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家刘绍华再度推出「十年磨一剑」之作。
这次她要说的故事,是关于社会主义中国的麻风防疫运动。
麻风,一个高度污名化的古老疾病,常令人闻之色变。二○○三年,刘绍华在四川凉山首度踏入麻风村,一趟漫长的探索旅程就此展开;之后,她持续造访中国各地的麻风聚落和防治机构,并陆续正式访问了四十五位资深麻风医生。一砖一瓦,她在田野中重建中国共产时期的麻风防疫史,这个浩大工程,历经十多年终于完工。
这段历史为何值得关注?
一九五○至八○年代,从毛泽东展开极权统治到邓小平宣布改革开放之间,是现代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实验场、政治运动狂飙的巨变时代。一九五○年以前原为麻风流行之地的中国,却在连年动盪、民生凋敝的三十年间,成功地将麻风盛行率降到万分之一以下,达成联合国的防疫标准。新中国强力介入麻风防治,积极管制公共卫生,而获致这举世瞩目的不易成就。对此,刘绍华提出两个大哉问:
中国究竟是如何办到的?中国的成就带给世人什么意义?
本书深入社会主义中国的「后帝国实验」,探究麻风防治背后国家政治、公共卫生与个人身体之间的互动纠缠。作者的用意不止在填补医疗卫生史的空缺,更有透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复杂内在的强烈企图。而书中肩负治疗重任、夹处于政治动员和患者苦痛之间的麻风医生,在这段高度政治化的岁月里穿梭中介,自是作者的最佳透镜。
作者另创「后帝国实验」一词来指称本书主要时间维度的历史脉络,以突显共产中国的麻风疗法及防疫实作变迁,实深受政权自身反帝制中国、反西方殖民帝国等「后帝国」论述的影响。在此政治趋力下,当欧美已开始逐步推行废除隔离政策,并致力于消除麻风污名与麻风隐喻,中国革命却反其道而行,在巨大的国土中广建孤立的麻风村。然而,这浩浩荡荡的防疫运动,却在公共领域中无声无息似地低调进行。「后帝国」政治隐喻同时将麻风看作「国耻」、「敌人」、「底层社会」与「人道主义」,麻风所牵动的疾病、社会与政治的阶级和污名,是为关键。
作者自言,原本「没有写历史的志愿」,但因眼见受访的高龄麻风医生逐渐凋零,而决心为这群恐被历史遗忘的人振笔。她以数十位不同世代麻风医生的集体生命史,来编织贯穿全书论述,人类学家当行本色展现无遗,并辅以丰富的历史情怀与材料,为我们揭开那个至今仍压在当代中国历史底层的动盪时代,打开我们的情感通道,感受那一个个人、一个个不可被时代化约的曲折人生。
各界推荐 这是一本超越时代的跨界之作。一本学术经典,从构思、研究到草拟大纲、下笔完稿与不断修订,非得十年以上的专心投入,才可能尽其工。绍华的这本书,最足以代表「十年磨一剑」的艰辛、毅力与功力。
绍华开始酝育这本麻风病专书,始自她在凉山进行爱滋研究。但是,她的眼界与格局超越时空,透视社会主义中国时期的麻风防治动员,直指当代中国政治与历史的核心。透过鉅观与微观、理性与知性兼具的流畅文笔,绍华让我们看到中国曾经如何倾力对抗这个流行风土病,更揭露了埋在当代中国历史底层的珍贵故事。此书一付梓,便成了解现代与当代中国的必读经典。──黄树民(中央研究院院士,现任国立清华大学侯金堆讲座教授兼人文社会学院院长)
本书讨论中国在一九五○─八○年间的麻风防治政策,强调这个过程不但延续着历史遗留的道德隐喻,同时纠缠着不同时期的政治意识形态,包括国族主义、阶级政治、科学主义与战后的全球主流卫生论述。作者结合了历史学与人类学的方法,参考了大量的档案与文献,做了详实的实地观察与参与。她对几个现已离世的麻风老医生的访谈更成为珍贵的中国麻风史资料。作者的笔锋常带感情,细腻地描述麻风病患与医生在风雨飘摇的三十多年间的共同命运。本书从崭新的角度探讨中共建国初期卫生政策在政治体制建构过程中的关键性, 发人深省。──梁其姿(中央研究院院士,现任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
本书讲述社会主义中国的麻风医疗史。中国革命高举革命的人道主义,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成就一向为世人称颂。在麻风领域,面对遭受社会排斥的几十万病患,它用二十余年便达成了初步的防治成果,同样称得上成绩斐然。中共的成功之道,靠的是集体化隔离麻风患者,遂能将流散在边缘底层的麻风病患纳入医疗管理体系。
但是这种「强制的人道主义」,并没有改变麻风病所遭受的污名与歧视,反而令众多的麻风医生陷在污名的泥沼之中。这些医师的沧桑经历构成了本书的主线,拉出一篇沉重、感人的故事。
本书是一部医疗史,也是从医疗史了解中共「后帝国」政治的一种伦理探索。刘绍华先前写《我的凉山兄弟:毒品、爱滋与流动青年》,在西方学界,在两岸读者之间都引起广泛的回响。这次她完成这本《麻风医生与巨变中国》,写的一样是社会的边缘人,关心的一样是他们的绝望与希望,终极诘问的,也依然是革命逻辑与伦理诉求之间的张力。这种接得上人间苦难的学术写作与伦理思考,正是刘绍华做为人类学者的独特成就。──钱永祥(现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思想》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