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科学轻读本1:怎么可能有这种事

空想科学轻读本1:怎么可能有这种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科普
  • 科学
  • 幻想
  • 思维
  • 趣味
  • 知识
  • 儿童
  • 青少年
  • 阅读
  • 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动漫+电玩+童话+电影)╳空想科学=科科笑着亲近自然科学!

  *哆啦A梦的小小竹蜻蜓,蕴含的物理学
  *名侦探柯南身上的生物学之谜
  *解开一百万只猫需要多少饲料饮水的数学
  *俄罗斯童话拔萝卜所需力量的力学算式
  *竹取物语的辉夜姬要发出多大光芒才能透出竹子……

  ★轻松易懂、出奇有趣!
  让学童喜欢上自然科学的最好笑读物,与最佳引领入门的翻转科学读本。

  ★将孩子最爱的动漫与故事情节,变成学习的最佳养分。
  选择学童熟悉亲切的主题,引导思考基础物理、生物、数学等学科,寓教于乐,适合做为师长的教案参考。

  ★将空想化为学习力!
  空想是梦想的科学,也是接近自然科学的趣味捷径、最佳桥梁。
 
好的,以下是一本名为《空想科学轻读本1:怎么可能有这种事》的图书简介,其内容将完全独立于您提供的书名及其主题。 --- 《宇宙边缘的观测者:暗物质的几何学与时空褶皱的秘密》 —— 一场深入现代物理学前沿的思维探险 我们生活的宇宙,远比肉眼所见的要宏大、奇诡,且充满了尚未解开的谜团。从微小的量子泡沫到横跨数十亿光年的星系团,物理学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十字路口——经典框架正在瓦解,而新的理论图景正以惊人的速度浮现。 《宇宙边缘的观测者:暗物质的几何学与时空褶皱的秘密》并非一本教科书,而是一次高密度的思想漫游。它邀请热衷于宇宙奥秘的读者,放下繁复的数学推导,以直觉和哲学的深度,去触摸那些定义我们现实边界的前沿概念。本书的核心在于探索两个看似不相关,实则紧密交织的现代宇宙学难题:暗物质的本质,以及我们对时空结构理解的根本性修正。 第一部:看不见的引力之手——暗物质的几何学重构 暗物质,这个占据宇宙物质构成约85%的幽灵实体,是现代天文学最大的“在场缺席者”。本书并未满足于罗列现有的候选粒子(如WIMPs或轴子),而是将焦点转向其对宇宙几何的影响。 1. 弱引力透镜与结构的诞生: 我们将从引力透镜效应入手,探讨暗物质如何像一个巨大的、不可见的“透镜”,扭曲来自遥远星系的背景光。但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引入了“非传统几何度量”的概念。传统的宇宙学模型假设暗物质晕是相对光滑的球状结构。然而,最新的模拟结果开始指向一种高度分形(Fractal)的结构。 分形维度与物质分布: 我们将深入探讨,如果暗物质的分布遵循一个奇异的、非整数的维度(例如D=1.8或D=2.3),这对星系形成的速度和规模有着怎样的连锁反应?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对宇宙的“平滑”假设从一开始就存在偏差? 暗物质与背景辐射的微小涟漪: 读者将跟随观测数据,尝试解读宇宙微波背景(CMB)中那些难以解释的温度波动。本书提出了一种观点:这些波动或许不是早期宇宙的遗留,而是暗物质在局部时空中形成的“拓扑缺陷”的投影。 2. 超对称的阴影与暗光子: 在探索标准模型之外的领域时,本书转向了对暗物质探测的最新困境。如果暗物质与普通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其微弱,那么它是否通过某种“门户粒子”(如暗光子或更重的“邻居粒子”)进行信息交换?我们将分析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中那些“丢失的能量”信号,并构建一个情景:暗物质并非均匀弥散,而是在特定区域以高密度聚集,形成暂时的“暗能场”。 第二部:时空褶皱与视界之外的物理学 如果说暗物质定义了我们能见的宇宙的骨架,那么时空本身的结构,则决定了我们能观测的范围和信息传递的速度。本书的第二部分,将挑战我们对“平坦时空”的直觉认知。 1. 虫洞的拓扑学与信息悖论: 爱因斯坦的方程允许虫洞(Wormholes)的存在,但其稳定性和可穿越性一直是理论物理的禁区。本书将探讨“负能量密度”在稳定虫洞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将其与“量子信息守恒”的宏大问题联系起来。如果一个信息进入一个黑洞,它是否会以某种扭曲的形式,通过一个微型虫洞“泄漏”到宇宙的另一端?我们探讨的不是科幻式的星际旅行,而是信息论在极端引力场下的极限。 2. 洛伦兹对称性的局部破缺与“绝对速度”的复兴? 狭义相对论的基石是洛伦兹不变性——所有惯性系中的物理定律都相同,光速是极限。然而,在某些极端的能量尺度或时空曲率下,这种不变性是否可能被局部地、微弱地打破?本书将分析来自伽马射线暴(GRBs)的观测证据,这些信号在传播了数十亿年后,其到达时间的微小差异,可能暗示着一个“背景时间结构”的存在。这是否意味着,在宇宙学的宏大尺度上,存在一个我们尚未察觉的“首选参照系”? 3. 暗能量的“负压力”与时空膨胀的终局: 暗能量驱动着宇宙加速膨胀,其本质是某种具有负压力的真空能。本书将追溯早期宇宙暴胀模型,并提出一个激进的假设:暗能量并非一个均匀的场,而是时空结构在“张力阈值”下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当物质和暗物质密度达到临界点时,时空会“释放”多余的张力,表现为宇宙尺度的加速膨胀。 面向未来的思考者 《宇宙边缘的观测者》旨在激发读者对“我们所知有限”的敬畏。它鼓励读者跨越物理学、数学和哲学的边界,去思考那些尚未被实验精确证实的领域。本书的写作风格力求清晰、富有画面感,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引人入胜的叙事。 阅读本书,你将获得以下能力: 区分观测事实与理论模型的界限: 明确哪些是已经被证实的现象(如星系旋转曲线),哪些是尚未被检验的假设(如额外维度)。 理解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何化”趋势: 认识到引力、物质和能量越来越多地被视为时空结构本身的属性。 挑战常识: 重新审视光速、时间、空间在我们日常经验之外的可能形态。 这是一次挑战固有观念的旅程,它将你带到宇宙边缘,让你成为那个凝视着未定义边界的观测者。 作者简介: [此处留空,不提供具体作者信息,保持神秘和聚焦于内容本身。]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柳田理科雄


  在此先声明,这是本名。

  一九六一年生于鹿儿岛县,故乡正是拥有优美自然环境与火箭发射基地的种子岛。县立鹤丸高校毕业,经历京都浪人生活后,进入东京大学理科1类就读。期间发现自己喜欢孩童教育,于是辍学成为补习班讲师。处女作《空想科学读本》一炮而红,成为广受瞩目的愉快理科系作家。一九九九年设立「空想科学研究所」,戮力从事写作演讲推广工作。二○○七年开始,对全国高中、专校的图书馆每週发送「空想科学图书馆通讯」刊物,受到极大回响,目前全日本约三分之一、超过二千五百所学校订阅。

译者简介

张东君


  科普作家、推理评论家。台大动物系学士硕士、京都大学理学研究科博士班结业。曾经担任公共电视节目《奇妙的动物》主持人。现任台北市立动物园保育教育基金会祕书组组长,余暇从事科普写作及翻译、口译等。

  博士论文将近脱稿时电脑遭到雷击,震撼过度认为获得神启,决心从事科普工作传达研究者及动物们脱线却真实的一面。着有《动物勉强学堂》、《是谁把驴子变斑马?》、《象什么……》、《爸爸是海洋鱼类生态学家》等书,目标为着译等身。为第五届吴大猷科学普及着作奖少年组特别奖翻译类得主。
 

图书目录

推荐序 空想、乱想、梦想,是创意的催化剂           李旺龙
译序 妙趣横生的多种「读法」
前言 科学之心,来自空想之心
 
01柳田老师,我有漫画疑问       16
能发出《七龙珠》的龟派气功,肯定会成为校园大明星。请告诉我如何使出这招……
 
02柳田老师,我有动画疑问       23
戴上《哆啦A梦》的竹蜻蜓,真的就能像直升机一样在空中飞翔吗?
 
03柳田老师,我有动画疑问       28
在《蝾螺小姐》的片尾曲中,他们一家人跳进山中小屋。变大变小变大变小……小屋里发生了什么事啊?
 
04柳田老师,我有漫画疑问       33
《名侦探柯南》是工藤新一从高中生变成小学生,在他身上会发生什么事?
 
05柳田老师,我有绘本疑问       39
在绘本《100万只猫》中老公公把1兆只猫带回家,要多~大~的房子才能容下这么多只猫?
 
06柳田老师,我有动画疑问       45
《光之美少女》的主角每次变身过程都好久……敌人趁机攻击怎么办?
 
07柳田老师,我有动画疑问       51
《小天使》片头中,小莲开心摆盪的秋千有多大呀?好想在公园也设置一座啊……
 
08柳田老师,我有特摄片疑问   57
哥吉拉的身高50公尺、体重2万吨,从科学来看这体格合理吗?
 
09柳田老师,我有电玩疑问       65
星之卡比把对手吸进去后,就拥有对方的秘技与能力。好羡~慕~啊!现实当中也做得到吗?
 
10柳田老师,我有动画疑问       71
面包超人的圆脸是好吃的红豆面包!不知道他的面包圆脸可以餵饱多少人?
 
11柳田老师,我有轻小说疑问   77
《魔术禁书目录》女主角记住10万本魔法书内容。好想知道如何记住这么多,这样就不怕考试了……
 
12柳田老师,我有动画疑问       82
《战国BASARA》的六刀流高手伊达政宗,如何只手拿起三把刀,双手华丽地挥舞双刀呢?
 
13柳田老师,我有民间故事疑问       89
在俄罗斯民间故事《拔萝卜》中,即使那么多的人和动物用力拔,大萝卜还是很难拔出来。是为什么呢?
 
14柳田老师,我有漫画疑问       95
《鬼太郎》的眼球老爹光靠着眼球也能活!生物可以这样存活吗?
 
15柳田老师,我有动画疑问       100
《足球小将》日向小次郎奋力一踢,结果水泥墙被球撞凹……这样球场附近的建筑不就很危险吗?
 
16柳田老师,我有偶戏疑问       105
汤玛士小火车和朋友们为什么老是发生意外呢?要如何降低他们的事故发生率?
 
17柳田老师,我有动画疑问       111
《神隐少女》中的汤婆婆头大脸大头发又多,那样会不会不方便整理,还是容易发生肩颈酸痛的毛病?
 
18柳田老师,我有特摄片疑问   118
超人力霸王有2万岁,但人类百岁就很少见了。生物可以活那么久吗?
 
19柳田老师,我有动画疑问       126
海王子乘着海豚环游七大洋,在海上风吹日晒雨淋,也不是随时可以靠岸,这趟旅行会不会很辛苦啊?
 
20柳田老师,我有漫画疑问       132
《麻辣教师GTO》鬼冢老师光用手指弹额头就能让人飞出好几公尺。这种事有可能做到吗?
 
21柳田老师,我有漫画疑问       137
写在「死亡笔记本」上就会失去性命……拿这种笔记本来「惩罚」全世界人类,行得通吗?
 
22柳田老师,我有民间故事疑问       144
《小红帽》中的大野狼一口把人吞进肚子里,牠不会消化不良或噎住吗?
 
23柳田老师,我有特摄片疑问   151
坐在《特搜Exceedraft》中时速3千公里的代步工具巴利亚斯7上,会是什么感觉?
 
24柳田老师,我有动画疑问       158
身高?体重?食性?各种资讯都不明的龙猫,究竟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25柳田老师,我有电影疑问       164
电影中经常登场的隐形人,要怎么隐藏身形呢?是变透明还是披隐身斗篷?
 
26柳田老师,我有动画疑问       171
巨大机器人无敌铁金刚的驾驶员兜甲儿太帅了!不过看指挥艇摇来晃去,他不会「晕车」吗?
 
27柳田老师,我有动画疑问       179
《哆啦A梦》的胖虎唱歌超级大走音,只要一开唱,窗户的玻璃就会破。这实际上是可能的吗?
 
28柳田老师,我有动画疑问       184
《航海王》中的鲁夫,全身如同橡胶一般能伸缩自如。绝技「橡胶橡皮枪」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呢?
 
29柳田老师,我有民间故事疑问       192
《竹取物语》中老爷爷是在发光的竹子中发现辉夜姬。要让光芒能透出竹子,辉夜姬得多亮才做得到?
 
30柳田老师,我有漫画疑问       198
少女漫画中的人物眼睛都非常大,要是真的有这种人,她们的眼睛会多特别呢?

31柳田老师,我有漫画疑问       205
在《钢之鍊金术士》中,爱德华说「人体的材料用零用钱就够买了」。具体来说,大概要多少钱呢?
 
32柳田老师,我有文学疑问       211
芥川龙之介《蜘蛛之丝》非常多人想爬到释迦牟尼垂放的蜘蛛丝上。蜘蛛丝不会断掉吗?   
 
33柳田老师,我有动画疑问       218
《宇宙战舰大和号》舰内似乎有和地表上相同的重力。这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
 

图书序言

前言

科学之心,来自空想之心


  在动画、漫画或童话故事的世界中,会发生许多不可思议或是如梦一般的情节。

  例如在《哆啦A梦》中,大雄和哆啦A梦会在头上装一支名为「竹蜻蜓」的小小螺旋桨,以便在空中飞行。而在《名侦探柯南》中,高中二年级学生工藤新一被迫吞下谜样的药物「APTX-4869」,于是身体缩小到和小学一年级小朋友差不多。

  第一次看到这类故事的时候,大多数人应该会这样想:

  「我也想要装竹蜻蜓在天上飞!」
  「像APTX-4869般的药物真的做得出来吗?」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原本怀抱着这类憧憬或疑问的人,想法也有所不同了。有些人满怀期待,「等到哪天科学进步,可能就可以实现」;有些人直接否定,「这是想像世界中才会发生的事,实际上并不可能」;更有人觉得「不要老想着漫画或动画,还是认真念书好了」就不再接触。当然,这些想法并没有任何好坏优劣的区别。

  在这几种「和梦想打交道的方式」之中,笔者从孩提时代就一直没停止思考「这些有没有办法以科学的力量来实现」、「假如勉强试试看的话会发生什么事」等问题。由于我既喜欢动漫和特摄片,又想要成为科学家,这应该是必然的吧。于是现在就从事以这类观点来思考动漫情节并写成书的工作。

  以科学的角度来思考空想的世界,真的非常有趣。于是我了解为了让竹蜻蜓成真需要花费极大心思,知道柯南今后的人生也会伴随着许多恼人的问题,发现民间故事拔萝卜中老公公一群人拔萝卜的方式其实相当不正确。不论是探究哪个主题,都能够获得预期以外的有趣结论。

  这大概是由于创作故事的人,将他们无边的想像力灌注于作品中才会如此吧。近年来在机器人研究上有惊人的发展,我认为或许可能是孩提时代就对手冢治虫老师的《原子小金刚》具有狂热的读者粉丝,想要打造出原子小金刚而成为科学家或是机器人的开发者,认真追寻空想世界所致。人类的想像力,是促进科学进步的原动力!

  我希望能够和更多人分享这种乐趣以及对人类想像力的惊叹,于是从花了十五年以上的时间(编按:系以本书日文版出版时间为准)不停创作的【空想科学读本】系列中挑出特别受欢迎的稿子全面改写,再提供给羽翼文库当成系列作品。

  由于书中也谈到相对论等,即使在高中也不会教的内容,所以有些部分可能会有一点点难,不过应该可以让读者感受科学性思考的有趣及快乐。

  空想与科学是「互相吐槽求进步」的幸福关系──这件事,读者们一定也能体会。

译序

妙趣横生的多种「读法」


  我还在京都求学的时候,就很熟悉也热中于【空想科学读本】系列。我就读的学校、待的系所,原本大家平时就会进行讨论、做脑力激盪,再加上彼此的研究题目又很「专」,从非洲维多利亚湖底的鱼是怎么筑巢、川蜷一整个晚上可以爬多远、我研究的那种青蛙是否真的一年可以繁殖两次以上,到白蚁肠内菌是如何分解木头的纤维素等都有,研究的方向与内容五花八门,有时就会经由看新闻、卡通或读书报杂志来撷取灵感互相讨论,看看有什么新知旧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做研究时的瓶颈。

  这些讨论对百分之九十的「正常人」来说,全是些「你们怎么那么无聊,会在意这个」的事情,或是对某些录到怪声音怀疑有鬼有怪的电视节目,被我们以相关所学嗤之以鼻(例如在空山幽谷渺无人烟之处录到「琴声」认为有鬼,而那明明就是青蛙叫)。然而【空想科学读本】恰好很合我们的胃口,书里的各个主题,不只会成为我们「检讨」的对象,偶尔也真的会刺激我们举一反三,看看哪些题目可以继续往下做。

  所以有机会可以翻译柳田老师写给年轻读者的【空想科学轻读本】,真的让我很开心,就像是见到老朋友一样;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有回到研究室跟大伙讨论的感觉。特别是这本《怎么可能有这种事?!》书中有不少主题都跟生物有关,不自觉边翻译边想着作者得出的结论,可以应用到哪些方面上。不同年龄层的读者,对这本书更是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读法」。

  首先,可以从全家不同世代一起「想当年」的对话开始。许多卡通动漫的人物名称,在不同世代有着不同的名字:怪医秦博士改成怪医黑杰克、小叮当变成哆啦A梦、咸蛋超人成为超人力霸王。有些卡通不再重播,有些故事相对冷门,对年轻读者来说比较陌生的,可以让家中长辈借由一边讲故事给晚辈听,一边和他们讨论科学新知的教学相长。也许有些文学故事是大家都没看过,只读到空想科学中的故事简介,那就可以拿来当作家庭读书会的选书。有些故事除了科学之外还能一路讲到生活中的道德、品格、安全教育,真的是非常有趣而多面向。

  不过话说回来,【空想科学轻读本】系列最能够让大家学习的,其实是求知的态度。有许多重要的发现与发明,都是始自小小的开端,从「有点在意」、「咦,好奇怪」,直到「找出解答」。以书中讲到《小红帽》中的大野狼,讨论牠既然能够把奶奶跟小红帽一起吞下肚,那牠该有多大为例,在小时候听故事,会觉得小红帽跟老奶奶好可怜、及时把她们救出来的猎人好棒的小朋友,长大以后的发展走向,一定跟听故事时就开始问东问西:大野狼的嘴巴有多大、反正都已经把牠的肚子剪开了,为什么还要在里面装石头再缝起来这样多此一举……的小朋友不一样。所以这本书,还可以成为兴趣分组的参考,所谓「物以类聚」。

  也许对许多人来说科学是距离有点遥远的学门,但是我们的生活周遭科学却无所不在。现在的生活变得太方便,许多事物我们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于太理所当然,于是就不再思考或留意。但这样也造成我们的怠惰、减少了刺激,然后,因此变笨。

  【空想科学轻读本】以极其认真的态度,讨论大家从小到大常常接触的动漫、特摄片、传说故事中的各种「让人在意」的事物。也许这些主题乍看之下会让人觉得「思索这个是吃饱了没事做」,但是没有空想,就不会有生活的挑战与科学的发展。假如你也有问题想问,那就,尽量问并且一起寻求解答吧。

推荐序

空想、乱想、梦想,是创意的催化剂


  《空想科学轻读本:怎么可能有这种事?!》的作者柳田老师,取材自耳熟能详的漫画、卡通、动画故事,对里面许多读者看得开心或轻松放过的设定与场景提出问题,让我们再进一步想想。比如他用简单的语汇及比喻让小朋友理解,这事情如果要变成可能的话,现实上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等等,读者发现自己也能用基础原理计算,感受到吐槽不合理设定的乐趣。又如柳田从小学时质疑小天使盪秋千的场景,到高中学会计算单摆週期并解出小莲的秋千之谜,深深感觉「书好好读可以解决疑问也不错」,这也让他一头栽进空想与科学世界之间。

  我跟家中小朋友一起读这本书,书的内容很有画面并可以想像,大人看得懂作者的科学依据及计算,小朋友则深深被作者的比喻吸引且具体有感。不过,小朋友不平的是,明明是原着很有趣的故事及想像情节,却被柳田超级理性的解构弄得太有道理了,谁可以为原着作者说说话啊?

  其实柳田对原着的许多有趣的质疑及解释,还是存在着许多的空间让读者可以反击,各位读者快来帮原着回击呀!比如说超人力霸王的年纪2万岁,柳田非常清楚且合乎科学的说明这在地球上是不可能的,那我们可以说超人力霸王是因为常常进行光速旅行,因此地球上的年龄是2万岁吗?拥有1兆只猫会产生很多问题,数猫要花掉很长的时间,猫会佔据很大的空间,吃掉很多的饲料,喝掉很多的水,这在现实生活都是不可能的;但说不定,猫居住的山谷是有着许多类似楼层的空间,才可以容纳如此多猫呀?故事里的猫互相厮杀产生的噪音,还有猫的排泄物等,也都是我们有机会再接下去思索的问题。这是「空想未完待接龙」,期待更多的亲子一起共读,会有更多的对话以及激盪出更多的想像。

  您可以想像小红帽这个故事被改编成饥饿的小红帽把大野狼吞了吗?小学生一定会听得很开心,眼睛闪闪发亮。不过小红帽真的吞得下大野狼吗?大人说那是童话的想像,小孩也理所当然地接受,但是就是该有人出来吐槽才行。符合科学原理的卡通漫画不容易精彩,跳脱科学原理才能吸睛,柳田把我们拉了回来,不平的你有没有新的想法?要不要为卡通动漫画的原着做些辩护?

  功课如鸡笼般把小朋友框住,小朋友排得满满的学习课程,让他没有发呆的机会,大脑一直在填充知识,对于问题的探究往往思考不足;但是空想、乱想、梦想是创意的催化剂,你不让孩子空出时间发呆酝酿创意,消化知识,那他长大后能做的事是很容易被机器人取代的。

  柳田在前言中写道:「科学之心,来自空想之心。」这让我想问失去童心许久的大人们有多久没有发呆乱想了?为了生活,每天被KPI追着跑(当然那是学管理的人造成的祸害),脑中永远是那一成不变(懒得变或是变不出啥名堂来)的工作,生活中的大小事激不起一丝涟漪,何来创新?我们有多久没有说故事了?从小时候睡觉前听父母讲的故事,到要讲故事给自己小孩听时,发现许多影音设施可以代劳,我们没机会构思如何讲个故事了!我们当然失去了空想、乱想、梦想的机会,遑论如何提高创造力、什么样的思考会更有创意。

  现代人常消磨掉与生俱来的能力甚或是自行关机,再花钱补习来学习如何重新开机,如此舍近求远,不如就从跟孩子共读这本书做起!《空想科学轻读本:怎么可能有这种事?!》适合小朋友看,大人陪着阅读更可以把童心一起找回来,唤醒说故事的能力,而工作上卡卡的问题也有机会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症结所在,体会创意思考的触媒无所不在。
 
李旺龙(成功大学材料系&奈微所教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哇,這本《空想科學輕讀本1:怎麼可能有這種事》的標題真的太吸引人了!一看到名字,我就忍不住聯想到那些我們生活中常常會出現,但仔細一想又覺得「欸?真的有可能這樣嗎?」的各種現象。我特別喜歡這種結合了奇妙想像和理性探討的書,感覺可以從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一些習以為常的事情。像是我最近在追的一部日劇,裡面有個橋段是主角能瞬間移動,但要實現這個功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這讓我想起,如果真的有瞬間移動,那它背後的科學原理會是什麼?又會帶來哪些意想不到的物理學或社會學上的挑戰?這本書是不是就有可能剖析類似的「不可能」,然後用很具體、很有趣的方式來解釋?我非常好奇作者是怎麼把這麼龐大、看似遙不可及的空想,透過「輕讀本」的方式,讓一般讀者也能輕鬆理解,甚至引發深入思考的。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書裡是不是會探討一些大家普遍認為不可能,但作者卻能從科學角度找到合理解釋(或有趣的偽解釋)的例子了。

评分

說實話,我對「空想科學」這個詞彙一直很有興趣。它聽起來就很像是在玩一個智力遊戲,用科學的嚴謹去解構那些天馬行空的點子。我一直覺得,很多偉大的科學發現,最初可能也是源自於一些看似荒謬的「空想」。像是科幻小說裡描繪的各種超能力,或者電影裡那些奇特的交通工具,如果我們能用現有的科學知識去推敲,是不是能找到一些有趣的線索,甚至是一些被我們忽略的可能性?我希望這本《空想科學輕讀本1》能帶給我這樣一種「哇!原來可以這樣想」的感覺。我尤其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將複雜的科學概念,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例子呈現出來,不會讓人覺得是在讀一本教科書,而是像在聽一個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們探索科學的奇妙世界。我想,這本書也許能幫助我培養一種更具批判性、也更具想像力的思維方式,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現象,並且不再輕易地將「不可能」視為終點。

评分

我個人其實不太愛看那種純粹的科普書,因為有時候會覺得太過學術、太硬,讀起來比較吃力。但是,我非常喜歡這種帶有「輕」和「空想」元素的書。《空想科學輕讀本1:怎麼可能有這種事》光聽名字就很有趣,讓我想像到一些很生活化、很貼近我們日常的「不可能」情境。例如,有時候看動漫,主角會用一些我們覺得很不科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看完之後就覺得「這真的有可能嗎?」我想,這本書也許就是來探討這些「不可能」的。它可能是將一些大家普遍認為的「不可能」,例如瞬間移動、超能力、或者是一些奇特的物理現象,用一種比較輕鬆、有趣的方式去解析,並且嘗試用科學的角度去解釋,或者至少提出一些有趣的科學猜想。我特別期待書裡有沒有那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讓我在哈哈大笑的同時,也能學到一些新知識,並且對這個世界有更寬廣的想像。

评分

我一直對那些挑戰我們既有認知的事物感到著迷。每次看到一些令人驚訝的科學實驗,或者是一些關於宇宙奧秘的紀錄片,都會讓我覺得,這個世界比我們想像的要奇妙得多。這本《空想科學輕讀本1》的標題,直接戳中了我的好奇心。我想,它很可能是在探討一些看似荒謬,但卻可能蘊含著某種科學原理的可能性。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真的能夠控制天氣,那麼他需要具備怎樣的能量來源?又或者,如果我們能夠與外星生命溝通,他們可能會是什麼樣的形態?這些問題聽起來很瘋狂,但如果能用科學的角度去分析,或許會得到一些出乎意料的答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給我一種「顛覆」的體驗,讓我對科學產生更深的興趣,並且開始思考,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尋常的事物,背後可能隱藏著多麼複雜而迷人的科學原理。

评分

我最近認識一位對科學很有研究的朋友,他常常會分享一些關於宇宙、物理學的冷知識,讓我大開眼界。他說,很多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微觀世界裡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景象。這讓我覺得,其實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這本《空想科學輕讀本1:怎麼可能有這種事》的名字,恰好捕捉到了我對這種未知的好奇。我想,書裡應該會討論一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是在流行文化中經常看到,但實際上在科學上很難實現的「梗」。像是超能力、時間旅行,或者是一些奇幻小說裡的魔法設定,如果我們試圖用真實的物理定律去解釋,會發生什麼有趣的結果?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種「解謎」的樂趣,讓我了解到,原來科學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滿了創意和挑戰,並且能夠解釋甚至驗證那些我們曾經以為只存在於幻想中的事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