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的本质是什么?
它如何从尊重藏传佛教的「内亚帝国」,演化为用经世儒学自救的「近代东亚帝国」,再演化为一个叫「中国」的民族国家?
制造出「中华的混迷」的帝国又如何被「中华」史观所吞噬?
华夷思想的大明.「中外一体」的大清.被「中华主义」支配的中国——包括台湾、琉球、韩国在内的,充满矛盾和对立的现代东亚,如何处理干隆皇帝的巨大遗产?
东北亚的枭雄、努尔哈赤率领的满洲人国家,越过长城而征服汉人,建立了大清。大清之所以能拥有广大领土,并非因为是「中华文明」的代表者,而是因为获得藏传佛教支持,才能治理西藏与蒙古。大清的本质是「内陆亚洲的帝国」而非「中华帝国」。
然而,当十九世纪西方列强抵达东亚时,帝国面临到必须转变为「近代主权国家」的难题。在清末的混乱中,民族国家「中国」的样貌随着排满的思想逐渐浮现,但究竟「中国」该具有怎样的型态,始终莫衷一是。
在如此「混迷」的状态中,东亚最大的国家,从「内陆亚洲帝国」演化为「近代东亚帝国」;从多元文化的帝国发展成「中华」社会的近代国家。如今,东亚国际社会的矛盾与紧张关系,皆来自这个叫做「中国」的国家不完全的转型过程。
■「内亚帝国」的大清皇帝们如何看待帝国内的多元文化? 大清之所以可以统合相当于今日「中国」领土范围的根据是什么?
大清皇帝除了熟悉儒学之外,同时也深谙「藏传佛教文化」。在蒙古人眼中,满洲皇帝身为保护佛教的「博格达‧彻辰汗」的同时,也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雍正皇帝在《大义觉迷录》中明言,满洲人对汉人来说确实是来自「外国」,但是人性与能力的不同,不会因为民族或文化不同而有差异,创造出儒学与汉字的「华」比较优越的想法并没有根据。在他看来,大清统治的正当性已超越了「华夷思想」。
在满洲人成功开创的「满洲和平」(Pax Manchuria)之下,诞生了「中外一体」的概念,将汉人生活的土地与满洲人的故乡、内亚的藩国合併为服从大清皇帝的帝国领域。相当于今日中国领土加上蒙古的广大范围,因此出现。然而大清帝国的庞大版图不是「汉字与儒学」的中华所达成的统一!也并非靠「中华文明」所支撑,而是因为满洲皇帝身为藏传佛教的保护者!
■「大清帝国」如何在近代转变为「中国」? 「华夷思想」中的「天下」在近代如何重组为国际秩序下的「东亚」世界?
传统以陆地为中心的东亚帝国,存在如下的对立关系:华夷思想V.S.反华夷思想(实力主义)、儒学V.S.佛教、汉人V.S.游牧民族。大清虽然整合了这些对立关系,而打造出中华政治传统所追求的「天下」之极致,但是自从鸦片战争之后,天下秩序因为来自东亚海域的主要威胁而逐渐瓦解。
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之乱的时代,也是经世儒学家们崛起的时代。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清末新政,都意味着满洲皇帝开始因应这一变局,并依赖曾国藩和魏源所代表的政治核心菁英的知识背景和意识形态。大清正是从此时代开始,才急速地、真真正正地成为了一个「中华帝国」。
就这样,近代化的西欧列强带来的各个主权国家完全拥有彼此对等立场的国际秩序,使得以大清皇帝为中心的「天下」重整为「东亚」。故「内亚帝国」逐渐转型为「近代东亚帝国」。而它最后变成「中国」之名,则是外交使然。
英国在牵涉到大清藩属的问题上进行交涉时,经常会以「中国主权(Chinese Sovereignty)」为前提来表示尊重,因此「中国(China)」的排他性国家主权,就必须要能遍及包含藩属在内的整块版图。当清国于一八八四年在新疆施行了省制(建省),意味着「大清」作为内亚帝国而一手打造的国家体制,事实上已在洋务官僚的思想里消失;相反地,建造在近代主权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则已趋近完成。既然英国在与清国进行外交交涉时,已使用「China」来称唿清国,那么剩下的,就也只是将国号从大清正式改为「中国」的简单问题。
不过,这反而也意味着今日作为一个整体的近现代中国,并非是自古以来的「中国」或「中华民族」的国家,而是借用了西洋观点而创造出的「中国」。
■ 现今熟悉的「东亚」是不证自明的概念吗? 台湾是「东亚」的一份子吗?
所谓「东亚」,以战后日本普遍的定义来说,就是指围绕着东海的日本、中国、朝鲜半岛等历史上共同拥有汉字文化、农耕文明的地区。但,这个熟悉的「东亚」概念,真的是不证自明的吗?是否有普遍认知的「东亚」形象存在?
至少朝鲜半岛的人们,就对这个概念敬而远之。他们长期警戒着这种以中国和日本为中心所形成的区域意识,认为这是否定朝鲜半岛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特质。故,朝鲜半岛一般会使用「东北亚」这一用语。另外,在谈到「东亚」地区合作时,为何总是只有日本、韩国与中国?为何同样拥有开放的政治经济的台湾总是不在考虑范围内?每每在针对「东亚」而议论时,「笔者都会对今日拥有两千三百万人口、实现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与民主化的台湾,感到一种难以清楚其定位的不协调感。」(作者语)
作者认为,台湾社会之所以难以纳入「东亚」的轮廓中来谈论,原因之一是台湾在历史上所持有的「边陲」特性,或者称之为文明「交叉点」特性。台湾,原本就处于马来文化圈的「边陲」,后来因汉人的移民,又增添了汉人社会「边陲」的特性。到了近现代,它也是现代日本或美国影响力所能触及的「边陲」。不过,台湾人不只保持着这种「边陲」特性,还反过来将它加以利用,使得台湾正如「交叉点」这个词汇的含义般,交织了各式各样的要素,发展成一个独特的社会。
作者认为,上述问题都必须回溯到大清帝国的历史──不属于「东亚」的满洲人建立了大清,并吞没了汉人的领土,形成一个巨大的帝国。接着,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者虽然厌恶、否定满洲人的支配,但仍以对自己有利的解释方式,把满州人建立起的帝国整体当作「中国史的范围」、「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因此才演变成这样的结果。所以,以「东亚」的地区印象来讨论「东亚」各种问题的方式,很可能存在着对历史认知的不透澈。用以汉字文化为首的「中国文化」,假设各国间存有相似社会结构的「东亚」常识,无法真正认识具有多元地理、历史发展条件的「东亚」与「中国文明」。
■ 「万里长城」、「天安门」所象征的历史真实是?「何谓中华?」是直至今日依然无法解决的大哉问! 现代中国最大的矛盾是什么?改变观看「中国」之眼!
清国的历史,从在奉天(沈阳)宣布建国以来,历经充满曲折转变的两百七十余年后,画下了句点。不过,在混乱与迷失之中丢给汉人知识分子「何谓中华」的大哉问,以及在巨大危机中将其所创造的「传统」与近代互相结合等,直至今日都持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对于历经十九世纪经世儒学薰陶后的官僚知识分子来说,清、中国、China三者相同的意象,早已通过「干隆皇帝神圣版图」的一体性,以及清国与西洋间的外交而不证自明。在帝国灭亡后,取而代之的便是「中华民族」的国民共同体概念。此一概念是为了填补现实与理想的严重差距所试图创造出来的,具有「多民族性质的单一民族」的想法。然而,在这种认知架构的形成过程里,蒙古人与西藏人并未参与其中。
不管是西藏问题、维吾尔族问题,还是近年摩擦愈来愈明显的香港、台湾问题,都是中国单方面强调「中华」爱国主义的声音所致。因此不得不说,中国的做法,与大清在强盛时期的做法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偏差。这样的国家,实在难以称之为大清的继承者。
象征「悠久、强大中国」的「万里长城」,与象征「权力、专制」的「天安门」,在经过清末期的混乱后依然耸立,并且意象更为强化。中国在这几十年间走过的路,似乎可使我们更加确信,清末出现的各种课题中,除了逐渐达成物质上的满足外,其余各方面的问题,皆仍走在半路上。
对于清国,以及取代了清国的近代国民国家──中国,我们究竟该如何评价才正确?倘若这个充满矛盾对立的近代东亚地域,今后真要成为一个互相合作的地区,我们又有什么样的途径可走?这些文明史层面的课题,是一个新旧并陈的跨时空问题。
====================
■《大清帝国与中华的混迷》能够带给台湾读者什么启示? 台湾该如何正确理解清帝国?以及台湾身处今日「东亚」何种位置?都必须追溯「大清帝国与中华的混迷」这一主题,从中找到答案。
本书的启示是:
从康熙征服台湾到光绪割让台湾,是一段作为「内亚帝国」的大清据有台湾,及在近代国际关系体系中转型为「近代东亚帝国」的大清放弃台湾的历史。作者认为,如此跳出中华的羁绊,在内亚史和东亚史的框架下才能找到「台湾的定位」。
====================
■来自日本讲谈社的全球史鉅献 《大清帝国与中华的混迷──现代东亚如何处理内亚帝国的遗产》属于日本讲谈社纪念创业一百週年,所出版的「兴亡的世界史」套书第18卷。这套书的出版是希望跳脱出既定的西欧中心史观和中国中心史观,用更大跨距的历史之流,寻找历史的内在动能,思考世界史的兴衰。八旗文化引进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着台湾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从东亚的视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义。
◆本书系由21卷构成,陆续出版中――
01《人类文明的黎明与黄昏》 克服多次的灭绝后,「人类」兴起、扩散出去的「文明」是?
作者:青柳正规(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02《亚历山大的征服与神话》 伟大皇帝的帝国为何一代就破灭?重新探讨希腊中心的希腊化时代观。
作者:森谷公俊(帝京大学教授)
03《斯基泰和匈奴.游牧的文明》 在骏马奔驰的草原上──探索希罗多德和司马迁笔下骑马游牧民族的世界。
作者:林 俊雄(创价大学教授)
04《通商国家迦太基》 腓尼基人建立,却在布匿战争被罗马埋葬的海上帝国。
作者:栗田伸子(东京学艺大学教授)、佐藤育子(日本女子大学学术研究员)
05《地中海世界与罗马帝国》 从都市国家发展成大帝国,后因一神教的诞生而转变的古代社会大剧。
作者:本村凌二(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06《丝路、游牧民与唐帝国》 「唐」是汉民族的王朝吗?粟特人的足迹和欧亚大陆中央的跃动。
作者:森安孝夫(大坂大学名誉教授)
07《伊斯兰帝国的圣战》 一瞬之间创造出大帝国,全新的世界真理。从穆罕默德到现代。
作者:小杉 泰(京都大学教授)
08《塞尔特的水脉》 在被罗马和基督教袭卷之前。「梦幻之民」的文化遗迹。
作者:原 圣(女子美术大学教授)
09《义大利海洋都市的精神》 漫步在威尼斯和阿玛菲,在街上感受相融的「时间重叠」。
作者:阵内秀信(法政大学教授)
10《蒙古帝国及其漫长后续》 为人类史带来开创性的大帝国解体后,中亚发生了甚么事?
作者:杉山正明(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11《鄂图曼帝国五百年的和平》 继承拜占庭帝国首都‧伊斯坦堡的「长寿巨象」的多样性。
作者:林 佳世子(东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12《亦近亦远的东南亚》 从吴哥窟开始,託付给巨大遗迹的民族精神和世界观。
作者:石泽良昭(上智大学特任教授)
13《印加与西班牙的交错》 在西班牙支配下维持命脉的「印加」。原住民和征服者的共生和反叛。
作者:网野彻哉(东京大学教授)
14《欧洲霸权的光和影》 从国民国家诞生到欧盟。制造世界秩序的「欧洲」之全貌。
作者:福井宪彦(学习院大学名誉教授)
15《摇摆于欧亚间的沙皇们》 在欧洲和亚洲间摇摆,广大无边的帝国和皇帝一族之光与闇。
作者:土肥恆之(一桥大学名誉教授)
16《东印度公司与亚洲的海洋》 史上最初的股份公司,从诞生到消灭的两百年。亚洲海域是世界中心。
作者:羽田 正(东京大学教授)
17《大英帝国的经验》 空前的繁荣,是放手殖民地美国而带来的。从物品和女性看世界帝国的盛衰。
作者:井野濑久美惠(甲南大学教授)
18《大清帝国与中华的混迷》 满洲人的光辉帝国。中国民族主义和西藏问题的起源。
作者:平野 聪(东京大学教授)
19《大日本.满洲帝国的遗产》 透过日韩战后形成的满洲人脉,朴正熙和岸信介。质问东北亚的现在。
作者:姜尚中(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玄武岩(北海道大学副教授)
20《空中帝国.美国的二十世纪》 从莱特兄弟到九一一。在「战争世纪」胜出之超级大国的一百年。
作者:生井英考(立教大学教授)
21《人类该何去何从?》 环境与人口、海洋与人类、宗教与社会,以及非洲的现状。多面向的论述。
作者:大冢柳太郎(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应地利明(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森本公诚(东大寺长老)、松田素二(京都大学教授)、朝尾直弘(京都大学名誉教授)、Ronald Toby(伊利诺大学教授)、福井宪彦、杉山正明、青柳正规、阵内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