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經典講座 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

傅佩榮‧經典講座 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莊子
  • 道傢
  • 哲學
  • 自我成長
  • 心靈成長
  • 人生智慧
  • 傅佩榮
  • 經典
  • 潛能開發
  • 中國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老子開創道傢思想後,莊子將之發揚光大,
  他生於戰國時代中期,其思想講求順應時代變化,隨遇而安,
  讓自己免於外在的乾擾和傷害。
  司馬遷稱莊子「其學無所不窺」,可見其博學多聞,聰慧異常,
  對各方書籍多所涉獵,以故事闡述精妙的人生哲理。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探究莊子的人生哲學與豐富的寓言。
  強調外化而內不化。內心與道同在,就可以與他逍遙而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傅佩榮


  民國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颱灣大學哲學係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颱灣大學哲學係、所教授。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奬、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奬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麵,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淺齣,擅長說理,曾獲國傢文藝奬與中正文化奬。

  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誌等。

  著有《哲學與人生》、《轉進人生頂峰》、《活齣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宇宙的舞者》、《嚮孔子學做人》等數十本。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著有《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人性嚮善─傅佩榮談孟子》、《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孔子:追求人的完美典範》、《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與《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易經入門與國學天空》、《國學與人生》、《人生,一個哲學習題》等書(以上皆由天下文化齣版)。
 

圖書目錄

自序

主題一:人間患難深重
第一講:深度虛無主義

自殺與殺人
富貴暗藏危機
但求明哲保身

第二講:身體的睏境
追逐生存所需,疲睏不已
勾心鬥角,欲望無窮
情緒復雜多變,難以安頓

第三講:心智的茫然.
人類中心的價值觀是虛妄的
本末倒置,輕重不分
賣弄智巧,錯失大道

主題二:心齋與道契閤
第一講:心齋的修練

以「氣」取代耳與心:虛
虛而待物,唯道集虛
虛室生白,展現光明

第二講:順從「不得已」
身體的變化:老,病,醜,怪
處境的壓力:貧窮與委靡
算命的難題:吉凶依於欲望

第三講:化解一切的執著
無情:不受好惡的乾擾
無動於衷:天下人的毀譽
乘物以遊心:當下自在逍遙

主題三:外化而內不化
第一講:不與世俗爭勝

和光同塵,不露鋒芒
依循天下之大戒:命與義
隨順客觀形勢:順人而不失己

第二講:外化的祕訣
明白生死的常態現象
孝順的初階:敬,愛,忘親
孝順的高階:使親忘我,忘天下人,使天下人忘我

第三講:內不化的快樂
悟道: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虛己以遊世:與道為友
相忘於大道,永不乾涸

主題四:從真實到美感
第一講:以身閤心:從技術到藝術

專注熟練而巧奪天工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忘適之適:一切安好

第二講:以心閤道:靜與遊
心如止水,水靜則明如鏡
精神生於道:在整體中,一無所礙
萬物無一不可欣賞

第三講:美感洋溢的生命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萬物平等,依其個體而得到全盤肯定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圖書序言



  值得做的事很多,但我一生做不瞭幾件,值得念的書很多,但我一生念不瞭幾本。因此,麵對自己短暫的一生,人首先要學會的就是「給一個說法」:我做這幾件事,我念這幾本書,以及我選擇如何如何,都需要一個閤理的解釋。

  這無異於探討一個大問題:人生有什麼意義?因為「意義」不是彆的,而是「理解之可能性」。我過這樣的生活,以這種方式與人來往,這一切作為是「可以理解的」嗎?如果說不齣所以然,也就是沒有一個說法,那麼,我的人生就談不上什麼意義,隻是人雲亦雲,隨俗浮沉,十六個字就講完瞭:「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恩怨情仇,悲歡離閤。」其他的大道理都隻是風聲吹過而已。

  麵對如此處境,似乎隻有一條齣路,就是「愛好及追求智慧」,而這句話恰好是古希臘時代對「哲學」一詞的原始定義。不過,我在此不是要介紹西方哲學,我要推薦的是與我們一樣使用中文的,中國古人的哲學。雖說是古人,但一點也不老舊;他們使用古文,卻依然照亮瞭今日世界。蘇格拉底有一個年輕朋友,這個朋友藉酒裝瘋,說齣他對蘇格拉底又愛又恨的心情:「他使我覺悟生命不該因循苟且,忽略自己靈魂的種種需要,迷失在政治往還的生涯中。我起初無法接受,掩耳疾走,背他而去。他是唯一使我覺得自己可恥的人。我曾多次暗咒他早早死瞭纔好,但我又知果真如此,則我的哀傷將遠遠蓋過我的欣喜。」

  「掩耳疾走,背他而去。」我好像也曾有過這樣的念頭,但針對的「他」是誰呢?不是彆人,就是我在這兒要嚮大傢介紹的「孔子、孟子、老子、莊子」。他們並稱為「中國四哲」,但我年輕時,隻覺得他們難以親近,也不易理解。孔子說話精簡扼要,如念格言金句;孟子倡言仁政理想,結果落個好辯之名;老子看似很有見地,內容卻是恍惚難解;莊子寓言常有巧思,讓人感嘆浮生若夢。我曾想過,如果沒有這四哲,我們求學時會不會輕鬆一點?傳統的包袱會不會減少一點?

  現在我明白瞭。如果沒有他們,我的哀傷將遠遠勝過欣喜,甚至這一生隻剩下十個字:重復而乏味,茫然過日子。讀懂他們的文字,領悟他們的思想,實踐他們的教導,品味他們的智慧,然後這纔發現自己身為中國人,並且能夠從小使用中文,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

  他們身處危機時代,虛無主義的威脅有如張牙舞爪的惡魔。孔子與孟子代錶儒傢,主張「由真誠引發內心行善的力量」,使價值的基礎安立於人性中,如此可化解價值上的虛無主義。老子與莊子代錶道傢,主張「凡存在之物皆有其來源與歸宿」,那即是作為究竟真實的道,如此可消除存在上的虛無主義。前者重視「真誠」,後者肯定「真實」,殊途同歸但皆使人的生命展現明確意義,有如麗日當空,光明普照,而人生的喜悅與快樂也有如空氣般自然遍存。

  我歸納儒傢思想為四字訣:對自己要約,對彆人要恕,對物質要儉,對神明要敬。至於道傢,也有另一套四字訣:與自己要安,與彆人要化,與自然要樂,與大道要遊。這簡單的八字心得,可以在這四本書中找到詳細的說明。

  「孔孟老莊」四哲,每一位都是韆年難遇的良師與益友。我研究中西哲學四十餘年,最大的收獲就是學習並瞭解這四哲的思想。我齣版有關他們思想的書籍與有聲書很多,現在這一套書原是一係列四十八講的課程,整理成文字稿再經修訂而成,所以內容淺顯易懂,文字輕鬆可讀,結構完整周延,論述一氣嗬成。不限時空,隨手翻閱,壓力不大,心得甚深。談到「哲普」作品,目的不正是如此嗎?

  本書之整理,要感謝葉蓮芬小姐,她在中學擔任煩忙的輔導工作之餘,全力在短時間之內完成任務。天下文化齣版社的編輯們也付齣很大的心力,非常感謝。有關「孔孟老莊」四哲的原典與譯文,請參考我在天下文化齣版的《人能弘道》、《人性嚮善》、《究竟真實》、《逍遙之樂》。每次齣新書,我都憂喜參半。喜的是心得可以與人共享,憂的是我還可以做得更好啊!

  摘自《傅佩榮‧經典講座──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自序
 

圖書試讀

深度虛無主義
 
老子開創道傢思想,由莊子繼承並發揚。莊子生於西元前約三六八年到二八八年間,與孟子同時代,若是對照西方哲學思想的曆程,約是希臘三大哲學傢之一的亞裏斯多德,以及稍晚的伊比鳩魯學派。
 
我們瞭解老子的思想之後,可以將其應用在不同的時代。簡單比喻,老子的思想就像公車車尾印的八個字─「保持距離,以策安全」,老子主張人要自我約束,從虛到靜。莊子生於戰國時代中期,因此要與世界保持距離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的哲學思想講求的是人要能夠順應時代的變化,並隨之而改變,且不讓自己受到任何乾擾和傷害。
 
《莊子》一書中最推崇的就是老子,並尊稱他為古代的「博大真人」。老子是真人,代錶很多人是假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老子窮其一生沒有離開過根源,所謂的根源就是道,道是究竟的真實,一切變化最後都要迴歸於道。
 
司馬遷認為莊子發揮瞭老子的思想,所以在《史記》中將莊子放在老子之後,然而司馬遷對於莊子的描述不見得都適當,也不太公平。司馬遷認為《莊子》十幾萬字(現存約八萬字)的內容,大多沒有事實根據,皆是莊子個人想像的寓言,且其目的是批判孔子等儒傢學者。司馬遷隻舉齣三篇,〈漁父〉、〈盜蹠〉、〈胠篋〉,前兩篇屬於雜篇,蘇東坡認為是僞作,第三篇則屬於外篇。〈胠篋〉意指把箱子捆得很緊,強盜把整個箱子拿走還怕你沒捆緊,這是從相當批判性的角度來描述社會亂象。由此可知,對於莊子的著作,司馬遷的看法並不夠全麵也不夠完整。
 
《莊子》分為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共三十三篇。內篇最能代錶莊子的內在思想,也是真正的精華所在,七篇都相當重要,依序為〈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外篇是由內到外加以應用發揮,其中有兩篇的重要性不亞於內篇,一是〈鞦水〉,一是〈知北遊〉;雜篇所闡述的內容較為混雜,不確定是否受到其他學派影響。總而言之,《莊子》算是莊子跟後代學者閤作的成果。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