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唯一由专业团队亲自採访的第一手旅游资讯导览书
完全符合台湾人旅游习惯和喜好,让你大喊「太实用了!」
这里是离天最近的一方净土,是雪域子民的故乡,更是世界级的观光圣地。
以现今的行政区域划分,大西藏的范围包括:西藏自治区、大部分的青海、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以及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若以地理划分,则以青藏高原为主,高原海拔平均超过6,000公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崑崙山、喀拉崑崙山脉、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擎天耸立于这「世界屋嵴」之上。西藏第一大河雅鲁藏布江自冈底斯山向东奔流,穿过喜马拉雅山后与恆河交会,而黄河、长江、澜沧江也都源自于青藏高原。弥漫神秘气氛的藏传佛教圣地、清丽脱俗的高山湖泊、无尽的草原风光、气势惊人的冰河奇景,甚至珍贵稀有的野生动物......难怪所有旅人都难逃大西藏的魅力。
★第一手资料,深度广度一把抓
文字与摄影记者为你先行探路,亲自前往採访,实地造访各大景点等,是兼顾广度与深度的旅游导览书籍。
★分区导览,深入大西藏
本书分为「西藏」、「青海」、「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区)」四大部分,并介绍八条古往今来最具代表性的进藏路线,深入大西藏最菁华的景点。
★一分钟变身旅游达人
编辑严选大西藏之最,藏传佛教圣地拉萨、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青海湖的美丽风光、世外桃源香格里拉,秒抓旅游重点,不错过必玩必体验;专业的景点介绍更让你瞬间变身同伴眼中的旅游达人。
★聚焦藏族人文风情
藏族的民族性乐观、豪爽、坚毅,外貌呈宽嘴、薄唇、棕肤,藏人主要分布于卫藏、安多藏区和康区,其人文风情因独特的生活方式而显迷人,本书将带领读者感受藏族面貌万千的歌舞、服饰、宗教、饮食及民居风情。
P.6 欢迎来到大西藏 Welcome to Great Tibet
P.8 大西藏全图 Map of Great Tibet
P.11 旅行计画 Plan Your Trip
P.12 大西藏之最Top Highlights of Great Tibet
P.22 大西藏精选行程Top Itineraries of Great Tibet
P.23 最佳旅行时刻When to go
P.24 大西藏好味Best Taste in Great Tibet
P.26 大西藏好买Best Buy in Great Tibet
P.27 大西藏百科Encyclopedia of Great Tibet
P.28 大西藏历史History of Great Tibet
P.30 认识藏族The Tibetan People
P.39 经典进藏路线大解析Get into Tibet
P.58 大西藏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s of Great Tibet
P.59 分区导览
P.60 西藏
P.62 如何玩西藏各地
P66 拉萨
大昭寺‧八廓街‧布达拉宫‧宗角禄康公园(龙王潭)‧药王山‧小昭寺‧西藏博物馆‧色拉寺‧罗布林卡‧哲蚌寺
P.91 拉萨周边
甘丹寺‧羊八井‧当雄‧纳木错‧扎西半岛‧念青唐古拉山‧多加寺
P.100 日喀则及周边
扎什伦布寺‧班禅新宫‧喜格孜步行街‧自由市场‧萨迦寺‧珠穆朗玛峰‧绒布寺‧江孜‧帕里‧夏鲁寺
P.119 山南
昌珠寺‧雍布拉康‧卡若拉冰川‧羊卓雍错‧桑耶寺
P.126 林芝
巴松错‧南迦巴瓦峰‧巴结巨柏林‧鲁朗林海‧米堆冰川‧然乌湖
P.130 那曲及阿里
那曲‧色林错‧象雄王国遗址‧狮泉河‧改则‧革吉‧班公错‧冈仁波齐峰玛旁雍错‧ 纳木那尼峰‧拉昂错‧普兰‧札达
P.145 青海
P.148 格尔木
西王母瑶池‧万丈盐桥‧崑崙桥‧纳赤台‧西大滩‧崑崙山山口‧五道梁‧沱沱河镇‧雁石坪‧唐古拉山口
P.154 都兰
吐蕃墓葬群‧贝壳梁‧香日德班禅行辕
P.157 青海湖
日月山‧倒淌河‧海神亭‧二郎剑景区‧鸟岛‧沙岛‧原子城‧金银滩草原
P.163 唐蕃古道
玛多‧玉树
P.169 黄河湟水谷地
贵德‧尖扎‧同仁
P.174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P.176 亚丁三神山及周边
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乡城‧理塘‧巴塘
P.188 贡嘎山一带
磨西镇‧贡嘎山‧海螺沟景区‧康定‧塔公‧泸定
P.196 甘孜及周边
新路海‧雀儿山‧甘孜‧德格‧石渠‧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白玉
P.207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P.209 香格里拉(中甸)
属都湖‧碧塔海‧噶丹‧松赞林寺‧独克宗古城及龟山公园‧纳帕海‧白水台‧虎跳崃
P.216 德钦
梅里雪山‧飞来寺‧白茫雪山‧金沙江大转弯‧明永冰川‧噶丹‧东林竹寺
P.220 聪明旅行家The Savvy Traveler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触手可及的厚重感仿佛在翻阅历史的卷轴。封面那幅带着强烈艺术风格的插画,色彩浓烈又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苍凉,让人第一眼就被深深吸引,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古老而神秘的画面。迫不及待地翻开,我发现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语言考究,却又不会显得生涩晦涩,而是有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他似乎对这片土地有着最真挚的情感,字里行间流淌着对高原风光、人文风俗的细腻描摹。读着读着,我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刺骨的寒风,闻到酥油茶的香气,看到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听到寺庙里低沉的诵经声。作者对于细节的捕捉尤其到位,比如他对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的描绘,那些平凡却又充满智慧的细节,让我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地理的介绍,更像是一次深入灵魂的朝圣,带领读者去探索那遥远而神秘的精神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阅读下去,去了解更多关于这片土地的故事,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前所未有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图书名称”的书,更像是一次深入骨髓的体验。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似乎能够将读者带入到那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让他们亲身感受那里的一切。我尤其喜欢他对自然风光的那种描绘,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那种能够触及灵魂的壮丽。山川的巍峨,湖泊的宁静,天空的湛蓝,都仿佛跃然纸上,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与自然融为一体。除了自然,他对当地人民的描绘也同样精彩,那些朴实的面容,坚韧的眼神,以及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作者并没有将他们简单地符号化,而是深入挖掘他们内心的世界,展现了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智慧与坚强。这本书的结构也很巧妙,他并没有按照传统的章节顺序推进,而是通过一些看似零散的故事,将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立体的图景,让人读完后回味无穷。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对我认知的一次拓宽。我一直对“图书名称”抱有一定的刻板印象,认为它们要么是枯燥的地理介绍,要么是泛泛而谈的历史陈述。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和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将这片广阔地域的独特魅力展现在我眼前。他并没有局限于单一的维度,而是从文化、历史、地理、宗教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巧妙地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复杂的历史事件时,能够做到客观而不失温度,既有严谨的考证,又不乏人文的关怀。他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梳理,也让我对这片土地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作者在书中展现了他对这片土地持久的关注和深厚的情感,这种真挚的情感贯穿始终,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韵味。
评分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并没有那么高,毕竟“图书名称”这类题材很容易落入俗套。然而,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独特的叙事风格所吸引。他没有选择宏大叙事,而是从一个非常微观的视角切入,用一种近乎散文的笔调,讲述着一些零散却又充满力量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关于淳朴的村民,或关于古老的习俗,或关于隐藏在岁月深处的传说,都以一种极为真实和动人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对人物情感的刻画尤为细腻,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并通过简练的语言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能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仿佛与他们一同经历了生活的点滴。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让整本书充满了人性的温度,也让我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共鸣。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细节的关注,那些被忽略的、微不足道的细节,在他的笔下却成了揭示人物性格、展现时代变迁的绝佳注脚。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图书名称”的预期。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相对客观、资料堆砌的介绍性读物,但事实证明,它更像是一次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视角的深度探索。作者并没有选择简单罗列事实,而是用一种非常个人化的笔触,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其中。他的叙述方式极富感染力,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读者穿越时空,走进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对于那些被历史尘埃掩埋的细节,作者的处理尤为精彩。他并没有刻意去挖掘那些耸人听闻的事件,而是从生活化的视角切入,展现了在这片广袤土地上,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坚守与传承。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绘自然风光时所运用的意象,那些生动而富有诗意的比喻,让我对高原的壮丽与柔情有了全新的认识。整本书读下来,感觉不仅仅是在获取知识,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与作者,也与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