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2017年暑假期間第三度到訪AGS1健康宅,與颱灣建築物理方麵的學者,一同感受這個創新綠建築的性能。其運用地溫能量的溫度調節,還有空調換氣及牆體窗戶斷熱的組閤,房子的室內溫度與傳統RC建築差異大,在颱灣夏天建築耗能最大的是冷房負荷,能在這方麵投入研究而且有實際的成果值得肯定。
誌鵬是我主持「建築節能與照明研究室」的博士生成員,入學程至今全心投入創新綠能構造的開發,並且取得發明專利實屬不易。在強烈的使命感驅使下,此次與日本自然建築業者共同推展颱灣健康宅的觀念,值得與大傢分享其成果。
颱灣近年來在綠建築、智慧建築已經具備瞭基礎與成果,但是在健康宅的定義、性能方麵仍在起步階段,鑒於颱灣民眾在健康建築以及病態建築及節能建築等,缺乏這方麵的認知與應用,深信本書具有供業者及民眾參考的價值,謹此嘉勉。
周鼎金
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工學博士(中國南京)
國立颱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建築係專任教授
推薦序 誌鵬是我任職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期間,於颱北科技大學授課的博士生,也是一個勇於挑戰問題,創新技術與工法的建築師。持續緻力於改進建築構法,並推廣減法概念以達成節能減碳的綠建築理想。執業期間尤其重視地域性環境特質,研發以被動式設計為主的建築設計與構法,對環境永續與節能減碳確有值得肯定的效益。
最近更研發完成的新一代住宅,以建置完整的地溫綠能換氣的機製,相較於一般鋼筋混凝土建築,確實有夏涼鼕暖的適溫環境,加上引用無毒裝修,所建構齣的環保健康住宅概念,確實值得颱灣高溫高濕型氣候區進一步研究與推廣應用。
本書提供瞭健康宅的概念及案例,相信對颱灣民眾及建築專業有所助益,故樂為提序,並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何明錦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係教授
前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
推薦序 颱灣位處歐亞大陸闆塊和菲律賓海闆塊交界處,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加以海島型氣候,濕度特彆的高,常常造成民眾身體的諸多不適,而伴隨都市化衍生的熱島效應又往往會與能源使用形成惡性循環,耗費更多能源,是以建築的防震、防潮、節能減碳與營造宜居住宅的重要性不言可喻。為深耕綠建築發展,政府積極推動生態城市與綠建築政策,這些都是期待國人未來能順利因應全球暖化及都市熱島效應帶來的挑戰。
欣聞本校設計研究所博士生劉誌鵬建築師於進修期間,對病態建築學之居傢無毒裝修、健康住宅的領域有更為深刻的體認,乃庚續過去對於防災建築構造為主軸的産品心得,進而再聚焦於適閤颱灣潮濕氣候、低耗能的健康住宅研發,而獲得瞭綠能建築構造的發明專利;依據其論述瞭解該項專利具有防震、防颱、防火、隔熱與不反潮的工法性能,以及獲得能結閤自然地溫、窗戶斷熱與無毒實木裝修的省能驗證。劉建築師《健康宅在颱灣》一書的齣版,除瞭結閤其研發的專利成果,闡述建築節能及綠建築改造設計的基本觀念與技術,更希望能提供颱灣民眾瞭解在傳統RC鋼筋混凝土建築之外,還有健康住宅的新選擇,以改善惡化的住宅環境,創造舒適健康與優質的居住空間。
劉建築師術業有專攻,對國內減法綠建築與健康住宅的規劃、設計、工程監造與施工管理等作業之實務經驗與理論研究至為用心,劉建築師將其多年研發心得齣書,感佩之餘,特以此序推薦之。
彭光輝
國立颱北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博士班教授
國立颱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前院長
推薦序 在颱灣有很多建築先進、教授們專精於綠建築、永續建築的研究,而我在颱北科技大學的健康環境研究室,隻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建築本質,不斷深究建築設計與建造的過程如何扣聯人體健康的關係,慢慢發覺所謂第三層皮膚(建築軀殼)與內在空間環境,也與人體的皮膚與體內環境連結成環環相扣的關係。因此,在談溫熱潮濕氣候的設計作為時,應不僅需要隔熱更要控濕,不僅需要冷氣更要換氣,纔能迴歸建築為保護人之遮蔽體的基本定義,然而身、心、靈的健康纔能得到免疫與長壽,人類不應該建造會危害身體健康的建築或室內空間,因此在2006年毅然在建築領域啓動瞭對健康建築的探索與研究。
這本書是誌鵬在北科大設計學院博士學程中,主修瞭健康建築環境學,認知空氣品質及病態建築的專業知識,在實務實習課程中轉化為「AGS1綠能建築構造」的操作,且申請獲得瞭發明專利,可謂學以緻用將理論與實務有效整閤的成功案例。
AGS1也是我多年量測的室內空氣品質中,少數能在新裝修完成即達IAQ(室內空氣品質)標準值以下,數據顯示齣AGS1確實是有良好的通風換氣及採用瞭正確的室內裝修材料與組構方式,纔能擁有非常良好的室內空氣品質。
颱灣民眾或業者過度以加法的觀念來裝修居室環境,造成病態建築的問題相當普遍而嚴重,且一般民眾缺乏空氣品質與空調設備維護的觀念,此次誌鵬能將多年開發健康宅的實務經驗,與日本自然建築業者提供相關的知識與案例相互結閤,對颱灣發展健康宅具有極大的貢獻。
書中更著眼於「防潮濕建築技術」的內容,確實颱灣氣候問題的主因在於過度潮濕,而高濕度又與通風換氣在空調運作上彼此牽製與衝突,要能妥適處理並非易事,然而好的通風對流、開放式櫥櫃設計,加上專有除濕儲藏空間與運用地溫間接調濕的配套方式,確實是有效而節能的做法。
誌鵬在學期間雖然公司經營忙碌尚能積極寫作有成,在此給予特彆祝賀。
邵文政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博士
國立颱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建築係專任副教授
推薦序 賀喜《健康宅在颱灣》!
很高興看到《健康宅在颱灣》齣版瞭,這是建築師劉誌鵬繼第一本《幸福綠好宅》、第二本《減法綠建築》之後的一本落實在技術與材料並結閤升級的健康宅,更重要的是在本土颱灣實踐有成,所以名之為《健康宅在颱灣》。
大傢都認識誌鵬緻力於綠建築及減法的推動,而這第三本的「健康宅在颱灣」更是結閤瞭日本棟匠株式會社的技術與經驗,同時透過雅緻健康宅的實務案例,在這本「健康宅在颱灣」有詳盡的敘述,讓大傢瞭解颱灣也可以落實執行健康宅。
過去在颱灣討論健康建築的建築設計專業很少,反而是由醫學界的江守山醫師率先撰寫「彆讓房子謀殺你的健康」,揭示建築的健康和人的生活健康有密切的關係,提醒大眾彆讓房子謀殺你的健康,以一個建築專業的角度審視這個問題一點都不危言聳聽,反倒真有震耳之驚。
而我從結識江醫師體會健康建築的重要性外,再從已故的棟匠前石川毅會長處學會健康建築的真實製作技術,同時與侯玫君董事長引進颱灣後,同時推薦給誌鵬共同弘揚發展,在颱灣進行本土健康宅的實踐。
因緣際會得到棟匠已故石川毅會長及現任石川忠幸社長的全力支持,這段期間雙方頻繁往返日本-沖繩-颱北,實際參訪棟匠木材生産的森林到加工的潔淨能源利用的木工廠,及一貫作業的設計公司及整閤的材料設備大廠有:大金空調、Panasonic、YKK、TOTO等品牌大廠共同研發以期達到節能、綠色、健康的超高標準,也支持我提齣的建築5.0(被動式建築)、6.0(健康建築)同時也準備發展建築7.0(智慧、綠色、健康建築)。
颱灣濕熱的氣候條件,相對於健康宅的要求和施作更需要多方調節和協調,本書中闡述瞭相當篇幅的實務介紹,分彆從颱灣常見的彆墅住宅群、透天連棟、及公寓的特性分彆就其特性有針對性的分析與圖錶的詳細介紹,並從共通性的規劃設計乃至於室內小至櫥櫃的考量都有圖說的示範,脈絡清晰易懂好讀。
至於目前建築必引用的科技設備亦多有介紹,但基本仍以迴歸健康宅的初衷,從日本棟匠的經驗到颱灣的實踐,施工過程的圖文說明範例清楚,所附平麵圖亦附有尺寸。
日本棟匠株式會社在颱灣宜蘭及屏東皆有實務經驗,對颱灣的氣候有高度的體驗,由其經驗傳承及技術指導的雅緻健康宅在本書中亦以桃園的案例介紹其施工過程,堪稱是一本對颱灣本土健康宅的最佳示範大傢都知道建築不是房子而已,建築是生活的容器,健康的建築是生活全麵性的居住和生活的空間,期望大傢在分享瞭誌鵬的《健康宅在颱灣》也能藉鏡追隨力行,讓颱灣的住宅都是健康宅!
陳光雄
奧地利維也納應用藝術學院
Professor Hans Hollein高級建築研究所
圓境生態綠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推薦序 濛誌鵬兄不嫌棄,這是第二次為誌鵬齣書寫序瞭。能分享誌鵬兄的文采與有榮焉之餘,更羨慕誌鵬兄在繁忙的公司經營和北科設計博班的學術鑽研下,還能不斷的騰齣時間寫作,除瞭敬佩劉兄的時間運用之外,還佩服他的纔華,讓我妒忌的是劉建築師算是北科設計學院博士班的纔子,文采飛揚、辯纔無礙。這本書是誌鵬兄齣的第三本書,書名《健康宅在颱灣》,顧名思義是研究住宅如何纔算是健康,即是一幢健康住宅的基本條件為何,住宅的外在環境與內在條件如何搭配調適。這本書應該從兩個層麵去看待與反思的,一是人如何能住得健康,活得快樂,也就是找到健康的硬體環境安適的生活下去,而不是懵懵懂懂的在有害環境下不明不白的犧牲瞭健康。另一層麵談的是建物本身如何健康的續存下去,譬如,不要長白蟻、不要發黴的牆麵、不要滲水等等,這本書幾乎是健康宅的指南,也可以是建築係學子的教科書。擁有自己的住宅是華人的價值觀,華人一輩子的奮鬥就為瞭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當擁有的住宅卻是對自己健康不利或者消耗能源的住宅,真的情何以堪。眼前看起來住的是金碧輝煌的豪宅,可能內部格局與維生係統都是不閤乎科學的條理,正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本書的啓示正是讓我們擺脫不良住宅的惡夢。
我雖然不是建築界的人士但跟建築是脫離不瞭乾係,因為從事室內設計的工作是注定被建築框著走,室內設計隻是裝修或裝飾,並無法改變建築的本質。我十分同意劉建築師對建築指標的看法,本書所提及的健康宅指標1.光;2.空氣;3.水;4.音;電磁波;5.維生;6.蟲害;7.進化。尤其第7項我認為尤為重要,不結露反潮壁闆體構造。再好的室內裝修碰到牆壁反潮經年纍月再好的材料也會腐爛,尤其會造成地麵或牆麵的水漬,這是室內設計的夢魘。
認識誌鵬兄屆四個年頭,他為人做事專注,大事有策略,小事有計畫,在工作繁忙之餘卻還能抽齣時間將理念訴諸於文字,能利用流暢的文字,讓誌鵬兄的環保建築與健康住宅,讓國人認同。生命是美好的,如果健康無病,一切願景都可能實現。套用民間的順口溜,「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人要過好日子除瞭命和運之外,另一項重要的事物就是風水。以現代人的觀點風水就是住宅的好壞,好的住宅似天堂,壞的住宅似牢房。劉建築師寫這本書就在積陰德,劉兄在博士班也將畢業,誌鵬兄的好讀書也是同學及學弟妹們的榜樣,今天好風水、積陰德、好讀書都給劉建築師包瞭,自嘆不如。祝福因這本《健康宅在颱灣》為社會帶來健康,為誌鵬兄帶來財富,為讀者帶來平安。
王永寜
迪醫集團執行長
104年國立颱北科技大學傑齣校友
國立颱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華夏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中華産業創新競爭力協會理事長
國立颱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EMBA菁英會理事長
雅緻住宅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顧問
作者序
踏齣颱灣健康宅的第一步
劉誌鵬 建築師 我在2012年的2月齣版瞭《愛,幸福綠好宅》這一本書,陳述颱灣鋼筋混凝構造的安全、環保問題,同時也完成瞭住宅六代工法的開發,但是在一位業主反映瞭夏天牆壁隔熱雖好,但是室內溫度一樣很熱,並沒有改善舒適的情形,我便再投入四年的時間,詳實研究瞭颱灣的氣候特性與影響居室舒適溫度方麵的課題,因為這個疑問,讓我啓動瞭颱灣綠建築及綠建材觀念全麵性辯證的動機,這甚至包括瞭標章與體製方麵的問題,後來在2015年的11月,我齣版瞭《減法綠建築》一書,將這些辯證的問題與探索的心得與大傢分享,同時將住宅的發展課題延伸到健康宅這個嚮度。
我在颱北科技大學博士學程的進修期間,接觸到病態建築學領域,對於居傢無毒裝修、健康宅的課題有瞭新的認識後,我從防災建築構造的産品主軸,進一步聚焦在適閤颱灣潮濕氣候、低耗能的健康宅,在由四十位股東所組成的雅緻住宅事業三年的投入下,完成瞭七代工法及創新「綠能建築構造」的發明專利(證號:發明第I604166號),除瞭具有防震、防颱、防火、隔熱好、不反潮的六代工法性能外,更結閤瞭地溫綠能、窗戶斷熱與無毒實木裝修,讓建築空調耗能節省達70%外,經國立颱北科技大學健康研究室的驗證,有著最好的室內空氣品質成果。
2014年雅緻住宅事業,經由颱灣智慧綠建築的推手陳光雄老師的引薦下,協助日本自然建築業者棟匠株式會社及其颱灣代理金鑰匙健康宅工程,在屏東的住宅工程,因為雙方配閤的順利,加上密切的互動,讓彼此在健康宅的誌業上相互交集,也促成瞭共同發展颱灣健康宅的閤作;雖然相較於日本健康宅的發展,颱灣近年來纔剛起步,在颱灣民間普遍缺乏瞭健康宅的概念與技術下,就算是空屋率已達12%,但是人們在健康宅的需求將是可以預見的會逐年提高。
其實颱灣的氣候、經濟、法規及營造工、料條件都與日本大不同,例如颱灣保險業者所要求的防火構造問題,導緻瞭木造建築貸款火險辦理方麵的睏難,颱灣颱風級數較大或是白蟻問題、居住習性方麵的差異等,都會影響到颱灣健康宅的發展方嚮,因此在颱灣適切的健康宅應該會是什麼樣的型態呢?未來健康宅在颱灣的發展狀況又會是如何?
在2017年7月的一次聚會中,我在雅緻AGS1與石川 忠幸社長及侯玫君董事長,商議瞭共同齣版「健康宅在颱灣」一書,希望能讓颱灣民眾認識到RC鋼筋混凝土建築以外,颱灣還有健康宅的新選擇,可以來改善不良的住宅建築現狀。
這本書提供瞭健康宅的基本觀念,颱灣潮濕氣候與防潮技術,由陳正宏建築師整理瞭雅緻自力造屋住宅服務說明的內容,裏頭包括瞭服務建議書、水電與室內、裝修,預算、建照、工程監造與工程施工管理等作業,此外提供瞭日本棟匠健康宅及颱灣雅緻健康宅的介紹與案例,包括圖說、構材、施工紀錄及相關驗證,希望能在豐富的圖麵資料及說明中,讓大傢充分的認識「健康宅」。
2017年的8月我第三次造訪日本棟匠株式會社,參加瞭該企業七十周年的感恩祭活動,活動不交給外包單位處理,公司經營者放手讓公司員工分工協力來籌辦整個活動,除瞭房屋上樑的祭拜儀式外,木作DIY、造屋機械的親職活動、餐食製作,相當豐富而具教育意義,團隊成員與業主的良性互動,整個活動氣氛親切有活力又環保又自然。當天有1500位的業主參與瞭這場嘉年華會,這是颱灣建設營建業者難以想像的情景,讓我內心相當感動。
觀摩日本企業經營,能將造屋服務到建立這樣的文化,沒有參加這個活動,是無法想像的,在颱灣建設營造與買方業主的關係,普遍不會太好,永遠存在著不信任,看看彆人再想想雅緻的經營之道,這是雅緻團隊需要建立觀念並努力深耕的,能夠服務打造人們安全溫馨健康的住傢,相信這也是颱灣業者共同努力的目標。
作者序
健康宅之介紹(中譯)
石川忠幸 棟匠株式會社代錶取締役 從古至今,傢,擔當瞭替人們遮風避雨及守護人們防止受於外界的侵犯的角色。迴朔至遙遠的古代,原本棲息在洞穴裏的人們也漸漸開始在樹木上建造屋頂、牆垣,這些建築産物逐漸演變成能夠對抗外在劇烈溫度變化的建物,而這正就是住宅之最初原點。為瞭要將體溫維持在36℃的恆溫,人體會具有調節體內恆溫的機製,無論是將外在的冷冽空氣吸入體內時,進食溫熱的熟食時,都不會因為外來因素而快速改變體溫。然而,體外(皮膚)卻無法像體內如此機能性地自動調節溫度,並且很容易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因此人類透過衣物等其他物品來調節體外溫度。特彆是因為環境溫度及濕度之變化所導緻人體的血管收縮,透過現今的學術研究可瞭解到,透過血管的連續收縮,將可以替人體帶來維持體溫的效果;但相關調節溫度機能的體內器官如具有疾病時,將會誘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相關心血管疾病,進而置身險境。
上天賦予每個人最公平的一個地方,便是每個人一天都隻有24小時,但請試著用心盤算一天24小時內,我們處在傢中的時間到底有多長?睡眠時間、在傢中放鬆的時間、用餐時間……等,全部的時間加總後,已經近乎要長達12小時,這之中孩童、長輩、身體不適者,處在傢中的時間幾乎會超過12小時以上。人類一輩子的時間,有一半以上都會待在室內,可想而知,該場域對於人類是極具重要性的。人一生中大多數的時間都會在傢中度過,然而能夠舒緩人們在外麵環境所承受壓力的空間,無庸置疑的就是,傢。外齣工作、賺錢養傢,這是古往今來從未改變的構圖。一旦人們的健康受到危害等類似情形發生時,會造成人們無法外齣工作,最終將陷入經濟的睏窘。為瞭避免這種情形發生,住宅結構就顯得格外地重要。
在各式物質之中,從進入人類的口腔中數量最龐大的物質也就是空氣,我們能夠透過無農藥的有機認證來篩選我們所吃的食材,但對於空氣卻彆無篩選方式可施。但至少我們所在室內吸取的空氣品質,必須為空氣濾淨器所濾淨後空氣並且含有睡眠中身體於自然修復所需的重要物質。在過去,環境尚未被開發的時代裏,地球曾遍佈綠野,無論何時何地任何人都能輕鬆地獲得新鮮的空氣;如今,在工業化及環境開發興盛蓬勃發展的時代,想要獲取一口新鮮的空氣卻已變成多麼艱睏的一件事。PM2.5的空汙以及含有VOCS(揮發性有機化閤物)的建材等就是最顯著的例子。在日本,因先前VOCS所導緻的病態建築癥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之案件頻繁地爆發,雖然因應社會需求日本厚生勞動省(相當颱灣「衛福部」)製定齣瞭一套量測標準,其實該套標準也僅隻是將數值標準降低而已。
事實上人類更進一步的需求,像是溫度、濕度的變化也必須設定齣一套標準,將之變化限製在微小的閤理範圍內。舉例來說,在幼兒的保溫箱當中,箱內環境必須要維持在溫度37℃及濕度50%的狀態,將濕度保持在50%左右是最切要的條件。黴菌對人體所帶來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當水分和空氣中的菌體結閤之後就會産生黴菌。換言之,濕度就是黴菌發生的根源。如果空氣過於乾燥,呼吸道黏膜會變得容易沾黏菌體,因此將空氣濕度維持於50%是不可忽視的細節。濕度具有潛熱性。潛熱是物質在相變化(固態液態氣態)過程中,溫度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吸收或釋放的能量。因此相較起控製溫度,控製濕度會耗費較大的能量。高溫潮濕的颱灣氣候,必須使用最少的耗能來達到最佳的濕度維持。
為瞭要達到低耗能、高效能之維持機能,僅憑傢電是無法達成的,但我們可以透過提高住宅所具備的性能(斷熱性、氣密性、遮陽性),並藉由高機能性換氣係統的運作,將室內與室外的空氣進行縝密地換氣,即可使用最低耗能去執行室內溫度與濕度之調整。然而,提升氣密性能可以增加室內溫、濕度控製的精密度,但為瞭嚴格把關室內所使用相關建材(VOC的産生量),建材所使用的天然素材即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金鑰匙。此外,室內氣流的流動性也對於居住的舒適性有相當大的關聯性,由此可知,氣流流通性也是設計環節中不可忽視的核心。凡事皆為核心要點,但放眼建築之全盤規劃性,在所有事物上取得一個平衡點纔是一個良好建築所該具備的特點,各要點如缺少其一,則無法稱為一棟閤格的健康宅。人們常說財富買不到健康和時間,所以為瞭防止健康的惡化,我們必須有所相關的行動,開啓您幸福人生大門,我們將之視為己任。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及防止地球暖化等關議題上,如果能為美麗的地球盡一份心力,我們將會欣喜地付齣。
健康宅的起源可以從我的祖母(82歲)說起,年長的祖母獨自一人居住,為瞭要讓獨居的祖母能夠健康地養老並且長命百歲,我們於1994年起著手進行健康宅的開發,耗時兩年,於1996年完工瞭第一棟的健康宅。在此之後,我們不斷地進行開發改良,時至今日已竣工瞭2000棟的健康宅,但我們還是不曾間斷地進行住宅設計的改良及進化。2008年,我們開始進入日本離島的沖繩縣,至今已具有78棟健康宅的成績,我們仍秉持改良及進化嚮上的精神,繼續為沖繩縣的人民服務。因緣際會下,2013年,接到瞭颱灣當地的工作,對於初次海外事業的擴展,雖然日夜都感到不安,但對颱灣人民特有的性格,卻讓我感到非常具有親近感,並且在颱灣的每一天我都感到非常的幸福。本人也於1999年開始入住健康宅,經過歲月的變化,透過親身的體驗,我能清楚感受到健康宅與一般住宅的差異性。這是本人透過一個消費者的角度所實際體驗到的感想。
作者序
健康宅的愛戀(中譯)
侯玫君 金鑰匙健康宅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 因為做旅遊業,年輕時我在日本住過二十幾年,一直忘不瞭每晚抬頭看見木天花闆,往兩旁層層堆疊有序,心胸開闊的療癒瞭一整天辛勞的感覺。
還有一進門聞到滿室芬芳檜木香,以及寒冷鼕天,手腳卻盡是溫暖木頭的觸感。後來孩子大瞭遷居迴颱唸書,我找瞭頂尖的木工師傅,工班也用盡瞭方法,還是無法原味呈現,我當時在日本居住時身體愉悅的感覺。我纔驚覺,日本建築工法與人文精神真是有智慧,利用圍繞著中央的大圓柱,一路精準榫接至屋頂,像極瞭挑高的一棵樹,把兩廳開枝闊葉般的打開,形成瞭一個像被大樹包圍的傢。
這正是讓一棟房子,彷彿有人的眼耳鼻舌身一樣經典之處,那如同巧奪天工的優雅、細緻處理,精算剛剛好的輕巧精煉,屏除瞭多餘的濕度,注入瞭律動的換氣能量,全室同一溫層的舒適,連室內一棵十幾年的樹,都能綠意盎然健康的長到二樓欄杆扶手之上,讓再度迴到日本參觀棟匠樣品屋的我,與當時同行的建築師友人嘆為觀止,於是纔興起瞭我與棟匠會長的一席話。
我跟棟匠會長石川毅先生說,請問您是怎麼辦到的?40年來我看到您始終如一,堅持蓋健康會呼吸的好房子來造福人群,我除瞭感動之外,也好想嚮您看齊。我們認識也快三十年瞭,如果您對我足以信任,您願意接受我的委託,讓我代理棟匠的房子,也能在我的傢鄉齣現嗎?因為,我好想有一天終老的時候,有機會在颱灣也能住上這樣一棟健康會呼吸的房子啊!
沒想到令我驚訝的是,隔天會長送機時就允諾我瞭,並在他去世之前積極促成瞭他對我的承諾,因此我感念至今,這一本書對我而言,不隻是關於健康宅的書而已,而是關於如何讓更多人,因為住對瞭房子,而遠離病痛延年益壽的書。也是為瞭紀念他,我願意好好傳承當時親口聽見與看到他的理念,用這份感恩的心情,用我也想愛颱灣,用我自己能做到的方式,來好好迴饋颱灣這片土地。
我相信,愛無國界,健康也可以無所不在的日子,就要從此在颱灣展開瞭,寫至此處我彷彿看見會長在微笑瞭,我也微笑以報並雙手閤十的謝謝他~永遠像親人一般的朋友。
作者序
專業的BIM服務作業
陳正宏 建築師 對於蓋房子這件事,深深感受到,一般人在決定要蓋一間自己能夠參與造屋的房子,除瞭將自己的理想實現,圓自己及傢人的夢以外,從規劃、設計、選材、施工甚至到完工入住,很多的瑣碎的事都要一一的討論過,這個過程說起來其實是很辛苦的。
雅緻住宅團隊服務自力造屋,為瞭避免業界常齣現的起厝按半價的窘境發生,我們建立瞭雅緻住宅造屋服務標準流程,其中服務建議書的精神,就是在設計的初期,就可以依照我們的施工案例、經驗,提供業主整個造屋過程所需準備的概算以及時間的規劃,避免房子蓋到一半因為預算問題而進退兩難的局麵。
雅緻團隊是颱灣住宅工程界中,極少數成熟運用BIM處理作業的公司,而我是這個團隊係統化建置的負責人,BIM(建築資訊化模式)的運用,從早期的手繪到2D到現在的BIM運用,設計階段因為可利用透視圖與剖麵協助溝通,3D模型能夠清楚快速的解決業主對於空間沒有概念的問題,也解決瞭傳統繪圖平立麵兜不起來的問題,當平麵討論齣來瞭,立麵圖幾乎也完成瞭一半,而且可以延伸到水電、結構,裝修等項目及預算製作,工程進行時如果有圖麵變動相關資料也能連動的調整。
在工程上,傳統的施工方式總是作錯瞭再敲敲打打,這樣不僅多花業主的錢,對於建築物當然也有不好的影響,所以在使用BIM的設計過程中,設計師要花費瞭更多的時間在作物件的衝突檢查,因為這些時間成本幾乎業主看不到,但是在案件的執行上,能有效的協助工程問題的及早發現處理。
在專案管理上,我們以bimAir進行係統化架構、標準化流程來達到專案閤理控製。設計的作業過程中業主往往會想到什麼就提齣問題,在各個聯係的過程都會被紀錄,不會因為人員的事情多就忘記,透過事件的每一個個檢核點,達到一個人的失誤多人可以協助檢查的優點。工程的變動透過bimAir管理資訊平颱將所有事件能夠及時通知相關人員,避免各部門聯絡溝通不一緻;工地即時性的工作管理及現場核對,工地人員需要掌握現場問題,現場拍照直接上傳雲端,內部人員透過照片再次檢核工程問題及協助解決方案。
多數人一輩子可能就隻會有一次的造屋經驗,我也希望藉由建築專案管理係統及BIM資訊技術運用,在造屋設計、施工過程中,讓每個業主都能快樂的完成自己的夢想,一棟溫馨、幸福、安全、健康的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