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以台湾铁路史为主轴的文学作品
夜幕高挂,一弯朦胧的月亮正从云里钻出来,柔和地照着大地、照着小村落、照着小小的车站。月光落在车站旁的苦楝树上,筛落下斑驳的黑影,偶尔传来几声夜鹭粗哑的叫声。
车站的售票员阿义,看那空荡荡的月台和候车室,闲得想打瞌睡。墙壁上的时钟指着十点三十七分,距离车站关门的时间还早。候车室的角落里,坐着一个瘦小的少年。少年带着一个背包,稚嫩的脸上眉头深锁,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心神不宁的模样,眼睛不时看着车站外面,好像担心被人发现。
再过十分钟,就有一班到台北的下行列车。这种三等站只有停普通车,不但高级车不停,连平快车一天只有停两个班次。阿义正想问一问少年要不要搭车,少年眼神飘忽迷惘,精神憔悴,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他正起身走过来……
一部少年与台湾铁路的故事 少年嘉明,他的家庭与朋友,还有接触的人,形形色色,是台湾某些世代、某些生活背景的缩影。阅读这故事,为嘉明的处境、叛逆的国栋穷操心,见识在铁路局工作的情境,同时,我们也读到一家人从分解到和解、力争上游的少年找到自己的路。温馨的故事,在地与真诚。
名人推荐 铁路局局长周永晖
台铁发言人、铁路专家翁惠平
文学评论家许建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