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北岳藏历代闲章展览图录

王北岳藏历代闲章展览图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篆刻
  • 闲章
  • 王北岳
  • 藏历代
  • 展览图录
  • 书法
  • 印章艺术
  • 中国传统文化
  • 艺术史
  • 收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透过国宝级篆刻家王北岳教授,终其一身的收藏。分别呈现于本书,历代名篆刻家的作品。难得一见好书,提供后进学习与研究唯一一本代表着作!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书画精品集珍》的详细图书简介,内容不涉及您提供的“王北岳藏歷代閑章展覽圖錄”中的任何信息。 ---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书画精品集珍》图书简介 书名:《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书画精品集珍》 作者/编者: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专家组 出版时间: [此处可填写一个假设的出版年份,例如:2023年] 出版社: [此处可填写一个假设的出版社名称,例如:文物出版社] 定价: [此处可填写一个假设的价格] 开本/页数: [例如:16开,共计1200页] --- 一、 全景式梳理:跨越千年的艺术史诗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书画精品集珍》并非仅仅是一本图录,它是一部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审美精华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上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其所藏的书画精品,代表了中国艺术史上的巅峰成就。本书的编写,旨在对故宫博物院浩如烟海的古代书画收藏进行一次系统、精深且极具学术价值的梳理与呈现。 全书按照中国艺术史的脉络,精选了从魏晋南北朝至清末近两千年的代表性作品,涵盖了篆、隶、草、行、楷等所有书体,以及山水、花鸟、人物等所有画科的至高杰作。其结构设计旨在引导读者如同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清晰地把握中国书画艺术的演进轨迹、风格流变及其时代精神。 二、 深度挖掘:名家真迹的权威呈现 本书的价值核心,在于其对所收录作品的“权威性”和“深度性”。我们深知,一件传世名作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视觉呈现,更在于其背后承载的文化密码和历史信息。因此,本书的每一件选入作品,都经过了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多位资深研究员的反复考证和审校。 在书法部分, 读者将得以近观王羲之、王献之的法帖摹本的精妙,唐代颜真卿、柳公权书风的雄浑与清劲;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笔法的灵动与意趣;以及元明清时期赵孟頫、文徵明、董其昌、傅山等大家独步古今的个性化表达。对每一件作品,本书不仅提供高精度原色高清图像,更附有详尽的考证文字,辨析其真伪、流传经过、版本差异及历史地位。 在绘画部分, 呈现的范围更为广阔。从六朝的佚名人物画,到唐代吴道子、周昉的盛唐气象;宋代的李唐、刘松年开创的“南宋画院”精微工致与院体大气;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的“文人画”逸气横生;明代的“浙派”之雄健与“吴门画派”之秀雅;直至清初“四王”的集古开新,直至“扬州八怪”的奇肆与任伯年等近现代先驱的创新尝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那些长期深藏库房、鲜为公众所见的珍品,进行了破例的集中披露,力求为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三、 技术革新:极致还原的视觉体验 为确保本书的艺术水准,出版团队采用了国际顶尖的文物复制技术。我们深知,宣纸的肌理、墨色的浓淡干湿、绢本的细密纹理,都是古代艺术家创作意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采用了超高分辨率的数码扫描技术,力求在色彩还原上达到“笔墨在眼前”的境界。例如,对于董源《夏山行旅图》中的苔点晕染,或王维《辋川集》卷中淡墨的层次变化,都经过反复校色对版,确保读者在放大观察时,能清晰感受到笔触的力度和情感的流动。装帧设计上,我们采用了博物馆级装订工艺,选用高克重的哑光艺术纸,并结合局部覆膜技术,以增强视觉的层次感和书卷的耐久性,使之不仅是研究资料,更是可供珍藏的艺术品。 四、 学术贡献:时代的风向标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书画精品集珍》的出版,标志着对故宫馆藏体系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总结。它打破了以往地域性或朝代性的局限,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艺术的连续性与创新性。 本书的附录部分,还包含了详尽的“作品流传考”和“历代著录比对表”,对于考证古代书画的真伪和传承脉络,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不仅服务于专业艺术史学家、美术史研究者和文物鉴定专家,也将成为所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立志于提升自身审美境界的收藏家和爱好者的案头必备之作。通过此书,读者得以一窥中华文明最为璀璨的文化遗产之一,领略何为真正的“神韵天成”与“气韵生动”。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王北岳


  王北岳教授:名泽恆,以字行,号子苍。民国十五年生于河北省文安县,国立北京大学园艺系毕业。民国三十八年来台,先后执教于宜兰农校、建国中学、第二女中,后转任公职,并身兼师大、市北师院、台湾艺术大学等校教授。王教授为了发扬篆刻艺术,从而提前自公职退休,全力为推展篆刻艺术而努力。

  王教授从古文家贺孔才先生习文治印,贺氏喻其印;「如宝剑切玉,沙沙有声。」其印古玺之淳朴,复益以金文之古茂,所作浑朴与淳逸兼而有之。撰述专文颇多。

  2004年获颁终身成就荣誉文艺奖章。

  2002年 - 2005年于:麋研斋指导(篆刻研究班)及出版图书、举办收藏展、迎春挥毫等事项。
 

图书目录

弁言  王北岳  2
战国小玺  宜行 千秋 
精忠 敬其上  6
秦印      高志 事君
日敬毋治 思言敬事 7
汉印      日利 叶形纹
宜酒食 乐无事  8
汉印      李汉光  日贵  封完  9
宋印      涂山书舍  10
宋印      瑯琊郡图书记  11
宋瓷印    福禄  护封  12
元印      谨封  13
元印      积善之家  14
元印      大吉利市押  大吉利市  15
明印      顿首  16
明印      甲戌进士  17
明印      千里共明月  品竹问花  18
清印      对酒当歌  19
清印      谨封  20
清印      明月一尊酒  21
清印      一年好景君须记  22
吴迵      家在七十二峰第一峰之下  23
梁袠      低声读  24
韩约素    陈氏读书记  25
文点      五凤堂  26
童昌龄    养吾浩然之气  27
林佶      石水馆鑑藏  28
吴万春    问讯今何如  29
徐坚      虚室生白  30
桂馥      瓦研斋  31
孔千秋    吾自乐此不为疲也  32
董洵      梦月盫主  33
姜炜      止谈风月  34
陈鸿寿    暂游万里  35
王宇春    华国文章仰仲文  36
陈渭      心清足称读书子  37
姚元之    唯吾知足  38
井玉树    瀛海郡人  39
赵椿年    绕屋梅花三十树  40
乔林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41
吴钧      蕙楼  42
杨澥      丈山尺树寸马分人  43
赵之琛    其山崔鬼以嵯峨其水岬渫而扬波  45
林霔      足迹几遍天下  46
程庭鹭    生欢乐心  47
黄学妃    虚室有余闲  48
赵懿      书痴终觉胜钱癖  49
胡志仁    读易处  50
药阑萧史  早生华发  51
高日濬    梅痴道人  52
王光祖    採药深山古洞  53
翁大年    修竹吾庐  54
吴咨      富在知足贵在求退  55
徐年      日观峰道人  56
江尊      平安  57
钟权      梦梅仙馆  58
徐三庚    不露文笔世已惊  59
徐三庚    家在疁谿第二桥  60
丁柱      愿作鸳鸯不羡仙  61
秦散之    小睡足寮  62
陈光佐    愿公长健  63
谢庸      陆存斋(心源)肖像印  64
谢庸      折芳心兮遗所思  65
陆泰      余有三乐  66
陆泰      思和求中  67
濮森      鸿雁几时到  68
胡䦆      鸽峰草堂  69
吴昌硕    淮南布衣  70
黄士陵    无地不乐到处皆愁  71
徐新周    顺德邓氏风雨楼珍藏古物记  72
陈埙      取之自足良殚美今  73
闵澐      敬事  74
任晋谦    曾磨盾鼻  75
任晋谦    小黄香誃  76
陶计椿    风雅含情苦不才  77
程兼善    几年萧寺书红叶一日山阴换白鹅  78
罗浚      胸中一点分明处不负高天不负人  79
罗浚      渭北春天树江冬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80
胡圻      好凭尺牍计遥情  81
刘庆崧    扶风雅乐北海情尊  82
齐白石    未知肝胆向谁是  83
齐白石    昆吾堂  84
于歗轩    瞑(眠)云跂时人  85
罗振玉    邻苏室  86
叶为铭    戎马书生  87
丁二仲    千顷波  88
丁二仲    一点浮云  89
况月瑛    一时高兴  90
王大炘    人间何处有此境  91
童大年    未言心先醉  92
易孺      无余阁  93
赵时㭎    涵养轩珍藏印  94
赵时㭎    圣情楼  95
赵石      不舞之鹅  96
赵石      壬戌岁海虞沈煦孙得史颂鼎名所居曰颂庐  97
吴藏龛    本来无一物  98
武钟临    尚留强项枕寒涛  99
武钟临    独卧  100
冯师韩    铁樵  101
陈年      松柏长春  102
陈师曾    暂存三山簃  103
陈师曾    吉人辞寡  104
方镐      落笔谿畔  105
王福厂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106
王福厂    傲骨热肠  107
李尹桑    吾卒当以乐死  108
邓尔雅    铁石人  109 
钟刚中    群凉馆  110
杨仲子    百竟盦  111
寿玺      使转纵横  112
简经纶    小大由之  113
乔大壮    涵负楼诗  114
乔大壮    系臂琅玕琥珀龙  115
吴湖帆    居仁堂  116
翟树宜    容膝居  117
钱瘦铁    华津洞天  118
钱瘦铁    身是江南最幸民  119
庞士龙    古泉癖  120
邓散木    野华都已得禅意  121
邓散木    清时有味 122
方介堪    小春在馆  123
方介堪    伊人天末望江波  124
来楚生    二十世纪第一年生  125
来楚生    临深履薄  126
来楚生    湖心平眺  127
陈巨来    抱琴吹笛长醉  128
陈巨来    蔽帚自珍  129
陈巨来    他时犹见未开花  130
唐俶      陶写性灵  131
韩登安    祝氏芾南收藏之记 132
邹梦禅    恆气机斋  133
顿立夫    长年方悟少年非  134
王壮为    古画端临  135
曾绍杰    颇学阴何苦用心  136
林载      自知则明  137
方去疾    知白首黑  138
吴朴堂    四明赵氏鹅池轩收藏印  139
吴朴堂    烟云供养  140
邓大川    节孝门第  141
黄肇豫    书画传家二百年  142
江兆申    突燃犀下看  143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王北岳藏历代闲章展览图录》。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文玩有着浓厚兴趣的收藏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展现文人情趣和生活哲学的艺术品。这本图录恰好满足了我的所有期待。它收录的闲章,虽然篇幅不大,但每一方都像是一首精炼的诗,或是一幅生动的画。它们不像那些官印那样严肃,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个人情感。我特别喜欢那些刻着读书心得、人生感悟,甚至是闲情逸致的闲章。这些印章,让我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和思考。图录的编排方式也十分讲究,每一方闲章都有清晰的拓片,并且配有适度的介绍,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方闲章的背后故事。我常常一个人静静地翻阅,沉浸在这些古老的印章所营造出的意境中,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艺术魅力。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优秀图录。

评分

我是一位长期旅居海外的台湾读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常常通过一些艺术品来寄托。这次偶然看到《王北岳藏历代闲章展览图录》,简直让我眼睛一亮。王北岳先生在篆刻界的地位毋庸置疑,而他收藏的这些历代闲章,更是难得一见。图录中的每一方闲章,都像是经过了时间的沉淀,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韵味。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比较“野”的章子,不拘泥于章法,但笔力雄健,意趣盎然。这种自由奔放的风格,在现代篆刻中已经很难得见,而在古代,却能找到这么多如此精彩的例证,令人惊叹。图录的整体设计也非常出色,选用的纸张有质感,印刷清晰,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印章的细节和刀痕。我常常一边看,一边想象着当年刻印者在石上游走的情景,那种心手合一的境界,真是令人神往。这本书不仅是一份珍贵的艺术资料,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

评分

每次翻阅《王北岳藏历代闲章展览图录》,我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我一直觉得,闲章是中国篆刻艺术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它不像吉语印那样有明确的祝福含义,也不像肖形印那样写实,它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一种个性的表达。这本图录所收录的闲章,恰恰完美地展现了这一点。我特别留意了那些来自不同年代的闲章,发现它们虽然材质、风格各异,但都透着一股浓浓的“人味儿”。有的是文人的清谈,有的是生活的感悟,有的是对自然的赞美,甚至是带点自我调侃的幽默。看着这些印章,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些刻印者在创作时,那种轻松、自在的心情。图录的编排也很有心,会将一些风格相近或者有某种内在联系的闲章放在一起,这样读起来就更有条理,也更容易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能够带给人情感共鸣的艺术图录,非常棒。

评分

这本《王北岳藏历代闲章展览图录》,我拿到手的时候,简直是如获至宝。我本身对篆刻就很有兴趣,尤其喜欢那种不拘泥于正统、充满个人情感的闲章。王北岳老师的收藏,名气在外,这次能看到这么详尽的图录,真的是圆了我一个心愿。从第一眼翻开,就被那些章子给吸引住了,它们不像一些官印、吉语印那样端庄大气,反而带着一种不羁的自由,有些甚至有点童趣,有些则充满了哲思。图录的印刷质量非常棒,每一方闲章的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印泥的质感、刀法的痕迹,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款识,字迹的风格也各有千秋,能从中窥见不同时代、不同书家的风采。而且,图录里还配了一些赏析文字,虽然不是主角,但点到为止,让我对这些闲章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看来看去,感觉就像穿越了几个世纪,和那些古人通过闲章进行的无声对话,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对这本《王北岳藏历代闲章展览图录》的期待并没有那么高,毕竟市面上的印谱、图录也很多,总觉得大同小异。但是,这本图录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图版,而是像一个精心策划的展览,把每一方闲章都当作一件艺术品来对待。从图录的设计风格就能看出来,非常雅致,不花哨,让观者能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印章本身。我最惊喜的是,它收录的闲章种类特别丰富,从文人雅士的自娱自乐,到一些带有生活气息的印章,再到一些带有文人雅趣的印章,几乎涵盖了闲章的方方面面。有些章子上的文字,虽然字数不多,但意境深远,寥寥几字就能勾勒出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或者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这让我觉得,篆刻不仅仅是雕刻文字,更是对人生的一种注解。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那些印章的布局和构图,发现它们在看似随意的笔画中,却蕴含着严谨的章法,这真是太有意思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