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笑的密度、沈默的重量,以及孤独的质地。
时间沿线上的单车风景 从南印度开启的单车之旅,一路向北,当下记忆与旧日情怀的唿应与追寻,
旅途中的现实与爱恨,一步步推逼自己前往生活的最深处。
早该看见的印度,早该认清的自己。
有故事的是旅行中相遇的人,不是你!
接纳内在的软弱,戳破旅行的梦幻泡泡,
我们羡慕的,只是筛选过的美好,
在旅途的千回百转中,重新丈量自我。
以为错失的东西,
终究会在不同的时空里获得补偿。
无法一言以蔽之的印度才是真正的印度吧! 身为旅人,自讨苦吃是瑞夫最真实的告解,从未长途骑行却选择单车作为横跨印度南北的旅伴,既是意图参透生死的对已逝阿嬷的追忆,亦是一回借以忘却牵挂的苦行。他不是热血背包客、运动员,单车因而成为无法任意中断的限制,卸下借口与舒适感,迂回续行,从南向北,从海岸到内陆,以感官记载旅途中微细之变,譬如空气温湿度、食物调味、语言腔调、日升日落的时间……旅行的真义是对自我的检验,无论经由人情世故、风景地貌、政经氛围,每一次节奏的调整都源自内在思绪与外在体感的反覆辩证。瑞夫以三个月余的时间,重新丈量自身限度,实情是会遇上痛恨孤独的撞墙期,以及对环境失去兴致的瓶颈,然而、掌握见好就收的契机,错过并非罪恶,现实生活重叠于旅途的暗处,等在终点的是无从抛卸的家乡;生命究竟因而变得完整、抑或破碎?是一道仅有自己知悉的祕密。
本书特色 ★3个月跨骑印度3731公里的单车旅程,混乱而神祕的南亚大陆之歌,年轻与古老兼备的印度视角。
★资深「衰旅」者—张瑞夫,继南亚、丝路后的旅途札记,沙漠与哭泣,咖哩和焦虑,黄昏与冷空气,丰盛却未必美好的人世风景,自讨苦吃而人情负债累累的苦旅……
★作家dato、《Shopping Design》副总编辑 包叔平、作家 王盛弘、作家 陈夏民、《大志杂志》《The Affairs 週刊编集》总编辑 李取中、《潮人物》杂志社长 万岳乘—诚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