼。 --- 本書特色: 跨學科整閤: 融閤瞭廣義相對論、量子場論、天體物理學、行星科學和生物學的最新研究成果。 視覺敘事: 盡管是文字作品,但結構設計旨在營造齣宏大、沉浸式的宇宙景觀。 深度思辨: 不僅關注“是什麼”,更深入探討“為什麼”和“會怎樣”,尤其在文明存續和生命起源的議題上。 專業術語的平易解釋: 復雜的物理概念以清晰、類比的方式呈現,確保非專業讀者也能領略其精髓。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剋麗絲汀娜.威爾斯頓(Christina Wilsdon)


  寫過數本關於動物與科學的童書,著作包括《獻給熱愛馬的女孩們》(For Horse-Crazy Girls Only )、《史密森尼學會問答集:鳥類》(Smithsonian Q&A: Birds),以及多本關於動物的書與文章。溫斯頓的個人網站:christina-wilsdon.com

派翠西亞.丹尼爾斯(Patricia Daniels)

  寫過許多關於科學與曆史的童書與成書,包括《人體百科》(Body: The Complete Human),以及《新太陽係》(The New Solar System)。丹尼爾的個人網站:danielsedit.wordpress.com

圖書目錄

前言  6

第一章:人類萬歲!  10
認識不可思議的你  12
人類的力量  14
人體看透透  16
係統全麵啓動!  18
內髒知多少  20
你和你的細胞  22
不同的細胞,不同的任務  24
 
第二章:奇妙的外觀  26
身上的皮膚  28
皮膚的分層  30
滴滴答答,排齣汗水!  32
好痛!抓傷和割傷  34
膚色  36
曬日光浴  38
毛發萬歲  40
顔色、捲度和發鏇  42
裝甲般的指甲  44
健康的指甲,健康的身體  46
你身上的動物園!  48
 
第三章:跑跳蹦:我們的動作  50
你體內的骷髏  52
骨頭的結構  54
軟骨:橡膠人的骨頭  56
製造與破壞骨頭  58
關節相接  60
偉大的雙手  62
花俏的腳部動作:腳上的骨頭  64
裝大腦的盒子:你的顱骨  66
超級脊椎  68
肌肉的力量  70
讓肌肉動起來  72
肌腱:拉動肌肉的繩子  74
肌肉痠痛  76
 
第四章:以食物作為能量:消化係統  78

請來一份起司通心麵!  80
第一站:嘴巴  82
神奇的口水  84
食物嚮下的通道:你的喉嚨  86
認識你的胃  88
好好洗個酸浴  90
愛護你的肝  92
消化液的泉源:膽囊和胰腺  94
一點也不小的小腸  96
下一站:大腸  98
便便祕辛  100
你體內的動物園!  102
哎喲,胃好痛  104
 
第五章:血液、呼吸和跳動的心髒  106
生命泉源:你的血液  108
什麼是血液?  110
紅血球  112
急救小隊:其他血球  114
勤奮的心髒  116
跳個不停  118
血管高速公路  120
深吸一口氣  122
肺的內部  124
放聲說話!  126
哈——啾!感冒、咳嗽和擤鼻涕  128
憋不住瞭:泌尿係統  130
 
第六章:神奇的大腦  132

天纔大腦!  134
瞭不起的意識  136
戴上你的思考帽:大腦  138
大腦的兩個半球  140
你的神經真不少!  142
身體裏的電  144
腦袋裏的化學物質  146
情緒的變化 148
用心記住!  150
早安!晚安!  152
一夜好夢  154
小心嗬護  156
 
第七章:感覺從哪裏來  158

感覺從何而來?  160
睜大眼睛!  162
眼見不為憑  164
神奇的視錯覺!  166
你能聽見我聽見的聲音嗎?  168
鼻子知多少  170
味覺的崎嶇之路  172
跟著觸覺走  174
神奇的動物感官  176
 
第八章:生命的循環  178
基因:你為什麼是你  180
繁殖  182
在你齣生之前  184
嬰兒期  186
當小孩真好  188
青少年期  190
長大成人  192
逐漸變老  194
完整的生命週期  196
 
第九章:保持健康,強健體魄  198
你的免疫部隊  200
侵略者來瞭!  202
進擊的病毒  204
病菌走開!  206
細胞衛士  208
討厭的過敏  210
對抗病菌的英雄  212
為身體加油  214
快樂健身!  216
 
第十章:我們未來的身體  218
下一步是什麼?  220
基因的未來  222
培育新器官  224
智慧型義肢  226
肢體移植  228
探索大腦  230
當人腦遇上電腦  232
住在電腦裏的醫生?  234
長江後浪推前浪  236
 
人體地圖  238
骨骼  240
骨骼肌  242
神經係統  244
循環係統  246
呼吸係統  248
女性生殖係統  250
男性生殖係統  252
消化係統  254
泌尿係統  256
內分泌係統  258
淋巴係統  260
 
詞匯錶  262
補充資訊  264
索引  266
照片與圖片來源  270
謝誌  271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國傢地理終極人體百科》簡直就是一本讓我驚呼連連的知識寶庫!身為一個對身體奧秘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很想找一本能將複雜的醫學和生物學知識,用淺顯易懂又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的書。這本百科全書完全滿足瞭我的需求!它從最微觀的細胞層級開始,細膩地描繪瞭我們身體裡無數個細胞如何分工閤作,形成組織、器官,最終構建起我們這個奇妙的生命體。我尤其喜歡它對於感官係統的介紹,像是眼睛如何捕捉光線、大腦如何解讀視覺訊息,還有耳朵如何分辨聲音的頻率和強度,書中的圖解和文字解釋都非常生動,彷彿我正在親身體驗這些神奇的過程。更別提它對免疫係統的詳盡描述,讓我對身體裡那些看不見的「戰士」有瞭全新的認識,瞭解它們是如何日夜守護我們的健康。書中還穿插瞭許多關於人類演化、基因遺傳的知識,將人體的形成和發展置於一個更宏大的時間和空間維度中去理解,這點讓我覺得非常震撼。我還發現瞭一些關於人體極限的案例,以及一些特殊生理現象的解釋,這些都讓這本書不隻是一本知識的羅列,更是一本引發思考、充滿啟發性的讀物。它讓我更加敬畏生命,也更懂得如何善待自己的身體。

评分

老實說,我是在書店偶然翻到這本《國傢地理終極人體百科》的,原本隻是想隨便翻翻,沒想到就這樣被深深吸引住瞭。它的編排方式真的很厲害,不像傳統的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而是將人體分成不同的主題,從頭到腳、從內到外,逐一進行深入淺齣的介紹。我對書中關於大腦的部分特別著迷,它不隻講述瞭神經元如何傳遞訊息,還探討瞭記憶的形成、情緒的產生,甚至還涉及一些關於意識和潛意識的討論,這些內容讓我大開眼界,也對自己的思考和情感有瞭更深的理解。書中還提到瞭很多關於運動生理學的知識,像是肌肉如何收縮、能量是如何轉化的,這些內容對於我這個熱愛運動的人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讓我在訓練時更能理解身體的反應,也更懂得如何避免運動傷害。此外,我還學到瞭一些關於營養學和消化係統如何協同作用的知識,這讓我更能意識到飲食對身體健康的直接影響。書中使用的圖片和圖錶非常精緻,色彩鮮豔,細節豐富,加上國傢地理一貫的專業攝影水準,讓複雜的醫學影像也變得賞心悅目。我常常在翻閱時,一不小心就花上一個下午的時間,沉浸在對人體奧秘的探索之中,感覺自己像是個小小科學傢,不斷地發現新知識。

评分

我最近剛買瞭一本《國傢地理終極人體百科》,說實話,我對它的期待很高,畢竟是國傢地理齣品,通常都很有品質保證。收到書時,它的精裝封麵和豐富的插圖立刻吸引瞭我,打開後,裡麵的內容確實讓人驚艷。書的編排很清晰,從最基本的細胞結構、DNA開始,一路介紹到複雜的器官係統、神經傳導、消化吸收、循環係統的運作,甚至還深入探討瞭人體如何抵禦疾病、如何成長發育,以及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用瞭大量的3D示意圖和真實的醫學影像,讓原本抽象的解剖學和生理學知識變得非常具體、易懂。例如,當我翻到關於心臟的部分,那幾頁關於心臟瓣膜開閤、血液流動方嚮的圖解,簡直像在看一部微縮的生物紀錄片,讓我對心臟這個「幫浦」的運作原理有瞭前所未有的認識。書中對於一些常見疾病的成因和人體反應的解釋也相當到位,不會過於學術化,但又足夠深入,對於我這種對健康議題充滿好奇但又沒有醫學背景的人來說,簡直是寶藏。而且,它還不隻停留在「是什麼」,更進一步探討瞭「為什麼」,像是為什麼我們會感到飢餓,為什麼運動後身體會感到疲憊,這些生活中的疑問,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科學的解答。我特別喜歡書中那些「你知道嗎?」的小知識點,補充瞭很多學校課本裡沒有的細節,讓我對自己身體的瞭解更添幾分趣味。

评分

老實說,我一開始會購買《國傢地理終極人體百科》,主要是被它厚實精美的外觀所吸引,但翻開之後,我纔發現它的內容更是讓我驚喜連連。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權威又不失親切,它用精準的學術語言,卻又能將複雜的概念解釋得非常清晰,讓非專業人士也能夠輕鬆理解。我對書中關於消化係統和營養吸收的詳細介紹印象深刻,它不隻描述瞭食物是如何進入我們的身體,更詳細地解釋瞭胃酸的作用、小腸絨毛如何增加吸收麵積、以及各種營養素在體內如何被轉化和利用,這讓我對日常飲食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更懂得如何選擇對身體真正有益的食物。書中還包含瞭很多關於醫學史和科學傢們探索人體的有趣故事,這些歷史性的視角讓這本書增添瞭幾分人文色彩,也讓我更瞭解到人類對自身認識的漫長而艱辛的歷程。我特別喜歡書中那些對於人體「小毛病」的科學解釋,像是為什麼有時會打嗝、為什麼會流鼻涕,這些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專業而有趣的解答。它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聆聽一位經驗豐富的醫學教授,用最專業、最耐心的態度,為我講解人體這個世界上最複雜、最迷人的「工程」。

评分

身為一個長期以來都對生命科學感到好奇,但又缺乏專業背景的讀者,《國傢地理終極人體百科》簡直是我期待已久的完美讀物。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引人入勝,它不像一般的科普書那樣,隻是枯燥地羅列事實,而是將人體比喻成一個極其複雜精密的「機器」,然後一步一步地拆解,帶領讀者去探索它的每一個零件和運作原理。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人體協調運作的描寫,例如,當我們伸手去拿東西時,從大腦發齣指令,到神經傳遞訊息,再到肌肉的收縮和關節的協調,這整個過程是多麼的奇妙與精準。書中還探討瞭人體在不同生命階段的變化,從嬰兒時期的快速成長,到青春期的生理發育,再到成年後的維持和老年後的衰退,每一個階段的變化都伴隨著複雜的生理機製,這讓我覺得自己對生命的歷程有瞭更深刻的體悟。我還發現書中對於遺傳學和DNA的解釋非常到位,它將複雜的基因密碼變得易於理解,並解釋瞭基因如何影響我們的外貌、性情,甚至潛在的健康風險。這本書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對身體一無所知的旁觀者,而是能更深入地理解這個「傢」的每一個角落,並且學會如何更好地照顧它。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