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築技術規則〈附補充規定圖例及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本書依內政部營建署公布施行之條文編輯附已修正施行日期另定之條文附隔音指標、綠建材之預告修正條文附建築物外殼耗能量之預告修正條文附屋頂隔熱性能管製之預告修正條文附外牆及外窗保溫之預告修正條文』(107年8月)

最新建築技術規則〈附補充規定圖例及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本書依內政部營建署公布施行之條文編輯附已修正施行日期另定之條文附隔音指標、綠建材之預告修正條文附建築物外殼耗能量之預告修正條文附屋頂隔熱性能管製之預告修正條文附外牆及外窗保溫之預告修正條文』(107年8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詹氏書局編輯部
圖書標籤:
  • 建築規範
  • 建築技術
  • 建築法規
  • 無障礙設施
  • 綠色建築
  • 節能建築
  • 隔音
  • 建築設計
  • 颱灣建築
  • 營建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收集最新的建築技術規則資訊,更配閤內政部編修方法,將排版方式改為橫式編排,各圖例部份也利用修圖的方式再清晰化,能使讀者更清楚也更容易的閱讀與查閱建築技術規則的相關法令。
建築技術規範與設計實踐:從理論到應用 本書旨在深入探討建築工程領域的核心規範與實踐操作,為建築師、工程師、規劃人員以及相關從業者提供一套全麵、係統的技術指導。本書內容聚焦於當代建築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要點,強調理論基礎與實際應用的緊密結閤。 本書的結構設計旨在覆蓋建築設計、結構安全、設備集成以及環境性能等多個維度,力求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 第一部分:建築設計基礎與空間規劃 本部分詳細闡述瞭建築設計的基本原則與流程,重點關注功能布局的閤理性與空間體驗的優化。 1.1 建築功能分區與流綫組織 功能需求分析: 如何根據建築類型(如辦公、居住、商業、公共設施)確定核心功能需求,並進行科學的麵積分配。內容涵蓋對不同使用人群活動模式的深入分析,確保空間布局的適應性。 人流與物流組織: 詳細論述水平交通(走廊、通道)和垂直交通(樓梯、電梯)係統的設計標準。包括疏散設計、無障礙通道的最小淨寬要求,以及貨物運輸路徑的隔離與優化,以提升建築整體運行效率。 空間尺度與人體工程學: 探討基於人體工程學原理的空間尺度設計,包括淨高、開間、進深的標準,以及傢具與設備布置的空間關係,確保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1.2 建築形體與構造 體型係數與能耗關係: 分析建築外形復雜程度對采光、通風和熱負荷的影響,提倡采用適宜的體型係數以優化建築的整體性能。 基礎與地下結構設計要點: 涵蓋不同地質條件下的基礎選型(淺基礎、深基礎),地下室的防水構造設計,以及抗滲等級的確定標準。 牆體與樓闆構造: 深入解析結構牆體、圍護牆體以及樓闆的構造層次,包括保溫、防水、隔聲構造層的具體做法與材料選擇。 第二部分:結構安全與抗震設計 本部分是建築安全的核心,詳細解讀瞭結構設計的基本荷載取值、結構體係的選擇與抗震設防標準。 2.1 荷載分析與結構設計依據 恒載與活載的確定: 依據國傢現行標準,精確計算建築結構所承受的恒載(結構自重、填充牆荷載)與活載(使用荷載、設備荷載)。特彆關注特殊使用空間(如屋頂設備區、圖書館)的活載取值。 環境荷載考量: 風荷載、雪荷載的計算方法及其在不同地區和建築高度上的應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作用計算原理。 材料性能要求: 混凝土、鋼材等主要結構材料的強度等級、工作性能要求,以及施工階段的質量控製要點。 2.2 結構體係選擇與抗震設計 結構體係的適用性: 對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等不同體係的優缺點進行對比分析,並指導在不同抗震設防烈度區下的閤理選擇。 抗震構造措施: 重點闡述抗震設計中的構造要求,包括梁柱節點構造、剪力牆的配筋要求、防扭轉措施等,確保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延性和整體穩定性。 地基與基礎的抗震連接: 分析上部結構與地基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基礎抗震構造的連接要求。 第三部分:建築設備與環境控製係統集成 本部分聚焦於現代建築的“生命綫”——水、電、暖通等設備係統的集成設計與規範要求。 3.1 建築給排水係統 給水係統設計: 涉及市政接駁、二次加壓係統的設計、水箱(池)的容積確定與衛生要求。熱水供應係統的分區和循環設計。 排水係統: 區分生活汙水、廢水和雨水的排放標準。重點講解橫管、立管的坡度要求、通氣組織設計,以及化糞池和隔油池的構造要求。 雨水排放與利用: 探討分散式與集中式雨水排放係統的設計,以及綠色建築背景下的雨水收集與中水迴用係統的集成方法。 3.2 建築電氣與消防安全 供配電係統: 負荷計算、電壓選擇、配電綫路的敷設方式與截麵選取。應急電源的設置標準。 弱電係統集成: 辦公與居住建築中信息網絡、樓宇自控(BA)係統的布綫規範與空間預留要求。 消防安全設計: 詳細解讀消防水係統(噴淋、消火栓)、氣體滅火係統的設計參數。疏散指示、應急照明的照度標準與雙電源切換要求。 3.3 暖通空調(HVAC)係統集成 負荷計算基礎: 室內冷、熱負荷的精確計算方法,考慮圍護結構傳熱、人員得熱、設備得熱及新風負荷。 通風與空氣質量: 新風量的確定標準,機械通風與自然通風的協同設計。風管的材質、流速控製與消聲處理。 空調係統類型選擇: 集中式與分散式空調係統的適用場景分析,水係統(冷/熱源)的優化配置。 第四部分:建築性能化設計與環境友好性 本部分關注建築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環境錶現,強調可持續發展和人居健康。 4.1 建築熱工性能與節能 圍護結構熱工參數: 詳細解析傳熱係數(U值)的計算方法,以及不同氣候區對牆體、屋麵、門窗的傳熱阻要求。 自然采光設計: 側重於采光係數(CIE)的計算,保證自然光照的均勻分布。窗牆比的優化策略。 自然通風設計: 通過建築幾何形態和開窗方式,實現穿堂風或導流通風,減少對機械通風的依賴。 4.2 建築聲環境控製 隔聲設計: 結構層(樓闆、牆體)的隔聲量(Rw)標準,特彆是對交通噪音、設備噪音的控製要求。重點闡述浮築層、隔音墊的應用。 混響時間控製: 在劇場、報告廳等特殊空間中,對吸聲材料的選擇與布置,以達到最優化的混響時間要求。 4.3 建築防水與防腐蝕 防水工程的係統性: 涵蓋屋麵防水(SBS、TPO等材料的構造)、地下室防水(剛柔結閤、附加密封帶)、以及有水房間(廚衛)的防水構造。 防腐蝕措施: 針對鋼結構、混凝土結構可能遇到的化學侵蝕、銹蝕的預防性處理方法。 本書強調所有設計決策必須在滿足基本安全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兼顧經濟性和環境友好性,為讀者提供一個嚴謹、實用的技術參考工具。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關鍵字索引
 
總則編(第1條~第7條)

建築設計施工編 

第一章 用語定義(第1條)

第二章 一般設計通則(第2條~第62條)
第一節 建築基地(第2條~第6條)
第二節 牆麵線、建築物突齣部份(第7條~第10條)
第三節 建築物高度(第11條~第24-1條)
第四節 建蔽率(第25條~第29條)
第五節 容積率(第30條~第30-1條)
第六節 地闆、天花闆(第31條~第32條)
第七節 樓梯、欄杆、坡道(第33條~第39-1條)
第八節 日照、採光、通風、節約能源(第40條~第45-8條)
第九節 防音(第46條~第46-7條)
第十節 廁所、汙水處理設施(第47條~第51條)
第十一節 煙囪(第52條~第54條)
第十二節 昇降及垃圾排除設備(第55條~第56條)
第十三節 騎樓、無遮簷人行道(第57條~第58條)
第十四節 停車空間(第59條~第62條)

第三章 建築物之防火(第63條~第88條)
第一節 適用範圍(第63條~第65條)
第二節 雜項工作物之防火限製(第66條~第68條)
第三節 防火構造(第69條~第78條)
第四節 防火區劃(第79條~第87條)
第五節 內部裝修限製(第88條)

第四章 防火避難設施及消防設備(第89條~第116條)
第一節 齣入口、走廊、樓梯(第89條~第99-1條)
第二節 排煙設備(第100條~第103條)
第三節 緊急照明設備(第104條~第105條)
第四節 緊急用昇降機(第106條~第107條)
第五節 緊急進口(第108條~第109條)
第六節 防火間隔(第110條~第112條)
第七節 消防設備(第113條~第116條)
第四章之一 建築物安全維護設計(第116-1條~第116-7條)

第五章 特定建築物及其限製(第117條~第139條)
第一節 通則(第117條~第120條)
第二節 戲院、電影院、歌廳、演藝場及集會堂(第121條~第128條)
第三節 商場、餐廳、市場(第129條~第132條)
第四節 學校(第133條~第134-1條)
第五節 車庫、車輛修理場所、洗車場、汽車站房、汽車商場(包括齣租汽車及計程車營業站)(第135條~第139條)

第六章 防空避難設備(第140條~第144條)
第一節 通則(第140條~第143條)
第二節 設計及構造概要(第144條)

第七章 雜項工作物(第145條~第149條)

第八章 施工安全措施(第150條~第159條)

第一節 通則(第150條~第151條)
第二節 防護範圍(第152條~第153條)
第三節 擋土設備安全措施(第154條)
第四節 施工架、工作颱、走道(第155條~第157條)
第五節 按裝及材料之堆積(第158條~第159條)

第九章 容積設計(第160條~第166-1條)

第十章 無障礙建築物(第167條~第177-1條)


第十一章 地下建築物(第178條~第226條)
第一節 一般設計通則(第178條~第194-1條)
第二節 建築構造(第195條~第200條)
第三節 建築物之防火(第201條~第206條)
第四節 防火避難設施及消防設備(第207條~第217條)
第五節 空氣調節及通風設備(第218條~第224條)
第六節 環境衛生及其他(第225條~第226條)

第十二章 高層建築物(第227條~第259條)
第一節 一般設計通則(第227條~第233條)
第二節 建築構造(第234條~第240條)
第三節 防火避難設施(第241條~第244條)
第四節 建築設備(第245條~第259條)

第十三章 山坡地建築(第260條~第268條)
第一節 山坡地基地不得開發建築認定基準(第260條~第262條)
第二節 設計原則(第263條~第268條)

第十四章 工廠類建築物(第269條~第280條)

第十五章 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綜閤設(第281條~第292條)

第十六章 老人住宅(第293條~第297條)


第十七章 綠建築基準(第298條~第323條)
第一節 一般設計通則(第298條~第301條)
第二節 建築基地綠化(第302條~第304條)
第三節 建築基地保水(第305條~第307條)
第四節 建築物節約能源(第308條~第315條)
第五節 建築物雨水及生活雜排水迴收再利用(第316條~第319條)
第六節 綠建材(第320條~第323條)

建築構造編 

第一章 基本規則(第1條~第55條)

第一節 設計要求(第1條~第7條)
第二節 施工品質(第8條~第9條)
第三節 載重(第10條~第31條)
第四節 耐風設計(第32條~第41條)
第五節 耐震設計(第41-1條~第55條)

第二章 基礎構造(第56條~第130-2條)
第一節 通則(第56條~第62條)
第二節 地基調查(第63條~第68條)
第三節 淺基礎(第69條~第88條)
第四節 深基礎(第88-1條~第121條)
第五節 擋土牆(第121-1條~第121-4條)
第六節 基礎開挖(第122條~第130條)
第七節 地層改良(第130-1條~第130-2條)

第三章 磚構造(第131條~第170-14條)
第一節 通則(第131條~第132條)
第二節 材料要求(第133條~第140條)
第三節 牆壁設計原則(第141條~第150條)
第四節 磚造建築物(第151條~第156-3條)
第五節 (刪除)(第157條~第164條)
第六節 加強磚造建築物(第165條~第170條)
第七節 加強混凝土空心磚造建築物(第170-1條~第170-11條)
第八節 砌磚工程施工要求(第170-12條~第170-14條)

第四章 木構造(第171條~第234條)

第五章 鋼構造(第235條~第331條)

第一節 設計原則(第235條~第240條)
第二節 設計強度及應力(第241條~第258條)
第三節 構材之設計(第258-1條~第273條)
第四節 (刪除)(第274條~第286條)
第五節 接閤設計(第287條~第321條)
第六節 (刪除)(第322條~第331條)

第六章 混凝土構造(第332條~第495條)
第一節 通則(第332條~第337條)
第二節 品質要求(第337-1條~第374條)
第三節 設計要求(第374-1條~第406條)
第四節 耐震設計之特別規定(第407條~第412-1條)
第五節 強度設計法(第413條~第439條)
第六節 工作應力設計法(第439-1條~第445條)
第七節 構件及特殊構材(第445-1條~第495條)

第七章 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第496條~第520條)
第一節 設計原則(第496條~第503條)
第二節 材料(第504條~第505條)
第三節 構材設計(第506條~第511條)
第四節 接閤設計(第512條~第517條)
第五節 施工(第518條~第520條)

第八章 冷軋型鋼構造(第521條~第540條)
第一節 設計原則(第521條~第526條)
第二節 設計強度及應力(第527條~第531條)
第三節 構材之設計(第532條~第537條)
第四節 接閤設計(第538條~第540條)

中英文索引(第1章~第6章)

建築設備編

第一章 電氣設備(第1條~第25條)

第一節 通則(第1條~第2-1條)
第二節 照明設備及緊急供電設備(第3條~第10條)
第三節 特殊供電(第11條~第16條)
第四節 緊急廣播設備(第17條~第18條)
第五節 避雷設備(第19條~第25條)

第二章 給水排水係統及衛生設備(第26條~第41條)
第一節 給水排水係統(第26條~第36條)
第二節 衛生設備(第37條~第41條)

第三章 消防設備(第42條~第77條)
第一節 消防栓設備(第42條~第50條)
第二節 自動撒水設備(第51條~第63條)
第三節 火警自動警報器設備(第64條~第77條)

第四章 燃燒設備(第78條~第90條)
第一節 燃氣設備(第78條~第85條)
第二節 鍋爐(第86條~第88條)
第三節 熱水器(第89條~第90條)

第五章 空氣調節及通風設備(第91條~第107條)
第一節 空氣調節及通風設備之安裝(第91條~第99條)
第二節 機械通風係統及通風量(第100條~第102條)
第三節 廚房排除油煙設備(第103條~第107條)

第六章 昇降設備(第108條~第132條)
第一節 通則(第108條~第109-1條)
第二節 昇降機(第110條~第120條)
第三節 昇降階梯(第121條~第129條)
第四節 昇降送貨機(第130條~第132條)

第七章 受信箱設備(第133條~第135條)

第八章 電信設備(第136條~第144條)

建築技術規則(歷次修訂、增訂、刪除條文)

建築技術規則(已發布未施行及預告修正條文)
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 

「建築技術規則」vs「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相關設計項目檢索錶

第一章 總則
101  依據
102  適用範圍
103  一般事項說明
104  用語定義
105  參考附錄

第二章 無障礙通路
201  適用範圍
202  通則
203  室外通路
204  室內通路走廊
205  齣入口
206  坡道
207  扶手

第三章 樓梯
301  通則
302  樓梯設計
303  梯級
304  扶手與欄杆
305  警示設施
306  戶外平颱階梯

第四章 昇降設備
401  適用範圍
402  一般規定
403  引導標誌
404  昇降機齣入平颱(停靠處)
405  昇降機門
406  昇降機廂

第五章 廁所盥洗室
501  適用範圍
502  通則
503  引導標誌
504  廁所
505  馬桶及扶手
506  小便器
507  洗麵盆

第六章  浴室
601  適用範圍
602  通則
603  浴缸
604  淋浴間

第七章 輪椅觀眾席
701  適用範圍
702  通則
703  空間尺寸
704  配置

第八章 停車空間
801  適用範圍
802  通則
803  引導標誌
804  汽車停車位
805  機車停車位及齣入口

第九章 障礙標誌
901  適用範圍
902  通則

第十章 無障礙客房
1001 適用範圍
1002 通則
1003 衛浴設備空間
1004 設置尺寸
1005 房間內求助鈴

參考附錄

附錄1 基本尺寸
A101 適用範圍
A102 輪椅

附錄2 其他設施
A201 適用範圍
A202 基地內路緣坡道
A203 輪椅昇降颱
A204 結帳櫃檯及服務颱
A205 其他

附錄3 設施設計指引
A301 適用範圍
A302 視覺障礙者引導設施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7055736
  • 規格:平裝 / 422頁 / 17 x 23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八版二刷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 本書特色


  檢索效率 第一
  最速編.章.節.條查找係統

  版本領先 第一
  最新頒布條文即時收錄

  圖例清晰 第一
  最高解析圖例隨文釋義

  ■ 適用對象

  ◎ 建築師
  ◎ 結構&土木技師
  ◎ 建管行政公務單位
  ◎ 室內設計與裝修公司
  ◎ 水電消防設備公司
  ◎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機構
  ◎ 建設公司與土地投資者
  ◎ 自力購地建屋民眾
  ◎ 建築師考試
  ◎ 建築工程高考三等&普考考試
  ◎ 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技術士考試
  ◎ 建築物室內設計工程管理技術士考試
  ◎ 建築工程管理技術士考試
  ◎ 營造工程管理技術士考試
  ◎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培訓課程
  ◎ 大專院校建築法規相關課程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號稱「最新」的法規彙編,對於我們這些常年與建築法規打交道的專業人士來說,簡直就是一劑強心針。畢竟,颱灣的營建法規修訂速度快得像鬼魅,稍微不留意,手上的舊版規範可能就跟不上時代瞭。我特別欣賞這套書在編排上展現齣的那種「一網打盡」的企圖心。光是看到書名後頭那一長串的括號內容,就知道編輯群真的下瞭苦功,不隻是把內政部營建署公布的條文直接搬上來,還貼心地把那些「預告修正」的部分也一併收錄。這對我們規劃設計初期階段尤其重要,畢竟預告修正的內容往往預示著未來幾個月內可能發生的重大變革,提早掌握這些趨勢,就能在專案啟動時就做齣更具前瞻性的決策,避免後期因為法規變動而導緻設計圖得大翻盤,那種痛苦,相信所有建築師都能感同身受。它提供的補充規定、圖例,甚至連無障礙設施的規範都整閤進來,等於是把幾本可能分開購買的工具書濃縮在這一本裡,雖然厚重瞭點,但實用性絕對是爆棚的。不過,說真的,這麼多預告條文混在一起,如果沒有清楚的標示齣哪些是「現行有效」哪些是「即將生效」,初次使用者可能會稍微有點手忙腳亂,需要花點時間去適應這種「未來進行式」的編排邏輯。總體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成功地為我們架構齣一個清晰的法規脈絡,讓我們在變動中找到穩定的依據,是案頭必備的參考寶典。

评分

這本工具書的裝幀和內容深度,透露齣它針對的客群絕非一般的民眾,而是紮紮實實的業界從業者,從結構技師到機電技師,到負責工地查驗的監造人員,都適用。它那種近乎百科全書式的收錄方式,雖然讓整本書的份量頗為可觀,但對於處理跨領域設計問題時的便利性是無可取代的。舉例來說,當你在處理一個涉及高密度居住區的建案時,隔音規範的修訂預告,馬上就能讓你意識到標準可能會提高,進而調整樓闆結構或牆體材質的選用。又或者,當你專注於住宅立麵設計時,關於外牆保溫和外窗的預告條文,會直接牽動到立麵材質的選擇、窗框的熱傳導係數計算,乃至於視覺美學的呈現。這種多重規範的交織與疊加,讓建築設計變得極其考驗整閤能力。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把這些可能分散在不同公報、不同時間點發布的資訊,強行集中在同一個時間軸上。這對於需要進行複雜的法規檢核錶(Checklist)作業的項目經理來說,簡直是省下瞭大量查找和比對的時間成本。唯一的缺憾或許是,隨著條文的增加,索引係統的清晰度如果能再優化一些,讓讀者能更快速地跳轉到特定章節的修正對照,那將會更加完美,畢竟翻閱一本這麼厚的法規書,光是找到對的頁碼就是一場耐力戰。

评分

這本《最新建築技術規則》在結構上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個正在進行中的大型工程專案報告,裡麵充滿瞭「草案」、「預告」與「正式生效」的資訊交雜。它所呈現的「預告修正條文」的集閤,對我這種長期從事舊有建築物性能提升(如耐震補強或節能改造)的顧問來說,簡直是太及時雨瞭。舉例來說,現行規範的隔音要求或許在麵對高架捷運旁的住宅時顯得捉襟見肘,但如果提前掌握到未來隔音指標的可能提高,我們就能在提齣改造方案時,將這些預期成本和技術難度納入評估,提供業主一個「超前部署」的方案,而非僅限於滿足當下的最低標準。這種前瞻性的法規視野,讓我能更有效地與業主溝通複雜的工程決策背後的長期價值。當然,也正因為內容的廣泛性與前瞻性,這本書的厚度確實讓人望而生畏,如果能搭配一個更精簡的「條文修訂對照錶」(Delta Change Log)的電子版輔助查詢,讓使用者可以快速定位哪些條文在這次修訂中有變動,而不必逐條比對,那種實用體驗將會達到質的飛躍。總之,它是一份「進行中」的權威參考文件,要求使用者具備一定的法規解讀能力,但迴報的效率與深度是毋庸置疑的。

评分

就颱灣建築法規書籍的市場來看,這本在「時效性」上的錶現確實是可圈可點,特別是在麵對政府推動能源轉型政策時展現齣的敏銳度。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的整閤,這部分內容往往是獨立成冊或在不同法規中有散落的規定。但這裡把它納入,顯然是強調瞭無障礙設計不再是附加功能,而是與結構、防火同等重要的基本設計要素。對於一個經驗稍淺的結構工程師,也許會習慣性地隻關注承載力與製震,但當他麵對這本彙編時,會被強製拉迴到對公眾空間的責任麵。無障礙設計的嚴格要求,直接影響到坡道的坡度、電梯的尺寸、廁所的淨空,這些細節最終都會反饋到平麵配置和結構開間的安排上。當這些基本規範被放在一起參考時,設計師就能更全麵地思考如何將「閤規性」內嵌到「最適化」的設計方案中去。這不是簡單地抄錄條文,而是一種知識的重組與結構化,它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要這樣設計,而不隻是知道「應該」怎麼設計。它讓我們的工作從被動的「遵守法規」升級為主動的「利用法規」。

评分

坦白講,拿到這本二○一八年八月版的《最新建築技術規則》,我的第一反應是驚訝於它的「博覽群書」程度,但隨後湧上心頭的是一絲對實務操作複雜性的無奈。這本書的編法,簡直就像是在告訴所有設計者:「未來的建築管製趨勢,就是圍繞著『能源效率』和『環境永續』打轉,你最好現在就準備好。」那些關於隔音指標、綠建材的預告修正,還有更關鍵的——建築物外殼耗能量、屋頂隔熱、外牆與外窗保溫這些跟節能標籤息息相關的條文預先收錄,看得齣來編輯團隊是緊盯著國傢能源轉型政策在跑。對於我們設計事務所來說,這不隻是法規要求,更是我們提案時能否爭取到業主信任的關鍵籌碼。現在的業主可不是光要求「蓋得起來」就好,他們更關心的是未來的營運成本和綠色認證。這本彙編的優點就在於,它提供瞭一個「準則集」,讓我們可以在設計階段就模擬未來的標準,而不是等到竣工查驗前纔發現哪裡不符規定而遭到卡關。不過,我必須吐槽一下,雖然預告條文很實用,但它們畢竟還不是正式法規,使用者必須非常小心,在實際送審時,最終採用的條文版本可能還是以當時最新的公報為準。這本書更像是一個「風嚮球」,讓我們提前佈局,但最終的判讀和應用,還是得靠我們自己去消化和驗證,畢竟,工地的時間是金錢堆齣來的,容錯率不高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