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于物的风俗故事

藏身于物的风俗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风俗传说
  • 民俗文化
  • 故事集
  • 文化遗产
  • 传统文化
  • 口述文学
  • 地方志
  • 历史文化
  • 民间故事
  • 风土人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沂南画像石墓的表现手法并没有很多创新,风格也不离它的时代,不过整体安排和设计却特见斟酌,因此能够把既有的程式变作一种与众不同的叙述语言,且以画像石中少见的刻画精微突出了叙事中细节的真实,其中的若干细节与文献对照,竟分毫不爽。作品选择了墓主人生涯中时人以为有意义的一二事件和生活场景,构成一部简略的画传,而“拟绘画式”的写实之笔又使它成为在石头上用形象表述出来的汉故事,那么寻找和认识它所传递的历史信息,便是细读的意义了。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扬之水


  浙江诸暨人。1996年起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着作有《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脂麻通鉴》、《先秦诗文史》等。

图书目录

沂南画像石墓所见汉故事
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卤簿图若干仪仗考
幡与牙旗
罚觥与劝盏
附一:荷叶杯与碧筩劝
附二:辽宁北票出土的摩竭式酒船
春盘
五月故事寻微
纸被、纸衣及纸帐
兰汤与香水
杨柳岸晓风残月
弹棋局
一花一世界
索引
后记
附:初刊之篇名以及期刊号

图书序言

后记

  整理本卷期间,曾应邀参加一年一度的《读书》作者聚谈会。蓦然进入到过去的情境,眼前闪过不少熟悉的面孔,虽然岁月磨洗了容颜,然而神采未变者竟是居多。当时只来得及点头问好,归来之后却并不能很快从情境中走出来。离开《读书》十八年,似乎至今仍然受惠于“十年”的滋养。
 
  聚会中见到同在京城却数年难得一见的夏晓虹夫妇,承二位念旧,以内部印行的《夏至草》与《弟子书》两册持赠。既非公开发行,“外人”自难得获,因此弥觉珍重。看到《弟子书》所附“平原六十”的藏书票,又不免生出同龄之戚戚。两本书的书名都起得好,晓虹的《夏至草》尤其教人喜欢。末一篇《在学术中得到快乐与永生 ── 叶晓青〈西学输入与近代城市〉感言》记述晓青的学术生涯,更是扪心有感于同志,自许与记述者和被记述者乃同一唿吸,“在学术中得到快乐与永生”,原是彼此相契的活法。既以读书与写作为爱好,便是选择了一种认真切实追求完美的生活方式,付出的是全部心血,收获的是一生快乐,就投入与产出而言,实在是百分之百的赢家。
 
  与此前各卷相似,这里几篇文字的背后也几乎都有一个大题目的预设。《幡与牙旗》的写作,原是为着梳理历代卤簿制度;《五月故事寻微》,则欲追索藏身于物的节令风俗。然而终究只是就有所发现的几个小题略事考校,放在这里,便如散兵游勇一般编不成队伍。最后一组题作“一花一世界”的文字,约二分之一篇幅是文物出版社《大圣遗音》中明清部分的图版说明,收入《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时也曾在《后记》中如此交代。《后记》接着说到“后来有朋友约写《名物辞典》,这却是一个太大的工程,目前尚只能作为遥远的目标,不过也许可以先写几个条目作为尝试”。现在看来距离目标好像更远,戋戋一束收在这里,只是表明曾经的努力且至今不曾放弃计划而已。
 
  二十年前,甫从遇安师问学,师即授以摹图之法,言传身教以至亲自动手为我的习作摹绘器物图。收入本卷《沂南画像石墓所见汉故事》中的沂南画像石线描图,便是遇安师所绘。手泽珍藏至今,乃得制为长卷,披图溯往,当日的教学之乐亦不减沂水春风一段意思。还以献之长者,惟祈法缘长在,耆哲永年。
 
癸巳除夕

图书试读

沂南画像石墓所见汉故事
 
沂南汉画像石墓发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它以结构完整、图像内容丰富且保存完好,而与同时代的和林格尔壁画墓并称双绝。不过墓的发掘者对其中若干作品的解读却并不是很准确,比如前室中被命作“祭祀图”的一幅,其实与祭祀无关。以当时总体的认识水平而论,此本不足深怪,但发掘报告中的这些意见却被普遍接受,并且沿袭至今,而今天我们已经有可能利用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献与实物以及考古学知识的积累对它重新认识,则对所谓“祭祀图”等作品的重新定名,也就很有必要了。
 
一、关于上计
 
体现两汉吏治的严格并且卓有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考课制度,考课则以上计为要。每一年的秋冬,县一级上计于郡,郡一级上计朝廷,亦即由下而上呈递各种统计表册,举凡人口、土地、财政、教育、刑事、民事、盗贼、灾荒,皆分项分类,如实如式,作成集簿,用来表明地方官的行政成绩。西汉,郡一级由郡国派遣守丞、长史与计吏一起入京上计;东汉,守丞、长史不再亲任其事,而是由计掾率计吏、计佐奉上计簿。上计掾、上计史的名号常出现在胪陈为官经历的东汉石刻,如郑固碑,夏承碑,高颐阙,等等。它虽然不是正式的官职,却是很值得矜夸的荣耀。任其事者甚至把集簿的副本用作随葬品,江苏连云港市尹湾六号汉墓所出者即是一例,其墓主人为郡功曹史。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