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I 西班牙历史悠久,对欧洲政治及文明影响深远,自然文化遗产数量更高居全球前茅,是深受我国人喜爱的旅游国家之一;更于2015年获「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旅游与观光竞争力报告》评为「全球最具旅游竞争力」的国家。我担任驻西班牙代表期间,亦积极推动与西国签署航权协定,以利开启台西直航,进一步拓展台西文化、观光及经贸关系。
2015年有缘在西班牙巴塞隆纳出席欧洲华文作家协会成立二十四週年暨第十一届年会时结识杨翠屏女士,得知杨女士旅居法国四十余年,并担任该协会理事,长年推广华语文写作不遗余力。杨女士笔耕不辍,中法文着作、译作丰富,并数度获奖,写作领域涵盖文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医学、伟人传记等,广为我国各大图书馆及大学所收藏,在华人世界享有盛名。
杨女士旅欧多年,尤其钟情西班牙的人文与艺术,前着《你一定爱读的西班牙史:现代西班牙的塑造》一书介绍西班牙近代发展轨迹,而此次新作《情系西班牙》,则进一步呈现西班牙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瑰伟绚丽的城市建筑与丰富多元的宗教人文。她深入寻访西班牙历史遗址,纵览古今人物递嬗,历史兴衰,透过文字带领读者认识西班牙的前世今生。《情系西班牙》的问世,将有助读者一窥这个连结欧非两洲,及横跨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国度,并领略它融合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代的特有风情,值得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静心展读,细细品味。在此邀请大家随着杨女士一起深度神游西班牙。
中华民国外交部政务次长
侯清山
2016年8月12日
推荐序 II
2016年8月12日 久居西班牙的国人,不知不觉地喜欢上这个国家,适应了它夏季干燥炎热,高达四十二、三度的气候,更能享受它丰富多彩的食物,无论海鲜、肉类、蔬果,都种类繁多,烹调精美,西班牙也因此享有美食王国的称号。而其海滩、风土人情、一年四季接连不断的节日,更是游客们追逐的目标。
正因如此,西班牙在台湾的知名度逐渐上升。人们对西班牙的认识,不仅限于斗牛,对其他方面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大部分介绍西班牙的书籍,仍偏重于它的旅游观光、美食餐饮。有关西班牙历史、文化,较深层次的中文着作,却是少之又少,可说与西班牙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世界文化层面的重要与影响,极不相称,尚待有识之士努力。
旅居法国的台湾学人杨翠屏博士,潜心研究西班牙的历史与文化多年,阅读许多法文与英文有关西班牙的着作,并多次到西班牙访问,参观教堂、博物馆、修道院和名胜古蹟,并与这些机构的主管晤谈,了解更多的细节。她实地看到这些遗迹文物时,回想起书中读到的故事,就好像亲临现场,一切都变得活生生起来。这种研究与访问的结果,集结于她三年前写成的《你一定爱读的西班牙史:现代西班牙的塑造》一书。主要是叙述中世纪以后,卡斯地尔伊莎贝拉公主与亚拉冈王子斐迪南联婚,开始了西班牙各诸侯国的统一,直到菲利普二世西班牙极盛时期的这一阶段,可说是西班牙的黄金时期。不仅驱逐了阿拉伯人,发现了新航线,而且声势远播。殖民地遍及欧、美、非、亚诸大洲。该书在台湾出版后甚受好评,许多学校图书馆均收藏,成了了解西班牙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最近杨翠屏女士告知笔者,她完成另外一本关于西班牙的书,闻之十分高兴,也钦佩她坚持不倦的努力。因此,乐于向读者推介。这本《情系西班牙》是对西班牙文化各个领域的一个选样,包括城市、宗教、历史、人物各篇。每篇又分节,叙述不同的故事与人物。除了城市篇外,其他多篇也都以介绍各领域的人物为主。像创立天主教道明会的圣多明尼克、创立耶稣会的罗耀拉、西班牙功勋盖世的君王菲利普二世、波旁王朝的菲利普五世等。此外,对西班牙大戏剧家罗培‧德‧维加着墨甚多。更有西班牙画坛巨匠维拉斯凯兹、写实派大家哥雅,西班牙音乐的代表人物法雅。值得一提的是,她介绍了因研究大脑的「神经元学说」有成,曾获诺贝尔医学奖的西班牙医学家荷蒙‧伊‧卡哈尔。她说荷蒙‧伊‧卡哈尔与英国的达尔文、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所处时代相近,但前者的知名度远逊,亦可见她治学的细心之处。读她的人物故事,娓娓道来,十分引人入胜。
笔者曾问杨翠屏,为何她如此钟情西班牙。她说她在法国四十多年,获得巴黎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对法国有相当了解。法国文化博大精深,她在法国有如身在宝山,不知如何取舍。西班牙与法国比邻,她读历史,发现两国历史有许多关连,再加上造访西班牙亲身体验,逐渐迷上了这个相对比较陌生的国家,因而引起了她执笔介绍西班牙的愿望。
杨翠屏出生于台湾南部,1970年代初毕业于政治大学外交系。她没有投身外交工作,而远赴法国留学,就这样在法国定居,成家,从事写作、翻译、阅读、旅行,过着相当自由自在,而又颇为充实的生活。笔者2002年担任「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会长时,杨翠屏尚非该会会员(她是后来加入的),因此无缘相识。五年前欧洲华侨团体联合会在西班牙田那丽芙岛举行年会,欧华作协有十几位会员参加,杨翠屏亦同她的法国先生与会。大家每日相聚,十分高兴。杨翠屏颇高,说话带法国腔。她文笔简约流畅,相信她的西班牙情缘必将继续,会对西班牙历史文化作更深入,更全面的介绍。
笔者在西班牙生活逾五十年,有三十多年担任驻外记者的工作。每日撰写新闻报导,分析评论专栏,都脱不开时事性。虽然有时写点杂文,描述西班牙风土人情,但并未作系统性的介绍,说来令人汗颜。自1950年代以来,由台湾、港澳等地来西班牙留学的学生,虽无正式统计数字,但估计应在千人左右。大多数攻读西班牙语文或艺术(西班牙是世界艺术重镇),极少几位研读历史。他们有些获得博士学位,大都返台后在各大学任教,是目前国内西语界的一支中坚力量。希望假以时日,他们中间会产生以宣扬西班牙文化,写出有质量的阐述西班牙的着作的学者,成为我们的Hispanista。
前国建会西班牙分会会长
西班牙和平民主联盟理事长
莫索尔
2016年8月于西班牙南部小镇
推荐序 III 接到翠屏的邀约要我为本书写序,对我真是极大的挑战。我与翠屏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两人都离开了原来的所学—外交,翠屏走上了文学之路,并在法国定居从事写作,已经有好几本书陆续出版,是活跃的海外华文作家。我则改读经济学,后来从事学术工作,过去只写过学术论文。但因着老同学的情分,我很乐意接受这个挑战,第一次给文学书写序。
本书共分为四篇,城市、宗教、历史与人物。翠屏从多次在西班牙的深度旅游中找寻书写的感动与资料。我虽然也是喜爱旅游的人,但是过去因缘际会一直还未去过西班牙。现在退休时间多了,但年纪大了,对于远距离的旅行开始觉得有一点太累,所以西班牙一直也还未排入我的行程规划之中。读了本书,西班牙是我下一个必去的地方了。下面就本书内容,作先读为快的读书心得报告吧!
本书的第一篇是城市篇,以深度介绍景点为主。第一个介绍的景点是沙拉曼卡,它是西班牙着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位在西班牙的西部,是着名的历史古城。其古城于1988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翠屏夫妇曾经四次到这里旅游,漫步在古城中,见证这里发生过的历史兴衰。本文详细介绍了西班牙最古老的大学,沙拉曼卡大学(创立于十三世纪)的创立过程及后来的发展。其他景点还有「花木扶疏的哥伦布广场」及西班牙「最着名、最美丽、最热闹」的沙拉曼卡主广场,都是令人想要亲眼一睹的地方。
本书各篇都有介绍相关的知名景点。例如在历史篇介绍菲利普二世的生平与历史贡献时也介绍了在马德里西北五十公里的皇宫,艾斯科利亚王宫修道院(1563年动工,1584年竣工)。本书作者认为它是可以媲美凡尔赛宫的杰作。
西班牙一直是欧洲重要的天主教国家,本书第二篇介绍了几个西班牙历史上重要的天主教人物,我才知道天主教几个重要修会的创办人都是西班牙人,如:道明会的圣多明尼克,耶稣会的创立者罗耀拉。国人可能比较熟悉耶稣会,在清朝初年对于引介西方的知识与文化很有贡献的传教士利马窦,就是隶属于耶稣会。
早就听去过西班牙旅游的朋友说,在西班牙看到伊斯兰教留下的遗迹是旅行中最精彩的部分。本书历史篇对于从八世纪到十五世纪长达七百年伊斯兰统治期间,政权更迭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发展都有详细的描述,对于已经去过或预备要去西班牙旅游的人来说应该都是进一步了解这个时期的西班牙的最好参考。从本书中我不但知道现在的旅游胜地科多巴是当时「西方最繁荣的城市」,人口达一百多万人,更了解了科多巴在当时伊斯兰世界里有重要地位。
历史篇中另外一个引起我注意的历史人物是着名的伊莎贝拉女王(1451~1504)。她是扭转西班牙国势的重要人物,从伊斯兰教的摩尔人手中统一了西班牙半岛,塑造现代化国家。排除众议,高瞻远瞩赞助哥伦布远航,开启了第一个殖民帝国的黄金时代。在宗教上她也曾经获得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赐予天主教君主的尊号。西班牙国内几百年来对伊莎贝拉女王的评价愈来愈高,甚至在二十世纪展开了推动将她封为天主教圣人的努力,只是至今仍未成功。西班牙人认为「她聪明、有文化素养,书中对于宣圣的努力过程与争议点有详细的解说。
十五世纪之后伊莎贝拉女王让西班牙步上欧洲强权行列。西班牙在政治上及宗教上都是欧洲国家重要的一员,但是西班牙在后来工业革命的脚步落后其他欧洲国家,使它又落到欧洲边陲的地位。十九世纪西班牙在德法等主流文化看来只是一个在欧洲边陲有异国情调的地方。
本书第四篇人物篇中的第一章「杰作的诞生:卡门」就是描写十九世纪法国的剧作家梅里美与作曲家比才,以西班牙的异国文化为背景所完成的不朽杰作。
人物篇中的法雅则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西班牙本土出身最重要的音乐家,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作曲家以异国风情来创作西班牙风的音乐,法雅是西班牙人创作西班牙风的乐曲,以此来看,他应该也算是民族乐派的人物了。法雅年轻时曾在法国巴黎居住了七年,有机会认识当时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拉威尔、杜加等人,并与他们互相切磋,使作曲技巧更趋成熟。他的作品中以西班牙舞曲最为广传。一次大战爆发,逼使他回到西班牙。而西班牙内战,又让他决定前往阿根廷,最后逝世在那里。
总之,翠屏的文章有理性的铺陈,也有感性的抒发。她把对西班牙特殊情感,化成文字与读者分享,配上先生所照的精美图片,可谓图文并茂。我很高兴有机会先读为快,并为序推荐之。
前中国科技大学国际商务系教授暨商学院院长
薛立敏
2016年10月
自序 写完《你一定爱读的西班牙史:现代西班牙的塑造》之后,与西班牙的情缘未了。爱它灿烂的阳光、国营旅馆Parador、多种文化的历史、城市历史、美丽的风景、异国情调、比法国稍低的物价。
「无法抗拒伟人曾经站过的地方,过去崇高、高贵的力量极具吸引力……」是热衷古代艺术和文化,普鲁士驻教廷的代表威廉‧洪堡,在罗马向歌德吐露的心声。追踪伟人、历史人物步履,是精神兴奋剂和智性的喜悦。每一个形体曾经存在的地点都昇华成永恆的记忆,待我们去撷取。
2013、2015、2016年到我钟情的国家继续做深度之旅。艳阳下漫步于科多巴西北部拉赫曼三世的王城废墟阿尔扎哈;塞维亚西北方西班牙首座罗马城义大利卡也有我们的足迹。踏寻汉密卡创建的碉堡城市阿利坎特、迦太基在西班牙的首座重镇迦太基那、瓦伦西亚北部被汉尼拔军队攻陷的沙贡特城堡等。接着我们还意犹未尽,到义大利亲临汉尼拔击败罗马军队的三个战场:托雷比、塔西门湖畔(此地旅游中心还送我一面三角形旗帜)、及坎尼,面对历史遗迹,肃然起敬油然而生,兴奋、感动、感恩情绪其实是交杂的;历史事件不再是枯燥的书本知识、理论,它成为活的经验,印象深刻、烙印脑海,形成一部分的自我,不灭的灵性。
西班牙宗教气氛浓厚,许多宗教节庆尚被保留,此地还出了许多圣人,本书介绍西班牙家喻户晓的圣德瑞莎,耶稣会的创办者罗耀拉及道明会创始人多明尼克。历史部分包括罗马统治之前、罗马时期、伊斯兰教统治下的伊比利半岛,几位杰出、有特色的君主。人物篇介绍在科学、文学、绘画、音乐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
曾经住游西班牙的作家:战地记者的经验,海明威谱成描述西班牙内战的《战地钟声》,关于斗牛的《午后之死》,有关Pamplona奔牛节的《太阳照样昇起》,《第五纵队与西班牙内战的四个故事》;里尔克在宏达居留过的英国旅馆,后来旅馆还保留他住过的房间,当作小型博物馆,院子有其雕像;华盛顿‧艾文(Washington Irving)两次停驻西班牙,先后发表《哥伦布的生平与航行》、《征服格纳达的传闻》、《哥伦布的旅伴》、包括游记、随笔和故事集的《阿尔罕布拉宫的故事》;周游欧洲列国的安徒生发表了一部旅行手记《西班牙纪行》,马拉加有其坐姿雕像。
西班牙旅游景点举世闻名,是除了法国外观光客最多的国家。这方面的中文导游书不胜枚举。历史的、艺术的、宗教的、人文的西班牙,皆有它独特的魅力,希望我这本书能给读者带来另一种层次的认识与体会。旅行不只是走马看花、初次印象。造访南欧这个热情洋溢、风光明媚的国度时,更具第三只慧眼及深度的内涵。
衷心感谢外子耐心、热诚地陪伴我到穷乡僻壤、观光客足迹罕见的地方,为了拍摄照片,他还购买优质的相机,让西班牙的历史、人文景观能够更加美好地呈现在读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