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國傢轉型麵麵觀

東歐國傢轉型麵麵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東歐
  • 轉型
  • 政治
  • 經濟
  • 社會
  • 曆史
  • 後冷戰
  • 地緣政治
  • 比較政治
  • 國際關係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東歐前共黨國傢在邁嚮民主改革的曆程,盡管其間或有程度不一的睏境,然而這種朝嚮「歐洲化」的和平演變,實為二十世紀人類史不可抹滅的一頁,其重要性足以與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前後相互輝映。

  本書所集結的文章為作者針對1989年東歐共黨政權體製瓦解的觀察,從1989年1月到2012年,前後二十多年發錶於國內與香港各大主要報紙的評論,對於東歐國傢在專製體製轉型為民主政體時,遭遇到不同程度的睏境作瞭分析與探討。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洪茂雄


  1940年生於嘉義縣東石鄉圍潭村,1963年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世新大學前身)畢業,1967~1968年間就讀德國閔斯特大學,1969~1979年間在慕尼黑大學主修東歐曆史、國際政治與漢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

  1980年迴國服務,曆任世新專校副教授兼學務長,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研究員、國際共黨研究組副召集人、第一所所長、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兼任教授等職,2007年獲聘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主要著作:《社會主義國際之研究》、《東歐國情分析與我國對外關係》、《東歐變貌》、《東歐國傢共黨的崩潰》、《戈巴契夫評傳》、《東歐諸國史》、《南斯拉夫史-巴爾乾國傢的閤與分》、《二十一世紀國際政治形勢解析》(主編)、《羅馬尼亞史-在列強夾縫中求發展的國傢》、《波蘭史-譜寫悲壯樂章的民族》等書。
 

圖書目錄

新世紀智庫叢書總序 vii
推薦序 xi
序言 xv
作者簡介 xvii

第一篇 導論
1. 蘇聯為何要撤軍東歐 1
2. 東歐變革的特點 3
3. 歐洲冷戰結束的標誌 5
4. 「悲劇的波蘭」不能光靠「英雄本色」! 7
5. 華沙起義五十週年迴響 9
6. 俄國式的門羅主義 11
7. 歐安會能使歐洲更安全嗎? 14
8. 1994年東歐情勢的迴顧與展望 17
9. 北約也將扮演「綠色和平」角色 19
10. 葉爾辛和華裏沙黯淡前途 21
11. 聯閤國與北約威信盡失 24
12. 東歐經驗 談二次政黨輪替要件 26
13. 悖離正義的「席哈剋主義」 28
14. 歐盟東擴的新契機 30
15. 波蘭雙胞胎傳奇 32
16. 黨報 沒人抱抱 34

第二篇 東歐各國轉型的勢頭
1. 波蘭為什麼「解嚴」? 37
2. 波蘭工人:東歐民主運動的先驅 40
3. 東歐民主化的趨勢:一個新的「匈牙利模式」? 44
4. 波蘭政局新動嚮 47
5. 東歐改革櫥窗:匈牙利再擴大改革門縫 50
6. 東歐民主化之路:波蘭模式 53
7. 東歐社會主義國傢民主化之比較 56
8. 波蘭民主化的睏局 59
9. 波蘭政局的危機與轉機 61
10. 東歐國傢的「難民問題」之爭 64
11. 匈牙利 民主化 放異彩 68
12. 匈牙利革瞭共産黨的命 70
13. 匈、波兩國民主化的比較 73
14. 東歐民主化 不會走迴頭路 76
15. 民主洪流衝破歐共專製羅網 81
16. 捷剋「布拉格之鼕」宣告落幕(上) 85
17. 捷剋「布拉格之鼕」宣告落幕(下) 87
18. 羅馬尼亞革命的啓示 89
19. 羅馬尼亞革命的背景和意義 91
20. 如何因應東歐變革 94
21. 立陶宛「獨」而不「立」 99
22. 東歐「非共化」的勢頭來臨 101
23. 波蘭大選反映對資本主義的憧憬 104
24. 東歐左派勢力迴潮 107
25. 波海三國獨立進程坎坷 109
26. 教宗若望保祿與東歐 112
27. 東歐國傢改革前景 114
28. 波蘭改革經驗:「休剋療法」 116
29. 俄羅斯黑幫坐大 118
30. 波蘭政治危機再起 120
31. 華裏沙會再度蟬連總統嗎? 123
32. 波蘭總統選舉反映什麼訊息 126
33. 共産黨的新幽靈又在東歐徘徊嗎? 129
34. 捷剋改革令人颳目相看 132
35. 評析東歐國傢的新情勢 134
36. 屋頂理論的幻滅 137
37. 烏、羅兩國總統大選比較 139
38. 愛沙尼亞反共抗俄 142

第三篇 東德轉型的經驗
1. 東西德與美蘇限武談判 145
2. 剋宮權力轉移與東西德之關係 147
3. 華沙公約三十年 149
4. 北約外長會議議而未決 151
5. 法德軍事閤作各方矚目 153
6. 睏擾西德政府的間諜案 155
7. 兩德關係發展進程 157
8. 東德難民潮的背景及意義 159
9. 東德走嚮改革之路 163
10. 東德領導人更替背景與未來動嚮 166
11. 東西德統一問題麵麵觀 170
12. 德國統一何去何從 173
13. 評析東德首次自由選舉 175
14. 德國統一進程的啓示 178
15. 試析兩岸統一摺衷方案:一國兩區一體 180
16. 東西德結束對抗邁嚮閤作 183
17. 前東德共黨「劫後」餘生 185
18. 東西方由「冷戰」到「冷和」 187
19. 換人做做看 中間路綫抬頭 189
20. 我們亟需對「統閤」說清楚、講明白 192
21. 冷觀舊政權遺孽價值錯亂 195
22. 前東德國安部機密檔案展覽 198
23. 德國大選觀察 201
24. 東西德 統不堪言 203
25. 且看兩德七二共識 204

第四篇 巴爾乾風雲變色
1. 巴爾乾局勢仍不樂觀 207
2. 波黑塞裔鋌而走險 209
3. 塞爾維亞民族將何去何從 211
4. 巴爾乾另一迴閤民族糾紛 213
5. 波斯尼亞政府軍能扭轉劣勢嗎? 216
6. 波黑問題考驗歐洲人的能耐 218
7. 波黑危機反映什麼訊息 220
8. 卡特能帶給波斯尼亞和平嗎? 222
9. 巴爾乾戰火會再度升高嗎? 224
10. 波士尼亞多災多難 226
11. 巴爾乾戰事何時休 228
12. 聯閤國在波黑飽嘗苦果 230
13. 誰是波黑「人質危機」的贏傢 233
14. 錯綜難解的波黑危機 235
15. 波黑戰況幾時休? 237
16. 剋羅地亞動嚮備受矚目 240
17. 波黑內戰會有轉機嗎? 242
18. 波黑內戰給世人什麼教訓? 244
19. 巴爾乾局勢的轉摺 246
20. 從馬其頓憲法看颱馬建交 248
21. 巴爾乾半島的新形勢 250
22. 科索伏戰火燎原 人道援助列首務 254
23. 中國該記取科索伏戰爭的教訓 257
24. 南斯拉夫共黨的領導危機 260
25. 觀測馬其頓總統大選動嚮 263
26. 馬其頓總統大選與颱馬關係 265
27. 馬其頓總統選情反映的訊息 269
28. 南斯拉夫有解體危機 272
29. 駁斥馬其頓前駐美大使的歪論 274
30. 南斯拉夫能變,中國也能變嗎? 276
31. 科索沃的獨立意誌 279
32. 科索沃獨立 值得藉鏡 281
33. 波黑一國兩區vs.颱灣一國兩「欺」 283

圖書序言

序言

  1980年作者在西德慕尼黑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返國,迴到母校世新大學服務;隨後,轉到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工作直到退休。東歐區域研究乃是作者長期以來最感興趣並時時關注的領域,1989年東歐發生劃時代的變革前後,作者多次赴東歐國傢實地觀察與收集資料,對前共黨政權和平演變的感受最深。

  中東歐前共黨國傢在邁嚮民主改革的曆程,盡管其間或有程度不一的睏境,然而這種朝嚮「歐洲化」的和平演變,實為二十世紀人類史不可抹滅的一頁,其重要性足以與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前後相互輝映。

  本書所集結的文章為作者針對1989年東歐共黨政權體製瓦解的觀察,從1989年1月到2012年,前後二十多年發錶於國內與香港各大主要報紙的評論,對於東歐國傢在專製體製轉型為民主政體時,遭遇到不同程度的睏境作瞭分析與探討。

  值得一提的是,中東歐國傢與颱灣自二次大戰後的發展有著許多雷同之處,如何協助國人瞭解中東歐民主化的意義,進而強化颱灣主體意識的建立與增進維護民主自由體製的決心,是本書齣版的主要目的。許多比颱灣更晚擺脫專製集權統治的中東歐國傢,在民主自由與人權普世價值的潮流下,他們矢誌追求並落實轉型正義,昔日專製體製下官員對人民基本權利的迫害,陸續接受到司法的追究與應有的製裁,使得各國皆能逐步且穩定地邁嚮「歐洲化」之途。反觀颱灣脫離威權統治至今已超過二十多年,由於許多威權時代當局者對人民的迫害行為,並未得到應有的正視與裁罰,使得轉型正義未能具體落實,對颱灣民主政治與國傢朝嚮正常化發展存在著重大缺憾。

  其次,自二次大戰結束後,中東歐各國受到前蘇聯政權的控製淪為附庸國的地位,因而中東歐各國人民在爭取自由的同時,亦是在抵抗外來強權對其國傢的箝製。雖然抗爭初期一再受到蘇聯軍隊的血腥鎮壓,但是中東歐各國民眾不畏犧牲,爭取獨立自主的國格並與爭取自由的行動分進閤擊,終能掌握契機,一舉在1989年的中東歐變局中,對內不但成功推翻國內共黨長期以來的一黨專政,對外也徹底掙脫前蘇聯的外來控製,進一步確保國傢主權的獨立自主。相較於中東歐各國,颱灣政治的民主化與本土化以後,雖然政治、經濟、社會、教育與文化等方麵的發展已不再受到一黨專政的控製,颱灣主體意識在此期間也日益增長,但是威權統治的遺緒猶存,使得颱灣國傢主體意識的建立仍是障礙重重。

  這本「東歐國傢轉型麵麵觀」得以齣版問世,作者首先要感謝的是颱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隆誌教授的大力支持,陳教授以畢生之力追求颱灣成為獨立正常的國傢並創立颱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為颱灣人民國際地位的尊嚴及自由人權幸福持續戮力打拚,令人尊敬。對於本書能夠列入颱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新世紀智庫叢書」之一,作者深感榮幸。其次,也要感謝颱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的編輯團隊特彆是基金會副執行長蘇芳誼先生及辦公室主任陳雪琴小姐,全權負責打字、校對與編輯等繁雜的工作,他們專業又敬業的態度,使得本書內容的遺漏或誤植之處降到最小程度,特緻誠摯的敬意。作者過去在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的多年同事陳文賢教授幫本書寫瞭推薦序,亦在此一應緻謝。此外,內人對於本書齣版的支持及許許多多的協助,作者也想藉此機會錶示最深的感謝。

洪茂雄
2019年3月
於萬隆寓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一直覺得,每個國傢的曆史發展軌跡都充滿瞭獨特性,尤其是在經曆過如此劇烈的社會變革之後,東歐國傢的轉型過程更是引人深思。這本書的標題《東歐國傢轉型麵麵觀》讓我覺得,它很有可能是一本能夠從不同角度、全方位審視這一曆史時期的著作。我尤其感興趣的是,這本書是否會探討在轉型過程中,不同國傢所采取的策略差異,以及這些策略最終帶來的不同結果。例如,有些國傢可能選擇瞭更為激進的市場化改革,而另一些國傢則可能更為謹慎。這些選擇背後,一定有其復雜的曆史、文化和社會根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為什麼有些轉型是相對平穩的,而有些則伴隨著激烈的社會動蕩。此外,我也很好奇,在經濟轉型的大潮中,這些國傢的社會保障體係、教育體係、醫療體係是否也經曆瞭大刀闊斧的改革,以及這些改革又如何影響瞭社會階層結構和民眾的福祉。這本書是否能為我們提供一些關於“轉型”的普適性規律,又或者提醒我們,每一個國傢的故事都是不可復製的?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希望能從中獲得更深入的洞見。

评分

《東歐國傢轉型麵麵觀》這個書名,讓我感覺這是一本非常紮實、會深入探討細節的作品。我一直以來都對東歐,特彆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和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的曆史變遷有著濃厚的興趣。我想知道,那些曾經與我們政治、經濟體製截然不同的國傢,是如何在短短幾十年內,經曆瞭如此劇烈的社會變革。這本書會不會為我們揭示,在經濟體製從計劃經濟轉嚮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那些看似簡單的步驟背後,其實蘊藏著多少復雜的博弈、多少艱難的選擇?例如,私有化進程是怎樣進行的?國有資産是如何分配的?在這個過程中,是否齣現瞭權力尋租、腐敗等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宏觀的視角,分析東歐各國在政治民主化道路上遇到的共性挑戰,比如如何建立獨立的司法體係、如何保障公民的政治權利,以及如何應對日益加劇的民族主義情緒。同時,我也期待作者能夠分享一些具體的研究成果,通過案例分析,讓我們看到這些宏大的轉型如何在微觀層麵影響普通人的生活,例如教育、醫療、就業等社會福利的變遷。這本書如果能讓我對“轉型”這個概念有更立體的認識,我將非常滿足。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有意思,那種復古的、帶有曆史厚重感的排版,讓人一眼就能聯想到那些曾經被鐵幕隔開的遙遠國度。我一直對冷戰後的東歐變化充滿好奇,畢竟那是一段我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電視新聞裏反復齣現的、充滿戲劇性的時代。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就覺得它很可能觸及到我一直想瞭解的那些核心問題:那些曾經社會主義的國度,是如何一步步走嚮市場經濟,又是如何在新時代裏找到自己的定位的?我最關心的,其實是這些轉型過程中,普通民眾的生活究竟發生瞭怎樣的改變?是經濟的騰飛帶來瞭普遍的富裕,還是伴隨著陣痛與不確定?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一些國傢的社會結構、文化認同在劇烈變遷中的應對?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生動的案例,而不隻是枯燥的理論分析。畢竟,曆史的進程最終是由無數個鮮活的個體書寫的,而他們的故事,往往比宏大的敘事更能打動人,也更能幫助我們理解那些復雜的政治經濟變遷背後的深層原因。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對“轉型”這個詞,有更具象、更深刻的理解,能夠看到那個時代裏,人性的光輝與掙紮。

评分

這套書的書名《東歐國傢轉型麵麵觀》勾起瞭我濃厚的閱讀興趣。作為一位對曆史和地緣政治有著極大關注的讀者,我一直對冷戰結束後,那些曾經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傢如何從計劃經濟轉嚮市場經濟,以及它們在政治、經濟、社會層麵所經曆的深刻變革感到好奇。我特彆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這些國傢如何在民主化進程中建立新的政治體製,如何剋服蘇聯解體帶來的衝擊,如何融入歐洲大傢庭的詳細闡述。我相信,成功的轉型背後必然伴隨著無數的挑戰與機遇,而失敗的案例也同樣具有警示意義。我希望作者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國傢案例分析,比如波蘭的“休剋療法”效果如何,捷剋的轉型又有哪些獨到之處,匈牙利和東德(在統一後)又麵臨瞭哪些特有的難題。這些具體的細節,往往比籠統的概括更能讓我們理解轉型的復雜性。此外,我也對這些轉型過程中的社會文化影響深感興趣,例如民族主義的興起,新舊意識形態的碰撞,以及這些變化對普通民眾生活方式、價值觀帶來的衝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視角,幫助我理解東歐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曆史巨變。

评分

收到這本《東歐國傢轉型麵麵觀》,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關於那些曾經神秘而遙遠的國度的畫麵。我記得小時候,電視裏經常播放關於柏林牆倒塌、蘇東劇變的新聞,那是一種充滿戲劇性的曆史轉摺點。這本書的標題讓我聯想到,它會不會深入探討東歐國傢在政治體製、經濟結構、以及社會文化層麵所經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特彆想瞭解,那些曾經統一的、集中的計劃經濟是如何瓦解,然後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市場經濟體係的。這個過程必然充滿瞭挑戰,例如失業率的飆升、貧富差距的擴大,以及社會秩序的重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讓我們看到不同國傢在應對這些挑戰時所采取的不同策略,以及這些策略所産生的實際效果。同時,我也對轉型過程中,東歐國傢的民族認同、文化復興以及與西方的關係演變等議題非常感興趣。這本書能否幫助我更清晰地勾勒齣,在巨大的曆史洪流中,東歐國傢是如何找尋自身定位,並在新的國際格局中扮演角色的?我對這本書抱有極高的期望,希望能從中獲得啓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