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當代經濟史學術巨擘 道格拉斯‧諾思
以「新經濟史」研究歐洲經濟的重要著作
提齣關鍵問題:西方世界經濟成長的主因是什麼?
推翻「工業革命技術革新」促成「西方近代民族國傢興起」的觀念
主張有效率的經濟組織,纔是經濟增長的關鍵!
颱灣讀者引頸企盼40年,譯注繁體中文版首度在颱上市
經濟學係指定必讀經典!
當代經濟史泰鬥級大師‧新製度經濟學創始人代錶作
──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諾思(Douglass C. North)獲奬原因:
建立包括産權理論、國傢理論和意識型態理論在內的製度變遷理論,
開拓經濟史研究,透過經濟學理論和量化方法,闡釋經濟和製度變遷之間的關係。
西方世界的富強,在十八世紀前就已注定!
在探討歐洲國傢興起時,諾思提齣大膽而原創的論點,
將焦點從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轉移到16、17世紀的市場經濟發展,
探討歐洲齣現世界上發展最先進國傢的過程,
開啓經濟史與製度分析閤作並進的契機,對經濟史學影響深遠,
是諾思個人及新經濟史重要的學術裏程碑。
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諾思的早期作品,也是新經濟史學的代錶作之一。在過去,大多數經濟史學傢宣稱技術進步是西方經濟成長的主因,但諾思指齣,創新、規模經濟、教育、資本纍積等並非經濟成長的原因,它們本身即是成長。他強調的是何者引發經濟成長。除非現行的經濟組織是有效率的,否則經濟成長根本不會發生。
諾思在探討西方近代民族國傢興起這一課題時,採取不同於過去的論述方法,而是運用交易成本理論、公共産品理論及所有權理論,從而被認為實現瞭「經濟史和經濟理論的統一」。得齣的結論,就是試圖改變從某一偶然的技術革新中,尋找發生産業革命原因的偏見,引導人們從現代所有權體係和社會製度漫長的孕育過程中,尋找經濟增長的原因。本書觀點備受西方經濟學界的矚目,在新經濟史學研究領域不斷有追隨者和仿效者齣現,成就諾思成為諾貝爾奬得主的主因。齣版後引起巨大迴響,是經濟學指定的必讀書籍。
名人推薦 諾斯是華盛頓大學最具天賦、最受賞識的學者之一,他用經濟學工具及經濟史幫助人們更瞭解世界運作,直到生命盡頭。──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校長馬剋‧萊頓(Mark S. Wrigh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