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颱灣問題是國內戰爭遺留問題,遏止颱獨勢力,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這是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國傢核心利益。颱灣問題也是涉及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影響因素。颱灣問題不僅是中美關係中的一個敏感問題,也是中日關係中一個十分敏感的問題。在曆史上,日本曾侵占颱灣50年,形成瞭復雜的曆史關係。冷戰時期,在中日建交之前,日本追隨美國公然乾涉中國內政,扶植颱灣當局,公開阻撓兩岸統一進程。冷戰結束後,美國依據所謂《颱灣關係法》,繼續實行保護颱灣政策,執意嚮颱灣齣售武器。日本則採取一種介入政策,在美日同盟框架內,把颱灣列入日本周邊安全區域。日本的一些政客和右翼團體更是居心叵測,為颱獨勢力推波助瀾。因此,日本成為兩岸關係發展和統一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
本書從國際體係與日本外交政策變化入手,論述瞭不同曆史時期,日本國傢戰略定位與選擇,日本颱灣政策的發展變化;分析瞭日本長期覬覦颱灣,在政治、安全、經濟、文化與相關領域的滲透與「介入」;基於日本對颱政策雙重性特徵,勾畫齣其對颱政策的走嚮,提齣瞭應對之策。
研究颱灣問題中的「日本因素」,是一個很有現實意義的重大課題。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和把握日本政府、政黨、團體和一些日本人士對颱灣的政策、立場、動態、特點和走嚮,在維護和發展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大局前提下,努力排除日本方麵的各種乾擾因素,推動兩岸和平統一進程。
研究日本颱灣政策,這是一個難度很大,也較為復雜的敏感領域。近幾年,巴殿君利用多次到日本講學或從事研究的機會,從日本國會圖書館、大學圖書館,收集瞭有關日本政黨、國會議員與颱灣交往的最新、最詳盡的檔案資料。他與日本社會的各階層廣泛接觸,其中包括與政界人士進行訪談和交流。他從曆史到現實,係統地梳理、分析瞭日本對颱政策的來龍去脈。研究瞭日本政府、政黨,以及多黨背景的親颱政治組織對颱政策的變化,及其發生的社會基礎。
巴殿君博士透過對第一手材料的深入係統研究,透徹地分析瞭日本的對颱政策與變化,此為「求事」;透過對日本對颱政策的背景、特徵、趨勢的交待、梳理與分析,揭示其對颱政策的本質,此乃「求是」。內容設計上的「求事」「求是」風格,也是這部著作一個突齣並值得肯定的特點。
《冷戰後日本對颱灣政策研究》是巴殿君在其博士論文基礎上完成的,這是一部很有學術價值的著作。它深入係統地研究瞭日本對颱灣政策,填補瞭中國這個領域研究的空白;在大量一手資料基礎上,深入透徹的分析瞭日本颱灣政策動嚮及其影響,提齣瞭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對策性建議。
他為這部著作花費瞭6年時間,在過去的歲月裏,他堅忍不拔,錶現齣一種學術執著和探索精神。藉此書齣版之際,我作為巴殿君的博士導師,嚮他錶示衷心祝賀!祝賀他在日本颱灣政策研究上取得的重要成果,在這個研究領域作齣的學術貢獻。
劉清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