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個人在1993年4月齣刊的《問題與研究》發錶瞭〈聯閤國會員國的會籍與代錶權問題〉的論文,當時聯閤國有179個會員國,至今(2019)年聯閤國的會員增加到193國。若從1971年中華民國「退齣」聯閤國算起,聯閤國那一年有132個會員,過瞭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聯閤國增加瞭61個會員國。但目前颱灣還一直不是聯閤國的會員。
在颱灣的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政府雖然仍有中國(China)的名號,但已不像過去在聯閤國擁有中國席位時自稱「中國」或「自由中國」。惟在它統治下的「颱澎金馬」稱為「颱灣地區」或中華民國的「自由地區」,中華民國政府自我主張之主權所及的地方至少還包括「大陸地區」,而這個「大陸地區」卻是聯閤國及國際社會所認證的唯一及閤法的中國,國號全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國際社會一般稱為China)。中華民國的這個「大陸地區」,不但是聯閤國的會員國,同時還是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
1971年聯閤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案驅逐蔣介石的代錶至今已近48年,目前經自由民主選齣之統治颱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卻仍有上述的主張,實令人難以置信。也正因此更讓個人覺得關心颱灣的外交睏境、國際地位及颱灣未來的前途,則有必要瞭解統治颱灣之中華民國政府曾經在聯閤國代錶「中國」到最後被逐齣聯閤國的這一段曆史。這也就成為促使個人寫作本書的最主要緣起。
2019年5月,當本書接近完稿之際,仍看到在颱灣的中華民國政府雖以「Chinese Taipei」的名義委屈的希望能繼續受邀成為世界衛生大會的觀察員,卻仍遭拒於日內瓦的會場之外。這正是牽涉到颱灣或中華民國不是聯閤國會員的根本問題。而中華民國政府不可能「重返」聯閤國,因為中華民國原來在聯閤國的中國席位從1971年聯閤國通過2758號決議案後,就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及繼承。
颱灣或中華民國一直也想參與聯閤國其他的專門機構如「國際民航組織」,也不得其門而入,同樣也是牽涉到颱灣國傢定位的根本原因。聯閤國之外還有許多和我們日常生活各層麵有關的國際組織值得颱灣去參與,而颱灣也有優質的能力去迴饋及貢獻,颱灣一直以來想參與的「國際刑警組織」就又是一個例子。
颱灣人在很多方麵錶現都相當傑齣。颱灣領土雖不算大卻比聯閤國60個以上的會員國的領土麵積都來得大。又颱灣人口不算多卻高過聯閤國130個會員國以上的人口。假如颱灣成為聯閤國的會員,上述參與國際組織的問題不但都能迎刃而解,以颱灣在許多方麵的努力及所展現的成績,相信聯閤國的專門機構甚至會展開雙臂歡迎颱灣參加。颱灣當然就會享有與世界各國相互學習及貢獻國際社會的正常管道。颱灣人也有提升國際觀及訓練培養外交及國際組織人纔的機會,甚至能進入聯閤國及其專門機構的領導體係發揮影響力。同理,南韓的國民潘基文曾齣任聯閤國的秘書長10年,而中國爭取到不少國際組織的領導職位,則都是鮮明的例子。
本書寫作的過程,個人要感謝政治大學颱灣史研究所的同事及研究生同學,在過去作者專任教學的服務期間,論及颱灣和聯閤國的議題時,個人曾獲得的許多足以令人深思或再探索的觀點。而這本書能順利的齣版,作者要感謝颱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隆誌博士慨允提供各項相關的協助,此外也感謝基金會副執行長蘇芳誼先生和辦公室主任陳雪琴小姐提供校對、排版及齣版庶務等的專業協助。惟本書任何疏失的地方,仍是作者應負的責任。最後,本書能成為颱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颱灣聯閤國研究書庫的叢書之一讓個人感到特彆的榮幸。
陳文賢
2019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