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花園:一起穿梭在唐至清代一一五首詩詞花叢間

古典詩詞花園:一起穿梭在唐至清代一一五首詩詞花叢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詩詞
  • 唐詩
  • 宋詞
  • 元麯
  • 明詩
  • 清詞
  • 古典詩歌
  • 傳統文化
  • 文學
  • 詩詞鑒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賞讀詩詞自由式,讓人越讀越愛
打破傳統分類,從現代人的角度選讀跨時代詩詞。
可以欣賞文字之美、可以沉醉其中、可以隨意聯想,也可以唱反調……
 
  115首與花草樹木相關的詩詞
  94種賞讀古典詩詞的角度

  跟著兩位久彆重逢的國中同學,李真希╳王明晴,透過感性與知性的書信對談,在賞讀詩詞的同時,重溫年少歲月,品嘗人生滋味。

  一起品味古典詩詞精煉的遣詞用字,也在古典詩詞裏找到自己的心情。

  原來,古典詩詞如此美麗,又如此貼近現代生活。
 
  ◎給明晴的信

  沒想到在相隔十多年後,我們會在國中同學婉怡的婚禮上重逢,也沒想到妳竟然已經結婚,還有個可愛的小女娃瞭。我們當初那麼要好,就算同班,幾乎天天見麵,還是經常寫信給彼此,怎麼國中畢業後就不知不覺失去聯絡瞭呢?好想再迴到從前。

  我突然想起,我們以前對文學都很熱衷,曾經一起投稿參加唱片公司舉辦的歌詞徵選活動,還買瞭一套書商到學校推銷的古典詩詞全集,卻從來沒有花時間好好讀它,後來也都沒有走上文學這條路。

  我有個想法,我們一起來讀這些詩詞,好不好?但若是按順序一首首讀下來,實在有些無趣。不如就設定一個主題,挑選與主題相關的、自己喜歡的詩詞與對方分享,在賞讀詩詞的同時,我們也順便聊一聊這十多年來的生活經曆和感觸,補足這些年的友誼空缺,妳覺得怎麼樣呢?

  我想,先以「花園」為主題吧。隻要是與花草樹木相關的詩詞,不管是主題或詩句裏有提到,都可以。反正這也不是嚴肅的論文報告,隻要讀得開心就好。賞讀的角度也不必設限,畢竟無論是詩詞、小說、電影或動畫等藝術創作,在完成之後,就擁有瞭自己的生命,讀者或觀者會怎麼感受它、評論它,都是作者無法主導和掌控的。因自身經曆不同,會有所感的地方也不同,就以開闊自由的心來賞讀詩詞吧。
 
  ◎人物簡介

  ‧李真希:生日3/11。中部人,颱北G大多媒體動畫係畢業。現居颱北,為DF動畫颱編導。未婚。
  ‧王明晴:生日12/7。真希的國中同學,在中部某農會任職。已婚,丈夫為國中地理老師,育有一雙兒女。
 
本書特色

  ‧每首詩詞皆附注釋,並貼心設計無注釋編號乾擾賞讀的編排方式。讀者可直接從詩詞文字理解意境,從而延伸思考和想像。

  ‧精選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等曆代共63位文人的作品,皆附上作者簡要生平,讓讀者可對作者的創作觀點有基本瞭解,幫助理解詩詞涵義。

  ‧每組詩詞皆搭配一篇簡短好讀的書信散文,透過連續劇情、感性與知性兩種角度,將對詩詞的理解與領悟融入日常生活中。
書籍簡介:山河入夢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與審美意趣探微 引言 浩瀚的中華文明史中,哲學思想與審美意趣如同兩條交織的河流,共同塑造瞭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與生活方式。本書《山河入夢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與審美意趣探微》,並非對既有知識的簡單梳理,而是一場深入古代哲人內心、探尋山川草木間蘊含的文化密碼的旅程。我們將聚焦於先秦諸子百傢、魏晉玄學、宋明理學等關鍵思想流派,並探討它們如何滲透並影響瞭中國古典藝術的各個領域,尤其是那些深植於我們文化基因中的獨特審美觀念。 第一部分:哲思的源流——從“道”到“理”的演變 中國哲學的魅力,在於其對“道”的終極關懷。《山河入夢錄》首先將目光投嚮先秦時期。我們不滿足於對儒傢“仁義禮智信”的刻闆印象,而是深入剖析孔子“剋己復禮”背後的社會理想與個體修養;對老莊的“無為而治”和“逍遙遊”,我們力圖還原其在混沌初開的時代背景下,對個體自由與宇宙本真的雙重追問。莊子的蝴蝶夢,不僅僅是一個寓言,它是對生命邊界、知識局限性最深刻的哲學反思。 隨後,我們將探討墨傢與法傢的張力。墨傢的“兼愛”與法傢的“兼顧”構成瞭古代社會治理的兩極。墨傢的邏輯辯證思想(墨辯)作為中國古代邏輯學的璀璨明珠,在本章中將得到特彆的闡述,它展示瞭古代思想傢在理性建構上的高度成就,而非僅僅停留於道德說教。 進入魏晉時期,玄學的興起標誌著思想的“內轉”。何晏、王弼對《老子》的注釋,開創瞭以玄理觀照個體生命的新路徑。麵對東漢末年的社會崩塌,士人選擇退迴到精神的“清談”之中。本部分將深入分析“竹林七賢”如何通過其生活方式、藝術選擇(如對音律、書法的偏好),來實踐和錶達他們的哲學立場。他們的放浪形骸,並非單純的頹廢,而是一種對僵化禮教的激烈反抗與精神突圍。 宋明理學是儒學的新高峰,也是中國哲學史上集大成的一步。我們將重點解讀硃熹的“格物緻知”與陸九淵、王陽明的“心學”。硃熹的“存天理,滅人欲”是如何試圖在宋代復雜的政治與社會結構中重建秩序的?而陽明先生“心即理”的宣言,又如何在知識分子中引發瞭一場關於主體性認識的革命?本書將力求還原這些思想論辯的現場感,展示其超越時代的思想穿透力。 第二部分:審美之境——山水間的哲學投影 哲學思想的生命力,體現在它如何滲透到藝術的血脈中。《山河入夢錄》的第二大主題,便是探討中國古典審美體係如何成為哲學思想的具體化、形象化的載體。 山水畫的“氣韻生動”與“以神寫形”:中國山水畫,被譽為哲學思考的“可視化語言”。我們深入探究謝赫“六法”中“氣韻生動”的內涵,它絕非簡單的寫實描摹,而是畫傢運用筆墨捕捉天地萬物所蘊含的“道”的運行規律。從顧愷之的“傳神論”到董源、巨然的“筆墨趣味”,每一筆皴擦點染,都對應著對自然本體的理解。本書特彆分析瞭“留白”的藝術,它不僅是構圖的技術,更是道傢“虛”、“無”觀念在視覺上的投射,是邀請觀者進入“言外之意”的精神空間。 詩詞中的意境營造與“情景交融”: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在於“意境”。意境,是將哲學體悟(如禪宗的頓悟、道傢的超脫)融入到對具體景物描繪中的獨特方式。我們將分析如何通過“觸景生情”達到“情景交融”的至高境界。例如,杜甫筆下的“沉鬱頓挫”,體現瞭儒傢憂患意識與入世情懷的堅守;而王維的詩畫閤一,則更接近於禪宗“萬物齊一”的靜觀狀態。 園林藝術的“天人閤一”實踐:古典園林,是中國人“居遊閤一”理想的物質載體。從蘇州私傢園林的精巧布局到皇傢園林的恢弘氣勢,園林的設計始終貫徹著“師法自然”的原則。本章將解析園林如何通過麯徑通幽、移步換景的手法,模擬自然山水的無限變化,使人在有限的空間內體驗到哲人所追求的“天人閤一”的和諧境界。每一塊太湖石的擺放,每一處漏窗的設計,都是對空間、時間、人與自然關係的哲學思考。 第三部分:器物之美——生活中的審美哲學 最後,我們將聚焦於日常器物,展示哲學與審美是如何融入中國人的衣食住行,構築齣獨有的生活美學。 瓷器的釉色與“中和之美”:中國古代的陶瓷藝術,尤其以宋代五大名窯為代錶,追求的並非炫目,而是內斂的“拙樸”與“天成”。汝窯的雨過天青,哥窯的開片,都體現瞭對釉料自然變化過程的尊重,是對“自然之妙”的贊頌,這種剋製與含蓄,正是儒傢中庸之道在器物上的體現。 茶道的精神修行:茶,在中國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生活儀式和精神修煉。從陸羽《茶經》對自然與器具的細緻劃分,到後世文人對茶具、水質的考究,茶道提供瞭一個安靜的場域,讓人在品茗的過程中實現“靜心”與“內省”,這與道傢、禪宗的修身養性思想緊密相連。 結論:穿越時空的文化迴響 《山河入夢錄》旨在引導讀者超越對古代作品的錶麵欣賞,直接觸及支撐其産生的深層文化土壤。我們相信,理解瞭先秦諸子的睏惑、魏晉士人的孤傲、宋明理學的思辨,纔能真正領略到中國古代哲學與審美如何共同編織齣這部內容豐富、意蘊深遠的“山河入夢”的偉大史詩。本書是對中國精神氣質的一次係統而細緻的解碼,其價值在於幫助現代讀者重新發現並珍視這份流淌在我們血液中的文化基因。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夏玉露


  資深編輯及採訪記者,熱愛寫作,為瞭重溫古典詩詞的美好而企畫此係列書籍,希望讓所有讀者都能輕鬆讀懂詩詞,浸淫在詩詞用字精練、意境無窮的絕美文字世界。將陸續推齣《古典詩詞花園》、《古典詩詞天空》、《古典詩詞風景》等係列書籍。

  另以天真璐為筆名,創作暖心係長篇小說《遇時不候》、《凝視愛》、《曾經美好》等,將陸續齣版。

圖書目錄

◎唐 
1 [五言古詩] 感遇 二首──────張九齡
2 [五言古詩] 庭橘──────孟浩然
3 [五言古詩] 古風‧其二十六──────李白
4 [五言古詩] 古風‧其三十八──────李白
5 [五言古詩] 古風‧其四十七──────李白
6 [七言律詩] 麯江──────杜甫
7 [七言絕句]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杜甫
8 [七言絕句] 山房春事──────岑參
9 [七言絕句] 春思──────賈至
10 [七言絕句] 春興──────武元衡
11 [五言古詩] 春望詞 四首──────薛濤
12 [七言絕句] 玄都觀桃花、再遊玄都觀──────劉禹錫
13 [五言古詩] 百花行──────劉禹錫
14 [五言古詩] 柳花詞 三首──────劉禹錫
15 [樂府詩] 送春麯 三首──────劉禹錫
16 [五言律詩] 早梅──────柳宗元
17 [五言律詩] 紅蕉──────柳宗元
18 [五言古詩] 巽公院五詠‧芙蓉亭──────柳宗元
19 [五言古詩] 戲題階前芍藥──────柳宗元
20 [七言律詩] 殘絲麯──────李賀
21 [七言絕句] 嘆花──────杜牧
22 [五言律詩] 小桃園──────李商隱
23 [五言律詩] 硃槿花 二首──────李商隱
24 [五言律詩] 落花──────李商隱
25 [七言絕句] 柳──────羅隱
26 [詞] 歸國遙 春欲暮──────韋莊
27 [詞] 女冠子 雙飛雙舞──────牛嶠
28 [七言律詩] 錶兄話舊──────竇叔嚮
 
◎五代十國
29 [詞] 望梅花 春草全無消息──────和凝
30 [詞] 菩蕯蠻 越梅半坼輕寒裏──────和凝
31 [詞] 玉蝴蝶 春欲盡──────孫光憲
32 [詞] 清平樂 西園春早──────馮延巳
33 [詞] 憶江南 今日相逢花未發──────馮延巳
34 [詞] 紗窗恨 雙雙蝶翅塗鉛粉──────毛文錫
35 [詞] 贊成功 海棠未坼──────毛文錫
36 [詞] 清平樂 春光欲暮──────毛熙震
37 [詞] 酒泉子 黛怨紅羞──────顧敻
 
◎北宋
38 [七言律詩] 山園小梅──────林逋
39 [詞] 韆鞦歲 數聲鶗鴂──────張先
40 [詞] 木蘭花 東城漸覺風光好──────宋祁
41 [詞] 浪淘沙 把酒祝東風──────歐陽脩
42 [七言律詩] 答丁元珍──────歐陽脩
43 [詞] 木蘭花 東風又作無情計──────晏幾道
44 [詞] 滿庭芳 南苑吹花──────晏幾道
45 [詞] 歸田樂 試把花期數──────晏幾道
46 [詞] 水龍吟 似花還似非花──────蘇軾
47 [詞] 占春芳 紅杏瞭──────蘇軾
48 [七言絕句] 花影──────蘇軾
49 [詞] 桃源憶故人 華胥夢斷人何處──────蘇軾
50 [詞] 浪淘沙 昨日齣東城──────蘇軾
51 [詞] 一落索‧蔣園和李朝奉──────舒亶
52 [詞] 眼兒媚 楊柳絲絲弄輕柔──────王雱
53 [七言律詩]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黃庭堅
54 [詞] 虞美人‧宜州見梅作──────黃庭堅
55 [詞] 畫堂春 落紅鋪徑水平池──────秦觀
56 [詞] 蝶戀花 捲絮風頭寒欲盡──────趙令畤
57 [詞] 水龍吟 問春何苦匆匆──────晁補之
58 [詞] 鹽角兒‧亳社觀梅──────晁補之
59 [詞] 花犯 粉牆低──────周邦彥
60 [詞] 虞美人 落花已作風前舞──────葉夢得
 
◎北南宋之交
61 [詞] 踏莎行 雪似梅花──────呂本中
62 [詞] 玉樓春‧紅梅──────李清照
63 [詞] 好事近 風定落花深──────李清照
64 [詞] 漁傢傲 雪裏已知春信至──────李清照
65 [詞] 鷓鴣天‧桂──────李清照
 
◎南宋
66 [七言律詩] 春晴懷故園海棠 二首──────楊萬裏
67 [詞] 摸魚兒 更能消幾番風雨──────辛棄疾
68 [詞] 滿江紅‧暮春──────辛棄疾
69 [詞] 水龍吟 鬧花深處層樓──────陳亮
70 [詞] 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薑夔
71 [詞] 暗香 舊時月色──────薑夔
72 [詞] 高陽颱‧西湖春感──────張炎
 
◎宋
73 [詞] 法麯獻仙音 層綠峨峨──────王沂孫
74 [詞] 洞仙歌 雪雲散盡──────李元膺
75 [詞] 水龍吟 夜來風雨匆匆──────程垓
76 [七言絕句] 雪梅 二首──────盧梅坡
 
◎元
77 [散麯] 落梅風 人初靜/薔薇露──────馬緻遠
78 [散麯] 楚天遙過清江引 有意送春歸──────薛昂夫
79 [散麯] 楚天遙過清江引 花開人正歡──────薛昂夫
 
◎明
80 [詞] 滿江紅 漠漠輕陰──────文徵明
 
◎明末清初
81 [詞] 風流子•送春──────李雯
82 [詞] 畫堂春•雨中杏花──────陳子龍
83 [詞] 山花子•春恨──────陳子龍
84 [詞] 訴衷情‧春遊──────陳子龍
 
◎清
85 [七言律詩] 鞦柳 四首──────王士禛
86 [詞] 河傳 春淺,紅怨──────納蘭性德
87 [詞] 醜奴兒慢‧春日──────黃景仁
88 [詞] 木蘭花慢‧楊花──────張惠言
89 [詞] 鵲踏枝‧過人傢廢園作──────龔自珍
90 [詞] 柳梢青 芳草閑門──────蔣春霖
91 [詞] 金縷麯 花信匆匆度──────俞樾
92 [詞] 玉樓春 梅花過瞭仍風雨──────鄭文焯
93 [詞] 蝶戀花 柳外輕寒花外雨──────況周頤
94 [詞] 蝶戀花 閱盡天涯離彆苦──────王國維
 
◎附錄:詞牌對照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1‧感遇 二首/唐_張九齡】
 
‧其一
蘭葉春葳蕤,桂華鞦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摺?」
 
‧其二
江南有丹橘,經鼕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運命惟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張九齡(673~740):字子壽,韶州麯江人。官至右丞相,後被貶。人稱麯江公。
 
◎葳蕤:花葉茂盛。/自爾:自然而然。/林棲者:隱者。/歲寒:指有節操。/伊:指江南。/此木:指丹橘。
 
◎明晴:
 
真沒想到在相隔十多年後,我們會在國中同學婉怡的婚禮上重逢,也沒想到妳竟然已經結婚,還有個可愛的小女娃瞭。我們當初那麼要好,就算同班,幾乎天天見麵,還是經常寫信給彼此,怎麼國中畢業後就不知不覺失去聯絡瞭呢?好想再迴到從前。
 
我突然想起,我們以前對文學都很熱衷,曾經一起投稿參加唱片公司舉辦的歌詞徵選活動,還買瞭一套書商到學校推銷的古典詩詞全集,卻從來沒有花時間好好讀它,後來也都沒有走上文學這條路。
 
我有個想法,我們一起來讀這些詩詞,好不好?但若是按順序一首首讀下來,實在有些無趣。不如就設定一個主題,挑選與主題相關的、自己喜歡的詩詞與對方分享,在賞讀詩詞的同時,我們也順便聊一聊這十多年來的生活經曆和感觸,補足這些年的友誼空缺,妳覺得怎麼樣呢?
 
我想,先以「花園」為主題吧。隻要是與花草樹木相關的詩詞,不管是主題或詩句裏有提到,都可以。反正這也不是嚴肅的論文報告,隻要讀得開心就好。賞讀的角度也不必設限,畢竟無論是詩詞、小說、電影或動畫等藝術創作,在完成之後,就擁有瞭自己的生命,讀者或觀者會怎麼感受它、評論它,都是作者無法主導和掌控的。因自身經曆不同,會有所感的地方也不同,就以開闊自由的心來賞讀詩詞吧。或許,在讀完與花園相關的詩詞後,我們還可以再選讀跟天空、風景之類相關的詩詞。
 
說來好笑,我雖然是在鄉下長大,卻因傢裏開百貨行,根本沒有接觸田野的機會,反而是來到颱北後,因緣際會纔開始認識到植物的美好,現在很著迷於研究花,不僅買瞭各種賞花圖鑑,也在套房的小窗颱上,種瞭很多賞花植物。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說實話,光是書名就讓我眼睛一亮。我常常在想,為什麼要把那麼美的古詩詞弄得這麼「距離感」?好像是給書齋裡的學者看的,而不是給我們這些市井小民欣賞的。但《古典詩詞花園:一起穿梭在唐至清代——五首詩詞花叢間》這個名字,就打破瞭這種刻闆印象。它聽起來像是一場邀約,邀請你一起去「花園」裡散步,去「穿梭」唐到清的詩詞「花叢」。這種邀請式的語氣,讓人覺得很親切,很想答應。我特別好奇書裡所謂的「五首詩詞」,是怎麼挑選的?是唐詩、宋詞、元麯,還是明清的詩文?有沒有包含大傢耳熟能詳的那些,還是會有一些比較冷門但同樣精彩的?而且,「五首」這個數字,感覺有點刻意,是不是有什麼深意?也許是作者希望讀者能深入品味這五首,而不是走馬看花?總之,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不是要讓你「學習」,而是要讓你「體驗」。希望它的內容確實能做到這一點,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感受到詩詞的美,也能體會到作者的用心。

评分

坦白說,我對古典詩詞的興趣,一直處於一種「想親近卻又有點猶豫」的狀態。學校裡教的那些,有時候真的讓人望之卻步,總覺得離自己的生活太遙遠,而且很多解釋也讓人頭昏腦脹。《古典詩詞花園:一起穿梭在唐至清代——五首詩詞花叢間》,這個名字聽起來就不一樣。它沒有那種嚴肅的學術感,反而像是在邀請你進入一個充滿芬芳的園子,裡頭不僅有美麗的「詩詞花叢」,還有「唐至清代」這個橫跨的時空,感覺是一個很豐富的旅程。我最在意的是它所說的「五首詩詞」,到底會是哪些?是那些大傢耳熟能詳的經典?還是作者精挑細選、別具慧眼的遺珠?我希望這「五首」是能真正打動人心、引人共鳴的作品,而且最好能在書中有比較深入的賞析,能解釋詩句背後的故事、作者的心境,甚至是如何與後世產生聯繫。如果書的內容也能像書名一樣,溫柔而引人入勝,那這絕對會是一本我會愛不釋手的書。

评分

看到《古典詩詞花園:一起穿梭在唐至清代——五首詩詞花叢間》這本書名,我立刻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文藝氣息撲麵而來。有別於一些讓人望而生畏的學術專著,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更像是一場溫柔的邀約,邀請讀者一同漫步在詩詞的長河中。我一直都很喜歡唐詩宋詞,但常常覺得,要真正進入詩人的內心世界,需要一些引導。《古典詩詞花園》這個名稱,恰恰點齣瞭這種需求,它暗示著書中會有一個精心構築的「花園」,讓我們能在其中悠閒地欣賞,而不是匆忙地「打卡」。尤其「唐至清代」這幾個字,範圍涵蓋瞭中國古典詩詞發展的黃金時期,讓人期待書中內容的豐富性。而「五首詩詞花叢間」這個具體的數字,更是引人好奇,究竟是哪五首詩詞,被選為這「花園」中的「花叢」?它們之間又會不會有什麼特別的聯繫?我希望這本書的內文,能像它的名字一樣,給人一種輕鬆、愉悅、又能有所收穫的感覺。

评分

啊,拿到這本《古典詩詞花園:一起穿梭在唐至清代——五首詩詞花叢間》,我腦子裡第一個畫麵就是那種老式的木格窗,窗外灑進一抹斜陽,桌上擺著一壺熱茶,旁邊就放著這本書,感覺整個氛圍都文青瞭起來。我一直對古詩詞很有興趣,但有時候會覺得有些書太學術、太艱澀,讀起來像在啃教科書,容易讓人打退堂鼓。這本書的名字就挺吸引人的,聽起來比較溫柔,好像真的能帶著你「穿梭」在詩詞的「花叢」裡,不是硬塞知識,而是讓你輕鬆地欣賞。我尤其期待書中選取的「五首詩詞」,不知道是哪五首,但光是這「五首」的設定,就讓人好奇,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考量?是代錶性的五首?還是有什麼隱藏的主題?總之,光是從書名和這簡短的介紹,我就已經能想像到,捧著這本書,應該能安靜地度過一段屬於自己的時光,讓思緒隨著詩句飛揚,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雅緻。希望它的內容也能像書名一樣,讓人有種身歷其境的感受,而不是隻停留在文字的錶麵。

评分

收到《古典詩詞花園:一起穿梭在唐至清代——五首詩詞花叢間》這本書,我腦海裡立馬浮現瞭一個畫麵: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坐在陽颱的藤椅上,手邊一杯冰涼的烏龍茶,然後緩緩翻開這本書。書名本身就充滿詩意,「古典詩詞花園」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充滿芬芳、令人放鬆的空間,「穿梭在唐至清代」則點齣瞭時間跨度,而「五首詩詞花叢間」更增添瞭一種精緻的感覺,彷彿作者精心挑選瞭五朵最美的花,讓我們去細細品味。我一直覺得,古典詩詞的美,不應該是遙不可及的,而應該是能融入生活,引起共鳴的。所以,我對這本書最期待的就是,它能不能做到這一點?能不能用一種貼近現代人閱讀習慣的方式,去介紹和賞析這「五首詩詞」?我希望書中不是乾巴巴的文字堆砌,而是充滿情感的引導,讓讀者能夠真正「聽懂」詩裡的情感,感受到詩句的意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