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
写在出走以前 去南美?一个人?很危险的!
当我说要一个人去南美,十个有九个朋友都是这样回应我。
已记不起一个人闯南美的念头是甚么时候开始的,只记得第一次真正的背包旅行是大学毕业的36天欧洲之旅。那个年头,欧洲是所有大学生未开展如奴隶兽的工作生涯前的浪漫憧憬。一个40Lit的背包,带着不足两万元,走过荷兰的郁金香田,攀上法国的巴黎铁塔,瑞士少女峰,徘徊在德国柏林围墙的历史伤痛,沉醉于奥地利的美妙乐韵,感受意大利罗马竞技场的雄伟气势。世界的新奇妙趣如纷飞的雪花向我袭来,从此,我对旅行魂牵梦萦。
在职场久经打滚,一个人旅行的意念在心里强烈地吶喊唿唤,想一个人经历孤独的旅程,寻找新的生活体验,见识生活圈子以外的文化。郁闷枯燥的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不安躁动的心灵,是我决定起行的推动力。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别人看我的工作很有意义,但制度的残缺只徒添更多的不满与无奈,一个营营役役,只管与时间竞赛的老师,能给予学生甚么呢?就连沉淀思想的空间也被扼杀了,很想为侷促的生活找一个出口。世界那么大,生活方式有许多,所以我选择一个人一个背包的旅行,见识开阔的世界,独自思考生活的意义。当萌生这个念头的时候,我才记起,这「流浪式」的旅行,原是我儿时的梦想,但不知在成长过程中哪年哪月哪日被遗忘了!
知道我要一个人去南美的朋友,问我很多问题:为甚么要一个人去?为甚么要选择南美?婚姻出了问题吗?你不害怕?……谢谢关心我的朋友问我这许多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让我得以釐清内心的想法。我怕!但难道躲在安舒区,过着看似安稳、日复一日的刻板生活,就不怕了吗?就是窝在自以为安全的狭小天地,不知不觉步向年老色衰,病危死亡,到头来没有一件敢说让自己死而无憾的事,才让我感到真的害怕。
背着一个背包,一份渴望,还有战战兢兢的心情,我出发了!
自序 2 .
梦想,一直在路上 美国作家 Elisabeth Eaves在《一直在路上》(Wanderlust)一书中说:「就在你觉得『已完成』的『不过就是如此的旅程』的感觉平息下来以后,人生才能由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旅程。」
年轻时渴望浪迹天涯,自由自在像鹰一样展翅翱翔,走遍世界,不愿做个井底之蛙,困在狭小的世界里。这种想法似是青春的专利,那时可以肆意造梦,梦没有如期的实现,却在我的心中扎根。成长中我把根埋在深厚的土壤里,以为从此不见天日,但原来根须愈向黑暗的泥土生长,愈发长出渴望得见阳光的树苗;树苗日渐长大,树干愈要长高,枝叶愈要伸展,为要得见更广阔的天空。今天,儿时的梦想真的实现,意义不在于梦想的枝干长得有多高、我能走得有多远,而是终于能突破生活的樊篱,以前所未有的勇气一个人走完孤独的旅程。
在旅程即将完结的时候,我竟产生Elisabeth Eaves所说的走遍世界,再没有甚么感到惊喜,甚至为此而失落的感觉。我的足迹虽没有遍佈世界,对造物主创造的美丽天地更是从不厌倦,但出发前的期待最后以如此悲情的失落感告终,心里总有点难过,证明期待永远比达成目标来得让人兴奋。也许就是因为拥有这样的心态,人生才能重新出发。渴望就像沸腾的水在你心中无时无刻的滚动,非要完成目标不可。
「出走」没能改变现状,然而最可贵的是能以单纯的心去体会世界,反思自己的生命状态,在路上重燃对生活的热情。回来后,发现这段经历竟成为一股动力,重新发掘生活的各种可能性,深深体会幸福的真义,对生活也多了一份感恩之心。
本书希望与读者分享这段重新渴望的心路历程,不论人生走到哪个阶段,我们仍有资格追寻梦想;不论生活光景如何,我们仍可选择迎难而上,拒绝麻木呆板的生活,努力实现内心的渴望,让埋藏已久的梦想种子重新萌芽生长。不要害怕梦想能否实现,因为最宝贵的是经历,经历让我们成长,成为一个自己更喜欢的人。
最后,要感谢「出走」期间默默为我祝福的朋友,还有我的另一半,要是没有他的支持,这趟旅程是绝不能实现的。书中文笔粗拙,如有错漏,还望读者多多指教包涵。
推荐序
让梦想的种籽发芽 梦想是神赐给每个人的礼物,一份最公平的礼物,不同年龄及背景的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只是在繁华和忙碌的生活中,我们渐渐「向现实低头」,忘记了追梦。
认识LaLa已有AM17十多年,当时她刚刚大学毕业,是一位充满理想、浪漫和热诚的新老师。十多年过去,她成长了,现在是一位深受学生尊敬和得家长信任的好老师。两年前,她安顿了教学的责任,向学校申请无薪假期,希望一个人去南美经历一段陌生和平静的旅程,盼望在宁静和反思中深深地与神同行,享受「以马内利」的平安。
在这次梦想之旅中,除了可以欣赏不少神的创造奇工外,她也像孩子般经验了很多期盼、惊喜和兴奋,期间也有孤独和惘然的时刻,神的同在成为LaLa的安慰和帮助。
旅途上,她遇见了不同的人,他们都有不同的故事,这一切勾起了她很多思绪,迫使她透过与神对话更深刻的认识自己。
读者们不难发现 LaLa处处流露.一位老师的情怀,对知识的好奇、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孩子们未来的关心。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这是一杯唤醒干渴心灵的凉水。这凉水不单可滋润心灵,也可让童年时埋在心里的「梦想小种籽」发芽。盼望读者们的梦想也可以成真。
最后,希望读者们可以追梦成功外,也盼望大家帮助其他追梦者,使他们梦想成真。正如 LaLa的丈夫、家人和学校,他们都成了 LaLa的支持者,没有他们的祷告和支持,便没有「一个人在南美」的宝贵经验。但愿大家都继续追梦和帮助身边的人梦想成真。
圣公会林护纪念中学校长
(前马锦明慈善基金马可宾纪念中学校长)
陈加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