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藏版 漫画昭和史1-4

爱藏版 漫画昭和史1-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水木しげる
图书标签:
  • 漫画
  • 历史
  • 昭和时代
  • 日本漫画
  • 历史漫画
  • 文化
  • 怀旧
  • 图文
  • 爱藏版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不可一世的东亚霸主,到几近灭国的丧家之犬
  是令人怀念的年代,还是不堪回首的过去?
  昭和 日本历史上最关键的一章

  在战争中失去左手的漫画大师
  《鬼太郎》之父.水木茂回归创作原点,
  回顾从开战到战败、动盪的昭和日本


  ●昭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年代?(1926-1989)
  
  昭和天皇在位的64年,是日本天翻地覆的64年。
  
  昭和时代承接明治时代的崛起、大正时代的发达,国内历经关东大地震、金融风暴等困顿,再加上军国主义的盛行,引导日本一步步走向开战。而后展开满州事变、中日战争、太平洋战争,最后战败。战后日本所面临的,是新宪法与战后改革、美日同盟、安保条约、朝鲜战争……接踵而来的挑战下,昭和日本最终走向复兴之路,告别「战后」、迎接东京奥运、万国博览会、经济高度成长期。

  而台湾,亦曾共同经历过「昭和」时代。因此,了解日本昭和时代,对于战后72年的现在来说,是剖析近代脉络不可缺的一段历史,更是理解今日台湾与东亚关系的关键线索。

  尤其水木茂笔下的《漫画昭和史》并非从权力者的角度出发,而是试着透过庶民观点、审视这段历史,寄託了水木茂想传达给和平世代的讯息。

  ●历史记实×回忆录,独一无二的「昭和史」
  
  昭和元年,裕仁天皇继位;水木茂4岁。

  昭和六十四年,裕仁天皇驾崩;水木茂67岁,《漫画昭和史》于同年获颁讲谈社漫画奖。

  见证了整个昭和时代的水木茂,本身就是活生生的昭和史,太平洋战争之下、于空袭中失去单臂的他,对于战时、战后的日本更有一番血泪交织的体验。

  亲身体验过战争为何物的水木茂,将昭和时代的历史脉络,与自己的生命史相互重叠,创作出《漫画昭和史》用自己的角度刻划出独一无二的昭和史。而水木茂细腻的画风更让整个昭和时代跃于纸上,从《鬼太郎》等妖怪系列作品认识水木茂的漫画迷们,绝对不容错过。

  |第一集|1926-1939
  ►关东大地震~满州事变
  故事从实质上为「昭和史」揭开序幕的关东大地震开始,此时的水木茂在故乡鸟取县境港渡过了他的幼年时期。昭和四年(1929)十月二十四日星期四,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发生了股价暴跌事件。接着,军国主义渐渐崛起,日本一步步向开战迈进……

  ►满洲事变~中日全面战争
  由昭和十二年(1937)七月七日的芦沟桥事件而始的中日军事冲突,即使到了八月、九月,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满洲事变、脱离国际联盟、二‧二六事件……而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日本军发动了南京大屠杀事件。

  |第二集|1939-1944
  从日中全面战争到太平洋战争,水木茂根据自身经验,描写了当时在军中所遭遇到的严苛体验。21岁的水木茂前往战争的最前线——拉包尔(Rabaul)参战,等待他的是前所未有的壮烈遭遇……

  ►中日全面战争~太平洋战争开始
  比起日美交涉,军方高层开始出现应该准备开战的声音。昭和十六年(1941)九月六日,召开了决意开战的御前会议。

  因为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中日战争也陷入了胶着状态。在进退不得之下,日本军方则将目光转向了太平洋,好确保石油资源。高举着「大东亚共荣圈」这一面正义大旗,并依此运筹帷幄。为了避免开战的日美谈判,最终也以决裂收场。昭和十六年(1941)十二月八日,日军对珍珠港展开偷袭,终于迈入了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前半
  战时体制一天比一天更加压迫着百姓的生活。如果没有配给券,就买不了砂糖或火柴了。每天不能用超过五根火柴。

  将目光转向南太平洋之后,日军一路以来势如破竹的进逼,也以中途岛海战为转捩点而宣告落幕。终于迎向了命运的瓜达康纳尔岛战役。各地纷纷被逼得全灭、玉碎、撤退。但支持军方的翼赞体制在国内仍十分牢固,「胜利之前什么都不想要」的精神口号响彻天际。「击灭鬼畜美英」的标语在空中飞舞。

  |第三集|1944-1953
  日军战败连连,被逼到绝境。数度徘徊死亡线上的水木茂,与当地原住民邂逅、最后得救,倖存的水木茂亲身体验到的日本战后生活又是如何呢?

  ► 太平洋战争后半
  昭和十九年(1944)月六日凌晨十二点,塞班岛司令长官南云忠一中将向全军发佈了玉碎命令。

  日本联合舰队在雷伊泰湾海战也吃了败仗,失去了主力舰。尽管已经开始展露败象,却在「胜利之前绝不罢休」的号令之下,一再出动神风特攻队。甚至高唿要本土决战。B29唿啸而来,将东京、大坂化为焦土。而在昭和二十年四月一日,美军在沖绳本岛登陆。牺牲者高达十九万人之多……
  
  ► 从终战至韩战
  昭和二十二年(1947)五月三日,实施了日本国宪法,既反省战前的军国主义,并在第九条中宣告放弃战争。

  原子弹投在广岛、长崎的强大破坏力,令日本为之惊骇不已,终于决定投降。盟军总司令部一一着手进行了保障人权的改革、财阀解体、否定天皇神格化等措施。随着和平宪法的公佈,复兴的槌子声也开始此起彼落。但在世间尚未安定下来之前,就接连爆发了昭和电工事件、松川事件,而韩战也响起了开战的号角……

  |第四集|1953-1989
  熬过贫穷艰苦的战后时代,日本进入经济的高度成长期。水木茂在谷底般的漫画家生活,彷彿也跟个经济复甦、急起直追。所谓的「战争」、「和平」以及「幸福」究竟该如何定义?

  ► 从谈和到复兴
  日本签订旧金山和约,同时与美国展开了同盟关系。安保条约通过。虽然已无人称这个时代为战后时代,但画漫画维生的贫穷生活并未结束。六十年安保斗争、东京奥运的举行、东京大学事件、越战陷入僵局等,内外时局持续动盪。经济高度成长的背后,带来了水俣病、环境污染等问题。

  昭和三十九年十月十日举办的东京奥运,大大地改变了战后的日本。为此兴建、行驶于东京—大坂区间的新干线也开通了,车程只需4小时。

  ► 战后经济奇蹟以后
  日本列岛改造论的盛行,一栋栋冰冷的水泥建筑兴建了起来。石油危机的打击更造成物价混乱及物资匮乏。政界爆发洛克希德事件、里库路特事件等渎职丑闻。昭和时代的未来将迈向何处?

  「昭和」这段历史,付出庞大的牺牲,终换来「不可再重蹈战争覆辙」、这沉重的历史教训。已经没有再犯错的余地。

本书特色

  ◎规格体裁比照日本原版「水木茂漫画大全集」,大开本+彩页收录,完整呈现大师作品。
  ◎由妖怪系列作中的灵魂人物「臭鼠男」讲解历史,缓解严肃的历史情境,用轻松易懂的方式分析当时的形势。

得将纪录

  ★1989年讲谈社漫画奖——一般部门
  ★2015年美国艾斯纳奖(Eisner Award)——最优秀亚洲作品赏

专业推荐阵容

  杨典锟|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蔡增家|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教授
  蓝弘岳|国立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漫画家水木茂的人生轨迹(1922-2015)完全包涉了昭和史(1926-1989)。作者以漫画家的敏锐观察力,透过自身的实际体验画出昭和日本人与战争之间的历史纠结,尤其是对于彻底左右了作者人生的太平洋戦争的描绘更是撼动人心。也就是说,本系列作品是作者的个人史,同时也是献给在戦争中死去的同袍的镇魂曲。此一以当事者立场叙述的日本史,难得一见,深值台湾读者一读。」──陈永峰|东海大学日本区域研究中心主任,京都大学法学博士

  「这部漫画综合了回忆录与政治史,透过身于其中之人──具影响力的二十世纪漫画家水木茂,将日本过去那段动盪不安的时期完整呈现。日本昭和时代早年因为政府和军事腐败而于最终导致二次大战的到来,而水木茂对于这段时期坦率的记述并无法掩饰这些活生生的事实。这部巨作第一眼看来也许对于历史迷和哈日族来说太过于残酷,但在看完作者充满幽默逸事的农村童年生活,伴随着发人深省的照片,像是在他国家发生的金融动盪、政治动乱和亚洲各地令人痛心疾首的侵略行为后,任何读者们都会深深地陷入其中。这是一场大开眼界的阅读体验,一扇通往一段不会在一般美国课堂中被提及的历史之窗。多不胜数的陌生名字和地方也许会令人生畏,但水木茂笔下其中一个知名的角色,鼠男,会不断现身于故事中以帮助现代的读者们了解当时的重要事件。黑白插画在描绘充满孩子气的举动时是富有卡通感的;但在描述更严肃的主题时又可以细致的惊人,两者间的波动点亮了日本的日常生活和日益紧张的政治情势间的差异。……不管青少年是否选择阅读它们,这部漫画清楚地告诉我们,看似远程的政治决定仍然可以深刻地影响着一般的大众。这是一本发人深省且有力的好书。」──《学校图书馆学报》(School Library Journal)/艾利森‧特朗(Allison Tran),米申维耶霍图书馆,加利佛尼亚州

  「水木茂是一位日本最知名的漫画家之一,他出身于昭和时代开始的几年前,也是日本最动盪不安的时期之一。……水木茂利用了一系列的叙述者来确保故事的进行,他让整个叙事避免轻易地沦于仅仅是一长串的悲惨意外,让它不会变得贫乏、老调重弹或是令人错乱。将他自己的故事不断穿插于故事情节当中,在像照片般真实的艺术手法中来回切换,并大量绘制卡通插画,水木茂展现了政治和战争是如何影响全人类。水木茂并不怕在一束如此不光辉照人的光芒下展露他的国家,而昭和时期的1926-1939年间正好是一个能够从崭新观点了解日本史的大好机会。」──《书单》(Booklist)/伊娃‧沃林(Eva Volin)

  「水木茂的黑色幽默、节奏紧凑的叙事能力和他令人屏息的艺术作品,使《漫画昭和史》成为写实漫画和日本帝国关键历史爱好者的最佳读物。」──《社会主义劳工报》(Socialist Worker)

  「《漫画昭和史》是一本经过作者耐心且精心研究(从它详尽解释的註脚和尾註就可以得知),惊为天人且令人为之倾倒的经典,可堪称为一本必读之作。它为人类的历史轨迹之间提供了不可磨灭且紧密的接合;将生死攸关的转折焊接在一块儿;充满历史教育意义;且不厌其烦地向大众传达关于战争恐怖的道德讯息。」──独立文化评论网站(PopMatters)

  「……无庸置疑地,水木茂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重要事件编年史家,而这些事件深深的撼动了二十世纪的日本……这些着作达成了警告的功用,告诉我们要对抗帝国主义的危险之处──也就是放弃思考并选择争斗的后果。」──《当代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 Today)

  「《漫画昭和史》是给各世代的一份礼物:
  水木茂是日本送给全世界的一份礼物;日本种族主义者、民族主义者以及修正主义者的克星;也是给安倍晋三管理国家方式的一剂解药。如果你曾在看了有关日本政府的近期政策:像是持续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制度以及他们在官方教科书中对历史做了可怕的消毒,而感到失望的话,那么水木茂的《漫画昭和史》系列可以让你重建对于日本人真相的信心,以及日本这个国家核心的荣誉。水木茂经历过昭和时代所有困难的时期。他是一位死里逃生后还能保有幽默感的人,而且他拥有能够透过漫画传达时代、无人能有的能力。真是太感谢您了,水木茂先生,你是一位只说真话的人,一位漫画大师。」──美国亚马逊读者,W. Warrior,2015/9/6

  「总结水木茂的历史漫画回忆录大作以及对二战后人性的沉痛警告……
  水木茂于2015年末享年93岁,他已是无庸置疑的漫画大师,但大家对他作品的兴趣却似乎越来越浓烈。《漫画昭和史》已无疑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它拥有如中世纪教堂般的复杂度以及瓦格纳歌剧般的层次和深度。历史和他个人叙述的结合简直是天衣无缝,而且这个作品从不令人乏味或是厌烦,事实上正好相反。在这部作品当中,水木茂从一位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转变为操劳过度的漫画大师。他将名誉描绘成一种祝福同时也是一种诅咒。他极力地挞伐日本于二战前升起的军国主义,还有随之而来导致无以计数死亡的法西斯主义。虽然这系列的主要目标是日本读者,但它所要传达的讯息并不会遭其他国家或文化的读者所忽略。随着二战时期的最后一代渐渐消失(令人难过的,水木茂也是其中之一),一个危机也随机出现:那些对于灾难性战争没有恐惧的记忆的人,也许会曲折地进入相似的领域。我们只能希望人类不会重蹈覆辙,虽然他们时常被谴责这么做。像是《漫画昭和史》这么棒的作品可以带给未来世代一些指导,好让他们能安全走过强权政治的地雷区和重新被点燃的紧张局势。希望人类能够将这部作品传达的讯息谨记在心。我们拭目以待。」──美国亚马逊读者,ewomack VINE VOICE,2016/4/2

 
好的,以下是一份为您量身定制的、不包含《爱藏版 漫画昭和史1-4》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 --- 《东瀛风云录:战后日本的崛起与变迁》 导读:一部跨越半个世纪的时代史诗,洞察现代日本的灵魂深处 本书并非简单的历史叙述,而是一部融合了深刻社会观察、生动人物群像与宏大时代背景的纪实性作品。它聚焦于一个关键的时期——从1945年日本战败的废墟中蹒跚起步,直至20世纪末经济泡沫破裂前的那个辉煌顶点,乃至泡沫后的迷惘与转型。这部作品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充满矛盾与活力的现代日本画卷。 第一部:焦土上的重建与“美国化”的阵痛 (1945-1950年代) 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精神上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本书伊始,便将读者带回那个物资匮乏、精神上百废待兴的年代。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占领的国度,在盟军的强力主导下,自上而下的民主化进程如何深刻地重塑了日本的政治结构、教育体系乃至国民意识形态。 重点在于对“逆向文化输入”的深入探讨。咖啡馆里流淌的爵士乐、好莱坞电影对青年文化的影响、以及对美国生活方式的模仿与憧憬,构成了早期战后日本独特的美学基调。同时,本书并未回避这一时期的社会阴影:失业、黑市交易、以及对旧有价值观(如“大东亚共荣圈”思想)的悄然抵抗与回归。通过聚焦于几个普通家庭在配给制度下的挣扎,读者可以直观感受到个体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寻找生存之道。 第二部:高速成长的引擎与社会潜流 (1960年代) 1960年代,是日本经济奇迹的真正发端。本书详细剖析了支撑“神武景气”和“伊奘诺景气”背后的深层动力。这不仅是技术引进和出口导向战略的胜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动员。 重点章节深入挖掘了“团块世代”的诞生及其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过程。我们得以窥见,当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涌入工业界,他们如何以惊人的勤奋和服从精神,推动了汽车、电子产品等支柱产业的飞速发展。同时,本书也毫不留情地揭示了高速发展背后的代价:“过劳死”现象的萌芽、企业对员工生活的全面渗透、以及日益加剧的城市化带来的阶层固化问题。 这一时期,社会矛盾也开始浮现。从安保斗争的激烈抗议,到新兴的市民运动(如反对水俣病等公害问题的斗争),这些事件如同社会肌体上的警报,预示着经济繁荣并非没有隐患。对这一时期文化现象的描摹尤为精彩,例如“太阳族”的颓废美学与工薪阶层的节俭主义之间的张力。 第三部:国际化、泡沫化与平成的序曲 (1970年代末 - 1980年代) 随着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形象发生了质的转变。从“山寨大国”到“技术强国”,国际社会对日本的态度经历了从警惕到嫉妒的复杂过程。本书详细阐述了“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深远影响,以及由此催生出的那种近乎癫狂的“泡沫经济”心态。 在这一部分,读者将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日本:天价的地皮交易、奢靡的艺术品投资、以及“一亿总中流”神话下的消费主义狂热。作者以精准的笔触捕捉了那种“只要努力,就能得到一切”的自信如何演变成一种“只要有钱,就能买下世界”的傲慢。 文化层面上,这一时期的“泡沫文化”(如迪斯科热潮、精品百货的兴盛、以及对西方奢侈品牌的盲目崇拜)被栩栩如生地再现。然而,在表面的繁华之下,作者冷静地指出了结构性风险的累积,为最终的幻灭埋下了伏笔。我们看到,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压力,昭和时代的精神内核正在被逐渐消解。 结语:回望昭和,理解现代 《东瀛风云录》的价值,在于它超越了单一的政治或经济叙事,将个体命运置于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它探讨了日本如何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从战败国到经济强国的蜕变,以及这种成功对国民性、家庭结构和文化身份认同产生的复杂影响。 本书以严谨的史料考证和极富感染力的叙事风格,引导读者深入理解那个既创造了奇迹又埋下了隐患的“昭和时代”,从而为我们审视当下的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个深刻而必要的参照系。这是一部献给所有对亚洲近现代史、商业文化和民族心理感兴趣的读者的必备之作。 ---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水木茂


  生于1922年,鸟取县境港市长大。二战时派驻激战地带拉包尔,并在轰炸中失去左手。复员后开始画起连续画剧(纸芝居),之后转而创作出租漫画(贷本漫画)。

  1965年在别册少年杂志上发表《电视君》,摘下第六届讲谈社儿童漫画奖。代表作包括《鬼太郎》、《河童三平》、《恶魔君》等。

  1989年以《漫画昭和史》摘下第十三届讲谈社漫画奖。1991年获颁紫绶褒章。2003年获颁旭日小绶章。同年,于境港市创立水木茂纪念馆。2007年,法文版《鬼婆婆与孩子王》夺下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最佳漫画奖。2008年,法文版《全员玉碎》在同一漫画节上夺得文化遗产奖。2010年获选为文化功劳者。2015年11月仙逝。

译者简介

酒吞童子(1-4)


  因为海滩总是好的并且什么音乐都可以跳舞都可以推翻政府。

陈亦苓(3-4)

  国立政治大学广播电视学系毕业,辅修日文,曾留学并于日本工作近 4 年。目前为自由译者。译作包括:《零秒思考力》系列、《统计学,最强的商业武器》系列、《幽灵:日本的鬼》…等等。译生志业是让英日殊途同归繁中。

  个人作品列表:www.anobii.com/bready/books
 

图书目录

|第一集|1926-1939
关东大地震~满洲事变
第1章 走失的孩子
第2章 首次听到收音机
第3章 首次吃到蝾螺
第4章 父亲的事件
第5章 治安维持法
第6章 满州某重大事件
第7章 每天都是运动会
第8章 老爸跑去大坂
第9章 昭和大恐慌
第10章 我们家也大恐慌
第11章 伦敦裁军会议
第12章 烟囱男
第13章 农村的穷困惨状
第14章 小孩大战
第15章 满洲事变爆发

满洲事变~中日全面战争
第1章 巨大口角
第2章 侬婆婆之死
第3章 万宝山事件
第4章 饥神
第5章 上海事变
第6章 南方之岛
第7章 满洲国成立
第8章 夏日奇遇
第9章 三原山
第10章 脱离国际联盟
第11章 二‧二六事件
第12章 国共合作──中国的反日运动
第13章 进入南京
第14章 究竟持续到何时这泥沼呀

|第二集|1939-1944
中日全面战争~太平洋战争开始
第1章 东亚新秩序
第2章 当上派报生
第3章 日德义三国同盟
第4章 纪元两千六百年
第5章 开战前夕
第6章 战争或和平
第7章 「虎 虎 虎」
第8章 攻略马来、新加坡
第9章 攻略香港、菲律宾
第10章 攻略关岛、威克岛
第11章 攻略荷印
第12章 召集令来了
第13章 杜立德东京空袭
第14章 珊瑚海海战
第15章 枕之鱼
第16章 吹不响的喇叭

太平洋战争前半
第1章 中途岛海战
第2章 「飞龙号」的突击
第3章 终于出征
第4章 敌军在所罗门群岛登陆!
第5章 帛琉
第6章 胜利之前什么都不想要
第7章 瓜达康纳尔岛转进
第8章 从帛琉到拉包尔
第9章 中部太平洋攻防战
第10章 敌军在新不列颠岛登陆
第11章 马金・塔拉瓦攻防战
第12章 尊根敢死队
第13章 鳄鱼和鞋子
第14章 拜恩前哨战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漫画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对历史细节的挖掘。作者并没有满足于宏观的叙述,而是深入到历史的细枝末节,去展现那个时代真实的日常生活。比如,关于当时的服饰、饮食、交通工具、娱乐方式,甚至是一些民间习俗,都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小,却构成了历史的肌理,让那个时代变得更加立体和鲜活。我常常会在阅读到这些细节时,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时代。这些细节的呈现,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趣味性,更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它让我明白,历史的厚重,就体现在这些点点滴滴之中。

评分

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对于历史书籍的要求一直很高。这套漫画,可以说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在内容的考证上,下足了功夫。从史料的搜集,到事件的核实,都力求做到精准。漫画的每一个场景,每一段对话,都仿佛经过了严密的考证,不会出现明显的史实错误。即使是漫画的叙事方式,也保留了历史的真实感。我能够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氛围,感受到历史事件的冲击力。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处理一些敏感的历史问题时,展现出了足够的客观和公正。他没有回避问题,但也没有夸大其词,而是以一种平和、理性的态度,进行呈现。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完全信任作者所传达的信息。这对于一本历史类读物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品质。

评分

我非常喜欢这套漫画的篇章设置。它并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而是根据不同的主题,对历史事件进行划分。比如,有的篇章可能聚焦于某一场重要的战役,有的篇章可能描绘某个时期的社会风貌,有的篇章则可能侧重于某个重要人物的生平。这种划分方式,让我在阅读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去了解某个特定的历史侧面。而且,每个篇章之间虽然独立,但又相互关联,共同构建起了昭和时代的全景图。这种结构上的设计,使得阅读过程更加有层次感,也更容易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它避免了流水账式的叙述,让每个篇章都充满了看点和吸引力,让我在阅读时,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趣。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太棒了!从封面到内页,都透着一股子复古的韵味,让人爱不释手。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且有一定的韧性,翻阅起来手感极佳,而且文字和图片的印刷都非常清晰,色彩也还原得很好,丝毫没有廉价感。装订也很牢固,即使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散页的问题。我尤其喜欢它那种沉甸甸的厚重感,仿佛握着一段真实的历史,而非仅仅是一本印刷品。这种用心打磨的细节,足以体现出版方对“藏”字的理解,不仅仅是内容的珍藏,更是形式上的精致呈现。每次看到它们静静地摆放在书架上,都会忍不住想要拿起,细细品味一番。封面设计上,那种手绘风格的插画,配合上略显陈旧但又恰到好处的字体,瞬间将人拉回到那个年代。即使是对漫画不太了解的朋友,也可能会被这套书的外在美所吸引,进而愿意去探索其中的内容。这对于推广历史普及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总而言之,这套书在外观设计和制作工艺上,绝对是值得称道的,是收藏级别的佳品。

评分

我一直对昭和时代的历史充满好奇,但市面上很多资料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碎片化,难以形成一个连贯的印象。这套漫画,正是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以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将那个时代的重要事件、社会变迁、以及普通人的生活点滴,娓娓道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历史事件时的严谨态度,虽然是漫画的形式,但并没有为了娱乐而歪曲事实,而是力求还原历史的原貌。同时,它又不像枯燥的史书那样让人望而却步。作者巧妙地将复杂的历史脉络,通过人物的视角、生动的对话,以及富有张力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常常会因为某个情节而陷入沉思,或者因为某个场景而忍俊不禁。它让我看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经济腾飞的喜悦,也看到了社会变革的阵痛。这些内容,不再是冰冷的数据和事件,而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故事。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历史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让我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中,收获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昭和时代的历史了解并不深,甚至有些模糊不清。但这套漫画,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非常系统、连贯的方式,梳理了昭和时代从建立到终结的整个历史进程。作者对于事件的选取和叙述,都显得非常慎重,力求展现历史的全貌。从政治经济的改革,到社会文化的变迁,再到对外关系的演变,都进行了详尽的描绘。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时,展现出的深度。他会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提出不同的观点,引导读者进行思考。这种梳理和分析,让我对昭和时代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一个有机整体,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各个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对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历史认知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

我一直觉得,历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宏大的事件,更在于那些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故事。这套漫画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作者并没有只关注那些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而是将镜头对准了那个时代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工厂的工人、街头的商贩、勤劳的农民、以及为了生计奔波的家庭主妇。通过他们的视角,我看到了战后经济复苏的艰辛,看到了社会变革带来的阵痛,也看到了人们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和希望。这些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饱满,有血有肉,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深深地触动着我。我常常会在读到某个普通人的故事时,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某种联系。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让历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过去,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生活。通过这些故事,我更能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更能体会到历史的厚重感。

评分

这套漫画的绘画风格,真的极具辨识度。它不同于我们现在常见的日漫那种细腻、写实的画风,而是带有一种独特的年代感和粗犷感。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都透露着一股朴实而有力的气息。很多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虽然可能在细节上不够精致,但却非常传神,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人物当时的情绪和状态。我尤其喜欢作者对场景的描绘,无论是熙攘的街市,还是战火纷飞的战场,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将人置身其中。通过这些画面,我能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感受到人们的喜怒哀乐。有些画面甚至带着一丝怀旧的忧伤,让人在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这种独特的绘画风格,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载体,它不仅仅是用来辅助叙事,更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视觉呈现。对于我这样一个对艺术风格比较敏感的读者来说,这套漫画的视觉冲击力是相当大的,它让我看到了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记录历史、传递情感方面的巨大潜力。

评分

这套漫画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作者在描绘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时,非常注重情感的表达。我能感受到他们在战争中的恐惧与绝望,也能感受到他们在战后重建中的艰辛与希望。我能体会到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也能看到他们在时代变迁中的迷茫与挣扎。这些情感,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常常会在阅读过程中,为书中人物的命运而担忧,为他们的遭遇而感到悲伤,也为他们的坚韧和乐观而感到振奋。这种情感上的连接,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命。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世界,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和平与幸福。

评分

不得不说,这套漫画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好。作者非常擅长在重要的历史节点,营造出紧张、扣人心弦的氛围。同时,在描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时,又显得娓娓道来,充满了生活气息。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既不会感到疲惫,也不会感到乏味。我常常会在某个激动人心的情节中,为之捏一把汗,也会在某个温情的片段中,感到一丝暖意。这种精妙的节奏控制,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情绪,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在那个时代的故事之中。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漫画作为一种媒介,在讲述故事方面的独特优势,能够用画面和文字,将历史的跌宕起伏,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