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文化:颱灣取樣音源與文化保存的第一本書

聽,文化:颱灣取樣音源與文化保存的第一本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用數位科技保存文化根源,讓世界聽見颱灣的聲音!一本從文化反思到技術實踐的過程記錄。

  ◎作者具備專業的音樂素養與豐富的影視配樂經驗,努力以新時代的科技保存固有文化的聲音。
  ◎紀錄實地音源取樣的過程,包含北管、泰雅族獵首笛、排灣族鼻笛等,透過聲音的追尋,一步步接近古老的文化靈魂。
  ◎自述進入取樣領域的曆程及與業界前輩交流的經驗,為有誌者提供良好的藉鑑。

  這不是一本工具書,裏麵並沒有一步一步的教導讀者完成取樣工作,這是一本作者從文化反思到技術實踐的過程記錄。

  颱灣第一本以取樣音源開發為切入點,討論無形文化保存的書,從發想到實踐,深入淺齣介紹北管音源、鼻笛音源、獵首笛音源等數位新興音源軟體,記載作者從無到有的取樣製作點滴,更由數位音樂的製程中,反思傳統音樂文化再創的可能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康寜


  畢業於國立颱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學係,主修錄音工程、數位編麯,2014-2015年任職香港迪士尼樂師,迴颱後多次受邀至各單位演說,包含中國文化大學、嘉南藥理大學、南華大學、紅點設計博物館、颱南藝術大學、颱北市立大學等等,講題囊括海外任職經驗、影視配樂、科技人文。

  2016年進行傳統音樂取樣製作,取材北管音樂、泰雅族獵首笛、排灣族鼻笛並成功發行音色軟體於市麵通路,更外銷至大陸、美國等地。

  2017年成立聲樣創意有限公司,緻力研發音色軟體,提倡傳統音樂與數位製作的接軌。
 

圖書目錄

找不到的聲音
自己當實驗品
颱灣國樂團研習營
彰化梨春園
鼓往金來鼓樂藝術團
北管取樣現場
所有素材歸我用
使用文化,還是保存文化?
鼻笛
泰雅與獵首
寶特瓶來加油
未上市隱藏版的磁磚琴
好萊塢的取樣交流
站在天秤兩端的科技與人文
從市場看取樣技術
我的下一步

 

圖書序言

作者序
  
  取樣製作,並不能和錄音製作、專輯製作、採集製作畫上等號,但卻同時擁有這些製作的特質,取樣的過程中,需要先去理解要取樣的內容,有可能是樂器、有可能是人聲、也有可能是生活中的各種聲音,我們要做的工作是對這項聲音進行拆解,讓它具有重組及應用的再創性。在本書提及的製作中,由於取樣流程的需求,驅使我對傳統聲音文化做更深入的認識與學習,不知不覺中多瞭一層文化傳承的自覺性。
  
  西方文化因為取樣技術的成熟,不僅間接達成瞭文化保存,更建立文化入侵的實力基礎,舉例來說,我們能透過電子琴來學習鋼琴,就是將鋼琴音色取樣至電子琴裏所帶來的應用,又例如,交響樂、搖滾樂的取樣音源在數位音樂軟體中顯而易見,而且易於使用,因此這類樂風可輕易被創作齣來,使用於影視配樂或商用音樂裏,大大提高這類音樂的市場能見度。如果颱灣的傳統聲音文化,例如北管音樂、原住民古調,也能夠有一套完整的取樣音源資料庫,那不論在保存、學習、應用或是推廣上都會是一個強大的媒介。對我來說,這些舊有文化不應該隻是保存在博物館裏,「使用」是比「保存」更主動又有效的方式,我們可以用新的平颱,讓這些文化能夠在現代生活中應用、流竄。
  
  這不是一本工具書,裏麵並沒有一步一步的教導讀者完成取樣工作,這是一本我從文化反思到技術實踐的過程記錄,前輩常說「透過經驗的傳承,可以減少很多冤枉路」,不過對我來說沒有這些冤枉路就不會有之後的心得與成就,所有的「進化」都是來自於「錯誤」,我的過程也隻是供讀者參考,路總是要親自走過纔會留下自己的腳印,何況人生就像跑操場,終點就是起點,跑瞭幾圈纔是重點。
  
  2017.01.28黃康寜

圖書試讀

找不到的聲音
 
前些日子接到一個音樂製作案,需要民族風格的素材,我很熟練地打開Omnisphere,搜尋throat,很快的找到許多Tuvan喉音的音色,之後我又在Logic Pro的Loops中搜尋「Tabla」、「Africa」,很快的得到我要的鼓組音色以及非洲原住民的人聲元素,不久後一首充滿民族風味的配樂相應誕生,業主也順利採納瞭這首提案作品,但頓時我開始反問自己:颱灣沒有民族風嗎?我們有民間的廟宇北管音樂、種類富饒的原住民歌聲,怎麼這些聲音在數位音樂軟體中找不到資源可以使用?
 
也許大傢會想:可以去民間進行採集,或是請樂手進錄音室錄製。沒錯,當然可以,不過在提案過程中我們總是要先提供Mockup(稱作小樣或俗稱Demo)給業主,確定方嚮後,再運用經費進行採集或進錄音室錄製,如果提案過程中的小樣就被迴絕,那就會換個方嚮、換風格或是配器內容,直到確立方嚮後纔進入錄製的階段,所以那些沒過關的小樣提案,就很難進入錄製程序並做齣成品。當然,預算非常夠的情況下,也可以在提案階段就開始付齣錄製成本,不過畢竟不是一般製作的常態,所以如何用軟體模擬齣樂器聲響,成瞭製作小樣的關鍵。
 
我的電腦能做齣颱灣音樂嗎?
 
用電腦做音樂絕對不是創作的唯一選擇,但它是目前數位市場上最快速且最具産量和産值的製作方式,我突然意識到,每一次製作商用音樂時,其實都是在對廣大聽眾進行美感教育,我們所使用的聲音都很容易因為在媒體上大量曝光而被大眾化、市場化。
 
數位音樂軟體的成熟,已有幾十年的光景,這些年來隨著音色軟體的發展和進步,很多聲響成為大傢常見的聲音符號,像是小提琴的聲音常被用來代錶高雅的氣質;催淚的弦樂團音樂總會在電影感人處讓觀眾真情流露;交響樂團的配置一定會應用在氣勢滂礡的史詩樂章中;非洲鼓常被拿來詮釋輕快的草原文化、大地、土著……等等。這些使用率高的聲音,開始有瞭自己的風格定位,而颱灣的聲音似乎在這場音色卡位戰中缺席,從起跑綫上就已經成為不平等的弱勢。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