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掌握正确的投资心法,享受优游自在的人生! 这本着作是我近年来所阅读的近百本投资理财书籍当中,最眼睛为之一亮的一本!
首先,此书并不是市面上那种有许多线图和数据图表的投资书籍,而是少数以文字为主,深谈投资心法的作品。在市面上将近八成都在谈论投资进出与选股技巧的书籍中,由老手们透过丰富的实务经验所写下的心法指导,更弥足珍贵!
其次,作者生动的说故事能力,彷彿用着《人类大历史》作者、知名历史学家哈拉瑞的笔调,以幽默风趣的文字描绘出投资人所面对种种现实难题,再以他身为一位优秀的资产管理者结合心理学家的专业视角,提出解决之道。
他是当今市场上少见能够兼备文学家的气息与投资专业素养于一身的作者,诚属稀有,令人钦佩!
作者巧妙地揉合了人类历史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哲学,娓娓道来金融市场的人们所表现出的那些「不能确切指为愚蠢,但也谈不上智慧」的各种行为与习惯。帮助读者理解前因后果与残酷现实之外,他文笔犀利自由穿梭于过去人类历史与最新现代投资实务发展之间,解答许多散户投资人迟迟未能解开的难题,这是此书最值得一看之处。
有关投资组合运作方面,作者以他个人在投资实务业界的丰富经验,融入博览群书所获得的智慧交叉比对。他提出,尽管投资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但汇集相当分量的证据指向一些共同的方向:
‧系统优于自由裁量权。
‧多元分散与信念可以并存。
‧为泡沫行情破裂做好准备,但不必过度在意。
‧如果是说到资讯的话,少就是多。
‧要找出证据、理论和行为根源。
以上几点,正是我长期在市场当中所传达的信念。尤其是系统优于自由裁量权,以及找出证据、理论和行为根源方面,我主张投资的PDCA:事前观察与分析(Plan)、记录决策判断依据并确实执行(Do)、事后回顾与检讨(Check)、据以改良(Action),这样不断而且有纪律地将PDCA日复一日的执行,这个轮子随着启动轮轴滚动得愈多次,所累加的成果会产生复利效应,而许多高手实力的累积以及投资系统的稳健性就是这样不断提升的。
我强调,每一位投资人一定要花心思在建构适配自己投资哲学、习惯的操作频率与风险承受度等稳固可靠的基础架构上,才能支撑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决策判断系统,才能真正达到财富自由的基础。
不要试图带上别人的眼镜去看行情,因为适合他人的眼镜度数很少会适合我们,也切勿直接套用别人的系统,因为所谓「投资的圣杯」,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就像灰姑娘的玻璃鞋也不是人人都合脚。
我所认识的好几位在四十岁左右就能够在投资市场赚够财富而享受自由的优秀投资者,都花很少时间在杂讯上、但以更多时间在检视强化属于自己的一套系统。
事实上,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甚么(见自己)、认清市场运作背后的基本原理(见天地),投资人并不需要很多的资讯,这就是「少即是多」的真理。
最后,我衷心期盼每一位读者和投资人,都能够透过此书的协助,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套投资哲学,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掌握正确的投资心法,便能享受清闲而优游自在的人生!
愿善良、纪律、智慧与你我同在!
安纳金
畅销书《一个投机者的告白实战书》、《高手的养成》、《散户的50道难题》作者
推荐序二
心理学与金融学的智慧结晶 「随着年纪越大,我已经无法像年轻时那样做快速的心算,但我现在比二十五岁或三十岁时的自己更了解投资人的行为了,这很重要!」——巴菲特
看过美国的电视剧《金融之战》(Billions),描述的是华尔街两大重量级人物之间的斗争:正直强悍的美国检察官查克,与天才型避险基金大亨巴比。而在两位男主角之外,女主角温蒂的表现也很亮眼。
在剧中,温蒂与查克是夫妻,但她也在巴比的避险基金公司上班,三人间错综复杂的纠葛,让两位男主角之间不仅仅是检察官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那么简单。
然而,温蒂在避险基金公司的职务才是我想要在这篇文章谈的重点。温蒂是公司里的心理医生,公司里面特地配置了这样的职务,对于台湾的人来说很新鲜也很陌生。毕竟在台湾,连心理医生都不常见了,更何况是企业心理医生呢。
可是,为什么避险基金的公司里需要心理医生呢?
日理万机的交易员随手敲敲电脑键盘,就经手数亿美元的金额,难道这些人有心理上的问题?其实这样的说法也没错。
交易员们,确实有心理问题,而更准确的说法是,不仅仅是交易员,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投资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心理问题。
投资人尊称为「证券分析之父」的班杰明・葛拉汉(Benjamin Graham)教授,在半世纪之前就曾说:「投资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巴菲特也曾说:「成功投资并不需要具备很高的智商,但需要有控制情绪的能力。」
这些伟大的人物都提醒我们,「人类的行为」才是决定投资成果的关键。但过去相关的知识很有限,这些警告也很难真正引起投资人的关注。
传统上经济学的理论都假设人是「理性」的,每个人在做决策的时候都会理性地考量自己的最大利益后,再来做选择。然而这样的假设,却不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实际上我们总是看到人们有太多不理性的行为。
于是,一群经济学学者开始挑战传统经济学的这个理论假设,特别结合了心理学上的许多专业知识,形成了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行为经济学。
近年来已有多位顶尖人物以这方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肯定,如二○○二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教授、二○一三年罗伯・席勒(Robert Shiller)教授和二○一七年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塞勒(Richard Thaler)教授。
经过这些年来的努力,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并认同人类是不理性的。而这研究也开始运用到了金融投资上,称为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我一直都很关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越深入探讨,我就越能理解投资人失败或成功的原因。
因此,我在十多年前出版第一本书的时候,就介绍了相关的概念。随着网路普及,资讯流通,更多金融专业人士在网路上分享行为金融学相关的知识与应用,让我们能够对人们面对投资上所碰到的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本书作者丹尼尔・克罗斯比博士,是近年来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相当活耀的人物之一。他有很特别的资历:他是心理学博士,曾经担任过临床心理谘商师,之后转往金融业,主要的工作是协助投资顾问认知投资人在投资时的心理情绪问题。
丹尼尔博士所做的事情,就跟温蒂所做的事情一样。温蒂在剧中协助交易员克服情绪问题进而提升投资绩效,据我所知,在美国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配备这样的专业人员。
丹尼尔博士借由自己在心理学领域的专业,协助金融从业人员掌握自身的投资情绪,而现在借由他的这本书《非理性效应》,我们也将更认识「自己」。
丹尼尔博士点出,通常我们衡量投资的风险时,标准的教科书会告诉我们有两种投资风险,分别是系统风险(或称为市场风险)与非系统风险(非市场风险),但还有另一个很关键的风险,却鲜有人提及那就是行为风险,本书就是补足这个重要的部分。
本书一大优点,那就是阅读起来很轻松愉快!
过去有些关于行为经济学或是行为金融学的书籍,都是学者所撰,难免文句艰涩,一般投资人阅读起来很辛苦。但本书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不论你是金融从业人员,或你只是单纯想要帮自己创造良好绩效,本书都是非常棒的参考书籍。
我收到出版社寄来的书稿之后,利用几次在高铁上的零碎时间就阅读完本书,获益良多,相信你也能够花几个小时就轻松阅读完毕。我保证你在读过本书后,对于投资将有更不同的想法,也能够让你的投资智慧更上一层。
本书是难得的佳作,是心理学与金融学的智慧结晶,我愿意推荐给更多的人。
陈志彦(副总裁的理财日志版主)
推荐序三
你的决策不是最好的决策 《非理性效应》不只是一本帮助你做好投资的书,更是一本帮你做好任何决策的书。
我们每个人,每天要做出三万五千个决定,从早餐要吃什么,到逛书局挑选哪一本书,都需要我们有意识或意识地做出判断。可是,这些决定大部分都不是透过客观的「好与不好」判断,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各种因素影响。
近几年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蓬勃发展,我们渐渐发现人类不如我们所想的理性,还常常做出不理性的决策。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这些不理性决策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例如当你无意识地跟着人群走出电梯,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你要去的那层楼,你不会有重大损失,只是损失一点时间而已。然而,当我们需要做重大决策时,若能了解我们可能忽略的盲点,并有效地回避问题,能让你受益良多。
《非理性效应》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指出了投资上的各种盲点,并提供处理这些不理性行为的方法。
作者说他希望这本书成为有史以来最全面的投资心理学指南,而他也确实做了很多功课,他在书中整理了社会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各领域相关的研究,让我们更加了解大脑如何运作。有些实验你可能曾经在其他地方看过,但很少有书整理得这么完整全面。透过这些实验,你也会讶异地发现,自己跟这些受试者并无不同,我们都没有自已想的那样理性和聪明。
几年前,我刚开始接触行为经济学的各种认知偏误,内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学习过程充满着慌张的情绪和压力。我将自己代入了每个行为偏误的例子,一再被提醒:「你做的决策不是最好的决策。」
如果你在阅读过程中也有同样的感觉,不用过度紧张。了解自己的缺点是一件好事,那代表我们有机会好好思考如何应对它们。
本书的第一部份和第二部分指出各种认知偏误和障碍,让我们理解外部因素和身心状况如何影响我们的投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提供了方法供我们参考,让我们有机会避免投资上可能发生的认知偏误。
除了试图减少自己的不理性决策,我建议读者也可以尝试去找出市场上的集体不理性决策的状况。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市场是有效率与理性的市场,股票的价格可以合理反映其内在价值。但少数情况下,单一股票甚至是整体市场,可能发生集体不理性的状况。这种时候,也许就是你的获利机会。
如果想要善用这本书的内容,一定要参考书中的内容,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系统。正如作者所说:「我这本书其实浓缩成三句话就够了:自动化!自动化!自动化!不管市场状况如何,许多激动的情感元素都可以借由严格遵守投资系统的规则来消除。」
我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自制力,实际上不管你学过再多的知识,都还是很难避免心理偏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一套自己理解且相信的投资系统,然后持之以恆地使用它。
《非理性效应》整理了投资心理学的最新研究,透过这本书,你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
相信每位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之中找到乐趣和精进自己的点子。
财报狗(台湾最大的基本面资讯平台与社群)
推荐序四
不先了解自己,就无法财富增长 过去三十年来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跟财务顾问和投资人一起工作。在这段期间,我见识过市场的暴涨暴跌、泡沫炒作和崩盘重挫;现在我坚定相信,投资行为的掌握才是成功与失败的区别。我在华尔街跟一些最聪明的人一起工作过,根据这三十年来的经验,我有信心这么说:如果投资人不先去了解自己,再好的投资智慧都没用。任何一种独特的投资方法,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行为投资。
二○一二年,我开始跟丹尼尔.克罗斯比博士合作,当时他是要为我们公司建立一套系统架构,帮财务顾问捕捉复杂多变的「行为特征」,找到能够协助客户带来优异投资绩效的稳定行为。由于这项合作非常成功,我们后来又更加深入探索行为金融学,继续跟丹尼尔合作,创办「TCO成果中心」(The Center for Outcomes),针对那些寻求投顾服务但遵行率不及五成的客户进行指导训练。各位要是光听不做,再厉害的投资建议也发挥不了效果!
这本书谈到的许多观念,都是结合多年来实际工作经验,和投资方面的心理文献彻底融会贯通而成。只有透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我们才能保护投资人免于最大敌人的侵扰——也就是他们自己。
阅读新书,我最喜欢的是那种踏进未知领域的感觉,不知道自己将要学到什么新东西。我会不会开始怀疑那些我过去珍视的想法?看完之后,我会不会获得一些改变生活的新资讯?虽然有很多投资书籍都在炒冷饭、老调重弹,但这本《非理性效应》可是提出了全新规画和投资新典范的愿景。
丹尼尔笔走龙蛇,旁征博引,令人眼花撩乱,目不暇给。虽然有时让人觉得怪异,但资讯含金量高超丰厚。不管是把猴子和金融市场做对比,或是从丑陋的德国小镇谈到我们总是安于现状的偏好,《非理性效应》都能让读者轻松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复杂原理。读者也会深深相信,如果不先了解「人」,就不可能了解市场,而丹尼尔正是指引我们穿越人性迷宫的绝佳引导。
丹尼尔透过科学和历史的分析,清楚表明我们人类的大脑虽然演化精密,在生物界中无可匹敌,但是对于长期投资还是非常不适合,存在许多缺陷。人类虽然是地球上演化最快速的物种,但是对于现代生活的各种需求,也还是没有完全做好准备。而这本书最大的希望,就是检视那些我们最容易屈服的心理陷阱,为那些行为缺陷找到解决方案。
《非理性效应》以幽默、智慧和最重要的热情,提供一系列思考和想法,丰富我的生活,也丰富了我的财富。那些最好的投资书籍都明白,如果不先了解自己,就绝对别想财富成长,而《非理性效应》正是带来金融新观念的最佳典范。
很少有讨论金融财务的专业书籍,既能提出质疑、刺激大家思考,又能让人看得哈哈大笑,这本《非理性效应》就是这样的着作。我相信各位也会跟我一样,发现它既有趣又有力!
诺琳.毕曼(Noreen D. Beaman)
布林克基金公司(Brinker Capital)执行长
自序
为了大无畏的梦想 高贵的读者,我希望这本书在资产管理心理学方面,是有史以来最全面的指南。这个目标肯定非常大胆,但我认为像写书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一定要有大无畏的梦想才合适。
为了满足它设定的全部标准,《非理性效应》在具体的投资组合建构之前,要先对人性进行全面考察。我们要先深入了解人类的决策模式,才会知道要怎么做投资。
本书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从社会学、神经医学及生理科学等角度,全面检视妨碍我们做出明智投资决策的各种障碍,并提出深入浅出的说明和解释。读者从这部分的讨论,可以更深入理解外部因素如何影响我们做出选择,因为对于自由意志探讨的新发现,也让我们在决策时感到些许不安。
‧第二部:讨论影响投资行为的四种主要心理倾向。虽然人类行为无疑复杂多变,但在投资脉络中,我们的决策选择大都还是受到四种因素之一的影响。这部分的讨论会让读者更加了解自己的行为,更加谦虚,并获得观照全局的视野。
‧第三部:根据第一部及第二部的探讨和理解,提供实务方法克服前几章谈过的一些问题。读者读完这部以后,或许对自己的信心不像过去那般强烈,甚至对于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难以捉摸的不确定性,而感到不安。但是大家不必太胆心啦!我保证这样的理解到最后反而会带来许多帮助。
‧第四部:我们要提供一种与时下主流的各种主动或被动式的投资方法完全不同的「第三种」投资方式,同时也要提出一套与行为缺陷和现实脉络更为契合的财富管理架构。读者会更深入了解各种流行投资方法的心理基础,诸如价值投资法、动能投资法(momentum)等,并且知道为什么各种成功的投资方法必定都以心理学为其核心。读完这部分的读者,或许会想要彻底翻新整顿他们目前正在使用的投资方法,而这很可能就是各位应该要做的事。
认真思考起来的话,财富不只是财务、金融,也跟心理层面大有关系。我衷心期盼这本书能带给各位多重而深入的理解,不但增加知识,提升投资报酬,同时也让你的生活更有乐趣。
献给我们的远大目标!
丹尼尔.克罗斯比博士(C. Daniel Crosby,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