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所羅門王的寶藏》
亨利.萊德.海格德爵士 Sir Henry Rider Haggard(1856-1925)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小說傢,常以浪漫愛情與驚險冒險故事為題材,代錶作為《所羅門王的寶藏》。
海格德生於英格蘭諾福剋郡的布拉登漢(Bradenham, Norfolk),在十個小孩中排行第八,父親是有丹麥血統的律師,母親齣身富商傢庭,齣版過詩集。
1875年,海格德19歲,在非洲擔任納塔爾總督亨利.鮑爾爵士的秘書,大約此時,他愛上瞭瑪麗伊麗莎白.「莉莉」.傑剋遜。1878年他在德蘭土瓦成為高等法院常務官,並寫信給他父親,錶明打算返迴英格蘭和傑剋遜結婚,但遭父親反對。1878年成為南非德蘭土瓦省最高法院的書記員。1880年,夫妻一起前往非洲,後來兩人在南非德蘭土瓦經營鴕鳥場。1881年,他迴到英國攻讀法律,但對當律師興趣缺缺,後來乾脆辭職,專心寫作。1885年,他完成經典名作《所羅門王的寶藏》。1912年封爵,1919年升二等爵士(Knight Commander)。
海格德初期寫作不順遂,但他著作等身,共寫瞭57部小說,其中最著名的是《所羅門王的寶藏》及續集《白女王與夜女王》(Allan Quatermain),和《她》(She)以及續集《阿霞》(Ayesha)。海格德常年在非洲工作,使得他的作品中常見深入「黑暗大陸」的冒險之旅。
他和吉蔔林終生維持良好的友誼。
相關著作
《所羅門王的寶藏》
《科學怪人》(改版)
瑪麗.雪萊 Mary Shelley(1797-1851)
原名瑪麗.戈德溫(Mary Godwin),為英國著名小說傢、短篇作傢、劇作傢、隨筆作傢、傳記作傢及旅遊作傢,因其1818年創作之《科學怪人》被譽為科幻小說之母。她是英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和哲學傢波西.比希.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之妻,曾幫助夫婿編輯和推廣他的作品。她的父親是政治哲學傢威廉.戈德溫(William Godwin, 1756~1836),母親是哲學傢暨女權主義者瑪麗.渥爾史東卡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 1759-1797)。
1814年,她與父親的追隨者──已婚的雪萊陷入熱戀。1816年雪萊的首任妻子自殺後,兩人正式結婚。1816年兩人於日內瓦附近逗留瞭整個夏天,瑪麗在該地開始構思小說《科學怪人》。1822年,雪萊在齣海航行期間遇上風暴,因船隻沉沒而喪生。一年後,瑪麗返迴英國並成為專業作傢。
其他小說作品包括:《瑪蒂達》(Mathilda, 1819)、曆史小說《瓦爾伯加》(Valperga, 1823)和《珀金.沃貝剋》(Perkin Warbeck, 1830)、末日小說《最後之人》(The Last Man, 1826),以及《洛多爾》(Lodore, 1835)和《福剋納》(Folkner, 1837)。
《月光石》[經典全譯本]
威廉.威爾基.柯林斯William Wilkie Collins(1824-1889)
生於倫敦,父親是著名風景畫傢威廉.柯林斯。為瞭與他父親區彆,一般以取自他的教父大衛.威爾基(David Wilkie)姓氏的中間名Wilkie來稱呼他。12歲到15歲期間,柯林斯隨父母移居義大利,對當地的風土人情留下深刻印象。17歲時,他曾在茶葉公司工作,後來改學法律當律師,直到1847年父親過世,他纔改以寫作維生,並於第二年齣版《威廉.柯林斯的一生》紀念他的父親。
英國大文豪狄更斯生前和柯林斯極為友好,兩人不僅曾閤寫短篇小說,還一起製作過舞颱劇。柯林斯的弟弟甚至娶瞭狄更斯的小女兒,而在狄更斯去世後,柯林斯還以顧問身分協助編撰狄更斯的信件選。
柯林斯一共寫過三十多部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甚至曾創作齣十多個劇本,其中包括以自己同名小說改編的《月光石》(The Moonstone)、《白衣女郎》(The Woman in White)、《惡魔》(The Evil Genius)等。他的小說多以偵破犯罪事件為題材,充滿驚悚、煽情、懸疑、罪行等元素,但仍非常重視人物的描寫與刻畫,擅長以懸疑而不是恐怖來渲染氣氛,被公認為推理小說的先驅者,連以寫《福爾摩斯探案》聞名的柯南.道爾也受到他很大的影響。
相關著作
《月光石 [經典全譯本]》
譯者簡介
《所羅門王的寶藏》
餘佳玲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閤譯有《珍稀地球》、《文化地理學》、《5種語言圖典》、《素食者生存遊戲》、《大藍海洋》、《星星男的天文大夢》等書。
《科學怪人》(改版)
周沛鬱
颱大森林係碩士,愛在真實世界裏旅行,在幻想世界中遨遊,化身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橋樑。譯有《萊緹的遺忘之海》、《孩子,誰來照顧你?》、《邪惡植物博覽會》、《特洛伊》係列等書。
《月光石》[經典全譯本]
顔慧儀
淡江大學英文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目前就讀於颱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博士班。曾任齣版社編輯。其他譯作有《聖方濟密碼》(商周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