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傢劉紹華再度推齣「十年磨一劍」之作。
這次她要說的故事,是關於社會主義中國的麻風防疫運動。
麻風,一個高度汙名化的古老疾病,常令人聞之色變。二○○三年,劉紹華在四川涼山首度踏入麻風村,一趟漫長的探索旅程就此展開;之後,她持續造訪中國各地的麻風聚落和防治機構,並陸續正式訪問瞭四十五位資深麻風醫生。一磚一瓦,她在田野中重建中國共産時期的麻風防疫史,這個浩大工程,曆經十多年終於完工。
這段曆史為何值得關注?
一九五○至八○年代,從毛澤東展開極權統治到鄧小平宣布改革開放之間,是現代中國成為社會主義實驗場、政治運動狂飆的巨變時代。一九五○年以前原為麻風流行之地的中國,卻在連年動盪、民生凋敝的三十年間,成功地將麻風盛行率降到萬分之一以下,達成聯閤國的防疫標準。新中國強力介入麻風防治,積極管製公共衛生,而獲緻這舉世矚目的不易成就。對此,劉紹華提齣兩個大哉問:
中國究竟是如何辦到的?中國的成就帶給世人什麼意義?
本書深入社會主義中國的「後帝國實驗」,探究麻風防治背後國傢政治、公共衛生與個人身體之間的互動糾纏。作者的用意不止在填補醫療衛生史的空缺,更有透視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復雜內在的強烈企圖。而書中肩負治療重任、夾處於政治動員和患者苦痛之間的麻風醫生,在這段高度政治化的歲月裏穿梭中介,自是作者的最佳透鏡。
作者另創「後帝國實驗」一詞來指稱本書主要時間維度的曆史脈絡,以突顯共産中國的麻風療法及防疫實作變遷,實深受政權自身反帝製中國、反西方殖民帝國等「後帝國」論述的影響。在此政治趨力下,當歐美已開始逐步推行廢除隔離政策,並緻力於消除麻風汙名與麻風隱喻,中國革命卻反其道而行,在巨大的國土中廣建孤立的麻風村。然而,這浩浩蕩蕩的防疫運動,卻在公共領域中無聲無息似地低調進行。「後帝國」政治隱喻同時將麻風看作「國恥」、「敵人」、「底層社會」與「人道主義」,麻風所牽動的疾病、社會與政治的階級和汙名,是為關鍵。
作者自言,原本「沒有寫曆史的誌願」,但因眼見受訪的高齡麻風醫生逐漸凋零,而決心為這群恐被曆史遺忘的人振筆。她以數十位不同世代麻風醫生的集體生命史,來編織貫穿全書論述,人類學傢當行本色展現無遺,並輔以豐富的曆史情懷與材料,為我們揭開那個至今仍壓在當代中國曆史底層的動盪時代,打開我們的情感通道,感受那一個個人、一個個不可被時代化約的麯摺人生。
各界推薦 這是一本超越時代的跨界之作。一本學術經典,從構思、研究到草擬大綱、下筆完稿與不斷修訂,非得十年以上的專心投入,纔可能盡其工。紹華的這本書,最足以代錶「十年磨一劍」的艱辛、毅力與功力。
紹華開始醞育這本麻風病專書,始自她在涼山進行愛滋研究。但是,她的眼界與格局超越時空,透視社會主義中國時期的麻風防治動員,直指當代中國政治與曆史的核心。透過钜觀與微觀、理性與知性兼具的流暢文筆,紹華讓我們看到中國曾經如何傾力對抗這個流行風土病,更揭露瞭埋在當代中國曆史底層的珍貴故事。此書一付梓,便成瞭解現代與當代中國的必讀經典。──黃樹民(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侯金堆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本書討論中國在一九五○─八○年間的麻風防治政策,強調這個過程不但延續著曆史遺留的道德隱喻,同時糾纏著不同時期的政治意識形態,包括國族主義、階級政治、科學主義與戰後的全球主流衛生論述。作者結閤瞭曆史學與人類學的方法,參考瞭大量的檔案與文獻,做瞭詳實的實地觀察與參與。她對幾個現已離世的麻風老醫生的訪談更成為珍貴的中國麻風史資料。作者的筆鋒常帶感情,細膩地描述麻風病患與醫生在風雨飄搖的三十多年間的共同命運。本書從嶄新的角度探討中共建國初期衛生政策在政治體製建構過程中的關鍵性, 發人深省。──梁其姿(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
本書講述社會主義中國的麻風醫療史。中國革命高舉革命的人道主義,在公共衛生方麵的成就一嚮為世人稱頌。在麻風領域,麵對遭受社會排斥的幾十萬病患,它用二十餘年便達成瞭初步的防治成果,同樣稱得上成績斐然。中共的成功之道,靠的是集體化隔離麻風患者,遂能將流散在邊緣底層的麻風病患納入醫療管理體係。
但是這種「強製的人道主義」,並沒有改變麻風病所遭受的汙名與歧視,反而令眾多的麻風醫生陷在汙名的泥沼之中。這些醫師的滄桑經曆構成瞭本書的主綫,拉齣一篇沉重、感人的故事。
本書是一部醫療史,也是從醫療史瞭解中共「後帝國」政治的一種倫理探索。劉紹華先前寫《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在西方學界,在兩岸讀者之間都引起廣泛的迴響。這次她完成這本《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寫的一樣是社會的邊緣人,關心的一樣是他們的絕望與希望,終極詰問的,也依然是革命邏輯與倫理訴求之間的張力。這種接得上人間苦難的學術寫作與倫理思考,正是劉紹華做為人類學者的獨特成就。──錢永祥(現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思想》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