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華麗轉身:漢字的源流、演進與未來的生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漢字的華麗轉身:漢字的源流、演進與未來的生命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作者 王明嘉 等28人
出版者 大塊文化
翻譯者
出版日期 齣版日期:2018/08/29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5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讓我們共同使漢字更華麗,
  也因漢字而更華麗。

  漢字數韆年來,傳承著中華文明,推動著文化運行,與常民生活共存。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大塊文化閤作的《漢字的華麗轉身》,期望藉著蒐集、探討1949年前、後至今漢字形體的演進,以及記錄近代漢字對生活樣貌的影響,讓新時代讀者更能感知漢字及其文化底蘊,與漢字文化的精神更加貼近。

  本書邀集瞭三十一位學者專傢、作傢、藝術傢、設計師、圖文創作者、文創工作者、文化研究者……以撰文或受訪等形式參與,細細描述、分享他們所觀察與體會的漢字文化演變,從商代晚期甲骨文開始,談到民國初年的漢字形象,再延伸到今日的臺灣、香港,切入角度多元,有學術、歷史、政治層麵的討論,也有藝術、設計、生活方麵的應用。

  經過為時一年多的策畫、採訪,透過這本書,我們明白:麵對新時代的浪潮,漢字正在匯集各方潮流帶來的能量。漢字的每一次轉身,衣衫飄轉間,漾齣的是百花齊放的華麗。漢字從古至今都有著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梳理漢字的過去:記錄漢字的演進,以及與政治、社會、文化、生活互動的歷史,展現漢字文化底蘊。
  *正視漢字的現在:探訪投入漢字文化推廣、保存的人們,發掘漢字在當代的生機。
  *想像漢字的未來:網羅漢字文化相關產業、設計、文創工作、藝術創作的故事,描繪新時代漢字麵貌。

著者信息

撰文者簡介

王明嘉


  設計師、王明嘉設計事務所負責人。曾任美國紐約D&L Graphics設計指導、美國康乃迪剋Design Lab字體設計指導、美國紐約PDR字體設計師、美國紐約Miller Advertising視覺設計。著作:《字母的誕生》。

呂佳真

  文字工作者。1965 年生,東吳大學歷史係畢業,熱愛閱讀,篤信「文字」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

李宗焜

  1960年生於臺灣臺北縣金山鄉農村。臺灣大學中文係學士(1985)、中文研究所碩士(1990)、北京大學文學博士(1995)。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歷史文物陳列館主任。臺灣大學歷史係、中文係兼任教授。學術專長:甲骨學、古文字學。著有《甲骨文字編》等。業餘從事書法、篆刻的研究和創作。

李歐梵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冼為堅中國文化講座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教於美國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印第安納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名校。重要學術著作有:《上海摩登》、《鐵屋中的吶喊:魯迅研究》、《中國現代作傢浪漫的一代》等。2004年自美退休,現居香港。又著有文化評論著作二十餘種,包括音樂 ,文學, 電影, 建築以及人文經典閱讀等。最近齣版的有:《情迷現代主義》、《人文六講》、《音樂六講》和《中國文化傳統的六個麵嚮》等。

邱鐘義

  文字工作者。輔仁大學歷史係、臺大歷史所畢業。

郝明義

  1956年齣生於韓國。1978年臺大商學係國際貿易組畢業,次年開始進入齣版業工作。歷任長橋齣版社、《2001月刊》、《生產力月刊》、《時報新聞周刊》之特約翻譯、編輯、主編、總編輯等職。1988年任時報齣版公司總經理,1996年離任。同年鞦,創立大塊文化。1997年初接任臺灣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兼總編輯,1999年底離任。2001年創立Net and Books。2010年創立ChineseCUBES中文妙方。其所發想的中文妙方產品榮獲2013年德國iF設計大獎的傳達設計獎(iF Communication Design Award 2013)。現任大塊文化、Net and Books 董事長。著有:《工作DNA》(增訂三捲)、《故事》、《那一百零八天》、《他們說》、《越讀者》、《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如果颱灣的四周是海洋》、《大航海時刻》、《尋找那本神奇的書》。譯著:《如何閱讀一本書》、《2001太空漫遊》。

張炳煌

  字子靖, 1949年生於臺灣,著名書畫名傢。1980年起在臺灣電視聯播「中國書法」,及書寫「每日一字」,示範近二十年。對書法推廣不遺餘力,博得極高盛名。曾獲社教獎章、漢城奧運美術金質獎章、全球中華文化薪傳、臺灣榮譽中國文譽獎章等。張炳煌的書法藝術相當廣泛,引領臺灣書法的新藝境。並參與研發全世界最先進的數位e筆書寫係統,帶領書寫工具走入新裏程碑。2017年首辦書法與音樂對話,開啟書法不同領域。2010年獲選為中國書畫報中國書法十大人物及2014年大書法最具影響力人物等。現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兼文錙藝術中心主任暨書法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四川大學、華僑大學客座教授、中華書學會會長、國際書法聯盟總會理事長、國際蘭亭筆會總會會長、中華詩書畫傢協會理事長、臺灣數位e筆書畫藝術協會理事長、臺灣佛教傳道協會理事長、臺北書畫院院長及中國書法博物館(鐵嶺)名譽館長等。

陳柔縉

  臺灣大學法律係畢,曾任記者,現為作傢、臺大新聞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著有《颱灣西方文明初體驗》、《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舊日時光》、《廣告錶示:__。》、《一個木匠和他的颱灣博覽會》等日本時代社會生活歷史相關書作。

陳儒修

  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電視學院電影理論博士,目前為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係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電影、文化研究、流行文化與傳播新科技。著有《穿越幽暗鏡界:颱灣電影百年思考》(2013)、編有Cinema Taiwan: Politics, Popularity, State of the Arts(2007,與Daryl Williams Davis閤編),以及譯作《電影之死:歷史、文化記憶與數位黑暗時代》(2004)、《佛洛伊德看電影》(2004,與鄭玉菁閤譯)、《電影理論解讀》(2002,與郭幼龍閤譯)等。

遊國慶

  號任安、訒盦,中國文學博士,國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長期研究銅器、銘文、璽印、篆刻、漢字、書法,並從事漢字書法與篆刻之教學與創作。初入故宮為秦孝儀院長撰文、作字、治印;後入器物處研究銅器金文、璽印篆刻;復轉教展處執行「漢字博物館先期規畫」,推廣漢字、書法。曾籌辦「文存周金——故宮西周金文」、「邦國重器——院藏銅器菁華展」、「皇帝的印章」、「古典文明——商周文物展」、「印象深刻——故宮院藏璽印展」、「鐘鼎彝銘——漢字源流展」、「吉金燿采——中國青銅器展」等展覽。編撰齣版銅器銘文、璽印篆刻、漢字書法相關之專書十餘種,論文百餘篇。 建國一百年,以「十二體韆字文」等六件作品,獲中山文藝創作獎。(複製件懸掛教育部展示)曾任何創時書法館、耕莘文教院、中央大學等書法講座,印林雜誌社總編輯。兼任中央大學、輔仁大學教授,授古器物鑑賞、書法研究、書法賞析與創作、訓詁學、中國文字學等課程。現為日知書學會會員、臺灣印社社員。

黃智陽

  黃智陽,別名黃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碩士,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學博士。現為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國立師範大學美術係兼任教授。曾任全國美展、大墩美展中山青年文藝獎、臺積電書法篆刻大賽、桃源美展、新北美展、宜蘭美展等評審。曾齣版的專業著作:《草書》、《知白守黑-道傢思維在書藝中的實踐》、《臺灣藝術經典大係書法藝術捲》、《戰後(1945-2010)臺灣現代書法發展研究》、《無礙-黃陽書法創作集》等。

葉俊麟

  justfont 共同創辦人,字戀粉絲團與金萱募資發起人,2010年成立 justfont 並開發完成中文第一個網頁字型服務,為目前最大的中文網頁字型服務。長期和公司夥伴們一起投入字型設計教育推廣活動,本身略懂程式以及字型設計,初窺書法行草門檻,目前正在禪坐、篆刻、國畫等領域學習中,自我期許能用30年時間改變臺灣的字型風景。

管仁健

  1963年生於北投,文史工作者。一個落拓潦倒,堅持把自己關在「時間膠囊」裡,新的事記不住,老的事又忘不掉,在無奈裡尋求迴憶的後青春期男生。

蔡亦竹

  日本築波大學地域研究科日本研究碩士,同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科文學博士。專攻民俗學。現職為實踐大學應用日文係助理教授。在學術和政治、實務和夢想間漂流,留學日本,現居臺南。人生的信條是「既生於世,豈不遊哉」。

繪者簡介

阿尼默


  有天他一時不察拿瞭顏料當巧剋力棒吞下,發現這簡直是人間美味,於是天天以此裹腹,顏料就在肚子裡一層層上色,直到吐齣內臟形狀的翻模,那腸、那胃、那心,真是美,堪稱內外雙修。齣版過圖文書《消失在儀錶闆上的366》。

筆頭 Penpoint

  漫畫插畫兩邊跑,正在茫茫的創作路上緩慢前進。2011年開始於同人場自費齣版作品《MIXING REGION》等。2012-2014年於CCC創作集發錶援外醫生係列短篇《荒漠病院》、《叢林病院》。2015年於comico連載《失衡線》

鄭婷之

  高雄人,目前是一個自由接案設計師,喜歡的東西都很平凡,可以忙碌的時候聆聽看過很多次的電影,也可以一邊畫畫一邊聽無聊的政論節目,現在是一隻倉鼠的主人。

受訪者簡介

王九思(華力創意)


  華力創意總監,新銳時尚藝術傢,自創CHiNGLiSH字體,將漢字與拉丁文字糅閤。

王介盈、王蔓霖(來字哪裡)

  2017年以「組字印章」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新秀賞,隻需要六個印章就可以蓋齣所有的漢字。

何佳興

  同時以藝術傢和設計師兩者的身分活躍,堅持將書法和篆刻融入設計作品當中,第十一屆和第十四屆金蝶獎金獎得主,2017年獲推薦進入國際設計師協會AGI(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國際平麵設計聯盟)。

何思瞇

  國傢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

李耀鳴、達達(Kevin 紋身彩繪藝術工作室)

  李耀鳴長年投入紋身工作,並緻力於紋身業的組織化及證照化,現任中華民國紋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聯閤會理事長。另外也曾主辦2010、2011年世界紋身菁英博覽會,2018年也即將在臺北舉辦此盛會。他是西門町紋身大街創辦人,也是西門町商圈管理協會的理事長,他的店Kevin 紋身彩繪藝術工作室也在紋身大街上。達達在Kevin 紋身彩繪藝術工作室擔任首席紋身師,並擔任臺北市紋身工會總幹事,國中畢業後就開始從事紋身工作,特別擅長圖騰字體的設計與創作。

姚榮鬆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總編輯,曾任臺灣師範大學臺文所所長。

張介冠

  日星鑄字行第二代負責人。在電腦排版印刷逐漸取代活字印刷之際,仍堅持「隻要還有一傢印刷廠用得到鉛字,日星就絕不關門。」默默的守護即將要消失的活字印刷傳統工藝。2012年因保存鑄字技術及推廣鑄字工藝而獲頒「臺北市傑齣市民獎」。

張柏韋、陳慕天(美感細胞)

  美感細胞由三位交大學生(張柏韋、陳慕天、林宗諺)所創立,想要藉不分貧富城鄉人手一本的教科書,將美帶到全臺灣每一個角落。

曾昭昶

  香港塗鴉達人,塗鴉工作室AWS(Afterworkshop)創辦人。以Uncle為名從事塗鴉創作多年,另外也從事平麵設計、插畫、產品設計等工作。

黃心健

  學的是科技、玩的是藝術。既是SONY PS2遊戲的藝術總監,也是政大傳播學院的教授。不曾停下嘗試結閤藝術和科技的腳步。2017年以《沙中房間》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

顏宏霖(一間印刷行)

  一間印刷行老闆,產品「一張名片——隨身活版印刷機」將傳統工藝隨身化。

攝影者

何經泰

周緻

許育愷

(名單依首字筆畫排列)
漢字的華麗轉身:漢字的源流、演進與未來的生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序 /鍾永豐
總論 /郝明義
漢字年錶――與漢字相關的大事

*第一部 寫刻鑄印的轉身
從符號到文字 /李宗焜
甲骨文與漢字的發展 /李宗焜
從「寫」到「刻」、「鑄」、「印」:漢字與資料保存 /遊國慶
硬筆與軟筆:書寫媒材轉變與漢字演化 /遊國慶
漢字書法美學 /黃智陽
造字時代的生活日常 /阿尼默、編輯部
雕版印刷對漢字傳播的影響──
五代、宋、元至清朝,鈔本、刻本的發展 /遊國慶

*第二部 走進民國的轉身
當漢字走進民國:一些初步的描述和探討 /李歐梵
簡體字與正體字之別:迴顧歷史的背後 /郝明義
以身殉字的陳夢傢 /呂佳真
羅傢倫在臺灣功敗垂成的漢字簡化案 /管仁健
漢字使用的新課題──迴歸正統:漢字形體溯源與字體、文化之存續 /遊國慶

*第三部 走進亞洲的轉身
日本製的不是隻有冷氣、冰箱──近代新漢詞在臺灣的傳入與轉變 /陳柔縉
另一種文字簡化──日本的漢字浪漫 /蔡亦竹

*第四部 走進臺灣的轉身
1960 年前後的國語文教學與正體漢字文化的確立──「周全詳盡」的課程標準與統編本教科書 /邱鐘義
臺語中的古語與漢字保存──訪《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總編輯姚榮鬆 /邱鐘義
創新活版印刷的守字人──
專訪日星鑄字行負責人張介冠 /邱鐘義、周緻
電影中的文字符號說瞭什麼?──從《兒子的大玩偶》到《郊遊》,讀齣臺灣的社會實景 /陳儒修
社會現形練字簿 /鄭婷之、編輯部

*第五部 走進資訊時代的轉身
中文輸入法與中文電腦之齣現及對電腦產業的影響 /郝明義
倉頡戰隊CJ ──倉頡輸入法擬人漫畫 /筆頭、編輯部
中文字體設計與漢字字型繪製 /王明嘉
中文字型產業的挑戰與改革──網路社群時代新模式 /葉俊麟
如何寫齣好漢字:從毛筆到e 筆 /張炳煌

*第六部 走進藝術與生活的轉身
放任身體的感覺去寫字,寫齣自己的字──專訪設計師何佳興 /邱鐘義、何經泰
韆奇百態的漢字紋身──專訪紋身聯閤會理事長李耀鳴和紋身師達達 /邱鐘義、周緻
噴齣漢字新未來──專訪中文塗鴉工作者曾昭昶 /邱鐘義、曾昭昶
美感細胞的教科書再造──讓孩子接觸到不一樣的美 /邱鐘義、周緻
新一代漢字是這樣練成的──來字哪裡、華力創意、一間印刷行的玩創文字世界 /邱鐘義、周緻
徜徉於數位空間的文字魔法師──專訪數位藝術傢黃心健 /邱鐘義、許育愷

結語 /郝明義

 

圖書序言

總論

郝明義 (大塊文化董事長)


  漢字是人類文明中很特殊的一種力量。

  數韆年來,它是人類各種古老文字中,唯一持續存留並活用的文字,並且以一個個方塊「字」為單位而各自存在自己的意義。其他的拼音文字都難免要和語言結閤為一體,但是主要錶意的漢字卻可以和語言相結閤使用,也可以分離使用。

  因此,這種文字不隻是在時間切麵上傳遞瞭華夏文化,凝聚瞭漢族的概念;在空間切麵上,它也成為聚閤不同民族、治理國傢的工具,甚至很早就普及亞洲,成為包含日本、韓國各地通用的國際文字。

  漢字為什麼會不同於其他文字和語言,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我們想要透過這本書來迴答的是:因為在歷史長河中,漢字有持續不斷的轉身機會。
  一方麵,這些轉身的本身就很華麗;另一方麵,這些轉身也造就瞭漢字的華麗。

  ※※※

  《漢字的華麗轉身》,架構共分六個部分。

  第一部,主要是談漢字在呈現方法,「寫」、「刻」、「鑄」、「印」上的歷次轉身 。
  漢字由符號轉化為文字、由隻能定點呈現的文字轉化為方便傳播的文字、由生活與工作上使用的文字轉化為與藝術結閤的文字,都和書寫、呈現工具的變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因此,這個部分的各篇文章的焦點就集中在隨著「寫」、「刻」、「鑄」、「印」的各種文字呈現與保存媒材的演進,漢字如何演化,如何越來越走進每個人的生活,擴大影響力。

  第二部,談漢字走進民國的轉身。
  經過數韆年時間,到中華民國建立,漢字的發展進入一個劇變的時代。

  一方麵,是當時西方各種新式媒體、印刷科技、商業活動湧入門戶大開的中國,給社會和個人的各種層麵都造成翻天覆地的影響。也因此,漢字在其中的應用,也呈現前所未有的活潑與生機。

  另一方麵,從清朝末年就在西方衝擊下齣現的救亡圖存的呼聲日益升高,許多急切的知識分子認為國傢積弱不振,甚至走嚮滅亡的病根,在於民智不開、教育不普及。而民智不開、教育不普及的根源,則在於漢字的「三難」(難讀、難認、難寫),所以不但有各種改革漢字之議,激烈的根本就主張廢除漢字。漢字存廢的各種不同立場,不但激化學界與文化界的對立,也成為國共兩黨相爭的另一個陣線。

  因此,這個部分主要談漢字走進民國之後麵臨的生機與危機,以及正體字與簡體字相爭的過程和背景。

  第三部,談漢字走進亞洲的轉身。
  漢字在亞洲是最早也是使用地域最廣的國際文字。韓國、日本等地,因為長期使用漢字,即使使用不同的語言,仍然與華夏文化產生緊密的結閤,形成漢字文化圈。

  十九世紀中葉之後,日本因為最早開放門戶,所以成為漢字文化圈與西方文化接觸的最前沿;也因為日本全麵西化,沒有包袱與束縛,所以在使用漢字來詮釋、錶現、結閤西方文化的概念和術語上,極為靈活,給漢字的應用帶來嶄新的生命力,迴頭深刻影響整個漢字文化圈。

  因此,這個部分主要談近代的日本對漢字在二十世紀的應用上做瞭哪些貢獻,如何為漢字提供瞭另一次轉身的機會。

  第四部,談漢字走進臺灣的轉身。
  1949年之後,國民政府來臺。從早期一度曾經也要推行簡體字,到後來以堅持正體字為反共堡壘,確立也堅持正體字的國語教育,中間有個過程。另一方麵,隨著臺灣社會的民主化發展,本土意識日益受到重視,臺語被列入母語教學當中的一環。而臺語和中古漢語的諸多音韻與詞彙又有韆絲萬縷的關係,這些也就成為越來越多人研究的重點。

  因此,這個部分主要談漢字在臺灣有關教育、社會、生活各方麵呈現的麵嚮,以及引動的影響。

  第五部,談漢字走進資訊時代的轉身。
  民國初年,主張廢除漢字的聲浪中,除瞭基於「三難」的理由之外,還有個理由就是在當時的排版印刷科技、打字機的便利之對照下,漢字難以檢排,不方便傳播媒體的使用。其後隨著電腦齣現與逐漸普及,漢字之難以檢排,難以應用在這個重要的科技發展上的問題,也顯得無比巨大。正在這個時候,由硃邦復發明的倉頡輸入法及中文字形產生器,解決瞭這個難題,不但造就由臺灣齣發的全球中文電腦相關產業的發展,也為漢字走進資訊革命提供瞭轉身的機會。

  因此,這個部分主要談這個過程,以及仍然有待努力的相關課題。

  第六部,談漢字走進藝術與生活的轉身。
  在二十一世紀,當漢字擺脫政治的牽絆、固有意識形態的束縛、呈現工具與科技的不便之後,在網路時代與全球化環境中,漢字有機會和每個人的生活產生新的化學變化。

  因此,這個部分就主要談漢字可以如何和身體、紙本、數位形式進行各種藝術與創意的錶現,產生再一次的華麗轉身。

  ※※※

  因緣際會,臺灣今天擁有一個得天獨厚的機會,為漢字在二十一世紀的轉身提供最神奇的可能。
  在展現這種可能上,臺北又有一個獨特的位置。

  2004年,臺北市首開「漢字文化節」的舉辦,很有意識地探索自己在這個位置上可以發揮的角色和作用。當時全球掀起華文熱,臺北市自覺地肩負起「正體漢字之都」的文化傳承重責。首屆「臺北漢字文化節」不僅是臺北市首度以正體字為核心議題舉辦的文化活動,也是臺灣嚮全世界正名漢字的開始。「傳統、現代與科技」的活動規畫理念,也形成此後的主軸。

  臺北漢字文化節舉辦數屆之後,我們團隊參與瞭2012年第八屆的籌辦。
  也因為那一屆的工作經驗,我格外相信臺北市在這件事情上有對內和對外兩個方嚮的事情要做。

  對內,舉辦與臺北市文化資源做密切結閤的多元活動,讓市民對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正體漢字產生新的樂趣。如此,讓臺北人為自己是正體字的堡壘而自傲;讓臺北人快樂地從日常生活中對漢字進行新的開發與創造,並且和全世界分享我們的自傲與快樂。

  對外,提齣具備國際視野的文化論述,在國際舞臺上建立影響力。臺北市漢字文化節要連結全世界,一方麵讓臺北的漢字文化資源為國際所注目,另一方麵也讓臺北的漢字文化資源轉化為產品走上國際。

  再過六年後的今天,我們與臺北市文化局策畫《漢字的華麗轉身》這本主題書,也同樣希望維持這些核心理念。我們希望經由這一本書的齣版,不論是臺北市民,還是生活、工作,甚至遊覽於臺北市的人,都能體會、欣賞漢字的傳承與發展一路來到臺北市的意義與價值。

  讓我們共同使漢字更華麗,也因漢字而更華麗。

圖書試讀

***第一部 寫刻鑄印的轉身 ***
 
〈從符號到文字〉李宗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現在所能看到最早的係統漢字是甲骨文,它已經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文字體係,在它之前必然有很長時間的發展期,可惜這段時間的文字資料太少,我們能討論的不多。
 
在考古發掘中,有一些幾何形刻畫符號齣現,這些符號年代上最早的距今約六、七韆年,因此有人認為六、七韆年前漢字就齣現瞭。如西安半坡齣土的陶器上有些刻畫符號,就被與漢字聯繫起來,認為「×」是「五」、「+」是「七」、「│」是「十」等,如果此說成立,那麼距今六、七韆年前漢字就已經齣現瞭。
 
除瞭西安半坡的陶符外,距今四、五韆年的山東大汶口文化晚期遺址,還有一些頗為象形的刻符,也有學者跟後來的漢字對應起來,如將圖b左釋為「旦」,圖b右為其繁體,從形體來看似乎也不無道理。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要解釋這個問題,就要牽涉到文字與符號的區別。文字的基本要素是能記錄語言,而且有讀音。拿這個標準來看,文字跟符號的區別就容易劃分。我們說甲骨文是文字,因為它有讀音,而且明確錶達字義(即明確記錄語言),如甲骨文的「×」,我們知道它就是記數的「五」,音義明確,但西安半坡齣土刻在陶器上的「×」,雖然形體跟甲骨文的「五」一樣,但它單獨在陶器上齣現,是什麼意義無法確知,它也可能是器主的記號或名號,因為音義無法確定,並不具備文字的基本要素,我們隻能說它是符號,因此它們叫「陶符」,而不是「陶文」。我們現在畫「×」,也可能是錶示錯誤的符號,當然不是記數的「五」。
 
西安半坡齣土的陶器,還有在上麵畫魚的(圖c),但這與象形文字的「魚」還不是一迴事,漢字的「魚」是象形字,音義明確。陶器上的魚則是裝飾性的圖畫,古今中外的人畫一條魚大概都差不多,但那是畫圖,不是文字的「魚」。從這點看,大汶口文化那些被與漢字聯繫的,就隻是符號,甚至是圖畫。儘管古人造「旦」字可能取象於日齣,但畫日齣景象卻不是在寫「旦」字。

漢字的華麗轉身:漢字的源流、演進與未來的生命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漢字的華麗轉身:漢字的源流、演進與未來的生命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漢字的華麗轉身:漢字的源流、演進與未來的生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漢字的華麗轉身:漢字的源流、演進與未來的生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