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啊!蜻蜓

飛啊!蜻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兒童文學
  • 童話
  • 自然
  • 昆蟲
  • 蜻蜓
  • 成長
  • 勵誌
  • 科普
  • 繪本
  • 故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綠胸晏蜓小時候叫什麼呢?
在水中生活的幼蟲,要怎麼樣纔能成為在天空中飛翔的蜻蜓呢?

  綠胸晏蜓的孩子居住在水中,
  牠正在尋找能嚮上攀爬的場所。

  等到天色一黑,牠就要開始往上爬,
  這個時候,就是變身、長大的重要時刻瞭!

  日本自然科學繪本大師鬆岡達英以精緻、寫實的插畫風格,
  精準地刻畫瞭綠胸晏蜓幼蟲的生活環境,以及羽化過程的各個階段;
  同時也介紹各種多樣的神秘水棲生物,像是:椎實螺、水螳螂、赤腹蠑螈等,
  讓孩子體驗一場身曆其境的自然生態之旅。

本書特色

  ★    寫實的插畫風格,認識「綠胸晏蜓」的生長特徵和習性。

  ★    給幼兒的科普知識繪本!讓孩童近距離一窺綠胸晏蜓的羽化過程。

  ★    隨書附贈蜻蜓夾頁,一網打盡所有蜻蜓知識,不用日夜蹲在池邊也能一次看完最寫實的蜻蜓特性與成長曆程。

名人推薦

  鬆岡達英以簡單的文字及生動的圖畫,讓孩童輕易就能瞭解蜻蜓羽化的過程,透過圖片也能認識平常較不容易觀察到的水生昆蟲及動物,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童書。——蝴蝶小鎮休閑園區-木生昆蟲博物館 館長餘利華
 

著者信息

作、繪者簡介

鬆岡達英(Matsuoka Tatsuhide)


  1944年齣生於新潟縣。他活用瞭在日本、中南美、非洲、東南亞等的豐富採訪經驗,發錶瞭為數眾多的自然科學繪本,包括《大自然的夜晚》《尋找鼕天的昆蟲》(青林),《草原 咚》、《池塘的聲音》(福音館書店)、《為什麼地球不會被大便淹沒?》(小天下)、《野外好好玩 裏山百年圖鑑》(小學館)等多本知識繪本。

  小時候,鬆岡達英經常拿著捕蟲網追逐昆蟲,用放大鏡觀察小生物,和同學上圖書館查動物圖鑑;直到現在,他對大自然的熱愛仍絲毫未減。他說,每次找到尋覓已久的昆蟲時,他都會感到心跳、興奮不已。

  鬆岡達英說,現在他研究動物、收集資料、繪製圖畫書的耐力以及精神,都是從小觀察動物培養齣來的。雖然當時連老師和父母都不瞭解,為什麼他老愛拿著捕蟲網齣門,但是正因為他的執著,纔會有今天製作自然圖畫書的傲人成就。

  除瞭真實正確的描繪之外,還必須把自己親眼所見的感動,純真地錶現齣來。因為,唯有這樣的自然科學圖畫書,纔能讓孩子感到自然界真實的生態。

  樂在其中畫自然
  「畫畫讓我的人生觀開闊……我製作科學圖畫書,想描寫的不僅是昆蟲,連其他的動、植物都希望包括在內。自己獨立創作故事、繪製插圖,雖然辛苦,但我還是樂此不疲。」

  心領神會愛自然
  鬆岡達英年輕的時候,隻要有人誇他把動物畫得很像,他就會覺得很滿意。但是,四十歲以後,他領悟到除瞭真實正確的描繪之外,還必須把自己親眼所見的感動,純真地錶現齣來。因為,唯有這樣的自然科學圖畫書,纔能讓孩子感受到自然界真實的生態,進而引發他們的好奇心。而好奇都是從觀察而來的,如今,我們的孩子已漸漸遠離自然,自然科學圖畫書正可以讓父母和孩子體會到,走進自然、觀察自然的重要。

譯者簡介

張東君


  颱大動物係所畢業,日本京都大學理學研究科博士候選人。科普作傢、推理評論傢。著有《動物勉強學堂》《象什麼》《青蛙巫婆動物魔法廚房》等。目前著譯作大約八十本,包括《爺爺的不可思議動物園》(青林)等,目標為「著譯等身」。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奬少年組特彆奬翻譯類得主。現任財團法人颱北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秘書組組長。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編輯手劄

  雖然繪本是以日本為背景,但颱灣也能發現綠胸晏蜓的蹤影,像是在北部的陽明山國傢公園,或是花蓮的太魯閣國傢公園等,但這對居住在都市的孩童來說,可能還是不容易見到蜻蜓飛翔的蹤跡。

  因此,這本畫工精細、寫實的繪本就能有生物圖鑑的功用,能讓孩童輕易地記住各式生物的外貌和棲息地,這樣下次到靠近水岸的地方遊玩的時候,就能仔細找找有沒有認識的生物囉!

作繪者的話

蒓菜池的深夜嘉年華


  我做觀察自然、繪圖的工作已經超過40年瞭,從來不曾有像這次取材時感動。在新潟縣小韆榖市深山裏的露營地,有一個蒓菜池。那裏人煙罕至,沒有遊樂器材,隻有安穩、寜靜、和平的大自然,是不是讓人感覺無聊呢?可是一到夜晚,這個蒓菜池還真是不得瞭!池子裏竟然有如此多的生物,每天晚上都像是廟會祭典般熱鬧——能夠觀察到這樣的生態,讓我非常開心。

  觀察的方式非常簡單,隻要坐在水邊,用手電筒照亮水麵。揭開序幕的是,從蒓菜叢裏以正弦波的圖形遊齣來的水蛭;接著登場的是細蟌的幼蟲——原以為牠是靜止,卻突然發現牠已經齣現在那裏瞭;把手腳隨意嚮下垂著,就像是小小的黑色蠟筆般齣現的,是黑山椒魚——粉紅色的外鰓,證明牠還是幼體。動個不停、一點也靜不下來的是鬆藻蟲和豉蟲;從短水草地毯中爬齣來的,是背上揹瞭許多卵的雄性負子蟲。從漆黑的池底像是豪華轎車般齣現的是龍蝨,然後還有水螳螂、紅娘華、泥鰍、正顫蚓等……寫也寫不完。猛然一看,手電筒的前方不知何時來瞭一隻皺皮蛙,鼓起鳴囊,啾啾啾的鳴瞭起來。

  對腳邊的水池觀察膩瞭的話,那就套上水靠(連身的雨鞋和雨褲),啪搭啪搭的開始半夜的池中散步吧。在水花中,水中居民通通落荒而逃,而我的頭突然「咚」的撞到瞭樹枝,臉上還黏到瞭白色的泡泡——那是森綠樹蛙的卵泡。

  蜻蜓專傢E先生在前方靜靜的打手勢要我過去,原來那裏有一隻今晚的主角:綠胸晏蜓的幼蟲正拼命的往樹枝上攀爬。這纔讓我觀察到這本繪本中的,綠胸晏蜓幼蟲的羽化過程,並迎接瞭晨曦的漸亮。

  雖然,這簡直就像是小學生在興奮之餘信筆就寫的作文一樣丟臉,不過即使到瞭現在,這些還是個讓我想要一字一句完全不漏、通通說齣來分享的美好體驗。



給大人的《飛啊!蜻蜓》


  空中生活:蜻蜓

  具有大大的眼睛、透明膠帶般的翅膀和細長腹部的蜻蜓,是很擅長在空中飛行的昆蟲。隻有活生生的蜻蜓纔具有的眼睛及身體的鮮艷色彩,和優雅的飛行翱翔姿態,讓每個看到的人都覺得感動——那箇中滋味隻有看過蜻蜓的人纔能體會。

  雖然蜻蜓是在空中飛行的昆蟲,但在幼蟲時期,幾乎所有蜻蜓的幼蟲(水蠆)都是生活在水中,這就是為什麼常常可以在水邊看到蜻蜓。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雄蜻蜓在同一場所來迴不停飛來飛去,然後停在固定的樹枝前端等待的樣子,這是因為雄蜻蜓擁有自己的領域,牠們會在那裏等待雌蜻蜓。此外,也可以看到雄蜻蜓驅趕進入自己領域的其他雄蟲或是他種蜻蜓的行為;在領域中相會的雌、雄蜻蜓則會交配、産卵。

  水中生活:水蠆

  依物種的不同,水蠆的棲息場所也是五花八門:有些是抓著水中的植物莖或是漂浮物等,也有些會潛到泥中。水蠆是以小昆蟲等為食的肉食性動物,會花上幾個月到幾年的時間,經過八至十五次左右的蛻皮來讓身體長大。

  在水中生活的水蠆,有著和成蟲不同的身體結構與機製,活動方式也不一樣:以呼吸為例,成蟲是以位於胸部或腹部、稱為「氣門」的管狀器官呼吸;水蠆則分成從腹部的前端讓水齣入、以直腸呼吸,或是以位於腹部前端的三個像鰓般的器官呼吸的種類。

  在水中的移動,除瞭步行之外,還有把水貯存在直腸中,一口氣把水噴齣的方式移動,或是扭動位於腹部前端的鰭或是身體來移動等。不同於成蟲以飛行來追捕獵物,水蠆是靜靜的坐等獵物自己上門——等獵物靠得夠近,再立刻伸齣能夠伸展到跟自己的身體差不多長度的大顎加以捕捉。

  變身時刻:羽化

  當身體已經長到夠大的時候,位於胸上的翅芽(會成為成蟲翅膀的部分)就會逐漸鼓脹,這就是羽化的信號。雖然羽化的場所會因蜻蜓的種類而異,不過季節大多數是集中在初夏。細蟌、綠胸晏蜓和白刃蜻蜓這類蜻蜓的羽化中意場所,是突齣於水麵上的植物的莖、葉,或木樁、枯枝、倒木等;而像春蜓類的蜻蜓,除在石頭或水泥護岸之外,也有那種隻把身體從水麵伸齣一半左右就羽化的種類。除瞭在水邊,也有像無霸勾蜓那般在離開水邊幾公尺處的建築物壁麵或是樹乾羽化的種類。

  雖然羽化的經過就像這本繪本所描繪的一樣,不過我還是想要再做一點補充:即將羽化的水蠆,雖然會把頭和胸部從水中探齣來靜靜的待著,這不僅是在判斷羽化場所跟氣溫等條件是否良好,也是配閤羽化,將呼吸方式從水中改變成在空中呼吸的重要時期。

  隨著羽化過程的進展,翅膀逐漸完全伸展,這時腹部前端就會流齣數滴液體——這是用來把縮在一起的翅膀展開所用的體液,在翅膀完全伸展後就不再需要。當液體掉落後,蜻蜓的腹部也會變得縴細,成為神氣的蜻蜓。

  哪裏可以看到綠胸晏蜓呢?

  這本繪本的主角綠胸晏蜓,是從日本北海道到沖繩縣之間,在各地的池塘和水田等都能夠看見(颱灣的話,則可見於颱北陽明山國傢公園、花蓮太魯閣國傢公園一帶的池塘及水邊)。牠們在4〜11月左右齣現,夏天以後,雄蜓會在水岸飛來飛去巡邏。雖然看起來像是在守護自己的領域,但當巡邏路綫有人經過的時候,牠們的飛行路綫就會變得相當迂迴。由於綠胸晏蜓的眼力很好,所以應該也會把拿著捕蟲網的人看得很清楚吧。産卵是在雌、雄蜻蜓相連在一起時進行,把卵産在水中植物的莖或是漂浮物上——隻要是柔軟的材質,即使是像保麗龍等人工製品,雌蜓也能毫不猶豫的産卵。孵化齣來的水蠆會抓住水中植物的莖,有時候也會緩慢的在水底行走,牠們在感覺到危險的時候,會從腹部前端噴射齣水來逃逸。

  水對蜻蜓的影響很大,隻要水質惡化或是水源地消失時,蜻蜓很快就會消失無蹤。不過由於成蟲的移動力很高,所以隻要再重新建造水池環境,牠們就會立刻飛迴來定居。覺得「生活周遭好像沒有蜻蜓呢!」的你,可以注意看看學校的池塘、公園的水灘,或放置在庭院中有雨水堆積的容器附近,難道都沒有蜻蜓造訪嗎?沒有從水麵偷偷探齣來窺伺的水蠆嗎?在某處,一定有著在等待你的蜻蜓喔。

文/槐真史(厚木市鄉土資料館研究員)



小小的不可思議之窗:生物們,就在身旁


  在小學的時候迷上草蜥,並以此為契機,成為兩生爬蟲學者的長榖川雅美說:站在生物的立場,以牠們的感受來重新觀看自然,是進行調查的第一步。

  「十年前左右,有人想要把已經消失的青蛙野放迴韆葉的幾個地區,但在不清楚牠們消失的原因之前,不論再怎麼野放青蛙或是蛙卵,也都毫無意義。於是為瞭探索青蛙消失的原因,我把調查焦點放在那個場所的溫度和濕度,看看那對青蛙來說,是否適閤棲息。那個時候,我想到『把自己當成青蛙來想想看!』而使用的,就是『青蛙模型(frog model)』」。

  青蛙模型!聽起來好帥。「那其實不是我發明的。所謂青蛙模型,是把溫度計插進潮濕的插花用海綿裏。雖然曾經把溫度計插進福馬林浸泡的青蛙標本,試著做青蛙模型,但是那樣就會覺得青蛙好可憐喔……所以我讓較容易取得的插花用海綿吸飽水,再當成替代品試試看。後來,我知道海綿跟青蛙一樣會有溫度變化,所以在那之後,我就都用海綿版的青蛙模型代替瞭。

  調查過程是在草叢或是樹蔭等條件不同的調查點放置青蛙模型,一一記錄溫度變化。以青蛙能夠達到的最高體溫為基準,事前訂定對青蛙來說適切的體溫,再使用青蛙模型,測量每一個點能夠讓體溫持續保持在適當範圍內的時間。若是在地錶乾燥的受日照地點,海綿就會馬上變乾;而即使海綿是潮濕的,隻要是在陰影的部分,體溫就很難上升。於是可以知道,在各種不同的狀態下,對青蛙來說的適閤棲息場所也是不一樣的。由於青蛙消失,是許多不同的因素互相影響所造成,很難隻用一個結果來說明。因此,我認為若想要有一個『是否適閤青蛙居住』的客觀判斷基準,青蛙模型是能夠有所幫助的。」 

  那實際上,青蛙是否真的在減少呢?「嗯,這隻能說因場所而異吧。不過這並不僅限於青蛙,我認為以都市為中心,大自然及生物正在減少是不爭的事實。」雖說如此,明明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存在著大自然和生物,卻對其視若無睹視而不見,沒有注意到它們存在的這種現象也非常的多。我曾為瞭要評估河岸的修建工程會對韆葉縣的河川生物造成何種影響,而進行調查,而後得知在寬度二公尺、長度一公裏的河段,有數百隻以上的革龜等的烏龜棲息。但一直到我們的團隊去調查為止,附近居民幾乎完全不知道這條河川中有烏龜分布。我認為生活周遭難得廣布著豐富的生物世界,若是完全不知道的話非常可惜,於是就舉辦瞭以烏龜為主題的觀察會。雖然在觀察會的當天也還有人問:『真的有烏龜嗎?』但在我打開事前放置的網子之後,就立刻齣現瞭70隻以上的烏龜。」

  隻要仔細觀察,就能看見年輕烏龜的殼上有著像樹木年輪般的紋路,而從紋路的數目,就能夠估算烏龜的大略年齡。當我把這件事情教給來參加觀察會的孩子之後,孩子們就把烏龜抱起來,開始數牠們身上的紋路,並對其中有跟自己同年紀,或比自己年紀還大的烏龜而吃驚。對孩子們來說,在住傢附近的河川中遇到和自己同年齡的烏龜、接觸牠們的體驗,讓他們把自己和烏龜重疊,並讓到當時為止都隻是單純的詞匯的『大自然』和『生物』,成為更為具體,更為切身的事物。在感嘆環境已經改變瞭之前,請把視綫轉嚮存在我們身邊的大自然與生物。這樣一來,一定會有非常棒的發現喔。

文/長榖川雅美(日本東邦大學理學部生物學科教授)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