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一起森巴吧! 邱坤良 台北艺术大学教授、专栏作家 我一直这样认为,如欣不去开旅行社实在太可惜了。
我这个博士班的指导学生,一点刻苦研究的博士生样子也没有,鬼灵精怪,蹦蹦跳跳的,什么好吃、好玩的都逃不过如欣的眼睛,就连在巴西做社区剧场的田野调查,都能同时把当地的美食、观光景点和文化特色摸得一清二楚。
她看似每天都很快乐,表现出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态度,笑嘻嘻看待每项挑战,其实在她的笑容底下,藏着想把事情做到最好的紧张与焦虑,即使在博士口考时,心里再怎么忧心论文通过与否,仍然以微笑面对,从不怨天尤人,默默地努力完成每件工作。
如欣有个特质,就是一旦立定目标,不达目的绝不放弃,或许这正是她做记者多年,一贯追根究柢的精神。博士研究本就是独立研究思考,如欣时常一头栽进某个有趣的议题就消失无踪,让人担心会不会又跑偏了路,大跳森巴舞去了。好在她总是在每个期限之前,突然丢出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虽然常叫我措手不及,却也是有惊无险。没想到,这样也给她咬着牙完成了博士学位。
如欣除了学术论文外,她的创作风格一直很偏向旅游文学,这本《跟着闲妻游巴西》正发挥了她的专长,以她贯有的诙谐文字,带着读者快乐地游历她居住的城市──圣保罗,以及她的博士论文主题「被压迫者剧场」发源地──里约热内卢。一连串的吃喝玩乐祕笈,让我看了也有股冲动,想飞去参加热情的嘉年华会。
我非常推荐这本书,因为如欣本人就像个充满好奇心的调皮导游,能够发掘每个她曾驻足游历的城市特色,同时也因为她将这几年来的巴西戏剧与在地文化研究成果,融入其中,让国人能透过此书,轻松认识遥远巴西的文化与艺术。
推荐序
打开巴西新视界 戴晨志 畅销书作家、演说家 如欣是我从小看到大的小女生,小时候就像个小男生似的,精力充沛,放了学,骑着脚踏车就四处跑,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她出生在新闻世家,父母都在《中国时报》服务,所以,自小学开始,她就自己练习写新闻稿。她的文字流畅、易读,又带有她一贯、特殊的诙谐。
后来,如欣嫁到遥远的巴西,是我们这些长辈始料未及的,也吓了我一大跳。我热爱旅游,也跑过三十几个国家;但一想到单程的飞机,一趟至少要飞行二、三十个小时到巴西,还是有些怯步。
如欣一直是个很独立的女生,年纪轻轻,却跑过许多重大新闻案件,也为了自我理想,只身赴美就学。返台后,每逢工作空档,总是买了机票说走就走,一个人前往世界各地,感受不同的异国文化。但,没想到,她最后竟为了一个男生,而落脚在地球的另一端──巴西。
台湾本来就鲜少有南美的旅游相关资讯,更遑论全中南美唯一讲葡萄牙语的巴西了。
在这本书里,如欣以旅游记者的身分,挖掘了巴西两大城市──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好吃又好玩的地方,让读者在前往巴西旅游时,即使不会葡语,也能吃得道地、玩得尽兴。
同时,如欣也以自己身为「进口新娘」的新移民角度,观察剖析巴西的当地文化;她的个人经验与敏锐观察,使文章读起来更为生动、有趣。
最特别的是,她结合了本身的艺术专业,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将独树一格的巴西嘉年华、足球、本土文学与艺术,甚至于她一向关注的社区服务议题,不着痕迹地带进读者阅读的生命中。
我极力推荐这本好书,不仅因为它拥有台湾难得一见的巴西旅游资讯,也因为这本书,呈现出一般观光客看不到的在地文化;透过如欣风趣的文字与细心观察,我们发现──喔,原来巴西是这样子啊,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旅游、玩玩!
推荐序
亲近巴西,现在正是时候 Fábio G. Franco 巴西台北商务办事处主任 初识谢如欣博士时,我讶异于她对巴西的热忱;她的博士研究领域更是许多巴西人不熟悉的巴西作家波瓦名着《被压迫者剧场》,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秉持着对巴西的热情和旅游热忱,结合圣保罗特派记者的工作经历,使谢如欣对于我们的国家又多了一层个人经验。
有别于旅游书作家的客观角度及拘泥小节的风格,谢如欣以(自己戏称)「台湾进口闲妻」的身分在巴西居住并工作多年,在书中幽默风趣地提供了对巴西独到的见解。
本书以巴西两大城市为主:圣保罗及里约热内卢。打算前往参观二○一六年里约奥运盛会,却无法耗费太大精力阅读巴西相关旅游手册的人,谢如欣的《跟着闲妻游巴西》会让你对巴西有更亲近的认识。
接受她的邀请,畅游巴西!
她撰写了巴西人热爱的一切:足球、嘉年华,以及巴西美食,包括吃到饱的巴西窑烤(churrasco)、黑豆炖肉(feijoada)、巴西炖海鲜(moqueca)、甘蔗酒(cachaça)等等,读过本书,你才会了解。
推荐序
打开巴西新视界 如欣是我从小看到大的小女生,小时候就像个小男生似的,精力充沛,放了学,骑着脚踏车就四处跑,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她出生在新闻世家,父母都在《中国时报》服务,所以,自小学开始,她就自己练习写新闻稿。她的文字流畅、易读,又带有她一贯、特殊的诙谐。
后来,如欣嫁到遥远的巴西,是我们这些长辈始料未及的,也吓了我一大跳。我热爱旅游,也跑过三十几个国家;但一想到单程的飞机,一趟至少要飞行二、三十个小时到巴西,还是有些怯步。
如欣一直是个很独立的女生,年纪轻轻,却跑过许多重大新闻案件,也为了自我理想,只身赴美就学。返台后,每逢工作空档,总是买了机票说走就走,一个人前往世界各地,感受不同的异国文化。但,没想到,她最后竟为了一个男生,而落脚在地球的另一端──巴西。
台湾本来就鲜少有南美的旅游相关资讯,更遑论全中南美唯一讲葡萄牙语的巴西了。
在这本书里,如欣以旅游记者的身分,挖掘了巴西两大城市──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好吃又好玩的地方,让读者在前往巴西旅游时,即使不会葡语,也能吃得道地、玩得尽兴。
同时,如欣也以自己身为「进口新娘」的新移民角度,观察剖析巴西的当地文化;她的个人经验与敏锐观察,使文章读起来更为生动、有趣。
最特别的是,她结合了本身的艺术专业,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将独树一格的巴西嘉年华、足球、本土文学与艺术,甚至于她一向关注的社区服务议题,不着痕迹地带进读者阅读的生命中。
我极力推荐这本好书,不仅因为它拥有台湾难得一见的巴西旅游资讯,也因为这本书,呈现出一般观光客看不到的在地文化;透过如欣风趣的文字与细心观察,我们发现──喔,原来巴西是这样子啊,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旅游、玩玩!
戴晨志
(前世新大学口语传播系创系主任,现职自由作家、演说家)
自序
来吧!跟我一起游巴西 从第一次来巴西做研究开始,我就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没有巴西相关的旅游书,好不容易在二手书店找到一本像地理书的介绍,也是不知几百年前的翻译书(没有几百年啦,但二、三十年有了)。闲妻单身的时候,每逢寒暑假就会到书店买本旅游书,说走就走,照着介绍的景点,一个人世界各地趴趴走,只有到巴西时碰到铁板。结了婚后,发现有同样疑问的人还真多,来这儿的背包客手上拿的一定是英文旅游书,要不然就是辛苦在网上爬文,找些零散的资讯,还是一知半解。尤其新闻总是报忧不报喜,除了足球、嘉年华会和同性恋大游行外,巴西相关资讯大概只有枪杀、抢劫或贫民窟贩毒这类上得了台湾媒体,出游前自己没吓死自己,周遭的人也把你吓惨了。闲妻自己也是抱着这些未知的恐惧,延后了数年才踏上这片土地。
嫁过来之后,更坚定了我「有一天一定要出一本巴西旅游书」的决心。其实台湾和巴西一直有很多商业往来,尤其从金砖时期开始,不少大型企业开始将触角伸往巴西,很多高科技厂商早就在圣保罗驻点,加上愈来愈多的国际商展、赛事在巴西举办,特别是圣保罗和里约,一年到头几乎每个月都有商展,玩具展、礼品展、机车展、书展,有的没的办不停,商展旺季时,这里专职、兼职的中文翻译根本不够用。来洽商或短期出差的商务客,除了可能被厂商带去日本城吃两天中国餐,每天就是在展场来回,晚上也不敢乱跑,一趟飞个两、三天过来,什么都没看到就回去,实在可惜。闲妻在脸书上的粉友A就说,幸亏来参展前先问过我,圣保罗天气多变化,行前听劝带了长袖外套和长裤,当误以为「巴西很热」的展场同行们个个穿着短袖冷吱吱发抖时,她们姐妹俩可是从里暖到外,心中吶喊着「好里家在」,也靠着我给的重点葡语和购物指南,在这个英文不通的地方吃了很多好吃的,买了很多双美美的巴西鞋回家。所以说,中文的巴西旅游书真很重要,除了观光客,商务客更需要呢!
这几年还多了不少华人新娘,不管是老公突然转来巴西经商、明明嫁做日本妇却因日本先生外派而搬到巴西的台湾太太,或是在国外发展异国恋情的对象正是巴西壮汉,因此为爱勇奔南美洲的年轻小女生,大家在来巴西之前,未知的恐惧总是胜过即将开展婚姻新生活的甜蜜。其实巴西没有想像中的可怕,相反地,很多人都是初来时印象很差,待过一阵子后反而爱上它。
闲妻想着,很多时候,人们正是因为不了解而有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文化差异更是亚洲人在南美洲生活的困境。这本书的目的正是希望以轻松的方式带大家认识巴西文化,虽然闲妻很想一口气把这些年来的各种有趣、生气和感动的观察和大家分享,但以急迫性需求来说,还是决定以旅游为主。请先学会如何在巴西尽兴又安全的玩耍、不会葡语也能顺利吃到好东西、买到装满两大箱三十二公斤的行李限制,下一步,我们再慢慢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