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土(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首次历史小说首奖)

乐土(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首次历史小说首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 首次历史小说首奖之作
新锐小说家朱和之,撼动文坛之作

太鲁阁战争,台湾历史上重要的一场战役,改写了台湾命运
朱和之以《乐土》出入于正史记载的缝隙,适时填补丰富的想像
在历史真相与文学虚构之间,人性与人情尽显其中
将太鲁阁战争激烈战势始未,生动地跃然纸上!

  朱和之的《乐土》,在评审眼中是多年来少见的佳构。这部小说集中在二十世纪初期的「太鲁阁蕃讨伐事件」,以辩证手法彰显了日本总督「理蕃」政策的矛盾。作者的文学笔法,相当动人。他纯熟地在史料之间穿梭,利用历史叙述的缝隙,适时填补了丰富的想像。除非是行家,否则不可能如此天衣无缝让所有的登场人物进出自如。作者既要照顾历史事实,又要带出抒情的文字,那种过人的擘画能力,甚为罕见。──陈芳明(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讲座教授)

  大正二年(一九一三)三月,合欢山发生台湾史上最大的山难。总督府技师野吕宁率领探险队测绘内太鲁阁地区,为次年的军事行动做准备,途中却遭遇暴风雨,造成八十九名汉人夫役死亡的惨剧。

  半年后,高龄七十的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亲率由军警组成的七百人探险队,分两路登上合欢山和奇莱主峰,完成地图测绘工作。

  佐久间左马太被明治天皇赋予开发台湾山地的任务,推出以武力强行镇压的「五年理蕃计画」。尽管官方宣传为「圣代之伟业」,实际上在台湾和日本国内都遭遇极大反对。

  负责执行计画的蕃务总长大津麟平,眼见四年间付出两千余名警察部属伤亡的惨重代价,加上过度征用汉人夫役也使民心不稳,因此公开反对理蕃政策,试图阻止军事行动;以糖业界人士为首的日本资本家们,抨击总督为了不事生产的山地而荒废平地政务;而日本国内正逢「大正民主」风潮,藩阀政治体制崩解、陆军失势,出身海军的新首相要求佐久间中止武力征伐,更意欲撤换总督。

  尽管如此,佐久间左马太为报答已故天皇的知遇之恩,并重振「维新精神」,依旧在大正三年(一九一四)夏天,发动六千军警以及一万七千名夫役进行「太鲁阁蕃讨伐」,从南投和花莲港两路夹击,攻打总人口九千,壮丁只有三千人的太鲁阁原住民。虽然取得压倒性胜利,但总督本人却也在前线坠崖受伤。

  吉扬‧雅布是内太鲁阁古白杨社的青年,资质与伟大的猎人祖父诺明‧巴可尔相近,获得传授其背贺灵(bhring),在山林间拥有准确的直觉与万无一失的猎技。他在十六岁那一年首次参加猎团出草,斩获敌首而归,引导对方魂魄前来增加部落灵力,福佑丰收。

  祖孙两人前往部落领域边界打猎,诺明‧巴可尔意外负伤,返家后迅速衰老,遗言要吉扬永远记得祖先的训示。

  太鲁阁地区被日本人封锁,禁止任何交易,族人生活困顿不堪。为了准备婚聘用的食盐,吉扬‧雅布和父亲前往外太鲁阁,与当地总头目哈鹿阁‧纳威一同向日本警察请愿,抗议过程中吉扬‧雅布误触通电铁条网陷入昏厥,首次感受到文明的威力。

  族人得知日本人即将大举来袭,群情汹汹意图出战。哈鹿阁‧纳威分析利弊,决定在具有优势的山上迎击,誓死保卫家园。

  日本军警攻入山区,各部落奋勇应战,但缺乏组织联络,又敌不过大砲和机关枪,因而死伤惨重。吉扬‧雅布因妻子临盆,碍于禁忌错过部落保卫战。禁忌解除后他凭借高超的背贺灵发动游击战切断日军补给线,更狙击总督,使对方惊吓坠崖。

  两次台风过后,族人饥寒困顿已极,为延续血脉,并遵照祖训按时举行感谢祖灵的丰收祭,被迫陆续出降。原本各自独立生存的不同部落,意外在「归顺式」上会盟,产生了「太鲁阁人」的一体意识。

  佐久间左马太风光凯旋,一年后辞去总督一职返回日本,旋即逝世。讽刺的是,在他辞世前后,布农族起而反抗,汉人也爆发规模庞大的西来庵事件,戳穿总督府「平定全岛」的假象。而开发山地获得的樟脑,更因德国人工樟脑技术突破而产值一落千丈。

  一场开拓「乐土」的战争最后徒劳而终,只留下无尽的唏嘘与疑惑。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朱和之


  本名朱致贤,一九七五年生于台北。毕业于传播科系而偏好文史。好音乐,不求甚解。

  着有长篇历史小说《逐鹿之海》、《郑森》,历史随笔《沧海月明──找寻台湾历史幽光》,幽默小说《冥河忘川有限公司》,音乐人物传记《指挥大师亨利‧梅哲》,编着有《杜撰的城堡──附中野史》。获第一届台湾历史小说奖佳作,两度入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以《乐土》一书荣获华文文学星云奖历史小说首奖,为该奖创设六届以来第一位首奖得主。
 

图书目录

序 在太鲁阁的迷雾里 陈芳明
 
楔子
第一章 冰雨
第二章 朗月
第三章 黑雾
第四章 惊雷
第五章 谲云
第六章 野火
第七章 炎阳
第八章 暴风
第九章 苍天
尾声

后记
 
 

图书序言

第一章 冰雨
 
「台北测候所的覆电怎么还没到?」野吕宁待在合欢山前的樱峰分遣所里,望着漫山遍野大雨,忍不住喃喃自语。他是总督府殖产局权度课长,兼任蕃地测量主任和技师,也是本次合欢山探险队的队长。
 
测绘技手财津久平道:「樱峰到埔里社有十二里多(约五十公里),就算蕃人走得再快,在这样大雨中来回一趟也得大半天啊。」
 
「我知道!」野吕宁盯着窗外迷蒙的水气,「原本打一通电话就可以请埔里社代为收发电报,没想到电话线又在大雨中故障了,真是气人。」
 
财津久平仔细保养着手上的经纬仪,一边道:「真稀奇,一向冷静的你竟如此急躁,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我怎么能不急?都已经来到樱峰,离合欢山顶只有一天路程了,却被困在这里动弹不得。这次是总督阁下格外重视的探险行动,组成史无前例的二百八十六名武装探险队啊……」野吕宁看着分遣所外扎得密密麻麻的几十个人夫帐棚,压低声音道,「这几天汉人们躲在又湿又冷的帐棚里避雨,等候无聊边开始彼此传言,说山上路途险恶、天气寒冷,又有生蕃袭击,为此已有四十多人逃走,将近一半。我特别拜託南投厅紧急补充,好不容易才重新凑齐人数。再拖延下去,情况恐怕更糟。」
 
这时一名警部补﹝大正初年台湾警察阶级:警务最高官员为警视总长,警官分为警视、警部及警部补,基层警察则分为巡查部长、巡查和巡查补。﹞指着窗外喊道:「哦!那可不是送信的蕃人回来了吗?」众人精神一振,果然在一团水雾中看见一个矫健的身影迅速接近。
 
野吕宁抢出大门,站在檐下喝斥道:「不是叫你一定要穿好军用雨衣吗,怎么还是脱掉了,万一弄湿电报纸,模煳了贵重的电文怎么办?」
 
「穿那种雨衣走不快。」那名送信的托鲁阁﹝托鲁阁:赛德克人分为德克达雅、道泽和托鲁阁三群,其中托鲁阁为花莲地区太鲁阁人的本源亲戚。﹞沙度社人奔入檐下,俐落地脱去套头鹿皮雨衣,从怀中掏出一封贴肉而藏的油布包。
 
野吕宁一把抢过油布包冲进室内,用干布擦去水渍后仔细打开,幸而电报纸分毫未溼。他一面看着电文,面露喜色:「太好了!测候所说次日起就会放晴,行动应该不受影响!」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