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的超级英雄又怎么样?
半调子也有半调子的魄力啊!
椭圆市的珠宝店遇袭,荷枪实弹的警察都拿穿着铠甲的「机甲劫匪」没办法。这样危急的时刻,只能请守护着这座城市的超级英雄出马了!
头戴深色面罩,率领老鹰与猎犬的神祕超人从天而降,瞄准劫匪发动攻击——砲弹却偏离射程,往警长飞去,炸得警方人仰马翻,机甲劫匪顺利逃脱……
这位超级英雄,表现得实在有点业余啊! 半小时后,天才小学生阿博若无其事的回家。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老是跷课,只知道他遗传了父亲的发明天赋,而且立志把这一身绝活用来拯救世界!
每一个市民,包括机甲劫匪,都想找出业余超人到底是谁。所有的祕密,就藏在不起眼的公寓中,一个小男孩的房间里……
主要人物 阿博
天才小学生,擅长电子学,喜欢发明。梦想是成为伟大的诗人,非常积极的向每一家出版社投稿。
业余超人
在椭圆市打击犯罪的超人,表现有点业余,但他的热心与正义很受市民肯定。真实身分不详。
牛顿
流浪街头时被阿博收留,是一只稳重可靠的诺福克梗犬,更是阿博倚重的好帮手。
莎士比亚
阿博养的鹦鹉,总是很聒噪,喜欢恶作剧,最爱看电视节目《一群小笨蛋》。
丽丽太太
阿博的妈妈,常常碎碎念,又老是被两只宠物作弄,但从不干涉儿子进行各种奇怪的发明。
乎乎警长
椭圆市的警长,率领强悍的团队保护市民,业余超人的帮忙总是让他哭笑不得。
阿达
阿博的同班同学,立志要查出业余超人的真实身分。
加菲
阿达养的狗,长得很像主人。
晨曦挽歌:星际迷航与失落文明 作者:[此处留空,仅供展示] 类型:史诗科幻/太空歌剧/历史悬疑 字数:约 155 万字(长篇巨制) ---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关于人类文明在宇宙边缘的挣扎、被遗忘的古老力量的觉醒,以及一场注定要颠覆已知宇宙秩序的史诗级冒险。故事的主线围绕着一艘名为“漫游者号”的勘探飞船及其船员展开。他们本是银河系边缘贫瘠星域的拓荒者,却意外截获了一段来自三万年前、被认为早已覆灭的“创世者文明”的求救信号。 随着信号源的指引,他们深入了被称为“寂静之墙”的宇宙禁区,那里不仅充斥着无法预测的时空扭曲,还潜伏着对知识和力量极度渴求的星际军阀。为了解开创世者文明消失的谜团,船员们必须面对星际海盗的围剿、帝国势力的暗中渗透,以及最核心的挑战——揭示一个残酷的真相:人类文明的崛起,或许建立在对更高级文明的无意继承与剥夺之上。 本书细腻描绘了宏大的宇宙景观,错综复杂的外交博弈,以及在绝对力量面前,个体道德选择的艰难抉择。它探讨了历史的重量、真相的代价,以及文明轮回的永恒主题。 --- 【第一卷:迷航与低语】 第一章:锈蚀的边疆 “漫游者号”并非一艘光鲜亮丽的旗舰,它更像是一艘在宇宙尘埃中磨砺了数百年的老水手。船长卡洛斯·维克多,一个将大部分生命献给了星图绘制和废弃空间站探险的男人,正盯着主屏幕上跳动不休的能量读数。他们位于“赫菲斯托斯残骸带”,一个布满了古代战争遗迹的危险区域。船员们疲惫不堪,补给告急,而最让他们困扰的,是连续三个标准月内,他们都未能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矿物或可居住星球。 副官,年轻的语言学家兼通讯官艾拉·雷恩,突然从她的工作台前弹起,脸色苍白。“船长,我截获了一个信号。” 这个信号的频率极其古老,带着一种数字噪声无法完全掩盖的韵律感,它像是被封存在琥珀中的一声叹息。它不是任何已知的帝国或联邦的通信协议,而是更接近于……理论上的“超光速信息传递”的残余波段。 “解析它。”卡洛斯的声音沙哑,但他握紧了手中的控制台边缘。 第二章:创世者的幽灵 信号被艾拉强行解压后,展现的不是语音或数据流,而是一段复杂的全息星图,其标注的坐标指向了银河系公认的禁区——“寂静之墙”。在所有星际航行指南中,这座墙被称为“宇宙的死亡陷阱”,那里流传着关于维度崩溃和被遗忘神祇的恐怖传说。 更令人不安的是,星图上附带了一段简短的文字信息,经过艾拉的初步翻译,其核心内容令人脊背发凉:“我们曾是万物之源,现沦为尘埃。不要重蹈覆辙。我们的遗产,封印于零点……” 船上的工程师,沉默寡言、技术近乎偏执的“齿轮”巴特,通过扫描分析确认,这段信号的源头结构极其复杂,其能量输出模式,比现存的任何技术都要领先数万年。这几乎可以断定,它来自传说中统治了数百万年的“创世者文明”——一个在所有史籍中都只留下模糊神话的文明。 卡洛斯必须做出抉择:是听从所有权威的警告,继续在贫瘠的边缘星系求生,还是冒险进入连无人探测器都无法返回的禁区,追寻一个可能并不存在的真相? 第三章:帝国阴影与海盗的目光 他们的行动很快引起了不该有的关注。在赫菲斯托斯残骸带边缘游荡的“红莲海盗团”察觉到了“漫游者号”异常的能量波动。这群以残暴著称的星际掠夺者,由冷酷无情的“刀疤”索隆领导,他们嗅到了“漫游者号”可能携带的稀有古物或先进技术。 与此同时,遥远的核心星域,由铁腕统治的“圣光联邦”也注意到了这次微弱的超光速信号泄露。联邦的秘密情报机构——“观测所”,立即派遣了一支精锐的隐形驱逐舰小队,代号“猎犬”,秘密前往调查,他们的任务是: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阻止任何势力接触到创世者的遗物,特别是如果这些遗物可能威胁到联邦的绝对统治。 “漫游者号”发现自己被夹在了星际暴徒和权力机构之间,而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比所有人都要快一步,抵达“寂静之墙”后的真相之地。 --- 【第二卷:寂静之墙内的低语】 第四章:时空的漩涡 进入“寂静之墙”后,物理定律开始变得松散。空间扭曲不再是理论上的概念,而是真实存在的、能撕裂船体的能量风暴。巴特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引擎室,手动重写核心稳定器的算法,以适应这种混乱的场域。 卡洛斯和艾拉在导航舱内,通过船上仅存的少量古代文献残片进行比对,他们发现创世者的技术似乎是基于对时空本身的“编织”,而非简单的线性推进。每当他们接近信号源时,船员们就会开始经历越来越真实的、关于“另一个世界”的幻象——不是未来,而是过去,是创世者文明鼎盛时期的辉煌景象,以及随之而来的,某种无法言喻的巨大灾难的开端。 第五章:古代的守卫者 信号的终点,并非一个星球,而是一个巨大的、漂浮在虚空中的、由未知晶体构筑的巨型结构——“方尖碑”。当“漫游者号”靠近时,方尖碑周围的能量场瞬间激活,释放出数个形态奇异的、完全由纯粹能量构成的防御单位——“守望者”。 守望者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武器,它们通过操纵周围的时空场域来瓦解任何入侵的船只。在与守望者的第一次交锋中,“漫游者号”损失了侧翼的传感器阵列,并险些被一个小型黑洞的投影吞噬。 卡洛斯意识到,常规的火力攻击是徒劳的。艾拉根据方尖碑的能量脉冲,推测出这些守卫者的启动密钥可能与创世者文明的某种“哲学或艺术表达”有关,而不是加密代码。她必须在舰队的追击到来之前,破解这古老的“密码”。 第六章:背叛与抉择 就在“漫游者号”被守望者牵制时,“猎犬”小队抵达了寂静之墙外围。联邦特工的指挥官,冷酷的塞拉斯,对卡洛斯发出了最后通牒:交出信号源,或被就地抹除。 然而,更令人心寒的是,船上的一名长期船员,出于对联邦权力的盲目崇拜与对知识的恐惧,秘密向“猎犬”泄露了“漫游者号”的能量防御漏洞。 当卡洛斯终于在艾拉的帮助下,通过一段由光和声音构成的“悼词”暂时关闭了部分守望者时,他却发现自己不仅要面对联邦的追击,还要面对来自内部的背叛。他必须决定:是优先保护船员,撤退逃跑,还是冒着被联邦和海盗双重夹击的风险,进入方尖碑内部,获取那个被严密保护的“遗产”。 --- 【第三卷:零点的代价】 第七章:方尖碑的图书馆 进入方尖碑内部,时间似乎凝固了。这里没有战斗,没有喧嚣,只有一个无限延伸的、充满光线的“图书馆”。这里储存的不是书籍,而是创世者文明数百万年的知识、历史和技术蓝图。 艾拉和巴特发现,创世者文明并非自然灭亡,而是主动选择了“退隐”。他们发现了宇宙中存在一个比“寂静之墙”更加恐怖的威胁——一种吞噬一切星系能量的“虚空寄生体”。为了阻止寄生体扩散,创世者文明设计了一种宏伟的“休眠计划”,他们没有摧毁自己,而是将整个文明的意识和知识上传到了一个高度稳定的维度夹层中,并留下“零点遗产”作为预警和最后的工具。 第八章:遗产的真面目 “零点遗产”并非武器,而是一个“维度校准器”。它的启动将短暂地重塑局部宇宙的物理法则,以压制“虚空寄生体”的活动。然而,使用校准器的代价极其高昂——启动过程中,它会吸收周边所有复杂生命体的思维能量作为燃料,这相当于在启动区域进行一场无差别的“意识收割”。 卡洛斯明白了,求救信号并非邀请帮助,而是一种最后的、绝望的警告——他们需要有人来阻止下一次“校准”的启动,因为校准器一旦被启动,方圆数个星系的文明都将灰飞烟灭,包括他们自己。 第九章:星辰的审判 联邦的“猎犬”小队,在塞拉斯的带领下,已经攻破了方尖碑的外部防御,他们眼中只有技术和权力,他们试图夺取校准器,将其改造为针对异见的终极镇压武器。同时,红莲海盗团也赶到,企图浑水摸鱼,掠夺任何值钱的东西。 最终决战在方尖碑的中央大厅爆发。卡洛斯、艾拉和巴特不再是逃亡者,而是必须做出选择的守护者。他们必须在联邦的控制欲、海盗的贪婪,以及虚空寄生体的潜在威胁之间找到第三条路。 故事的结局,是卡洛斯利用对创世者“艺术表达”的理解,找到了一个“延迟”校准器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关闭或启动。他将校准器引导至一个无人星系,并留下了一份加密的、警告所有已知文明的“创世者遗言”。“漫游者号”在联邦和海盗的炮火中,带着满身的创伤和全新的使命,驶向了宇宙更深处的黑暗。他们没有赢得胜利,但他们赢得了时间,以及一个沉重的责任:成为新时代的信使,肩负起被遗忘文明的警示。 --- 【核心主题与风格】 本书采用了多视角的叙事手法,融合了硬科幻的严谨设定(如空间折叠、复杂场域物理)与太空歌剧的浪漫主义色彩(宏大的帝国冲突、英雄主义的挣扎)。它着重探讨了知识的悖论——当掌握了超越时代的力量时,如何界定“正确的使用方式”?历史的真相往往不是被遗忘,而是被当权者选择性地隐藏。主角团队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伴随着一次道德上的拷问。氛围设定上,本书充满了对广袤、冷漠宇宙的敬畏感,以及在绝对的尺度下,人类微小却坚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