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城市轻旅行 文创X美食X品味一网打尽

台中‧城市轻旅行 文创X美食X品味一网打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中
  • 城市旅行
  • 文创
  • 美食
  • 品味
  • 台湾
  • 旅游
  • 在地生活
  • 慢活
  • 轻旅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太阳饼、逢甲夜市、一中街、新社花海之外,
台中还有更多更多好玩、好吃、好看的!

  旧建筑里的文创魂,
  景观迷人的浪漫所在,
  咖啡职人的本土咖啡,
  喝茶也可以很新潮,
  挑剔的食材、讲究的法式甜品,
  比美京都的和菓子,
  澳洲人为台湾亲手打造的超美味肉肠……
  从上个世代的华丽,到今日的多姿多采
  台中,和你想的不一样!

本书特色

  ◎不能错过的文创景点

  除了宫原眼科、亚洲现代美术馆,还带你探访一本书店、台中刑务所演武场、范特喜、上下游市集……等,认识台中的文创魂。

  ◎一书在手,走遍台中
  週休二日,带你赏梅林、玩农场、访森林,走遍大街小巷,吃遍早午餐、下午茶,是你在台中吃喝玩乐的最佳指南。
台湾东海岸的秘境探索:花莲与台东的自然遗产与人文风情 本书收录了对台湾东海岸花莲与台东地区深入的考察与记录,旨在为热衷于自然探索、原住民文化以及慢活哲学的旅行者提供一份详尽的指南。我们聚焦于揭示这片土地上未被过度商业化、充满生命力的角落,从壮丽的自然景观到深厚的人文底蕴,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东海岸体验地图。 --- 第一部分:花莲——太鲁阁的鬼斧神工与海岸线的低语 花莲,以其宏伟的山脉和广袤的太平洋景观而闻名,是自然力量的极致展现之地。本书将不再侧重于传统观光客常去的景点,而是深入挖掘那些需要徒步或深入探索才能抵达的秘境。 一、太鲁阁国家公园:超越九曲洞的深度穿越 太鲁阁的壮阔毋庸置疑,但我们记录的重点在于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地质学的奥秘。我们详尽介绍了“砂卡礑步道”沿线未经大幅修缮的支流探险路线,重点分析了当地特有的大理石岩层如何受河流侵蚀形成独特的地貌。书中特别收录了台湾本土地质学家对该地区断层活动频率的最新研究摘要,并结合实际的登山经验,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雨季安全手册”。 此外,我们记录了鲜为人知的高海拔区域——如“合欢山松雪楼周边的冷杉林生态”,探讨了台湾云雾带的独特气候如何塑造了这些古老树种的生长习性,并辅以专业的植物图鉴,识别出该区域特有的高山杜鹃品种及开花时间预测。 二、东海岸公路的隐形角落:从清水断崖到石梯坪的慢行哲学 本书对台11线(海岸公路)的描述,强调的是“慢行”的意义。我们放弃了对著名观景台的重复描述,转而聚焦于沿线那些依山傍海的小渔村。 静浦与北回归线标志塔的文化对话: 探讨了静浦阿美族部落如何在新旧文化交替中保持其海洋信仰。我们记录了当地渔民使用传统“刺网”捕鱼的技术细节,以及他们对海洋资源永续利用的古老智慧。 石梯坪的潮汐生态学: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亮点之一。我们以时间序列的方式记录了石梯坪在不同潮位下暴露出的生物群落变化。详细介绍了生活在潮间带的螺类、蟹类和海藻的生存策略,并提供了适合非专业人士的“潮汐生物观察指南”,强调“不触碰、不带走”的生态旅游原则。 三、花莲人文:原住民工坊与传统技艺的复兴 我们深入探访了花莲几个重要的文化保存基地,重点记录了“编织艺术”和“植物染”的现代应用。书中采访了多位致力于将传统图腾融入当代设计(如家具、服饰)的工匠,展示了传统工艺如何在一个现代化的市场中找到新的生命力。特别收录了关于“琉璃珠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从史前时期的材质变化到清代西方贸易的影响。 --- 第二部分:台东——纵谷的田园牧歌与南岛语族的根源 台东,与花莲的磅礴大气不同,展现出一种宁静、广阔且充满土地气息的生命力。本书将重点放在其独特的地理分隔——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之间的纵谷平原,以及南岛语系族群的文化根基。 一、花东纵谷:稻作文化与山脉的对话 纵谷平原是本书描绘的“绿色海洋”。我们侧重于记录当地的“有机米耕作实践”。书中详细介绍了池上、关山地区农民如何利用当地的天然灌溉水系(如引自卑南溪的清澈水源)进行无污染的农业生产。我们追踪了一季稻米的生长周期,记录了从插秧、除草到收割的全过程,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当地优质米种(如“越光米”和“台湾陆稻”)产量的影响。 二、卑南族的世界观:生命礼仪与会所文化 台东是卑南族文化的核心地带。本书极为审慎和尊重地探讨了卑南族的“少年年祭(巴拉冠)”的结构与意义。我们没有肤浅地描述祭典的场面,而是专注于解析其教育体系——“会所制度”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性转变。书中穿插了对部落长老关于传统法律、道德规范传授方式的访谈记录,强调其对于维护社群凝聚力的作用。 此外,我们考察了卑南族在金属工艺,尤其是“雕刻艺术”上的成就,分析了鹿角、木材上常见的几何图案所代表的宇宙观和祖灵信仰。 三、南岛语族的海洋连接:兰屿的达悟族生态智慧 虽然兰屿行政上属于台东县,但其独特的地理隔离造就了与台湾本岛截然不同的文化景观。本书的兰屿章节完全聚焦于达悟族(雅美族)与海洋共生的智慧。 拼板舟的建造哲学: 我们记录了拼板舟从选材、制作船体到下水典礼的全过程,详细解释了为什么这种船只结构能够适应太平洋的巨浪。书中特别解释了“船眼”图案的象征意义,以及其在航行中的避邪作用。 飞鱼季的生态规范: 对比了传统的“飞鱼文化”与现代渔业法规的冲突与融合。我们探讨了达悟族如何通过严格的禁捕期和捕捞规则来确保飞鱼资源的再生,展示了一种与自然资源保持动态平衡的生存范式。 --- 结语:回归本真——一条未被标注的回家之路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提供一条心灵的路径,而非仅仅是物理的路线图。花莲与台东的价值,在于它们在现代化浪潮中,依然坚守着自然规律和传统伦理。我们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旨在引导读者放慢脚步,去聆听山脉的呼吸,去感受太平洋的潮汐,去理解土地上生活着的每一个族群对“家园”的独特诠释。 这不是一本关于打卡拍照的指南,而是一份邀请函,邀请你一同走进台湾的“生命腹地”,去体验那份久违的、与大地同频的宁静与力量。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丽娟


  热爱美食与旅游的双子座,世新大学广播电视科系。资深媒体人,曾任中华日报记者、台湾茶馔杂志总编辑;现任某杂志特派员。荣获2014年度亚洲出版业协会(The Society of Publishers in Asia)卓越新闻奖-独家报导奖、2014第9届消费者权益报导奖平面媒体类-热心报导奖特优。

  着作有《日本料理大不同-细说日本料理,让你做个日本通》;担任文字执行而出版的食谱书有《五星级日本料理》、《日本食堂,料理轻松做》、《五星级西餐主厨料理》等96本书籍。

  联络电邮:0610lin@gmail.com

图书目录

02作者字序

CH1 玩文创
10宫原眼科
14红点文旅
20范特喜
22四信冰淇淋
26亚洲现代美术馆
28上下游市集
32茶米店
38鱼丽人文书店
40百二岁
44十二月艺食廊
46一本书店
50活力文化咖啡
54好好good days
60默契咖啡
64台中刑务所演武场

CH2赏景观
72水相
76幸福农庄
78向日葵农场
84又见一炊烟
88明月居
90心之芳庭
94梅林亲水岸
96富林园洋菓子
100薰衣草森林
102千桦花园

CH3好食趣
110明森京咖啡
112 the table 森制菓
116幸福食刻
118春水堂
120虎姑婆
124 Haritts台湾1号店
126云道咖啡
132珈琲院
136一瓣心香
138 Belling's Butchery
142目觉
144茶寮侘助
150菇神
152福音86
154 森の王子
158田乐

CH4享品味
162斐丽生活蔬食
166 FRajo
168谱恋
172吉凡尼花园
176格蕾朵甜点庄园
182一藤井茶菓铺
186欧贝纳法式点心
192 FYE法乐齐
198真皮工坊

图书序言

作者自序

  给自己这么放松的一天,睡到自然醒,找个很有文创特色的地方享用早午餐,亲近来自小农粗糙双手和纯良心意的友善农产品,下午喝杯新鲜香醇的咖啡搭配正统的法式糕点,又或者在茶香里品味心灵的风景。

  在美食记者工作中接触到「好好good days」、「欧贝纳」时,不但期待着下回再去,心里更萌生一种想把它们介绍给大家认识的渴望;到久别重逢的日本友人乙骨正弘「茶寮侘助」一吃咖哩饭就惊为天人,才知道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中日茶道的热爱;每次身处「向日葵农场」、「又见一炊烟」或是「千桦花园」总有完全舒放的感觉;我会到「上下游市集」去买小农的现磨花生、无毒百香果等等,也盼着更多人支持美好生活的理念。

  这些店家当中,多半是原本跑新闻就已认识的,有的是我视为「隐藏版」美食店的如「茶寮侘助」;有的是经常光顾的店家如「斐丽生活蔬食」、「欧贝纳」、「台中刑务所演武场」;有的则是因本书一见钟情的如「活力文化咖啡馆」、「一瓣心香」、「珈啡院」;此外,感谢担纲摄影的陈招宗引介优质店家如「茶米店」、「百二岁」、「谱恋」,静宜大学观光事业学系陈贵凰教授推荐「the Table 森制菓」、联合报记者友人黄寅带路「云道咖啡」,终于完成了设定名单、联络、採访拍照、撰写等等一连串的工作,好比是一场好店的接力赛,只不过唯一一组的选手,我和摄影师得跑完全程。

  台中的早午餐、下午茶店家何其多,筛选的主要标准有二,一是既谈美食,那么食物须得有一定的水准,六十分不够,八十分起跳;二是要与文创有所联结,「文化」意指在追求具体文明成果过程中,群体共同推动而在艺术、科学、宗教、法律、饮食、民俗习惯等方面所获得的成绩;「创意」是创造新意、新构想,书中五十家店于食物以外,也要显现出个别的文化创意,让它独特出众,有所不同,所以,我尽量找出让人能感受到文化创意的店家,例如「云道咖啡」结合了种树文创,「茶米店」结合了茶艺年轻化文创,此外,也纳入「上下游市集」、「范特喜」、「宫原眼科」这种比较属于纯粹文创特色的六家店。

  最初在着手调查资料、筛选适合约访的对象阶段,我还刻意在网路上浏览有没有所谓的「台中最受欢迎的早午餐、下午茶店」这类名单,发现并没有正式的TOP 10,而只是部落客个人的认定和发动按「赞」,然而我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按图索骥地去实地体验「田乐」、「目觉」、「haritts 台湾一号店」等等,认为可行,才列入名单,但在进一步约访时,缘于负责人并不会在店里或店长无法决定是否受访,所以对于店主人创业故事、经营理念部分,难以细述。

  撰写《台中‧城市轻旅行》之初,想到要花大量时间成本、超出心底金钱预算,一家家、一站站地跑完接力赛,一度视为苦差事,幸好「四块玉文创」出版社求好不求快,同意给我充裕的时间,摄影师陈招宗不计时间付出地配合我,部分店家如「台中刑务所演武场」、「薰衣草森林」为求全书呈现更佳效果,愿意提供一些我们无法现场拍到的照片,我都铭感五内。

  也就是随着克服先期困难的历程,我单纯的採写工作昇华了,舍我其谁,把「为读者引路到优质文创早午餐、下午茶好所在」视为无可替代的使命感,若本书只是介绍去哪里吃吃喝喝,不过是书市里多摆了一本新书;相对地,只有当您认知到一家店的美食意涵、创意精神、生命轨迹时,「春天」才不会只是两个中文字,而是冬雪融尽、燕子返巢、绿叶抽芽的景象翩然已到眼前。

  本书区分为玩文创、赏景观、好食趣、享品味四个单元,「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您入坐店中,休憩充电,面对手作饮食而感动,相信心灵的亮点将被点燃,有着繁花与鸟语的春天,启程了。

林丽娟

图书试读

四信冰淇淋
过去的银行,今日的潮店


炎炎夏日,青春一族最是抵挡不了吃冰的诱惑,先不管做得好不好吃,如果没尝试过在「废墟」老屋里吃冰,让全身的「寒气」上升,那么还是可以到中区这个曾被遗忘过,如今却很潮的四信冰店,一探究竟。

日出集团 旧楼修复又一创作

「你有没有去过……?」类似这样「朝圣」式的吃喝玩乐之行,已经成为时下茶余饭后的谈资话题,吃过才能下评论,走出店门口时,就会知道自己靠哪边站,在乎的是美食或文创。

店舖的全名是日出集团台中市第四信用合作社门市店,大家习称它为「日出集团」,简称它为「四信冰淇淋」,二○一三年八月由日出集团购置四信旧楼后修复,以冰淇淋店的形式,开幕营业。

自从中港商圈崛起,台中火车站前中区商圈相对没落,除了假日的搭车人潮,很难看到大排长龙的消费人群,然而,在中山路这栋看似危楼的台中市第四信用合作社入口,年轻人却一个挨着一个等待入座,但他们不是来办存提款,而是来吃冰的。

到金融合作社吃冰?没错,四信已经走入历史,它先于一九九九年遭中兴银行合併,二○○○年兴银再被联邦银行合併,原址大楼从此废置,十三年后由日出集团买下来,保留外观、名称,但挂着四信招牌、卖的是冰淇淋。吃冰 也大口吃进无懈可击的设计一开幕,一球冰淇淋售价就是九十元,丰仁冰一百五十元,大约是市售价的两倍以上,但因为它是「宫原眼科」成功吸睛后的新作,年轻人面对聚焦新所在、时髦新话题,不甘落伍,好歹也要跟上潮流,所以还是受到吸引,愿意来到这停车困难的窄路之间,排队跟流行,花高价吃冰淇淋,重点并不在于凉快消暑、口味如何,这里里外外勐对着设计感别致的灯光、地板、柜台、金库通道拍照,上传FB,完成到此「打卡」的朝圣任务,才是cool 事一桩。

这股风潮是日出集团宫原眼科店华丽风的延续,两家店距离仅四百多公尺,可以串连起来参观,都是利用老宅本身的历史文物说故事,注入「玩空间」的文创设计概念,让人赞叹于日出集团的巧思以及包装术,所以,它卖的是别家所没有的设计味,营造出热门人气。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安排,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不是那种杂乱无章的罗列,而是非常有逻辑地将台中这座城市的不同侧面展现出来。一开始,它会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带你走进台中的文创世界,让你对这座城市的创意活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它会巧妙地将你引向美食的世界,让你在品味美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最后,它会将这两者完美地融合,让你体会到台中“品味”的精髓,即是将创意、美食和生活态度融为一体。更难得的是,这本书在不同主题之间的过渡非常自然,不会让人觉得生硬。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撰写这本书时,一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体验和感受,才能写出如此丰富而有深度的内容。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让我对台中的美好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作为一个对生活品质有追求,但又不想把行程搞得太累太赶的旅行者,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挖掘城市灵魂,又兼顾味蕾享受的指南。市面上充斥着太多走马观花式的景点介绍,或是泛泛而谈的美食推荐,真正能让我感受到“在地”生活气息的书却少之又少。当我翻开《台中‧城市轻旅行》,我立刻就被它独特的视角吸引了。它没有把重点放在那些人人皆知的地标,而是巧妙地将文创的巧思、在地美食的温度以及品味的细节融为一体。那些隐藏在巷弄中的特色小店,那些充满故事的独立书店,那些让味蕾翩翩起舞的街边小吃,都被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一一呈现。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老屋新生”的部分,看到那些老旧的建筑在文创的注入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仿佛也见证了台中这座城市的成长和蜕变。这种将历史底蕴与现代创意相结合的叙事方式,让我对台中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想要亲自去探索一番的冲动。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轻旅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前总觉得轻旅行就是少去一些地方,悠闲一点。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轻旅行,是关于“质”而不是“量”。它关乎你如何去感受一座城市,如何去连接它的人文温度。这本书的文字,没有大段的华丽辞藻,也没有冰冷的行程规划,而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和细腻的观察。它让我看到了台中不为人知的一面,那些充满艺术气息的街头涂鸦,那些世代传承的老味道,那些因为创意而改变的社区。尤其是关于“品味”的部分,作者将品味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美食,还包括了对艺术的欣赏,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对人情味的珍视。我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优雅地生活”的教科书,它教会我用更慢的节奏,更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旅行,拥抱生活。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去哪里玩”的攻略。它更像是一位老朋友,用一种非常亲切、生活化的方式,与我分享他眼中的台中。我不是那种热衷于打卡景点的人,我更喜欢在旅途中感受一种氛围,品味一种生活方式。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一点。它在介绍美食时,不是简单地列出餐厅名称和地址,而是深入挖掘了每道菜背后的故事,比如食材的来源,厨师的心意,甚至是在哪个季节品尝最对味。这种“有温度”的美食介绍,让我感觉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而是参与到一种文化的体验中。而文创的部分,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从未想过,原来台中隐藏着这么多充满个性的手作坊、独立设计师品牌。书中的文字不仅仅是介绍,更像是一种邀请,邀请我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中的不平凡,去触摸那些承载着创意和梦想的物件。我甚至已经在计划,要带着这本书,在台中的街头巷尾慢慢走,细细品味,让这本书成为我探索这座城市最贴心的向导。

评分

这本书的书写风格实在是太独特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严肃的旅游指南,但它读起来却像一本精心打磨的散文集,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个人的情感。作者的文字非常有画面感,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飘散的咖啡香,听到手工艺人敲打金属的声音,感受到老街上穿堂风的微拂。它不仅仅是信息量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文创内容时,并没有一味地赞美,而是通过一些生动的小故事,让我们了解到这些创意背后的辛勤付出和坚持。同样,在介绍美食时,也避免了过度的渲染,而是用一种朴实而真诚的态度,让我们感受到食物本身带来的美好。这本书让我觉得,旅行不应该只是一个目的地的打卡,更应该是一次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一次与当地文化的深度连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