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推理经典1 (所罗门王的宝藏 + 科学怪人(改版) + 月光石[经典全译本])

商周推理经典1 (所罗门王的宝藏 + 科学怪人(改版) + 月光石[经典全译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亨利.莱德.海格德
图书标签:
  • 推理
  • 侦探
  • 商周
  • 所罗门王的宝藏
  • 科学怪人
  • 月光石
  • 经典
  • 文学
  • 冒险
  • 悬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所罗门王的宝藏》 惊险超越《金银岛》,疯狂更胜《汤姆历险记》,一场有去无回的异域冒险。 神秘的所罗门王宝藏,追逐者众,这次他们是否能顺利取得宝藏,全身而退…… 《圣经‧旧约》记载,所罗门王是大卫王之子,出生于西元前1000年,是中东的犹太人君主,统治犹太王国长达40年。据说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建立一座圣殿,藏有无数珍宝,西元前597年以色列被巴比伦王国征服,圣殿被毁,宝物下落不明。(《所罗门王的宝藏》即透过这段历史说明宝藏放置在非洲的某个角落)亨利爵士的弟弟在非洲神秘失踪,他为了寻找弟弟,千里迢迢从英国来到非洲,这场寻人之旅意外成了寻宝之旅。亨利爵士与他的朋友古德和非洲猎人艾伦从黄沙滚滚的沙漠开始,去寻找藏在辽阔沙漠深处、犹太人史上最伟大国王所罗门王的宝藏……。 《科学怪人》 世界第一部科幻恐怖小说 一再登上银幕、启发后世无数科幻作品的经典之作 人能否跨越分际,擅自扮演上帝的角色? 对科学极度狂热的维克托.法兰肯斯坦为了解开生命之谜,终日在墓室与停尸间内研究腐败骇人的躯体,终于发现创造生命的关键。即将做出重大科学突破的狂喜,让他全无意识到,自己以人类形貌为本、以尸块拼凑而出的,将是一个面貌狰狞、身形奇高,连创造者自己见了都不免为之胆寒的怪物! 就在怪物睁眼的瞬间,惊怖悲惨的命运,已悄悄跟进…… [名人推荐] 撇开「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说……」这些响亮的头衔不谈,做为一本纯以阅读乐趣为考量的小说,《科学怪人》也是一部很好看的作品。……在现代缤纷多彩声光特效中看不见的科学怪人真面目,却在一部近两百年前问世的小说阅读中活灵活现地呈现,这就是阅读的魔力之一,是任何声光科技无法取代的奇妙时空,也是《科学怪人》这部作品到了现在依然弥足珍贵的理由。──科幻作家 苏逸平 《月光石》[经典全译本] 百年不朽的经典名着!英语世界第一部最长、最优秀、最伟大的现代侦探小说 入选「基亭最佳推理小说100选」、「卫报必读犯罪小说147选」、「2013东西推理小说Best100」 这是邪恶中校的报复?还是月光石真带了诅咒? 事件发生在英国一栋乡间宅邸,一颗据传曾经镶嵌在印度月神额前的传奇黄钻石,被当成生日礼物送给宅邸女主人的女儿,但钻石却在生日宴会当晚被偷了。 窃贼是受邀宾客,或者是印度守护者来取走应属于他们的宝物……? [名人推荐] 《月光石》发表于一八六八年,最初连载于英国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所主办的杂志《All the Year Round》。本作与《白衣女郎》并列为柯林斯最知名的作品,一般认为是他最好的两部作品,也是长篇推理小说最早的先例。……柯林斯在晚年罹患眼疾,有时得靠口述完成着作,并且必须长时间于阴暗的房间中休养。虽然光明在他的残生中逐渐远去,但他所留下的《月光石》在黑暗中却耀目夺人。做为正统长篇推理小说的滥觞,这部作品不但促成了后世推理文学的发展,直至今日也仍是闪亮的珠玉之作。──推理作家 林斯谚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所罗门王的宝藏》
亨利.莱德.海格德爵士 Sir Henry Rider Haggard(1856-1925)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家,常以浪漫爱情与惊险冒险故事为题材,代表作为《所罗门王的宝藏》。

  海格德生于英格兰诺福克郡的布拉登汉(Bradenham, Norfolk),在十个小孩中排行第八,父亲是有丹麦血统的律师,母亲出身富商家庭,出版过诗集。

  1875年,海格德19岁,在非洲担任纳塔尔总督亨利.鲍尔爵士的秘书,大约此时,他爱上了玛丽伊丽莎白.「莉莉」.杰克逊。1878年他在德兰土瓦成为高等法院常务官,并写信给他父亲,表明打算返回英格兰和杰克逊结婚,但遭父亲反对。1878年成为南非德兰土瓦省最高法院的书记员。1880年,夫妻一起前往非洲,后来两人在南非德兰土瓦经营鸵鸟场。1881年,他回到英国攻读法律,但对当律师兴趣缺缺,后来干脆辞职,专心写作。1885年,他完成经典名作《所罗门王的宝藏》。1912年封爵,1919年升二等爵士(Knight Commander)。

  海格德初期写作不顺遂,但他着作等身,共写了57部小说,其中最着名的是《所罗门王的宝藏》及续集《白女王与夜女王》(Allan Quatermain),和《她》(She)以及续集《阿霞》(Ayesha)。海格德常年在非洲工作,使得他的作品中常见深入「黑暗大陆」的冒险之旅。

  他和吉卜林终生维持良好的友谊。

  相关着作
  《所罗门王的宝藏》

《科学怪人》(改版)
玛丽.雪莱 Mary Shelley(1797-1851)


  原名玛丽.戈德温(Mary Godwin),为英国着名小说家、短篇作家、剧作家、随笔作家、传记作家及旅游作家,因其1818年创作之《科学怪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她是英国着名浪漫主义诗人和哲学家波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之妻,曾帮助夫婿编辑和推广他的作品。她的父亲是政治哲学家威廉.戈德温(William Godwin, 1756~1836),母亲是哲学家暨女权主义者玛丽.渥尔史东卡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 1759-1797)。
  
  1814年,她与父亲的追随者──已婚的雪莱陷入热恋。1816年雪莱的首任妻子自杀后,两人正式结婚。1816年两人于日内瓦附近逗留了整个夏天,玛丽在该地开始构思小说《科学怪人》。1822年,雪莱在出海航行期间遇上风暴,因船只沉没而丧生。一年后,玛丽返回英国并成为专业作家。
  
  其他小说作品包括:《玛蒂达》(Mathilda, 1819)、历史小说《瓦尔伯加》(Valperga, 1823)和《珀金.沃贝克》(Perkin Warbeck, 1830)、末日小说《最后之人》(The Last Man, 1826),以及《洛多尔》(Lodore, 1835)和《福克纳》(Folkner, 1837)。

《月光石》[经典全译本]
威廉.威尔基.柯林斯William Wilkie Collins(1824-1889)


  生于伦敦,父亲是着名风景画家威廉.柯林斯。为了与他父亲区别,一般以取自他的教父大卫.威尔基(David Wilkie)姓氏的中间名Wilkie来称唿他。12岁到15岁期间,柯林斯随父母移居义大利,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留下深刻印象。17岁时,他曾在茶叶公司工作,后来改学法律当律师,直到1847年父亲过世,他才改以写作维生,并于第二年出版《威廉.柯林斯的一生》纪念他的父亲。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生前和柯林斯极为友好,两人不仅曾合写短篇小说,还一起制作过舞台剧。柯林斯的弟弟甚至娶了狄更斯的小女儿,而在狄更斯去世后,柯林斯还以顾问身分协助编撰狄更斯的信件选。

  柯林斯一共写过三十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甚至曾创作出十多个剧本,其中包括以自己同名小说改编的《月光石》(The Moonstone)、《白衣女郎》(The Woman in White)、《恶魔》(The Evil Genius)等。他的小说多以侦破犯罪事件为题材,充满惊悚、煽情、悬疑、罪行等元素,但仍非常重视人物的描写与刻画,擅长以悬疑而不是恐怖来渲染气氛,被公认为推理小说的先驱者,连以写《福尔摩斯探案》闻名的柯南.道尔也受到他很大的影响。

  相关着作
  《月光石 [经典全译本]》

译者简介

《所罗门王的宝藏》
余佳玲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硕士。合译有《珍稀地球》、《文化地理学》、《5种语言图典》、《素食者生存游戏》、《大蓝海洋》、《星星男的天文大梦》等书。

《科学怪人》(改版)
周沛郁


  台大森林系硕士,爱在真实世界里旅行,在幻想世界中遨游,化身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樑。译有《莱缇的遗忘之海》、《孩子,谁来照顾你?》、《邪恶植物博览会》、《特洛伊》系列等书。


《月光石》[经典全译本]
颜慧仪


  淡江大学英文研究所硕士班毕业,目前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研究所博士班。曾任出版社编辑。其他译作有《圣方济密码》(商周出版)。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科学怪人》(改版)
【推荐序】科幻之母的悠远幻想
苏逸平(科幻小说作家)


  为《科学怪人》这部作品写序,始终是件极富趣味的事。不管是作品本身、故事中的人物,亦或是写出这部作品的作者,都有着令人着迷的特质。

  在西方的文学史上,大家普遍认定而且接受的说法,是这部《科学怪人》有着一个了不起的地位:它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是所有包含浩瀚宇宙、万千想像科幻作品的滥觞,一个伟大的起点。

  其次,拜电影艺术之赐,科学怪人法兰肯斯坦,也是一个广为世人所知的符号形象,很多人都对这样一个奇特长相的大个子印象深刻:马桶盖头、眼眶深陷、头上还有几个机件及缝针痕迹……纵使在小说中法兰肯斯坦并不是这个可怕大怪人的真名,而是他的创造者的名字。但是科学怪人/法兰肯斯坦/长相恐怖又有点可爱的大高个儿,还是在世人的心目中留下鲜明的图象,即使是在我们这个经历了诸多时移事往的二十一世纪,知道科学怪人,甚至对他着迷的人们还是大有人在。

  而写出这部作品的玛丽.雪莱也有她个人身分上的耐人寻味之处。这位常被称为「科幻之母」的女士,是着名大诗人雪莱的妻子。在西方文学史上,拜伦和雪莱可说是巨星级的人物,大诗人的妻子不仅会写小说,而且写出来的还是「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说」,也可以算得上是佳话一桩。

  和许多科幻小说相比,《科学怪人》当然没能做到严谨科技背景的要求,它是一部完成于十九世纪的小说,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在现代人的眼光中,作者在科学知识的设定上显得幼稚简单。在那个对于电学、光学仍处于摸索阶段的年代,玛丽.雪莱塑造出一位学者法兰肯斯坦,以物理、化学、电学的知识,跨越侵犯了神的权限,「将无生命物体注入生命」,创造出来一个身高八呎、丑陋无比,却又有着智慧的大怪物,而整个故事便环绕着这位创造者和他创造出来的怪物长达数十年的爱恨情仇、追逐纠缠而发展,将人性的各种层面很写实地呈现,而且还史无前例地描述了一个被人工创造出来的生命体,描述了他的心境、感叹,以及怨恨。

  哥伦比亚大文豪马奎斯曾经说过,「只要说出人的故事,就一定有人想听。」就算是生硬冷冽的科幻故事,只要把「人」的部分说得好,故事一样可以动人心弦。和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类似的,还有另一位科幻大师凡尔纳。凡尔纳的科幻故事中,不管是穿越时光的旅程、月球的探险、潜入深海的故事,纵使在设定上有所讹误,甚至看来幼稚可笑,但是在百年来科幻迷的心中,「凡尔纳式的科幻」,仍然是最迷人的作品之一。而《科学怪人》也有这样的特质,这一点从它在文化中仍然鲜明的位置就可以看得出来。

  不管是有心或是无意,玛丽.雪莱更在《科学怪人》中揭露了一个百年来让人类纠葛其中,至今仍然无法跳脱出来的严肃议题:「当人类鲁莽地揭开某个潘朵拉之盒的科技,因而产生的后遗症及反扑力道,我们是否承受得起?」当法兰肯斯坦博士将生命注入了科学怪人的身体,博士一生的悲剧便因此而起,而且像是无间地狱一般地,没有止歇的一天。但怪人自己就好过吗?笞案也是否定的,身为地球上唯一的人造族类,他注定无伴无侣,也无后代,一世孤寂。纵使他本无害人之心,但人人喊打、大家避他如瘟疫的处境也造就了他残暴反扑的个性……

  撇开「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说……」这些响亮的头衔不谈,做为一本纯以阅读乐趣为考量的小说,《科学怪人》也是一部很好看的作品。对于这个长相熟悉的马桶盖头大个儿,也许你在卡通漫画广告里见过他,也可能在重播的老电影里看过他;但是在小说里,他却是一个立体而鲜明的形象,有血有肉,有爱有恨。在现代缤纷多彩声光特效中看不见的科学怪人真面目,却在一部近两百年前问世的小说阅读中活灵活现地呈现,这就是阅读的魔力之一,是任何声光科技无法取代的奇妙时空,也是《科学怪人》这部作品到了现在依然弥足珍贵的理由。

《月光石》[经典全译本]
【导读】正统长篇推理小说的滥觞
林斯谚(推理作家)


  威尔基.柯林斯(Wilkie Collins)是十九世纪英国的着名作家,也是一八六○~七○年代流行的煽情小说(sensational novel)之先驱。他于一八五九年发表的《白衣女郎》(The Woman in White)正是此类小说之发端。煽情小说多环绕着犯罪事件进行,场景多设于一般平凡中产阶级的家庭环境,有别于哥德式小说古堡场景的阴森可怖与惊悚。这种「日常氛围潜藏之邪恶」反而使得煽情小说别具一番震撼人心之悬疑风味,也是本书《月光石》(The Moonstone)的显眼特征。

  《月光石》发表于一八六八年,最初连载于英国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所主办的杂志《All the Year Round》。本作与《白衣女郎》并列为柯林斯最知名的作品,一般认为是他最好的两部作品,也是长篇推理小说最早的先例。

  由于煽情小说多以犯罪事件为主轴,经过柯林斯写作技法的调制,形成了后世推理小说的基本雏形,因此柯林斯可谓是长篇推理小说之父。然而,他并非是最早书写推理小说的人。推理小说的奠定之作一般公认是一八四一年由美国作家爱伦坡(Edgar Allan Poe)发表的〈莫尔格街谋杀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在这部作品中,爱伦坡确立了推理小说的基本公式;不过这是部短篇而非长篇作品。一直要到柯林斯的作品,爱伦坡所奠定的模式才被体现于长篇小说。

  虽然《白衣女郎》以后来的标准来看可以被归类成推理小说,但《月光石》却更接近爱伦坡所建立的典范,亦即,是所谓的正统(日本称「本格」)推理小说,亦是西方推理小说黄金时期的作品样貌。

  这种故事通常围绕着一个谜团(多半是犯罪事件),有着「事件发生→调查→解决」的结构,并且相当注重这种结构的确立与效果。真相的揭露必定诉诸理性分析,并讲求结果的意外。可以说,故事的主轴就是在于「制造谜团并且解开谜团」。

  《月光石》就给出这样一个典型。故事环绕着一个标准的英式中产阶级家族,地点在乡间宅邸,一颗来自印度的黄钻石被当成生日礼物送给宅邸女主人的女儿,但生日会当晚钻石却被偷了,众多宾客中谁才是窃贼?或者是外来者犯案?屡破奇案的警官立刻被找来调查,展开了一连串曲折离奇的剧情。在抽丝剥茧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兇手终于现形,真相水落石出。

  在本书中可见许多后世司空见惯的推理元素:名侦探、大宅邸、大家族、窃案、家族秘密、众多嫌犯、红鲱鱼(误导)、意外犯人、警方调查、现场重建、推理线索的安排等等。这些元素被井然有序地排放在正统推理的架构内,就算年代久远,以今日推理小说的标准来看,仍然是很有品质的一部作品。

  然而,如果仅只是如此,本书不可能获得文坛的众多好评。诗人艾略特(T. S. Eliot)甚至认为《月光石》是「第一本最长而且最好的现代英语侦探小说,此一文类由柯林斯创建而非(爱伦)坡」。英国推理小说四大女杰之一桃乐丝.榭尔丝(Dorothy Sayers)则认为《月光石》「很有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侦探故事」,并指出此书相当恪守正统推理小说所注重的公平游戏(fair play,意谓作者不刻意隐瞒破案线索)。英国文坛巨人却斯特顿(G. K. Chesterton)则称赞本书「很有可能是全世界最棒的侦探小说」。如此的盛誉,绝非完全奠基在作品本身的推理特质。柯林斯在《月光石》中投注的心力,并非只是编织一个复杂的谜题并给出绝妙的解答,还运用了许多高超的文学写作技巧,让整部作品比起纯粹的正统推理小说更为饱满、更有可看性也更不受侷限。

  最显眼的一个技巧,就是本书特殊的叙事体裁。作品由许多份记述组成,每一章的叙事都是由某一故事人物所写下的记述,对读者说明发生的事件。因此随着故事的进行,叙述观点也随之变换,这种多重视点交替的叙事手法在今日虽已屡见不鲜,并且有着更具技巧性的发展,但柯林斯却仍发挥了成熟的掌握,充分体现叙事者变换所产生的效果与乐趣,使之成为整个故事的魅力所在。事实上这种叙事法早在《白衣女郎》便已出现过,他更在该书的序文提到:「这里所呈现的故事将由不同叙述者所记述,正如法庭上犯行的经过将由不同的证人所陈述。」这个比喻是十分适恰的,因为柯林斯的小说(或大部分的推理小说)处理的是犯罪故事,这种叙事手法可说是将「观看犯罪的观点」做了最佳的安排。而柯林斯对多重视点叙事的偏好,显然是被其自身的法律训练所影响。这种将自身专业转化成写作技巧的方式,也的确表现出柯林斯过人的文学天赋。

  与他的挚友狄更斯相同,柯林斯也擅于创造令人难忘的角色。借由视点的交替,很自然地产生了叙事口吻的变化,借由熟练地掌握不同角色的叙事腔调,柯林斯几近完美地完成了精准的角色刻划,书写出许多活灵活现的人物。随着叙事者的变换,彷彿音乐曲调的转换,读者能够领略到完全不同的风味。比起推理情节的设计性,这点更可说是阅读本书的最大乐趣。

  柯林斯不像爱伦坡将精力全部灌注在解谜上。爱伦坡的推理作品中,不论是〈莫尔格街谋杀案〉、〈玛莉.罗杰之谜〉(The Mystery of Marie Roget)或是〈金甲虫〉(The Gold-Bug),都充满了偏执且狂热的琐碎分析,让整部作品燃烧着浓浓的理性特质。但在《月光石》中,纵然解开谜团是故事主轴,但柯林斯却借由角色与情节的自然流动来让迷雾逐渐消散,并不「为了推理而推理」。毕竟说到底,柯林斯是煽情小说的好手,能抓住读者心神的精彩情节自然才是故事之依归。这种对后来黄金时期「理性过剩」的谨慎拿捏,也是柯林斯作品不同于正统推理小说之处。

  虽然煽情小说继承了英国早期通俗小说(melodramatic novel)的特质,但柯林斯仍将社会以及阶级议题的探讨置入,这两者在柯林斯作品中都是常见的主题。在《月光石》中,这些问题的刻划虽不算深入,但也不浅薄,这种在推理之外的批判精神,基本上也超出了大多数正统推理小说的关心范围,自然也成为《月光石》的另一个耀眼之处了。

  在《月光石》一八七一年版的序言中,柯林斯坦言在书写此书的最后过程饱受痛风煎熬,但并没提到他利用鸦片减轻痛苦的状况日益严重,到了极度成瘾的地步,并出现幻觉。他甚至宣称常被自己的分身「威尔基鬼魂」(Ghost Wilkie)所纠缠。《月光石》掺杂了他饱受毒瘾折磨的真实经验。故事的第四位叙事者──医生助手艾兹拉.詹宁斯便是一名孤独、悲惨的鸦片吸食者,活在病痛、毒瘾与死亡的阴影之中,却在死前得到了心安的救赎。也许书中这段真实与虚构交缠的叙述,正是道出了柯林斯的心情,也让本书更增添了动人的色彩。

  柯林斯在晚年罹患眼疾,有时得靠口述完成着作,并且必须长时间于阴暗的房间中休养。虽然光明在他的残生中逐渐远去,但他所留下的《月光石》在黑暗中却耀目夺人。做为正统长篇推理小说的滥觞,这部作品不但促成了后世推理文学的发展,直至今日也仍是闪亮的珠玉之作。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