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Camino:从观光客到朝圣者的心灵盛宴

一个人的Camino:从观光客到朝圣者的心灵盛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朝圣
  •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
  • 个人成长
  • 心灵之旅
  • 旅行文学
  • 西班牙
  • 文化体验
  • 自我发现
  • 信仰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为迎接2021年「圣雅各之路」Camino的圣年(即七月二十五日适逢星期日)、圣雅各朝圣大爆发而改版。

  只有在圣年,位于Camino终点的圣地雅各大教堂的正门才会开放,让朝圣者从正门进入。上一次圣年是2010年,近年来朝圣人数不断创记录,2017年朝圣者破纪录超过三十万,期待2021年会像上一次圣年迎来爆炸性的朝圣高峰。

  ◎台湾的朝圣者在去年突破三千人次,书市有其他以Camino为主题的书籍,但是朝圣路的宗教性却被忽略了,一些台湾朝圣者不了解朝圣路上教堂内举行的弥撒意义,以至于甚至不知道领圣体是只有领洗且已开圣体的天主教徒才可以领圣体。对于这条朝圣路,要做的功课不只是交通住宿、体力、穿着等准备。是的,关于这些,本书摆在附录。

  想像一下:中古世纪的朝圣者上路时,是抱着有去无回的心态,甚至得签下生死自负的生死状,当时的旅行条件与今天天差地远,许多朝圣者没到达圣地雅各这个「没有罪的城市」就死在路上。对于这条朝圣路从中古世纪便存在的宗教意涵,在近年几部与Camino相关的电影或书籍给沖淡了,如果只是把行走Camino视为「我出去一下」(最近一部德国电影的片名)或是疗愈人生某段伤痛,怀着这样的心态,极其可能会对朝圣路上许多的机遇视而不见。

  「行走Camino已成为欧洲文化的一种传统,
  一种跨越宗教的旅行方式,
  一种生命洗净和灵修探索的生活艺术。」

 
  ◎2008年作者第一次走上Camino,2009年走第二次。

  ◎2010年,他和女儿一起走,得到一个意料之外的礼物。

  ◎2013年,他第四度走Camino,改变身分,不只是接受Camino这条路上善意的朝圣者,他选择到一个庇护所,穿起围裙,服务其他的朝圣者。

  ◎《一个人的Camino》初版出版于2015年1月
          
  ◎自2016年已连续3年于天主教辅仁大学举办「Camino朝圣研讨会」,欢迎新朝圣者参加2019年的研讨会。

  ◎举办数十场读者见面会

  ◎经营「Camino福之传」Line群组,以线上即时的方式协助辅导正在行走Camino的朝圣者。   


  第一次听到圣地雅各(Santiago),他根本不知道是要用走的去,他甚至不是一个基督徒,他只是想走上这条路。
带领无数人走遍千山万水的资深导游,前后四次以徒步的方式行走圣雅各朝圣之路(Camino de Santiago),眺望2021年能在圣雅各之路的圣年,走入唯有在圣年为朝圣者打开的大门,这是为什么?是怎么样的一条路,为什么让他心中久久无法割舍?

  这条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古道,除了上了年纪的建筑遗迹、狂野的自然景致之外,还有几近与世隔绝的乡野小镇,仍流动着中世纪的血脉,保留着古老传统,因此1987年,圣雅各朝圣之路成为欧洲第一条世界文化遗产,同时是全世界第一条以朝圣之路存在的世界文化遗产,第二条在日本,是到了2004年才登录。然而若以为这就是让资深导游魂萦梦牵的理由,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2004年一次旅行中的邂逅,他由朝圣归途的旅人得知,这条靠双脚才能走到目的地的一种旅行,于是激起他的好奇,选择背起所有的家当走在千年古道上,任由週遭的环境随意处置他……

  ◎第一次让陌生女子清洗疲惫的双脚,本该尴尬别扭的他,却深受这女子的谦卑与喜乐所感动。

  ◎明明刻意选择不与Maria同行,以回避她穷追不舍的询问,却又莫名地深受吸引,一边听她述说自己的身世,一边让自己的眼泪洗涤心灵。

  ◎天天路过中世纪教堂,天天与这些哭笑不得的石雕脸庞对望,他却在这些空洞的眼神中看到自己内在的孤寂。

  ◎不小心跟错领头羊,成了迷途羔羊,他才发现人生也需要指引,一旦失去指标,将无法看清眼前的道路。

  ◎茫茫苍空中飘然而来的钟声,让他顿觉劳尘尽净,忧虑尽除。他坦承,钟声就像路途中的朝圣伙伴,那一长一短的回旋之声,正回应他心中对神圣空间的渴望。

  ◎在修道院的默观之夜,他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与现在;在庄严的颂祷声中,他的心灵不禁舞动起来,然而,虽然带着热情,这却是一场包含否定、拒绝与吶喊的痛苦之舞。………

  原来当旅人什么都没有,只剩下这身痛苦的躯壳时,这才看见心灵中所承载的一切:悲伤、愁苦、孤寂、向往、感恩与喜乐,整个心灵彷彿甦醒,又再活过一回……
    
  在一步一脚印的走过圣雅各之路后,心灵被汗水和泪水沖刷,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更新,这才是他想要的不一样的深度之旅。

本书特色

  1 数百幅圣雅各朝圣之路实景照片,让您一览欧洲第一条世界文化遗产风光。
  2 沿着书中村庄顺序走,辅以村庄样貌照片,绝不会迷路。
  3 投宿在资深导游向您推荐的庇护所,绝对物超所值。
  4 双脚和背包是这趟旅程重要的必备品,资深导游告诉你该如何预备。

  ※勇敢背起背包向前走,跟随着资深导游的步伐,来一趟生命中的心灵之旅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垦


  出生于台南玉井,一生经营亲子儿童书店和旅行书店。从小就梦想要环游世界,喜好在旅行中驰骋,遐想,出国更爱五星级旅店,迷恋游轮美食与艺术天地,从事领队导游工作多年。

  2008年5月终于改变了旅行方式,走出自己的城堡,朝向欧洲千年古道,餐风野宿,使生活开始学习卑微。朝圣行走让他发现自己而毅然结束钟爱的事业。

  2008年12月受洗成为基督徒,不久竟意外地读了神学院,也爱上了宗教学研究所。

  之后曾经三度再回到欧洲圣雅各之路,当起庇护所国际志工,意在找出这些年里,心中对神圣的追求与复刻。

  2016年发表硕士论文《从欧洲圣雅各之路探索天主教朝圣文化向度》,取得辅仁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硕士学位。

  欢迎读者写信至camino2021@hotmail.com。
 

图书目录

新版序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推荐序
作者序

1.资深导游的第一次朝圣
2.细数圣雅各之路的一页沧桑
朝圣者回响:用一条路寻找生命的答案by 吴文轩

资深导游带你走
3.第一次让陌生女子洗脚
4.将朝圣的爱栽入人的灵魂
朝圣者回响:朝圣者的天亮时刻 by Teresa陈小茜

资深导游带你走
5.洒落于朝圣路上的闪亮珍珠
朝圣者回响  倾听旷野里的声音/刘子瑛

资深导游带你走
6.不想迷路?就靠黄箭头!
7.钟声为谁而敲?
8.近乡情怯,先好好预备身心灵

资深导游带你走
9.抵达圣地雅各必做的五件事
10.再往前行,走到欧洲最尽头
朝圣者回响:为自己、也为他人敞开生命 by 张影伶
11.找到新的自己
朝圣者回响:西班牙千年古道图步朝圣记述 by Catherine 何恋玉

资深导游带你走



附录
条条道路通往圣地雅各・德・康波斯特拉?
想领取朝圣证书,你一定要知道……
完美的朝圣步行,你需要……
 

图书序言



  现代人对观光旅行已不陌生,对朝圣行旅仍停留过于简单的信念。旅行的理由可以很多元,而朝圣的序曲且充满单纯的渴望。旅行,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人与世界的关系,而朝圣可以传送人与神圣空间的感觉。对现代人而言,出国观光是买一本旅游指南,欣赏风景,品尝美食,蒐集纪念品,着迷于消费与精品的共同爱好,这种移动旅行的风格,把旅行者送到遥远的国度,多半时候已失落精神主题,人完全闯入物质世界,自由地享受与拥有。然而朝圣却少了这种激情,远走他乡的自我要求,对物质享受的卑微也少一些厌倦,接着在婉转的行走中,心灵的神圣性得以交织在世俗的框架上。

  在近代人的心灵里,这二种行旅虽然看似遥远,但还是有其吸引力。只是,旅行与朝圣经过世纪的狂热包装,人世俗的双眼并未阖上,似乎是不断变形相互渗透,两种行动似是虚假,各有各的沉思。此外,旅行的通俗性与朝圣的神圣性,两者有了一些模煳的相似,都能让人心里带来欲望与刺激;不可思议的是,当今朝圣与旅行的共融性,虽然逐渐跳出宗教的框架,却又制造商业主义的恍惚架构,世俗的脚步,往往让人有一种识曾相似的追逐,心底总有说不上来的诱惑与神祕。

  圣雅各之路(Camino de Santiago),自古以来就是个跨帝国世界的旅行。现代科技文明下的朝圣是一种新世代的旅行方式,每一次旅行可以轻易转换成自己想像的国度,然而中世纪文化中的朝圣行动,在我内心还是强力地冲击我的朝圣想像,只是因为价值改变了,时空也改变了,处在新世代的朝圣者,因此有自己的路,有自己的放下,也有自己的不舍。对远方而来的朝圣者而言,这一路上不仅有数不尽的传说,令你不禁好奇想听,还会有独特而令你难忘的人神会遇。

  回想当年的欧洲观光之旅,到了欧洲却来不及认识圣雅各之路,未能细细端详它的面貌,是一个遗憾。其实,生命中有好几次的欧洲旅行,充其量只是停留一种奢华的行程安排和消费文化的欲望享受,欧洲太大了,你没法儿细细察觉它,所以我才敢说,人是会故意忘了欧洲另一种精神文明的学习。我知道,当年这种错身而过的断裂,是我不经心留下的。从中世纪以来,人类朝圣的行动概念,跨越文明的进化,及至理性时代的旅行移动,现今人类享受科技的方便性,及高度物质生活的延展性,旅人一旦来不及凝望精神文明中的神圣,那一回头,註定要守候到今生,才能与它有了会遇。  
 
  多年的旅行,后来演化成个人自由行的新旅游。二○○○年我再次单独来到欧洲,我仰起脖子,四处打听着西班牙与法国边境地区,传说中的「一条朝圣古道」。在那里,听说有中世纪很美的建筑遗迹,仍流动着中世纪的血脉,保留着古老传统,风景令人惊叹;有狂野的自然景致,与中世纪的石头文明有着迷人似的调和。这一切,蕴藏在一条古道路上,留予世人的则是脚下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和难以想像的梦幻,任何想行走古道的人,只要仰赖着两条腿,一步一脚印,就能在圣地雅各朝圣路上找到神圣的相遇。
    
  后来,我不停地辨认所打听来的「好消息」,当我弄清楚一切,我还吃惊地问起自己,我并非基督徒(当然没有信仰证身分证),也不认识圣雅各,何况我从未看过他的照片,也有了一点年纪,为什么也想「朝圣」?

  奇怪的是,我还是有了追逐朝圣的起步。我又一次惊讶地东想西想,隐隐约约的,影影绰绰的,总之,我一路在疑心、摸索、倾听、喃喃自语。我明白了。圣雅各朝圣之路,欧洲的年轻人大都认得它,尤其以此路为荣,他们选择这条崎岖之路,走出他们自己的成年礼。欧洲各民族的人,不分男女老少,背起简单的行囊,从四方朝向西法这条路,任由无常的环境处置。如今,行走Camino已成为欧洲文化的一种传统,一种文化习俗,一种跨越宗教的旅行方式,一种生命洗净和灵修探索的生活艺术。

  不管你从何处开始观看,「朝圣」的意义与地位,今日已非同小可。因此,在当今的欧洲社会,圣雅各朝圣路的动机、欲望、需求的概念与旅行文化是相互连在一起的,呈现出丰富多采的样貌,宛如一座人文风格花园。朝圣者在出发前,不妨了解「朝圣」与「旅行」的文化对观,做好功课,进而问问自己,为何要走Camino?

  人的一生犹如一场朝圣,你我同为朝圣者,也许几年后,随处漂流的人生世界里,处处即是宗教圣言道法的沉淀,在那数不清的信息中,有一条路是可以让人安静地走进去,细数无数的惊奇感,然而哪怕这一条路,能为自己的心灵找到祥和出口,也总算是一种庆幸。

推荐序

另类西游记
    
陆达诚神父


  玄奘法师于七世纪时去印度取经,他沿着西域诸国帕米尔高原,在异常险恶困苦的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英勇气概,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到达天竺。后人不断歌颂玄奘的壮举,认为他是有宏志的宗教人的典范。近读陈垦先生新书《一个人的Camino》,该书记述他从法国边境步行至西班牙西端圣地雅各‧德‧康波斯特拉的故事。这是一条长达 800 公里的西欧朝圣步道,用今日交通工具,一、二天就可抵达,但作者背着大旅行袋跋涉长途,终于达到目的地。或许我们可以把他和古代大僧做一比较。

  玄奘出发时已是僧人,而陈君起程时还未信基督呢。行行复行行,美丽的大自然、友爱的同伴和庄严的教堂使他碰触到了超自然。走完全程,他不会离去了;他不单爱这条路,他还爱上了启发他走此路的基督。从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他心灵的演变,很像柏拉图在「爱的飨宴」从山麓拾级而上的求道者,逐级超越了尘世的一切有限美善,终于登上「至善」的山巅。陈君的朝圣路是同样立体的,他一直在往上爬,他的心灵与神不断地契合,而完成了一次非尘世的壮举。这是他朝圣的特色,值得一切宗教人取法。

  书中有不少有趣的故事、对话、笑话、神话…,令读者兴趣盎然,不忍释手。

  一次,他同二个西班牙女生结伴而行,在泥泞山路走了一整天之后,到了一个庇护所,门外写着:「入内请先洗脚」。此时大家汗流浃背,累到不能动弹,都坐在路边休息。「Bárbara随即带着圣母似的慈心接收我泥泞的双脚,她很坚持的说要帮我脱鞋,并洗净我的双脚。我知道,我再无法拒绝像她们这样虔心的朝圣者,我猜想,可能也没有人能应付这种既甜又涩的突发状况,只是我有点尴尬,更不知如何是好。」

  作者随着反省说:「东方人一向有随遇而安的从容惯性,我只好乖乖接受她弯起腰,默默不语地洗涤我的脚丫子,有如一种仪式中的静默,我好奇地凝视她卷起衣袖时,所怀有的喜乐和谦卑的重量。……多年后,我总算在神学院听见记忆的回音,那是当时一个非基督徒所无法体悟的洗脚的神圣性。」真的,这种谦卑的服侍对天主教教友来说,可说司空见惯,因为每年在圣週的礼仪中,主祭神父,不论他是教宗或主教,都会效法耶稣在最后晚餐中给门徒洗脚。 2012 年笔者在高雄圣文生堂参加圣週礼仪,目睹患末期肺腺癌症的单国玺枢机双膝跪下给十二位平信徒洗脚。耶稣不乏传人,但为陈君来说,这是他第一次目睹耶稣借祂的门徒谦卑和爱德来对人类启示祂的价值观。

  另一次,有位义大利籍的 Maria 在一个小教堂里,用异语为作者祈祷。她「唸起一堆咒语似的拉丁语」,像个有权威的神父在他额头上画了一个十字符号。这是作者第一次与十字符号有所接触。接着,她向他说:「一位朝圣者,他所做的事是将朝圣的爱栽入人的灵魂里,而且必须依靠忏悔的力量才能圆满这项使命。」她劝陈君阅读圣奥斯定的《忏悔录》,因为这本书能给朝圣者大量的内在补给。

  从这些谈话中我们多少可以窥闻到朝圣者旅途中的交谈内容,他们在放松而有目标的行进中,因圣神的默导而交流许多非文字能传递的道理。许多人因此获得了信仰或悔改重生之恩。他们的精神得以充电,心灵具有方向,对神圣事物的吸引力更敏锐,也更渴望度与天主结合的生活。

  我称本书报导的是另类的「西游记」,实因他从欧洲西端带回来的不是要翻译的洋书,而是活生生的灵魂经验,每一位读者都会受他感染。

  陈先生文学造诣极深,文字流畅,加上许多风趣的故事和精美的图片,可让读者阅读时毫无困难,欲罢不能。对异国有的浪漫遐思的朋友都该人手一册。

  本文作者:陆达诚神父,耶稣会士,法国巴黎大学哲学博士。辅仁大学宗教学系创系系主任,并职掌耕莘青年写作会逾三十年余。关于祈祷、灵修等文章,常见于天主教会内各刊物。  2006 年教授职荣退,现留辅大兼任教职,并任耕莘青年写作会会长。


 

图书试读

对我而言,圣雅各之路一座座「超龄」的罗马式教堂,确实是人类文化遗产论题上很有愿景和无可回避的真实。圣雅各之路,来来回回几趟路走下来,我的目光焦点仍然是这些文化遗产的丰富性,有甜蜜,有神圣感,有无穷无尽的简单之美。有一天,它将成为当代最夯的旅行主题,只是这股风潮还没吹进亚洲。
 
从黄箭头到圣雅各朝圣古道,凡走过加利西亚地区必然知道,在这一带步行的朝圣者,沿途有很多空间可以让你沉思,每隔一段路就会出现的十字架雕像,彷彿一只手随时护着你。对此,中世纪的人对朝圣路发出一种宗教赞叹,现代旅行者却只是忽略,不知做什么,或是只有观看。
 
然而,我曾站在欢乐山(Montedo Gozo)山头,眺望即将抵达的圣地雅各,我与一位日本朝圣者一起走进庇护所,当时做了一个选择,先在这里沉淀朝圣生活的杂念,预备身心,清静心思,好让明天一大早走进圣城。服务人员打趣的说,「你们停留在这里过夜,是最聪明的选择。」是的,这里一来比市区住宿便宜,二来庇护所的设备现代化,三来着名的圣母小堂就在附近,加上教宗纪念碑和朝圣者大雕像(Monumento Peregrino)也在园区内,朝圣者可以轻松散心,沉淀心情,一举数得。日本朝圣者Miyako听得心花怒放,盯着我问:「是如此吗?」之前我曾告诉她,这一站庇护所我已经住过三次,没有失望的理由,它是朝圣路最后一站的庇护所,离圣地雅各不到五公里,许多朝圣者一看到贝壳里程碑,惊喜终于快到市区,于是一熘烟就错过这美丽又宁静的庇护所,真是太可惜了!
 
事实上,我是慕名寻访朝圣者大雕像,前二次总是累到错过它。这一对朝圣者大雕像,是圣城的焦点海报人物,颇有名气,给人的感觉是真情地表达这一路上的朝圣者心情,特别是长途跋涉的辛酸和眼泪。这也是为什么中世纪以来,凡走在这条漫长路并经过长途煎熬的朝圣者,任何一步一脚印行走数百里路前来朝圣的人,在这最后即将抵达圣城前,站立在这座山头上,剎那间远眺那目的地的大教堂时,无不喜极而泣。在西班牙,这两座雕像深入朝圣者的人性,不仅仅有了特别的地名(欢乐山),毕竟那样刻骨铭心的喜乐是朝圣者们共通的感觉,如今,这里更有了朝圣路上最大间的庇护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