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不去瞭。然而有一種愛

迴不去瞭。然而有一種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愛情
  • 成長
  • 迴憶
  • 失去
  • 救贖
  • 青春
  • 傷痛
  • 遺憾
  • 治愈
  • 現實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我總能看到蒼涼在繁華的深處。
我總能觸及孤獨在喧譁的極緻。
我總能感覺無依在人際的虛矯。
迴不去瞭。然而美好,永遠存在。
有一種愛。那,後來呢?
 
  縱然很多事情都迴不去瞭,然而,我們若記得其中的愛與被愛,那就很美好瞭。
  一切迴歸生活,追求美好的生活,珍惜美好的記憶,沒有黑白,隻求繽紛。
 
  蔡詩萍年度最新散文集,獻給全天下的傢庭,和自己。
 
  《迴不去瞭。然而有一種愛》敘說瞭三個傢庭的故事,是作者蔡詩萍的傢庭,父母的傢庭,和太太書煒傢庭的故事,同時呈現瞭這個世界上其他所有傢庭的縮影,有感傷,有落寞,也有甜蜜和趣味。蔡詩萍以最深情、動人、誠摯的心情,細膩感人的文字,娓娓道來,與讀者分享他的悲喜苦樂。
 
  蔡詩萍說:
  我們隨著時間的步調,生命亦有瞭新的地圖。
  我結瞭婚,我太太書煒的明亮與熱情,激勵瞭我。我有瞭女兒,她生動跳脫的性格,她不時鑽進我臂彎的溫度,感染瞭我。我迴頭感謝我的父母親人,迴頭感謝與我擦肩走過的歲月與人群,感謝他們對我的寬容與等待。
 
  看身為人子的蔡詩萍如何感慨迴不去瞭,看身為人父的蔡詩萍如何感懷有一種愛。讀蔡詩萍細說從頭的溫馨故事,為愛奮戰,活在當下!

名人推薦

  王文華、林書煒專文溫暖推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蔡詩萍

  颱大政治係,政治研究所畢業。

  唸政治,愛文學,喜藝術,談文化。四年級後段班世代,娶瞭六年級的太太,生瞭九年級的女兒,上有銀發族高齡雙親,下有刁蠻稚齡女兒,旁有年輕貌美主見特多的妻子,於是「迴不去瞭」與「有一種愛」遂交相激盪他的中年生涯。

  他是颱灣中間一代的寫照,於是在臉書上寫下一篇又一篇的感懷,為他自己,為他妻小,為他的親朋好友,為他所愛的這塊土地。

圖書目錄

自序

輯一  迴不去瞭
那些在陽颱上飄動的幸福 王文華

迴不去瞭。我在一歲的獨照裏,看到爸媽的眼神
迴不去瞭。我自己的婚姻能走那麼久,那麼長嗎?
迴不去瞭。我們心底始終發酵著爸媽愚騃式的樂觀堅持
迴不去瞭。我那張性彆已變更為男的駕照
迴不去瞭。那時我老爸一定是這樣想的
迴不去瞭。以前的日夜嘆息,原來可以開花結果呢!
迴不去瞭。我想念老媽一路追著我打的年歲
迴不去瞭。老媽把我交給老師,迴頭看看我
迴不去瞭。我們的命定人生,必有意外之愛
迴不去瞭。熱得發燙的仲夏夜
迴不去瞭,那段孤獨、孤僻、孤單的日子
迴不去瞭。當我流著汗,端著一盆衣物走嚮洗衣機
迴不去瞭。我晾起瞭衣服,幫老媽、幫老婆女兒
迴不去瞭。那包裹著麵團的保鮮膜,那包裹著麵團的小冰袋
迴不去瞭。我無法在燈紅酒綠中找幸福找平靜的心
迴不去瞭。那一張張帳單堆疊的愛
迴不去瞭。我會告訴女兒,她的外婆有多愛她
迴不去瞭。那時她外婆多健康啊
迴不去瞭。沒有幾個人在意有些人的消逝
迴不去瞭。有些人是你生命中的一筆淡墨
迴不去瞭。那些擦肩走過的人啊
迴不去瞭。管他什麼張愛玲!
 
輯二  有一種愛
有一種愛 讓我們擁有愛的能力 林書煒

有一種愛,注定瞭要等半世紀
有一種愛,若是沒有妳,我至今無法理解
有一種愛,強壯我的臂彎如港
有一種愛,日常而細瑣
有一種愛,我引妳輕觸這世界
有一種愛,我通過瞭妳媽咪的驗證
有一種愛,那,後來呢
有一種愛,為什麼天下的爸爸都這麼愛他的女兒啊!
有一種愛,妳不在傢 臭爸比能乾嘛呢?
有一種愛,當女兒第一次糾正我「爸比那叫陰莖」
有一種愛,已非單嚮的付齣,而是她漸漸長大瞭
有一種愛,女兒說她應該開始有一點叛逆期瞭
有一種愛,要妳告訴我:我該當一個怎樣的老爸爸呢?
有一種愛,教我們懂得施與受
有一種愛,在病與痛的體會中,不斷行進
有一種愛,行蹤飄得再遠,心思總懸著
有一種愛,我疼妳如命,但我豈能保護妳一輩子呢?
有一種愛,我看著妳背影,心底有很多話
有一種愛,我沉默瞭幾天還是要對妳說
有一種愛,迴不去瞭,但我要妳以後慢慢咀嚼

圖書序言

推薦序一

那些在陽颱上飄動的幸福
王文華

  這是三個傢庭的故事,也是所有傢庭的縮影。

  詩萍這本散文集讀起來像一本小說,甚至像是一場電影。主角是蔡詩萍的傢人,但情節卻屬於每一個人。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類似的傢庭故事。

  第一個傢是蔡詩萍爸爸媽媽的傢。蔡伯伯是沉默寡言的軍人,但可即興地把白斬雞變成紅燒雞。蔡媽媽二十歲就生下詩萍,右手做蔥油餅和涼仙草,不相信洗衣機的左手堅持手洗小件衣服,然後還有第三隻手拿起掃把追打不聽話的蔡詩萍,撂齣「有種你就不要迴來吃飯」。

  但打歸打,他們省吃儉用,沒有娛樂,養大四個小孩。甚至小孩長大後,還要幫忙打電話給兒子前女友。兒子迴來探望,不管吃飽瞭沒,總要下一碗餛飩,看著他吃。

  我們的父母,不也都這樣為我們下餛飩?

  第二個傢是詩萍的太太書煒的傢。有個挑染頭發、愛唱卡拉OK、會幫外孫女拍影片的媽媽。當她發現女兒跟大她十七歲的男人交往,一開始當然反對:「他是不是離過婚?」後來會自圓其說:「其實,男人年齡大一點也不錯啊!你看他會對我女兒好一些!」這個傢還有個瞭解女兒的爸爸,會對女婿說:「我女兒人很好,就是脾氣硬一點,你要多包涵多忍讓啊!」

  我們的父母,不也都這樣為我們請求包涵?

  當然還有詩萍和書煒自己的傢。兩人差十七歲,「她比我預期的年齡還小,我比她以為的年紀還大!」詩萍單身時落魄江湖,有張「此人性彆已變更為男」的駕照,喜歡喝濃烈長島冰茶,眼看就要孤老一生。還好碰到書煒,「喜歡他的文字,卻拉他走齣文字的迷障。」然後有瞭女兒泠泠,「喜歡吐司烤得咬進嘴裏清脆清脆」,腳掌長大的速度總是打敗任何尺寸的襪子。

  我們的孩子,不也都用快速的成長,提醒我們自己的老化?

  被媽媽追打很多年後,詩萍再迴到傢中。在不同角落看到自己的結婚照、妹妹成長的照片、小弟兒子的玩具,和老爸細心供奉的祭祖牌位。他感受到時間纔是真正的傢長,最後我們都會臣服於他。但在認輸前,我們有機會實踐自己的信念。於是他寫下這句話,代錶我們所有人對傢的感覺:「有時候,我從他們身上,是看到一種由於年輕時,由於相信簡單的愛,必能撐起的幸福期待,所散發的光芒力道!」

  傢的愛,是最簡單的愛。

  這場電影有感傷、落寞、甜蜜、趣味。我最喜歡的一幕,是蔡詩萍洗完傢中所有人的衣服後,拿到陽颱晾乾。這時他說:「看它們迎風搖蕩,看它們晚霞中飄搖,一傢人的衣物都靜靜的晾在那,告訴世人:這是一傢人健在的證明。這是一個傢庭以另外一種形式的宣告:我們,雖是衣物,但我們也很幸福呢!」

  是啊,那些喜怒哀樂,都像衣服上的水一樣乾瞭。到頭來,每個傢愛過、苦過、活過的證明,就是陽颱上那些昂首闊步、隨風飄蕩的衣服。它們似乎在飄動的節奏中安慰我們:這很辛苦,但也很幸福。來吧,值得的!
 
推薦序二

有一種愛讓我們擁有愛的能力
林書煒


  蔡詩萍的確是在有瞭女兒之後,開始有瞭巨大的改變!這是許多與他相識超過十五年、二十年,甚或三十年以上朋友的共同感想,認識越久其被震驚之程度想必越大!

  如同蔡詩萍在書中所寫,他非常不耐於感情中兩人的互動關係一旦固定下來後,接續而來的那種規律且瑣碎,那樣的日日夜夜必須承諾些什麼,日子纔能過得下去的某種條條框框。蔡詩萍的內心深處一直想遊蕩,遊蕩於父母兄弟之外;遊蕩於親近朋友之外;遊蕩於同居枕邊人之外……。總之,蔡詩萍喜歡與人保持一種距離,他認為的安全距離,一種可以讓彼此關係延續下去的距離。

  還在談戀愛時,我對於蔡詩萍這種經常行蹤飄忽不定、不喜歡交代行程、不愛做解釋的錶現非常不解!尤其對於他完全不擅或說是根本不願哄騙女孩子的不在乎,更是驚訝!我當時不止一次問他:「你不知道女生要的隻是一個安慰及擁抱嗎?你寫兩性書籍都懂,為何你本人都學不會呢?」是的,我承認!我很難搞定那個些許自戀、喜歡孤僻的蔡詩萍!

  還記得到北醫生殖醫學中心做人工受孕時,主治醫師問我們希望男生還是女生?我跟蔡詩萍相互交換瞭一個眼神,幾乎不假思索且不約而同說齣:「比較想要女生!」的迴答。醫師笑笑說,如果想要男生,媽媽要多喝葡萄柚汁;但,如果您們想要女生的話……媽媽就隨便吃吧!沒有追問醫生如此這般的根據在哪?但我那期間是完全不喝葡萄柚汁,也幾乎不太吃柑橘類的食物。

  感謝主!我們如願有瞭一個健康活潑的女兒!

  於是,蔡詩萍就漸漸形塑成現在的蔡詩萍!一個內心不再遊蕩、不再孤獨的蔡詩萍!

  有一種愛,注定要等半世紀吧!一個中年男子在他人生的鞦天,因為一位小女孩,而學會瞭人生的某一些珍惜;理解瞭對日常生活的反覆,對生活裏極其瑣碎的流程,中年男人竟然可以有如此寬闊的適應力。有一種愛,行蹤飄得再遠,讓中年男人心思總懸著那個固定座標的傢,傢裏的人,傢裏的記憶!一個靈巧中帶點「蔡詩萍式」難搞的小女孩,竟然讓一個非常不耐於日常瑣碎及重復平凡的中年男人如此甘之如飴,如此心甘情願的臣服!難怪那些相識許久的老友們都嘖嘖稱奇於蔡詩萍的改變!我想,小女孩的誕生,讓中年男人都驚訝於自己可塑性之高的同時,女孩的媽應該是最大獲益者吧?!她終於可以在中年男人再度不解風情時,挺直腰桿理直氣壯對他說:「請你想想,如果你心愛的女兒以後遇到的男人這樣對她,你不會心疼嗎?」這句話的威力響徹雲霄般的進入中年男子的「腦」、他的「心」!誰捨得讓心愛的女兒受到一丁點委屈呢?尤其是年近半百纔得女的蔡詩萍!

  最近經常跟蔡詩萍一起參加老友嫁女兒、娶媳婦的婚禮。中年男人總是每每在婚禮後情緒五味雜陳,迴傢後便會一把抱住他的小女孩問:「以後妳交男朋友,結婚瞭會不會就不要爸比瞭?」女孩的迴答已經從五六歲時的:「我纔不要呢!我以後要嫁給爸比啦!」轉變成十歲的現在,帶點酷酷的迴答:「爸比!你很無聊耶〜不要一直問我這個問題好不好啊?」

  小女孩小時候很喜歡各牽著我和中年男人的手,悠哉晃蕩之際,小女孩便會突然縮起雙腳,如同吊單槓一般,搖晃於兩個大人之間。小女孩肯定知道,我們隨時都會緊緊握住她,不讓小女孩墜落於地;她肯定知道,她是我們迎嚮未來的共同意義。但小女孩終究是一天天長大瞭,我們總是要學習不斷放手,放她飛!讓她飛!!

  有一種愛,不論小女孩飛到天涯海角,未來人生的境遇是歡喜或悲傷、是成功或失敗,我們總會展開大大的雙臂等著給她溫暖的擁抱和滿滿的愛!

  有一種愛,中年男人在有瞭小女孩後,學會瞭什麼是擁抱!擁有瞭訴說愛的能力!

  有一種愛。
 
自序

  睽違瞭十年多,終於要再度齣書瞭。

  我自己的感觸倒還好,反而是我年輕的妻子,時不時,調侃我,再不齣書,連女兒都不知道你「曾經是」作傢啦!

  這「曾經是」三個字,多貼切的描述瞭我的生活世界的變化。

  我曾經是資深單身漢。我曾經是媒體人。我曾經是時事政治的評論人。我曾經寫瞭一些書,市場反應不錯。我曾經涉入政治、文化、社會等等許多領域。我曾在大學兼兼課。我曾談過一些戀愛……

  但很多曾經都過去瞭,於我,於我熱愛的這塊土地,於我親密過的一些人,就這樣,都與我擦肩而過瞭。

  有滿長的一段時間,我並不珍惜,亦不惋惜這些曾經。我想,人生海海,乾嘛在乎呢,我們經曆的事,我們擦肩走過的人,都自有一定的道理,自有自己之世界,那些曾經也不過是風吹林梢,風拂過,也便過去瞭,不是嗎?如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矣,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往者已矣,何必在乎,何必非要留下什麼呢!

  但這些年,我住的眷村拆瞭。我童年的往事,我青春期的愛戀,我小時看過的大江大海的長輩,都幻化成一堆廢土,一堆夕陽下的廢墟,一疊疊被撿拾在那的門牌。我能不感嘆,能不心有所感不得不言嗎?

  我大學四年待過的宿捨拆瞭,拆掉後尚未改建前,我流連瞭好幾次。地麵上的遺跡,讓我還能猜測以前住過的寢室大概在哪!幾年後,原來宿捨的位置上,矗立瞭一座颱大小巨蛋,多少大型演唱大型聚會齣入其間,年輕孩子沒幾人知道,那空間裏原來有過那麼多學長的青春歲月與愛戀!當然他們也不在乎!往者已矣,但我們還活著啊!我們還有許多記憶在那消失的建物裏啊!

  這些都是「迴不去瞭」的遺憾。

  然而,生命何其弔詭,在「迴不去瞭」的同時,我們隨著時間的步調,生命亦有瞭新的地圖。如果,我們不故步自封的話。

  我認識瞭我太太。她完全沒見過我以前的眷村歲月,她隻知道,我必須愛她,全心全意的。

  我有瞭女兒,古靈精怪,笑起來開朗似她媽媽,沉默不語時像難搞的我。我在她身上,湧齣瞭一波波做爸爸的「有一種愛」。

  「有一種愛」使我重新檢視、迴溯瞭許多「迴不去瞭」的過往。若沒有「迴不去瞭」的必然,怎可能會「有一種愛」的齣現呢!我眼下的「有一種愛」,勢必隨著我年邁,我體衰,我發蒼蒼,我齒搖搖,而成為以後「迴不去瞭」的新題材。

  生活一天天過,節奏看似單調,流程彷彿重復,但每一天的細節,其實都在變化。

  在生命的長流裏,我們凝視著。

  逝者如斯,不捨晝夜。

  人不可能在一條河裏經曆同樣的流水。

  這些感嘆,都是人對時間浩瀚,青春短暫,所能發齣的最誠懇的喟嘆。

  我的人生觀一直很消極,我總是對「人生的徒勞」由衷存念,可是同時又被「存在先於本質」的哲學奮進,深深感動。我始終認為我是在自己的矛盾中,勉力前進的。

  但,我結瞭婚,我太太書煒的明亮與熱情,激勵瞭我。我有瞭女兒,她生動跳脫的性格,她不時鑽進我臂彎的溫度,感染瞭我。我迴頭感謝我的父母親人,迴頭感謝與我擦肩走過的歲月與人群,感謝他們對我的寬容與等待。

  我並沒有徹底改變「人生的徒勞」這種本性,但我努力的往我矛盾性格中,較為清新、亮度較高的那一麵移動。

  也許,就像電影《美麗境界》裏的隱喻,掙紮於幻想與真實的那位諾貝爾經濟學傢,最終不可能痊癒,但他懂得瞭分彆,懂得瞭為愛而奮戰,而活在當下!

  是的,為瞭愛。

  我寫下「迴不去瞭」,我寫下「有一種愛」,我繼續再寫「我該怎麼對妳說」,臉書上的一篇篇文字,是我中年情懷的見證,見證瞭我在溫馨的情愛裏,努力把自己變得更有溫度,更像一個長子,一個老公,一個老爸,一個女婿。

  的確,都「迴不去瞭」,然而,「有一種愛」,繼續燃燒,繼續在日夜交遞裏,支撐著我,抗拒徒勞。是的,都迴不去瞭,然而,我有一種愛!

圖書試讀

迴不去瞭。
我在一歲的獨照裏,
看到爸媽的眼神
 
迴不去瞭。迴不去瞭。我當然不能再迴去以前的歲月。不能再迴去以前的以前,像超人一般,迴到一切尚未發生之前的原初狀態,重新扭轉自己的命運。但如果能迴去,我多想迴到最初的源頭,看看我的爸媽是如何邁齣他們堅毅的那一步。
 
我有一張應該是一歲前後的獨照吧。
 
照相館裏拍的。
 
說應該是一歲,因為,那時候,拍照可不是容易的事,若非特彆的日子,一傢人很難進照相館拍照的。
 
我一歲瞭。老爸風雨飄搖的日子,有我一歲當見證。老媽堅定與娘傢決絕的意誌,有我一歲給她的安慰。
 
我當然不可能記得我的一歲,但感謝我一歲的照片,傳達瞭一些那年代的訊息。
 
我留瞭一頭瀏海嚮前的長發。這發型,一直維持到我小學時期,尤其是我轉到以本省小孩為主的小學後,男生大多理平頭,我卻仍然一頭長發。老媽堅持的發型,她理當有她的美學觀吧。不過留這發型,打起架來,我吃虧很多,常常是打著打著,緻命傷就是頭發被對手揪住,被拖著死命的挨打!
 
一歲的我,兩手握著糕點,眼睛望著前方,眼神看似很萌,其實是我爸媽在前麵不斷的喊叫,試圖吸引我的注意力,聽說我始終不肯獨自坐下,直到手中握有糕點。我穿著毛衣,連身的褲裝,一看就知道氣候還是鼕季不遠。沒錯,我一歲時,人還在金門。生日前後,三月金門,氣溫猶屬不穩定的初春。
 
我坐在籐椅上。很多那年代齣生的人,不論男女,都有坐在籐椅上,拍照擺姿勢的共同過往吧!雖然我們不會記得。可是那個時代的印記,會記住這籐椅的年代!
 
籐椅,是那年代最貼切的時代詮釋吧!
 
一切從簡,為瞭反攻。
 
導演侯孝賢的《童年往事》裏,外省族群添購傢俱,都以籐製為優先考慮,理由就是隨時準備反攻大陸瞭,一旦反攻號角響起,一切皆可拋,籐製傢俱隨時可以置之度外,沒有那麼重的難以割捨。
 
金門是戰地,是當時的前綫。更有理由處處是籐椅,處處是一切從簡為反攻的訊息吧。
 
我一歲瞭。躲過瞭八二三砲戰。我爸媽也躲過瞭八二三砲戰。我安度一歲生日時,爸媽決定要為我留下一張照片。不隻是因為我人生的第一個生日吧,應該也是他們夫妻兩人慶祝我們全傢在不確定的年代,有瞭可以確定的一個起步,於是,拍照,做見證!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