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養生奇蹟:用平凡小細節,守住你的健康

微養生奇蹟:用平凡小細節,守住你的健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楊力
图书标签:
  • 养生
  • 健康
  • 中医
  • 日常保健
  • 生活习惯
  • 细节
  • 奇蹟
  • 自我疗愈
  • 身心健康
  • 预防保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微養生奇蹟:用平凡小細節,守住你的健康

  ★《百家講壇》主講楊力教授力作
  ★ 一看就懂、拿來即可用的養生經
  ★ 從生活方式手,養生輕鬆又簡單
  ★ 衣食住行,微養生無處不在旁邊


  養生存在於每一個細微之處,因而有了「微養生」的概念   

  世界衛生組織強調:自己的健康自己負責,「最好的醫生是自己」。健康掌握在自己手裡,我們的健康之所以出現問題,大多數是由自己造成的。」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可能生活中一個小細節,就會埋下生病的種子。

  「微養生」,就是讓人們注意生活中一些細節,在生活方式、飲食觀念和衛生、運動健身、情緒調控等方面,從細節處培養健康的習慣,從而達到自然、簡單養生的目的。

  全書總共13篇,包括:良好生活方式篇、居家衛生篇、飲食觀念篇、飲食營養篇、飲食衛生篇、疾病預警篇、疾病護理篇、營養助眠篇、安睡有方篇、運動養生篇、運動方式細節篇、心理健康篇、解壓妙方篇。

本書特色

  ■「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養生實質上就是保養五臟,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微養生奇蹟:用平凡小細節,守住你的健康》的图书简介,但内容完全不涉及原书的任何具体养生细节或主题。 --- 图书名称:《微養生奇蹟:用平凡小細節,守住你的健康》 图书简介 探索生活中的潛在力量:一場關於效率、決策與個人成長的深度對話 在這個資訊爆炸、節奏日益緊湊的時代,我們似乎總在追逐著那些宏大、戲劇性的變革,渴望一蹴而就的成功或突破。然而,真正的改變往往潛藏在那些最容易被忽視的「微小細節」之中。本書《微養生奇蹟:用平凡小細節,守住你的健康》,並非一本傳統的健康指南,它是一部深刻探討如何透過系統化的微小調整,重塑個人生活效率、決策品質與長期心態的實用哲學著作。 全書圍繞的核心思想是:效率的極限不在於單次行動的強度,而在於日常習慣的穩定性與精準度。 我們將從心理學、行為經濟學以及極簡主義的視角出發,解構那些阻礙我們達成目標的常見陷阱,並提供一套可立即實施的「微優化」框架。 第一部:重新定義「重要性」——從零碎中建立秩序 我們經常將時間投入在緊急卻不重要的事務上,讓「待辦清單」成為壓力的來源,而非行動的指南。本書的第一部分深入剖析了我們如何錯誤地評估事件的優先級。 1. 決策疲勞的隱形成本: 探討日常生活中無意識的小決策如何耗盡我們的認知資源。我們將詳細分析早餐的選擇、通勤路線的規劃乃至於郵件的排序,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零碎決策」,如何堆疊起來削弱我們在關鍵時刻的判斷力。書中提供了幾套簡潔的「預設模組」,旨在將低價值的決策流程化、自動化,從而釋放寶貴的腦力空間。 2. 「最小有效量」的藝術: 這不是關於做更多,而是關於做對的事情,並且用最少的力量達到最大的槓桿效果。我們將引入一套基於帕累托法則(80/20法則)的審視工具,教導讀者如何快速識別出那些能帶來八成影響力的百分之二十的輸入。這部分強調的不是如何更努力地工作,而是如何更智慧地選擇「不工作」的領域,從而將能量集中於核心價值驅動的任務上。 3. 空間與心靈的連結: 探討外部環境的細微組織如何影響內在的專注力。這部分避免了傳統的收納技巧,轉而聚焦於「視覺噪音」的管理。我們將分析特定顏色、光線的微小變化,以及工作臺面或書架上物品的陳列方式,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焦慮水平和任務的啟動難度。目標是創造一個能自然引導思緒進入深度工作的物理空間。 第二部:微小行動的複利效應——建立不可動搖的執行系統 許多人失敗並非因為缺乏宏偉的藍圖,而是因為缺乏將藍圖拆解為可執行、可重複的微小步驟的能力。第二部專注於如何將宏觀目標轉化為日常的「微習慣」(Micro-Habits),並讓這些習慣自我維持。 1. 錨定點與觸發機制: 深入探討行為科學中「錨定效應」在習慣建立中的應用。本書提出了一套「連結法」,將新習慣依附於現有、穩定的生活結構(如:喝完早晨第一杯水後、登入電腦前)。這部分詳細說明瞭如何設計這些微小的「觸發點」,確保習慣的啟動門檻低到幾乎無法抗拒。 2. 失敗的「緩衝設計」: 傳統的自我提升書籍常常將「完美執行」視為唯一標準,這往往導致一旦中斷就徹底放棄。本書則主張設計「防彈性」的微小行動方案。我們探討如何為每一個微習慣設定一個「底線」(例如:做五分鐘的伸展,而不是一小時的鍛鍊),確保即使在最糟糕的日子裡,也能維持最低限度的進展,從而避免「全盤皆輸」的心態。 3. 追蹤的藝術:非量化的記錄: 摒棄對數據的過度依賴,轉而強調「質量性追蹤」。我們將指導讀者如何僅僅透過簡單的符號或日誌,記錄下微小行動帶來的情緒轉變和能量流動,而非僅僅記錄完成次數。這種深入內在感受的記錄方式,能更有效地鞏固行為與正面回饋之間的連結。 第三部:心態的微調——在變動中尋求內在的穩定 生活的本質是持續的變化,試圖完全消除外部干擾是不切實際的。第三部著重於如何優化我們的內在感知系統,使之能更有效地處理「背景噪音」,並將壓力轉化為建設性的能量。 1. 專注力的「呼吸法」: 介紹一種非冥想性質的思緒管理技巧,用於在短暫的間隙中快速「重置」大腦的運行模式。這是一種針對快速切換任務時產生的「認知殘留」進行清理的實用方法,讓讀者能在數十秒內恢復到接近初始的專注水平。 2. 接受「足夠好」的哲學: 深度剖析了完美主義的負面循環,並提出「適度投入」作為一種高效率的策略。在許多需要快速反應的場景中,追求那最後的百分之五的完美,往往會導致整體進度的嚴重延遲。本書鼓勵讀者學會在特定情境下,將精力輸出精確地控制在「足以推進事情」的水平。 3. 建立個人化的「反思儀式」: 這是對一整天微小決策和行動的總結。本書提供了一套結構化的提問清單,引導讀者在每日結束時,回顧哪些微小調整有效,哪些需要微調。這個儀式旨在將零散的經驗轉化為可指導未來行動的清晰洞察,形成一個良性的、不斷自我優化的迴圈。 《微養生奇蹟:用平凡小細節,守住你的健康》是一本獻給所有厭倦了「大而空」目標設定、渴望看到真實、持續進步的實踐者的指南。它不承諾一夜之間的翻天覆地,只提供一把鑰匙,讓您親手開啟日常生活中那些隱藏著巨大能量的、最微不足道的門扉。透過對每一個細節的精準打磨,您將發現,真正的奇蹟,就在於持續的、不起眼的堅持之中。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楊力醫師


  女,70歲,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著名中醫養生專家。在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主講《易經》《黃帝內經》,創和弘揚了中國醫易學。全國健康巡講、巡診千場以上。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北京衛視、山東衛視等養生欄目主講專家。代表著作有《周易與中醫學》《中醫運氣學》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起居有節,生活處處有講究
1      精神調養宜春季
2      夏季著裝要「三透」
3      夏季飲食三要點
4      秋燥防咽喉炎
5      秋冬養陰好時機
6      耐寒鍛鍊四方式
7      冬季養生三事項
8      老人過冬需謹慎
9      冷天四不宜
10    冬季養生暖背足
11    老年人冬季穿著四原則
12    抗寒鍛鍊好處多
13    一日兩次脊椎保健操
14    被窩裡的健身操

第二章 切斷疾病源,身體自然棒
1      臥室要保證充足的日照
2      空氣潔淨度是個生活指標
3      危及人身安全的裝修
4      謹防塵蟎為害
5      洗手液的健康「講究」
6      馬桶刷要保持清潔乾燥
7      馬桶邊盡量不設垃圾桶
8      抽油煙機不只用於抽油煙
9      正確使用消毒櫃
10    寵物可帶來哪些傳染病

第三章 均衡營養,合理搭配
1      多吃主食,保護大腸
2      飯後立即走,營養難吸收
3      鈣宜在晚上補
4      夏季飲食重在「清」
5      核酸可抗衰老
6      少鹽能益壽
7      防衰抗老話膳食
8      有益的咀嚼鍛鍊
9      多吃粗糧保健康
10    要重視吃早餐
11    晚餐早吃少患結石
12    晚餐素吃可防癌
13    偏愛五味易致病
14    進食過飽,大腦易早衰

第四章  飲食新主張
1      食物流行四趨勢
2      養成飯前喝湯的習慣
3      桶裝「乾淨」水更重要
4      早晨飲涼開水有益
5      老年人的合理飲食
6      有助健康長壽的膳食原則
7      開水煮飯營養佳
8      吃皮蛋宜放薑醋汁
9      鱔魚與藕合吃營養高
10    鮮魚與豆腐合吃能強身
11    吃糖的最佳時機
12    健康吃火鍋的六個常識
13    馬鈴薯燉牛肉營養高
14    高纖維零食好處多
15    肉類燜吃最有營養

第五章  把好食物進「口」關
1      戒除飲食衛生壞毛病
2      生水和過期飲料不衛生
3      魚、禽、畜不宜食的部位
4      夏季防果蔬農藥中毒
5      吃捲心菜要切開泡
6      潔淨廚具放置要領
7      不同材質的餐具使用禁忌
8      小節慶就餐七點注意
9      旅途飲食衛生問題

第六章  察言觀色,疾病早知道
1      肺癌的早期信號
2      食道癌的預警症狀
3      病毒性肝炎的預警徵兆
4      B型肝炎的主要症狀
5      肝硬化的早期徵象
6      肝癌的報警信號
7      心肺衰竭的症狀
8      一般性心臟病的預警先兆
9      心臟腫瘤的報警信號
10    無痛性心肌梗塞的早期症狀
11    各類腎炎的預警先兆
12    糖尿病的預警信號
13    甲亢的前期徵象
14    腦血管病的預警徵兆
15    腦血栓的早期信號
16    動脈硬化的早期徵兆
17    中風的報警信號

第七章  三分病,七分養
1 咳嗽的綜合護理
2 發熱的科學養護
3 腹瀉的全面調護
4 尿頻、尿急、尿痛調護三法便祕的調護法
5 便祕的調護方法
6 貧血的科學調護
7 失眠的護理
8 牙周炎的全面調護
9 癲癇的綜合照護
10 甲狀腺腫大的調養
11 慢性支氣管炎的護理
12 心絞痛的康復調護
13 腦震盪的綜合調養
14 急性胃炎的調護
15 肝硬化的養護

第八章  飲食是改善睡眠的天然良方
1      哪些食物有助於睡眠
2      早茶晚棗調節睡眠
3      牛奶的安眠作用
4      核桃的安眠妙用
5      合理安排晚餐
6      多重功效的冰糖百合
7      美味方便的酸棗仁粥
8      安神益智的龍眼冰糖茶
9      治療失眠症五道湯

第九章 趕走失眠的綠色療法
1      用裸睡改善失眠
2      睡前應該排淨大小便
3      「溫足凍腦」益於睡眠
4      睡前做做健身操
5      醋泡腳可助安眠
6      按摩穴位促進睡眠
7      透過鍛鍊身體促進睡眠
8      調整生物鐘,遠離失眠
9      選擇適合自己的床
10    床的擺放有講究
11    合理裝飾臥室,營造睡眠環境
12    保持臥室內空氣清新

第十章  有效運動是很好的養生方式
1      辦公室也能做瑜伽
2      在辦公室桌邊做運動
3      桌邊動作擺脫「滑鼠手」
4      在辦公室利用椅子巧健身
5      運動的最佳時間是晚上
6      雨後散步好處多
7      感冒後不宜參加鍛鍊
8      運動後怎樣沐浴最好
9      有氧運動要天天做
10    休息操不可忽視

第十一章  運動方式要正確
1      鍛鍊項目要有選擇
2      練習瑜伽有益健康
3      原地跑步好處多
4      赤腳走石子路有益健康
5      步行能促進身體健康
6      倒走健身好處多
7      跳繩健身又益腦
8      踢毽子益於身心健康
9      高血壓患者如何鍛鍊
10    冠心病患者如何鍛鍊
11    過敏性鼻炎的運動療法
12    頸椎病的運動療法
13    胃炎的運動療法

第十二章 有效調節身心,排除心病
1      嫉妒有損健康
2      精神刺激易致病
3      如何矯治多疑病
4      如何防治「灰色心理」
5      退休後要防「退休綜合症」
6      強迫症的心理療法
7      社交恐懼症的心理療法
8      潔癖的心理調適
9      進取心使人生活積極
10    弈棋有益於長壽
11    垂釣有益於養生
12    不畏老有益於長壽

第十三章  為心理解壓,享受健康生活
1      寬容一些對健康有益
2      不要抑制歎息
3      悲傷落淚可排毒
4      幽默有助於人的健康
5      這樣做可以解壓
6      心情不佳可以這樣做
7      聊天可以消除煩惱
8      制怒的幾種方法
9      如何保持樂觀情緒
10    一笑方能解愁
11    大聲吼出壓抑
12    合理安排休閒生活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746069
  • 叢書系列:醫學健康館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P r e f a c e

微養生奇蹟:用平凡小細節,守住你的


  「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養生實質上就是保養五臟,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養生存在於每一個細微之處,因而現代人提出了「微養生」的概念。    

  生活中很多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實十分簡單,但是往往由於它們的「渺小」而被我們忽略,比如:一整天工作,而不是勞逸結合。長時間從事一種工作會讓身體感到疲憊。

  1.長期堅持一種鍛鍊模式。如果多年不改變鍛鍊模式,很容易造成經常鍛鍊的那部分肌肉勞損,而沒有運動到的肌肉一直被忽視。長此以往,很可能使身體肌肉不成比例地變化。

  2.只在用餐前洗手。專家認為,最有效的減少病原菌傳播的方法就是勤洗手。僅在餐前洗手顯然是不夠的,去過廁所、打噴嚏、咳嗽、擦完鼻涕、撫摸完小動物後都應及時洗手。

  3.忽視早餐。有些人不吃早餐,因為他們早晨起床後感覺不餓,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早餐不僅要吃,還要吃得豐盛。

  4.運動過量。每天抽出五分鐘時間鍛鍊也比一個月或幾個月瘋狂運動一次好。鍛鍊的關鍵不在於你一共運動了多長時間,而在於堅持。而且運動過量還會造成肌肉受傷。

  5.冷漠的辦公室氣氛。工作本身的壓力就足以讓人感到緊張了,如果你與某個同事相處關係不妙,甚至成了死對頭的話,那辦公室氣氛就更加壓抑,這對你的健康沒有什麼好處。

  世界衛生組織強調:自己的健康自己負責。「最好的醫生是自己」。健康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我們的健康之所以會出現問題,大多數情況下是由我們自己造成的。」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可能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細節,就會埋下生病的種子。

  健康就是你身體的銀行,你儲蓄得越多,餘額就會越大。而生活中的小細節正是你儲存健康的每一筆小財富,關注生活的小細節,你就會越來越富有,你的身體就會越來越健康。

  要想安康長壽,就從現在開始,注意生活中的點滴細節,注重「微養生」,久而久之,這些看起來似乎平凡的小細節,就會漸漸融人你的生活,健康習慣就會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而簡單。
 
編著/楊 力醫師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微養生奇蹟:用平凡小細節,守住你的健康》**的書名,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很親切,好像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醫學聖經,而是日常生活中就能實踐的撇步。我最近剛好在尋找這種「輕鬆上手」的健康指南,畢竟我們這些上班族,哪有時間去搞那些複雜的食譜或規律到變態的運動菜單?光是準時下班就謝天謝地了。我最欣賞那種不用花大錢、不用改變生活習慣到天翻地覆,就能看到小改變的書。希望這本書能教我一些像是「早上起床先喝一杯溫水」或者「午休十分鐘伸展一下」這種簡單到讓人覺得自己是不是在偷懶的小技巧。台灣人的生活節奏快得嚇人,壓力又大,很多人都把健康擺在最後面。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快速充電」的方法,讓我不用犧牲掉陪家人的時間,就能讓身體感覺好一點,那真的就是救星了。我很期待看到那些「小地方決定大健康」的論點,畢竟,我們總是在追逐大目標的時候,忽略了腳邊的石頭。

评分

這本**《微養生奇蹟》**,光是書名就給人一種「小確幸」的感覺,這在追求效率的台灣社會中,其實是很難得的氛圍。我通常對這種標榜「奇蹟」的書籍會保持一點距離,因為真正的健康往往是持之以恆的枯燥過程,哪有什麼一蹴可幾的奇蹟?不過,如果「奇蹟」指的是「意識的轉變」,那我就能接受。我期待書中能夠著重於「心態的調整」。例如,如何看待偶爾的放縱?台灣人很愛聚餐,人情世故重,很難拒絕那些高油高糖的飯局。如果書裡有提供「如何優雅地在聚餐中保護自己的腸胃」的策略,那簡直是太貼心了。我希望它不是教我們變成苦行僧,而是教我們如何在享受生活樂趣的同時,把身體這台機器保養好。總結來說,我需要的是一本「生活化」的養生書,能融入我的滷肉飯、珍珠奶茶文化中,而不是叫我全部戒掉,那樣對我來說,人生就失去色彩了。

评分

翻開這本書的封面,那個「奇蹟」的詞彙,其實有點讓我心存懷疑,畢竟養生哪有那麼容易就出現奇蹟?但轉念一想,也許它指的不是一下子就讓慢性病消失不見,而是指在日復一日的累積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好習慣,會慢慢匯聚成一股強大的保護力。我比較在意的是,內容的實用性和在地性。畢竟台灣的氣候、飲食文化和我們的作息,跟歐美日韓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書裡提到的方法,都是基於我們日常吃的食物,像是地瓜、豆腐、各種時令蔬菜,那就太棒了。我希望它能針對台灣人常見的「濕氣重」、「外食族」、「三高」等問題,給出一些很有針對性的建議。舉例來說,如果它能教我怎麼在便利商店解決一餐,又能兼顧營養,那這本書的價值馬上就提升了好幾級。我可不希望看到一堆進口超級食物的介紹,那對我這種精打細算的台灣家庭主婦來說,根本是遙不可及的奢望。

评分

從書名來看,作者應該是採取一種「積少成多」的哲學在處理健康議題。這很符合台灣人對待事情的態度,我們很講究「呷飽未」、「好彩頭」這種潛移默化的文化。我想這本書的切入點,應該是從「預防勝於治療」這個角度出發,但用一種更溫和、更貼近生活的方式來包裝。我希望內容可以多引用一些台灣本地的案例或故事,這樣讀者在閱讀時,比較能產生共鳴,不會覺得那只是學術理論。例如,書中是否提到如何改善久坐不動的辦公室症候群?台灣的辦公室文化是出了名的椅子長蟲,每個人都黏在椅子上。如果能提供一些不用離開座位、甚至不用引起同事側目的「辦公室微運動」,那絕對會大賣。總之,這本書如果能像一個懂你的老朋友在跟你聊天一樣,輕輕鬆鬆地把養生觀念灌輸給你,而不是像個嚴肅的醫生在下達指令,那我就會非常推薦給周遭的朋友們。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面上的養生書多到讓人眼花撩亂,很多都強調極端的飲食法,像是生酮啦、斷食啦,搞得人心惶惶,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吃錯東西。所以我對這種主打「平凡小細節」的書,抱持著一種比較務實的期待。我希望它能把「養生」這件事,從「壓力」轉化為「享受」。換句話說,它不應該是增加我們生活中的負擔,而是幫我們優化現有的生活模式。例如,如果它能告訴我,在煮飯時多放一點薑黃、多用橄欖油取代豬油,這些小小的改變,對身體健康到底有什麼長期累積的好處,並且用數據或簡單的原理來解釋,那就更好了。我對於那種深奧的中醫理論不太感興趣,我需要的是「馬上就能做」的行動指南,而不是需要花時間去鑽研的學問。如果這本書能讓我在忙碌中,依然能感受到自己對健康的掌控權,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病痛,那就是它的成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