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前,27個救你一命的網路法律絕招

按Enter前,27個救你一命的網路法律絕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網絡法律
  • 法律自救
  • 網絡安全
  • 隱私保護
  • 信息安全
  • 電子閤同
  • 知識産權
  • 網絡詐騙
  • 法律技巧
  • 實用指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不爽罵乾會被告?肉搜霸淩沒關係?抄襲上傳無所謂?
  這本書讓你按圖索驥分析處境,找到適閤的救濟方法!

聯名推薦

  李茂生(國立颱灣大學法律學係教授)
  苗博雅(社會民主黨全國委員)
  周漢威(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執行長)
  曾守一(財團法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辦公室主任)
  蕭宇辰(颱灣吧創辦人)
  陳茻(地錶最強國文課沒有之一)
  動眼神經(眼球中央電視颱製作人)
  奔奔小姐(人氣網紅部落客)

  網路罵人、肉搜、霸淩、抄襲,無法可管?
  你按下Enter前,有些法律你一定要知道!
  *附錄提供完整相關書狀範例*

  周漢威:給個人、學校、機關學習網路法治教育的必備參考讀物。

  苗博雅:本書聚焦網路言論與誹謗、隱私與著作權等議題,除瞭介紹技術性的「知其然」,也夾帶法律原理原則,甚至憲政主義的論辯讓讀者「知其所以然」。

  蕭宇辰:無知帶來的傷害依然真實,而你是需要為這些傷害付齣代價的。

  奔奔小姐:作者生動活潑的筆下,輕鬆瞭解這些應該要知道的網路法律知識。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煜騰


  圓矩法律事務所 律師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碩士
    
  學經曆:
  永信法律事務所 律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執行委員
  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 網路法律校園巡迴講師
  極憲焦點駐站作傢(www.focusconlaw.com/)
  颱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公法組碩士

  著作:
  論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下仇恨性言論之管製
  從司法院釋字414解釋看我國的言論事前限製禁止原則 -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為藉鏡

繪者簡介

mer˙mer


  一個喜歡海,喜歡用文字和插畫寫下心情的平凡的人
  mer˙mer的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ilovemermer/
 

圖書目錄

PART1:侮辱與誹謗
1、整個社群網站都是我的謾罵舞颱
─什麼是公然侮辱罪?
2、我告你公然侮辱喔!
─公然侮辱的抗辯事由
3、假的!是你耳朵業障重。
─什麼是誹謗罪?
4、公堂之上,假設一下,該當何罪!
─「假設」抗辯與誹謗
5、我的不甘,你的受傷
─「情緒」抗辯與誹謗
6、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事實陳述型誹謗與抗辯事由
7、前方黑店,小心慎入
─意見錶達型誹謗與抗辯事由
8、愛情公審!「靠北女友」談分手
─誹謗罪與隱私保護
9、怕熱就不要進廚房
─「公眾人物」與誹謗
10、按贊分享,一鍵引爆
─誹謗罪與網路社群

PART2:隱私與著作權
11、感謝樓主分享好圖
─妨礙秘密罪、散布猥褻物品罪與公然猥褻罪
12、你鴨霸、我舉發!
─隱私權與《個人資料保護法》
13、這人神經病,診斷證明在這邊
─一般性個資與敏感性個資
14、你看!這是法院認證的XXX!
─個人資料保護與官方資料
15、閤法利用個資小撇步
─使用個人資料的免責事由
16、全民肉搜
─資料蒐集與隱私保護
17、我刪、我改、我來亂!
─什麼是妨害電腦使用罪?
18、創作完成,and then?
─什麼是著作權?
19、創意像炒菜,你抄我、我抄你?
─如何透過著作權法保障著作?
20、站在巨人肩膀上
─閤理使用他人著作與侵權審查流程

PART3:還有什麼文不能PO?
21、驚!我被P成A片男主角瞭
─什麼是肖像權?
22、Identity Theft,以假亂真
─冒名刊登個資的法律責任
23、警民衝突,Live秀?
─對公權力蒐證與妨害公務
24、走吧!讓我們佔領立法院
─什麼是煽惑他人犯罪?

PART4:從虛擬世界進入法律程序
25、抓到瞭!網路藏鏡人
─網路犯罪受害者刑事告訴守則
26、冤呀!我有言論自由!
─網路事件刑事被告答辯SOP
27、精神損害怎麼算?
─民事原告起訴求償之類型
 

圖書序言

推薦序

周漢威律師(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執行長)


  近年來網際網路的興起,徹底改變瞭人與人溝通的方式,網路讓使用者可以以匿名、代號的方式,自由地分享自己或網友們的創作,也可以即時對新聞、時事發錶自己的意見。進入智慧手機時代,藉由各種新型態的社群軟體,使用者可以選擇以文字、聲音、圖像或直播的方式,迅速的與世界各地的朋友進行互動。時至今日,對於許多人而言,社群軟體取代瞭傳統的信件、電話、甚至是麵對麵的溝通,儼然成為經營人際關係最重要的資訊介麵,生活中心就是社群網站上的資訊。但方便、迅速的資訊也代錶著極大的風險。社群平颱上充斥著大量的不實訊息、詐騙廣告;侵害個人肖像權、隱私權的影像、照片被民眾快速的轉載;甚至一些網路使用者會鎖定特定對象進行人肉搜索,在網路上公開他人的個人資料,並以留言、傳訊息的方式進行恣意的人身攻擊。

  對於一個網路使用者而言,如何行為纔符閤法律的規範?例如,在Facebook上,對於店傢的餐點及服務發錶評論,應該注意那些分際?將彆人的個人資料、照片、影像上傳網路前,應該注意那些事項纔不會誤觸法網?當自己的隱私、名譽、肖像被其他人侵害時,被害人要如何主張權利?相關的問題,作者林煜騰律師在本書裏都已提供完整的解答。

  林煜騰律師是颱大法研所公法組碩士畢業,於颱大法研所期間鑽研仇恨性言論和網際網路管製,碩士論文更由國際人權法的規範角度,討論仇恨性言論的管製方式,因而獲得2014年颱大法律學院碩士論文奬的肯定。除瞭紮實的法學訓練基礎,林律師也具有豐富的訴訟實戰經驗。坊間雖然不乏討論網路法律爭議的專書,但內容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而言,實在過於嚴肅,不易親近。本書的最大的特色即是林律師將常見的網路使用爭議,以案例集的方式,匯整成27篇的生活小故事,內容生動活潑,深入淺齣,作者更以白話文的方式,用最簡單的文字、輔以圖、錶說明,精確嚮讀者分析事實,闡述復雜的法律概念,在每篇故事的最後也臚列法院相關的判決的字號及內容,讓讀者可以自行延伸閱讀或作進一步的研究。

  相信這本書的齣版將成為網路法治教育種子,讓沒有法律基礎的讀者透過本書能快速理解相關法律的規定,也讓民眾能經由本書的介紹瞭解整個刑事、民事訴訟的架構,誠心的推薦給個人、學校、機關作為網路法治教育的必備參考讀物。

推薦序

蕭宇辰(颱灣吧共同創辦人、「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曆史」共同創辦人)


  說到法律大傢都很害怕,直覺想到艱澀的法條文字:「很難懂啦!反正齣事可以找律師!」這肯定是個會要你命的錯誤觀念。的確不是每個人都要很懂法律(這樣律師還怎麼混飯吃?)但你真的真的真的需要有基本對法律觀念的認識!

  就像是你不念醫科學醫,但還是會去瞭解健康保健的知識。因為你知道身體是自己的,等到生病找醫生已經是把身體搞砸以後的善後瞭。所以法律也一樣啊!等到被人告瞭纔找律師早就哭死!更何況颱灣看病還有健保幫你一把,犯法被告可就……自己看著辦吧。

  有些人覺得平常又不會做壞事,不用懂這麼多吧?但隨著行動載具普及,人與人的互動變得頻繁,世界也變得復雜。雖然彼得大大說:「如果可以簡單,誰想要復雜」但若這世界已然復雜,無知就不能是藉口。彆再信「不知者無罪」這種騙小孩的話瞭!無意間的傷人,依然是傷人。而網路上的種種法律規範經常不在大傢常識能理解範圍內。因無知而吃上官司者,身邊時有所聞。

  那要怎麼辦呢?我能給予網路世代的「我們」唯一的建議就是:看看這本書吧!本書作者林煜騰律師的專業度就不用我多說瞭,無論學經曆都是一把罩。我自己關心的範疇是教育,而我相信教育就是在緻力於改善資訊不對等的現況。很開心聽聞多年好友願意投身法律知識的普及寫作,讓不懂法律如我的人能夠免除無知。要記得,無知帶來的傷害依然真實,而你是需要為這些傷害付齣代價的。

  如果你還是覺得很睏難,你可以先從一個更簡單的準則齣發:「我手寫我口!」

  這五字箴言是從冏星人冏大那聽到的建議,我並把它凝煉成信條:按下Enter鍵前,想一遍若當事人站在你麵前,你會直接從嘴巴噴齣那些你即將送齣的文字嗎?如果你現實生活中不會如此,那就刪掉吧!

  網路的世界一點都不虛擬。它就是我們現代人生活中真實的一部份!

推薦序

苗博雅(《阿苗帶風嚮》網路節目主持人、社會民主黨全國委員)


  解嚴至今,颱灣政治民主化之路走瞭近三十年。但據個人經驗,「憲政主義」距離大眾仍然相當遙遠。多數民眾對於憲政主義的意義與重要性一知半解,甚至對權力分立與基本權保障仍存有根本性的質疑。「壞人不該有人權」、「大法官宣告民法違憲是司法淩駕立法」等想法仍深植人心。憲政主義隻是法律人小圈圈內的話題。走齣圈外,時常讓民眾産生看到恐龍的感覺。

  這些現象固然與中華民國政權的冷凍憲法脫不瞭關係。一部由殖民者強迫全民接受、但大部分時間都被政府當裝飾品的憲法,是不可能凝聚國民共同的情感,也難以成為認同的核心。不過,如果因為對中華民國憲法的質疑與厭惡,就連帶忽略憲政主義的重要性,顯然就犯瞭「把嬰兒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錯誤。如何能夠讓民眾對憲政主義産生認同,進而帶動對各種法律原理原則的重視,將是颱灣成為法治國的關鍵挑戰。

  欠缺對憲政主義的認識與信念,對民眾而言,法律僅是處理生活紛爭的工具,而非法治社會的治理規則。民眾對於「法律」有興趣,但限於「技術性問題」。隻想知道「如果我遇到某事,應該採取什麼動作」,但對於法律規定背後的各種原理原則興趣缺缺。本書作者林煜騰與幾位颱大法律係的同儕在318運動後,共同創立瞭《極憲焦點》部落格,試圖以憲法為連結,進行法律知識普及推廣,我認為是屬於積極「讓所有人親近憲政主義」的嘗試。

  《極憲焦點》創立至今,推齣包括華航罷工、颱鐵集體休假、網路言論等專題文章,皆是用常民生活關心的主題「偷渡」憲政主義。本書所聚焦的網路言論與誹謗、隱私與著作權等議題,也承繼瞭類似的寫作方式。除瞭介紹技術性的「知其然」,也夾帶瞭法律原理原則甚至憲政主義的論辯讓讀者「知其所以然」。期待本書的齣版,能夠讓讀者藉由關心切身法律問題,進而對憲政主義産生興趣與關懷。

作者序

林煜騰


  2017年颱灣上網人數已達1879萬,整體上網率更近80.0%,網際網路儼然已成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網路上的服務不僅為生活帶來便利,也伴隨著許多不易察覺的法律風險。稍有不慎可能就會無意間觸法,侵害到他人的權利;相對的,也有許多人在權利遭受侵害而不知如何有效救濟。

  這些網路糾紛中最常見的,就是在Facebook、Twitter、Line、WeChat或是類似網路平颱發言所生的言論爭議,這些問題主要環繞在誹謗、公然侮辱以及隱私侵害三大主題。在網路上問候他人老母是否為公然侮辱?寫食記給負評是否會構成誹謗?分手後將交往過程、私密事項上網公開,是否構成隱私侵害?法律如何在言論自由以及他人權利保障間的拿捏?都是本書要處理的重要議題。

  此外,網際網路資訊傳遞快速的特性,讓分享文章、影片、圖片以及直播節目變得相當普及,此時就容易涉及著作權侵害的問題。若所散佈的資訊,牽涉到情色或裸露的內容,更有觸犯散佈猥褻物品罪的風險。如何有效的利用、分享網路上的資源,但又不觸法,也是本書所關心的重點。

  「有權利必有救濟」這是本書的寫作理念。本書不僅僅是傳遞法律「知識」;更希望能透過書中的各個故事,讓各位讀者、網友,可以在發生爭議後,按圖索驥分析自己的處境找到適閤自己的救濟方法。書中針對每個主題在分析什麼是「違法」的同時,也分析什麼是「不違法」,以免網友們發言時動輒得咎。書中並引用大量的判決以及提供書狀的例稿。不論是權利受侵害者想要對行為人提告;或是認為自己並無違法想為自己辯護,都可以找到適閤的資訊參照。

  在寫這本書的期間,我一直是站在網路使用者的角度去設想網友們會切身需要的法律知識。書中還有許多其他的法律爭議無法在此一一介紹,待各位讀者自行發掘。在執業的過程中我一直相信在尋求專業的協助前,「法律」必須要有讓一般民眾自行理解、運用的空間存在,纔能完善的維護人民的權益。我很感謝本書的各位推薦人支持這本書背後的理念以及相信我在網路法律領域的專業。我也感謝FUN學齣版社的企劃,讓這本書可以付諸實現。這是一本輕鬆的小書,但翻開它,它會成為你/妳在網路上捍衛自己權利的良伴。
 

圖書試讀

11、感謝樓主分享好圖──妨礙秘密罪、散布猥褻物品罪與公然猥褻罪
 
「一凡,這邊。」爾傑大聲喊著。隻見一凡飛快把球妙傳給瞭爾傑。爾傑,再巧妙三步上籃。
 
「刷!」
 
「嗶——。」比賽結束的哨聲響起。
 
爾傑和一凡個性相差相當大,但同是籃球隊的成員,平常閑來無事,經常跟友係打打籃球,練練身體。
 
「今天跟電機係打的真痛快!」爾傑大口的喝著運動飲料,坐在場邊開心地說。
 
「是啊!最後一球實在是太驚險瞭。好險有逆轉勝,我想他們都傻瞭。」一凡拿起水瓶,往自己的頭上淋瞭下去。
 
「真的。」爾傑有點得意的迴答。
 
「不過,我記得電機係的係學會長,不也是他們球隊主將,怎麼今天沒上場?該不會你跟他已經鬧到不可收拾瞭吧?」一凡看著爾傑,抱著看熱鬧的心情問道。
 
「不不不!大人冤枉!是他自己腦子有洞,闖瞭大禍。」爾傑急忙撇清。
 
「怎麼瞭嗎?」一凡好奇的問。
 
「據說最近他跟他女友分手,走不齣來。結果玉石俱焚,搞得滿城風雨。不但把他女友的照片上傳,還放在Foxy上讓大傢自由下載,超刺激。搞得女方現在精神耗弱。」爾傑露齣「怎麼會有人如此白癡」的臉。
 
「不就照片而已,有什麼好耗弱的?」一凡疑惑著看著爾傑。
 
「你是白癡嗎?放的是裸照啦!還有精采的影片呢!」爾傑忍不住露齣一副「一凡你好傻好天真」的震驚貌。
 
一凡楞瞭一下,迴想珊妮跟他男友的事,慶幸珊妮沒有這個嗜好,也沒有遭遇到這種事。但一想到網路世界的可怕,就不禁的嘆瞭口氣:「唉!」
 
「乾嘛?想看唷?我有備份呀!哈哈。」爾傑作勢拿齣手機。
 
一凡趕緊說:「沒有啦!隻是想到你之前對那個會長的評論還滿對的。」
 
「你是說,上次我說他……。」爾傑話沒說完……
 
「就是個垃圾!」兩個人異口同聲的說道,接著兩個一起大笑,躺臥在球場邊的草皮,看著午後蔚藍的天空。
 
老派貓變法術
 
感情糾紛一直都是法律事件中最難解,也最常見的一塊。兩人感情融洽的時候,做什麼都好;一旦分手或離婚,不僅會彼此惡言相對(涉及誹謗、公然侮辱),所有曾經屬於兩個人的私密資訊,都可能以報復性的方式對外公開。
 
除瞭一般性的個人資訊,一種常見的糾紛就是散布另一半的裸照、性愛照片或光碟。這些資訊的産生有可能是偷拍、經過他方拍攝,甚至以直播的方式呈現。不同的的方式,會牽涉到不同的法律。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