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駭客程式設計:勒索病毒加密篇

Windows駭客程式設計:勒索病毒加密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Windows
  • 惡意軟件
  • 勒索病毒
  • 加密
  • 安全
  • 編程
  • 逆嚮工程
  • 調試
  • API
  • C++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揭開隱藏在視窗底下的封鎖危機

  若想要瞭解駭客,研究電腦病毒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病毒的設計,充滿瞭駭客天馬行空的想像及創意。尤其是曆史悠久的病毒,那更是經過好幾代不斷地精心修改,簡直可以說是韆錘百鍊的藝術品。

  這麼多病毒,為何選擇勒索病毒?其實,是它的鮮紅色的畫麵吸引瞭我的注意。勒索病毒至今已有30年曆史,到目前仍睏擾許多人們,其獨特之處值得作為研究的對象。本書將逐步重現勒索病毒的全貌,其中駭客的思路和創意,相信會帶給讀者相當大的啓發,並希望透過閱讀之後都能獲得滿滿的收獲。

  製作齣一隻勒索病毒,需要多少知識?翻開這本書,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裏麵。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北極星


  一群浪人,愛好資訊安全與駭客技術。

  書籍勘誤、與作者交流,請加入通往駭客之路粉絲團:
  www.facebook.com/groups/TaiwanHacker/
 

圖書目錄

第○章 本書大綱
0.1 本書的章節內容
0.2 Windows API 的函式名問題
0.3 星星
0.4 善用虛擬機

Part I 熱身篇

第一章 熱身一下
1.1 Visual Studio 的 hexdump
1.2 主控颱應用程式
1.3 Hexdump
1.4 ASCII
1.5 Debug 模式
1.6 巨集定義
1.7 顯示記憶體 - hexdump.cpp
1.8 運用 ASCII 的小程式(選讀)
1.9 微軟的變數命令

Part II 基礎篇

第二章 記憶體管理
2.1 記憶體
2.1.1 堆積(Heap)
2.1.2 堆疊(Stack)
2.2 記憶體配置
2.2.1 記憶體配置函式 - HeapAlloc
2.2.2 釋放記憶體 - HeapFree
2.3 常用的記憶體函式
2.3.1 復製記憶體內容 - CopyMemory
2.3.2 填滿記憶體 - FillMemory
2.3.3 將記憶體清為0 - ZeroMemory

第三章 基本目錄處理
3.1 目錄處理API
3.1.1 復製檔案 - CopyFile
3.1.2 刪除檔案 - DeleteFile
3.1.3 移動檔案 - MoveFile
3.1.4 取得檔案屬性 - GetFileAttributes
3.1.5 設定檔案屬性 - SetFileAttributes
3.2 目錄掃瞄
3.2.1 開始掃瞄目錄 - FindFirstFile
3.2.2 掃瞄目錄 - FindNextFile
3.2.3 目錄掃瞄結束 - FindClose
3.3 磁碟機
3.3.1 取得邏輯磁碟機資訊 - GetLogicalDrives
3.3.2 取得磁碟機型態 - GetDriveType
3.4 全係統掃瞄範例

第四章 基本檔案處理
4.1 檔案開啓創建與關閉
4.1.1 開啓檔案 - CreateFile
4.1.2 舊版開啓檔案- OpenFile(參考,此函式不建議使用)
4.1.3 關閉檔案 - CloseHandle
4.2 讀寫檔案內容
4.2.1 讀取檔案 - ReadFile
4.2.2 寫入檔案 - WriteFile
4.3 檔案相關資訊
4.3.1 取得檔案時間 - GetFileTime
4.3.2 設定檔案時間 - SetFileTime
4.3.3 讀取、設定檔案時間的範例
4.4 檔案讀寫位置
4.4.1 改變讀寫檔案的位置 - SetFilePointer
4.4.2 進階改變讀寫檔案位置 - SetFilePointerEx
4.4.3 取得檔案讀取位置 - GetFilePointerEx
4.5 綜閤練習 - ezfile.cpp
4.5.1 直接由檔案讀取到記憶體 - ReadBuffer
4.5.2 直接將記憶體寫進檔案 - WriteBuffer
4.5.3 如何知道讀寫瞭什麼
4.5.4 將檔案徹底刪除
4.5.5 更新檔案屬性
4.5.6 假刪除檔案及假迴復檔案

Part III 密碼篇

第五章 邏輯運算與加密
5.1 邏輯運算
5.2 二值邏輯
5.3 基本邏輯運算子
5.3.1 AND 運算
5.3.2 OR 運算
5.3.3 NOT 運算
5.3.4 AND 與 OR 無法用於加密
5.4 XOR 邏輯運算子
5.4.1 XOR 運算
5.4.2 XOR 的特性
5.5 三值邏輯(純閑聊,可跳過)

第六章 RC4 加密演算法
6.1 XOR 簡易加密法
6.1.1 XOR 加密法簡述
6.1.2 XOR 加密範例程式
6.2 RC4 加密演算法
6.2.1 RC4 介紹
6.2.2 串流加密與區塊加密
6.2.3 RC4 與加殼
6.2.4 RC4 加密流程說明
6.3 C/C++ 範例程式
6.3.1 S-Box 初始化第一階段
6.3.2 S-Box 初始化第二階段
6.3.3 正式加密
6.3.4 實行加密和解密

第七章 BCrypt 函式庫
7.1 Microsoft 密碼函式庫
7.1.0 實作RC4 加密類彆需要用到的 BCrypt 函式
7.1.1 開啓演算法提供者 - BCryptOpenAlgorithmProvider
7.1.2 産生對稱式金鑰 - BCryptGenerateSymmetricKey
7.1.3 加密 - BCryptEncrypt
7.1.4 解密 - BCryptDecrypt
7.1.5 銷毀金鑰 - BCryptDestroyKey
7.1.6 關閉演算法提供者 - BCryptCloseAlgorithmProvider
7.2 BCrypt 版的RC4
7.3 RC4 加密類彆實作 - EZRC4.cpp
7.3.1 定義與宣告 - EZRC4.h
7.3.2 建構子 - EZRC4::EZRC4
7.3.3 解構子 - EZRC4::~EZRC4
7.3.4 産生金鑰 - EZRC4::GenKey
7.3.5 加密 - EZRC4::Encrypt
7.3.6 解密 - EZRC4::Decrypt

第八章 AES 對稱式加密演算法
8.1 區塊加密法
8.2 區塊加密法的模式
8.2.1 ECB - 電子密碼本模式
8.2.2 CBC - 密碼區塊連結模式
8.2.3 PCBC - 明文密碼塊連結
8.2.4 CFB - 密文迴饋模式
8.2.5 OFB - 輸齣迴饋模式
8.2.6 CTR - 計數器模式
8.3 AES 加密演算法用到的 BCrypt 函式
8.3.1 開啓演算法提供者 - BCryptOpenAlgorithmProvider
8.3.2 取得內部參數 - BCryptGetProperty
8.3.3 産生對稱式金鑰 - BCryptGenerateSymmetricKey
8.3.4 加密 - BCryptEncrypt
8.3.5 解密 - BCryptDecrypt
8.3.6 銷毀金鑰 - BCryptDestroyKey
8.3.7 關閉演算法提供者 - BCryptCloseAlgorithmProvider
8.4 AES 加密法類彆 - EZAES.cpp
8.4.1 定義與宣告 - EZAES.h
8.4.2 建構子 - EZAES::EZAES
8.4.3 解構子 - EZAES::~EZAES
8.4.4 産生金鑰 - EZAES::GenKey
8.4.5 記憶體加密 - EZAES::Encrypt
8.4.6 記憶體解密 - EZAES::Decrypt

第九章 加密基礎之數學篇
9.1 密碼保護資料,誰來保護密碼?
9.2 非對稱式加密法
9.2.1 RSA 密碼演算法
9.2.2 公鑰和私鑰
9.3 公開金鑰密碼的原理
9.3.1 餘數運算
9.3.2 指數運算
9.4 演算法的數學理論
9.5 簡化的演算步驟
9.6 實際計算示範
9.6.1 計算金鑰
9.6.2 實測金鑰

第十章 RSA 加密演算法
10.1 RSA 加密法運用的 BCrypt 函式
10.1.1 開啓演算法提供者 - BCryptOpenAlgorithmProvider
10.1.2 生非對稱式金鑰 - BCryptGenerateKeyPair
10.1.3 生非對稱式金鑰結束 - BCryptFinalizeKeyPair
10.1.4 加密 - BCryptEncrypt
10.1.5 解密 - BCryptDecrypt
10.1.6 銷毀金鑰 - BCryptDestroyKey
10.1.7 關閉演算法提供者 - BCryptCloseAlgorithmProvider
10.1.8 金鑰的匯齣與匯入
10.1.9 將金鑰匯齣 - BCryptExportKey
10.1.10 將非對稱式金鑰匯入 - BCryptImportKeyPair
10.2 RSA 加密法類彆 - EZRSA.cpp
10.2.1 定義與宣告 - EZRSA.h
10.2.2 建構子 - EZRSA::EZRSA
10.2.3 解構子 - EZRSA::~EZRSA
10.2.4 産生金鑰 - EZRSA::GenKey
10.2.5 從記憶體匯入金鑰 - EZRSA::Import
10.2.6 從檔案匯入金鑰 - EZRSA::Import
10.2.7 將金鑰匯齣至記憶體 - EZRSA::Export
10.2.8 將金鑰匯齣至檔案 - EZRSA::Export
10.2.9 記憶體加密 - EZRSA::Encrypt
10.2.10 記憶體解密 - EZRSA::Decrypt
10.2.11 比對公鑰和私鑰 - ::RSAKeyMatch

第十一章 混閤式加密
11.1 加密法的優先點
11.1.1 對稱式密碼的優缺點
11.1.2 非對稱式密碼的優缺點
11.2 混閤式加密法類彆 - EZHybrid.cpp
11.2.1 加密檔格式
11.2.2 定義與宣告 - EZHybrid.h
11.2.3 亂數産生 - ::GenRandom
11.2.4 建構子 - EZHybrid::EZHybrid
11.2.5 解構子 - EZHybrid::~EZHybrid
11.2.6 産生RSA 金鑰 - EZHybrid::GenKey
11.2.7 從記憶體匯入公鑰 - EZHybrid::ImportPublicKey
11.2.8 從記憶體匯入私鑰 - EZHybrid::ImportPrivateKey
11.2.9 從檔案匯入公鑰 - EZHybrid::ImportPublicKey
11.2.10 從檔案匯入私鑰 - EZHybrid::ImportPrivateKey
11.2.11 混閤式密碼的加密 - EZHybrid::Encrypt
11.2.12 混閤式密碼的解密 - EZHybrid::Decrypt

Part IV 加密篇

第十二章 掃描與檔案加密策略
12.1 時間就是金錢,駭客最懂
12.2 目錄過濾
12.3 檔案型態的分類
12.4 檔案大小分級
12.5 檔案型態與大小綜閤評判
12.5.1 來迴四趟處理
12.5.2 檔案型態與大小決定先後
12.6 大型檔案的預處理
12.6.1 預處理
12.6.2 預處理加密
12.7 鏈結串列介紹
12.7.1 鏈結串列(Linked List)
12.7.2 單嚮鏈結串列(Singly Linked List)
12.7.3 環狀單嚮鏈結串列(Circular Singly Linked List)
12.7.4 雙嚮鏈結串列(Doubly Linked List)
12.7.5 環狀雙嚮鏈結串列(Circular Doubly Linked List)
12.8 檔案資訊 - FileInfo.cpp
12.8.1 定義與宣告 - FileInfo.h
12.8.2 FileNode - 鏈結串列節點
12.8.3 FileList - 檔案資訊鏈結串列
12.8.4 建構子 - FileList::FileList
12.8.5 解構子 - FileList::~FileList
12.8.6 增加新資料到鏈結串列 - FileList::Insert
12.8.7 忽略不處理的目錄 - ::isIgnorePath
12.8.8 檔案型態分類 - ::ClassifyFileType

第十三章 混閤式加密- 改
13.1 簡單的動作卻如此緻命
13.2 加密檔格式
13.3 勒索程式的混閤式加密 - WanaZip.cpp
13.3.1 定義與宣告 - WanaZip.h
13.3.2 WanaZip -混閤式加密- 改的類彆
13.3.3 亂數産生器 - ::GenRandom
13.3.4 建構子 - WanaZip::WanaZip
13.3.5 解構子 - WanaZip::~WanaZip
13.3.6 從記憶體匯入公鑰 - WanaZip::ImportPublicKey
13.3.7 從記憶體匯入私鑰 - WanaZip::ImportPrivateKey
13.3.8 從檔案匯入公鑰 - WanaZip::ImportPublicKey
13.3.9 從檔案匯入私鑰 - WanaZip::ImportPrivateKey
13.3.10 加密與預處理 - WanaZip::Encrypt
13.3.11 解密 - WanaZip::Decrypt

第十四章 勒索程式加密流程
14.1 勒索程式加密類彆 - WanaEncryptor.cpp
14.1.1 定義與宣告 - WanaCryptor.h
14.1.2 建構子 - WanaCryptor::WanaCryptor
14.1.3 解構子 - WanaCryptor::~WanaCryptor
14.1.4 準備WANNATRY 目錄 - WanaCryptor::Init
14.1.5 準備RSA 金鑰 - WanaCryptor::SetupRSA
14.1.6 匯入混閤式加密公鑰 - WanaCryptor::InitWanaZip
14.1.7 決定檔案處理動作 - WanaCryptor::SelectEncryptAction
14.1.8 執行檔案處理動作 - WanaCryptor::EncryptDispatch
14.1.9 目錄掃瞄與第一趟加密 - WanaCryptor::EncryptTraverse
14.1.10 檔案列錶與第二到四趟加密 - WanaCryptor::EncryptFileList
14.1.11 檔案與目錄加密 - WanaCryptor::Encrypt
14.1.12 使用者資料加密 - WanaCryptor::EncryptUsers
14.1.13 磁碟機加密 - WanaCryptor::EncryptDrivers
14.1.14 全係統掃瞄加密 - WanaCryptor::EncryptAll
14.1.15 比對公鑰檔與私鑰檔 - ::CheckDKYFileValid

第十五章 係統解密
15.1 係統解密類彆 - WanaDecryptor.cpp
15.1.1 定義與宣告 - WanaDecryptor.h
15.1.2 建構子 - WanaDecryptor::WanaDecryptor
15.1.3 解構子 - WanaDecryptor::~WanaDecryptor
15.1.4 檢查 WANNATRY 目錄- WanaDecryptor::Init
15.1.5 配置解密引擎 - WanaDecryptor::InitWanaZip
15.1.6 掃瞄目錄 - WanaDecryptor::DecryptTraverse
15.1.7 檔案與目錄解密 - WanaDecryptor::Decrypt
15.1.8 全係統掃瞄解密 - WanaDecryptor::DecryptAll

Part V 中途篇

第十六章 中場休息
16.1 將 00000000.eky 解密
16.2 主程式 16-8
16.3 將整個目錄或檔案加密
16.4 將整個目錄或檔案解密
16.5 比較金鑰配對
16.6 測試一下
16.6.1 測試 Encrypt 選項
16.6.2 測試 DecryptEKY 選項
16.6.3 測試 Decrypt 選項
16.6.4 測試 CheckKeyPair 選項
16.7 預告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Windows駭客程式設計:勒索病毒加密篇》簡直就像為我量身定製的。我一直對網絡安全領域,特彆是那些能夠深入係統底層、理解攻擊者思維的技術書籍非常著迷。勒索病毒,作為當前最令人頭疼的網絡威脅之一,其核心的加密技術一直是讓我感到既神秘又好奇的。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從Windows操作係統的基礎知識講起,例如文件係統的結構、權限管理、API調用機製等,為讀者構建一個紮實的理論基礎。然後,在此基礎上,詳細講解勒索病毒是如何利用這些係統特性來定位、加密和鎖定用戶數據的。關於加密部分,我希望作者能夠深入淺齣地介紹各種常用的加密算法,如AES、RSA、以及哈希函數,並重點闡述它們在勒索病毒攻擊中的具體應用,包括密鑰的生成、管理、以及攻擊者如何確保自己擁有解密密鑰,而受害者則無法獲取。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代碼示例,讓我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和實踐,例如如何使用特定的API函數來訪問和加密文件,以及如何模擬勒索病毒的加密過程。此外,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對知名勒索病毒傢族的分析,例如WannaCry, NotPetya等,並剖析它們的加密策略和傳播方式,那將非常有價值。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係統學習勒索病毒加密技術,以及Windows係統底層安全機製的絕佳機會。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掌握識彆、分析和應對勒索病毒攻擊的關鍵技術,成為一名更具安全素養的數字公民。

评分

《Windows駭客程式設計:勒索病毒加密篇》這個書名,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張通往數字世界幕後世界的通行證。我一直對計算機安全領域,特彆是那些能夠深入操作係統內核、理解攻擊者思維的書籍充滿興趣。勒索病毒,這個在近幾年造成巨大影響的威脅,其核心的加密技術一直是我想要深入瞭解的。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把Windows係統的底層原理,例如文件係統管理、內存操作、進程通信等,與勒索病毒的加密策略緊密結閤。我期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各種主流的加密算法,如AES、RSA,並重點闡述它們在勒索病毒攻擊中的具體實現方式,比如密鑰的生成、存儲、傳輸,以及勒索軟件如何確保攻擊者能夠掌握解密密鑰,而受害者則無法獲取。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代碼片段,或者是一個簡化的勒索病毒加密模塊的示例,讓我在安全環境中進行實踐,親身體驗勒索病毒是如何工作的。這不僅僅是為瞭滿足我的好奇心,更是為瞭增強我識彆、分析和應對這類威脅的能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勒索病毒傳播方式、傳播媒介以及與C&C服務器通信機製的介紹,這些都是構成完整攻擊鏈的關鍵環節。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係統學習勒索病毒加密技術,以及Windows係統底層安全機製的絕佳機會。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獲得更深刻的網絡安全認知,並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去應對未來的網絡挑戰。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Windows駭客程式設計:勒索病毒加密篇》簡直是為我這樣的技術愛好者量身打造的。我長期以來對信息安全領域,特彆是那些能夠深入係統底層、掌握核心技術的“攻防”技術抱有極大的興趣。勒索病毒,作為當前網絡安全威脅的焦點,其核心的加密技術一直是讓我感到既好奇又略帶恐懼的。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從Windows操作係統的基礎知識講起,例如文件係統、API接口、進程和綫程的管理等,為讀者構建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然後,在此基礎上,詳細講解勒索病毒是如何利用這些係統特性來達到其加密目的的。關於加密部分,我希望作者能夠深入淺齣地介紹各種常用的加密算法,如AES、RSA等,並重點闡述它們在勒索病毒攻擊流程中的具體應用,包括密鑰的生成、存儲、傳輸以及加密解密的過程。我尤其關注勒索病毒如何實現對大量文件的快速、高效加密,以及它如何保證攻擊者能夠掌握解密密鑰,而受害者則無法得到。此外,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經典勒索病毒的案例分析,並剖析其攻擊路徑和技術細節,那將非常有價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可以在安全環境中進行模擬和實驗的代碼示例,讓我能夠親手實踐,加深對勒索病毒工作原理的理解。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係統學習勒索病毒加密技術,以及Windows係統底層安全機製的絕佳機會。它將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網絡攻擊的本質,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識和技術能力,從而在這個日益復雜和充滿挑戰的網絡環境中,更好地保護自己和他人。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掌握識彆、分析甚至抵禦勒索病毒攻擊的關鍵技能。

评分

當我看到《Windows駭客程式設計:勒索病毒加密篇》這本書名時,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無數關於信息攻防的畫麵。勒索病毒,這個在近幾年讓無數企業和個人聞之色變的詞匯,其背後無疑是復雜而精密的加密技術在作祟。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一份“揭秘指南”。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把Windows係統的底層運作機製,與勒索病毒的加密策略聯係起來。我期望它能深入到Windows API層麵,講解文件訪問、權限控製以及進程管理等核心概念,因為這些是勒索病毒進行滲透和加密的天然載體。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解析勒索病毒所使用的各類加密算法,例如AES、RSA等,以及它們是如何被巧妙地集成到攻擊流程中的。這包括密鑰的生成、交換、加密和解密過程,以及勒索軟件如何確保攻擊者能夠擁有解密密鑰,而受害者則無法獲取。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經典的勒索病毒案例分析,讓我們能夠從實際攻擊事件中學習,理解攻擊者是如何一步步實現其目標的。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防禦勒索病毒的策略和技術,雖然本書的重點是“駭客程式設計”,但從攻擊中學習防禦,纔能做到真正的“知己知彼”。我希望作者能夠用清晰的邏輯和詳實的案例,帶領我走進勒索病毒的世界,瞭解其“作案手法”,從而增強我的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術防禦能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種思維訓練,它將幫助我從攻擊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發現潛在的風險和漏洞。我渴望通過這本書,掌握識彆和應對勒索病毒威脅的核心技能,成為一名更具安全意識和技術素養的數字公民。

评分

哇,拿到這本《Windows駭客程式設計:勒索病毒加密篇》簡直是挖到寶瞭!我一直對網絡安全和那些“幕後黑手”的運作方式充滿好奇,但又苦於沒有一個係統性的入門。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露著一種神秘和力量感,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一探究竟。我最期待的是它能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從最基礎的Windows係統底層原理講起,而不是直接跳到高深的加密算法。畢竟,要想理解為什麼勒索病毒能夠如此有效地加密和勒索,就必須先明白操作係統是如何管理文件、內存以及加密解密過程中涉及到的核心機製。我希望作者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配閤大量貼近實際的案例,來講解諸如文件係統結構、API調用、進程間通信等概念。特彆是關於加密的部分,我希望它能深入淺齣地介紹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以及哈希算法在勒索病毒中的具體應用,比如密鑰的生成、存儲、傳輸,以及如何繞過或破壞現有的加密保護。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網絡安全世界的大門,讓我能夠從“小白”蛻變成一個對勒索病毒攻擊模式有深刻理解的“知情人”,從而更好地進行防禦和應對。我非常看重它在技術深度上的把控,既要足夠專業,又能讓非安全領域的讀者也能有所收獲,這無疑是對作者功力的極大考驗。我腦海中已經浮現齣無數個場景:可能是在模擬環境中復現一次勒索病毒的攻擊流程,或者是在分析惡意軟件時,能夠精準地定位其加密模塊,甚至是在開發更安全的加密工具時,能夠藉鑒勒索病毒的攻擊思路來加固防綫。這本書就像一本武林秘籍,它承諾教我的是一種“破壞”的藝術,但這種藝術最終的目的是為瞭“守護”。我期待它能提供清晰的代碼示例,讓我能夠親手實踐,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技能。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沉浸式的學習體驗,讓我能夠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角去審視數字世界的脆弱性,以及保護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我堅信,這本書將成為我學習網絡安全道路上的一塊重要基石,讓我對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領域有更深刻的認知和更堅定的追求。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Windows駭客程式設計:勒索病毒加密篇》本身就極具吸引力,它精準地抓住瞭當前網絡安全領域最熱門、也最具破壞性的威脅之一——勒索病毒,並且點齣瞭其核心技術——加密。作為一個長期關注科技動態,尤其是網絡安全方麵進展的愛好者,我對這類能夠深入剖析攻擊者思維和技術手段的書籍總是充滿期待。我期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停留在概念層麵,而是真正能夠帶領讀者走進Windows操作係統的內部,去理解那些勒索病毒得以肆虐的底層邏輯。例如,它是否會詳細講解Windows的文件係統是如何工作的?勒索病毒又是如何利用係統漏洞或者API函數來定位和加密目標文件的?關於加密部分,我希望能看到對各種加密算法的清晰解釋,不僅僅是理論上的介紹,更重要的是它們在勒索病毒攻擊中的具體實現方式,比如如何生成隨機密鑰,如何安全(對攻擊者而言)地存儲和傳輸這些密鑰,以及為什麼一旦密鑰丟失,數據就幾乎無法恢復。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幫助我們“知己知彼”,理解攻擊者的手段,從而更好地構建防禦體係。我希望作者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代碼片段,甚至是一個簡化的勒索病毒樣本,讓讀者能夠親手在安全環境中進行實驗,深入理解每一個步驟。這對於培養真正的安全意識和技術能力至關重要。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突破市麵上許多泛泛而談的安全書籍的局限,提供真正有價值、有深度的技術乾貨。我想要瞭解那些隱藏在Windows係統錶象之下的精密機製,以及攻擊者是如何巧妙地利用這些機製來達成其邪惡目的的。這本書不僅僅是為瞭滿足我的好奇心,更是為瞭讓我能夠在這個日益數字化的世界中,更有效地保護自己和他人免受網絡威脅的侵害。我想要成為那個能夠看穿迷霧,理解黑暗技術,並最終運用知識去抵禦黑暗的人。

评分

當我看到《Windows駭客程式程式設計:勒索病毒加密篇》這個書名時,我就知道這絕對是我一直以來在尋找的寶藏。勒索病毒的猖獗,很大程度上源於其背後強大的加密技術,而Windows係統作為全球最廣泛使用的操作係統,自然成為瞭攻擊者的首選目標。我一直對操作係統底層是如何管理文件和數據的,以及攻擊者如何利用這些機製來執行他們的惡意行為非常著迷。這本書承諾將帶我深入Windows的內部,揭示勒索病毒是如何在文件係統中遊走,如何利用API調用來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加密。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講解各種加密算法,比如AES、RSA等,以及它們在勒索病毒攻擊中的具體應用。這包括密鑰的生成、存儲、傳輸,以及攻擊者如何確保自己擁有解密密鑰,而受害者則完全無能為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大量的代碼示例,讓我能夠在一個安全且可控的環境中進行實踐,從而真正理解勒索病毒的加密流程。這不僅僅是關於“如何攻擊”,更是關於“理解攻擊”從而更好地進行防禦。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經典的勒索病毒案例分析,讓我們能夠從中學習到攻擊者的思維模式和技術手段。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幫助我從一個被動的防禦者,轉變為一個主動理解威脅的“技術偵探”。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獲得識彆、分析甚至是預防勒索病毒攻擊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成為一名更成熟、更具安全意識的網絡用戶。

评分

《Windows駭客程式設計:勒索病毒加密篇》這個書名,讓我一眼就覺得這本書的內容肯定非常硬核,並且直擊當下網絡安全最棘手的痛點之一。勒索病毒的危害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加密能力的強大,而Windows係統作為全球最普及的操作係統,無疑是攻擊者的首選目標。我一直對計算機係統底層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惡意軟件是如何利用這些機製進行攻擊深感興趣。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我希望作者能夠從Windows操作係統的基礎入手,比如文件係統的結構、權限管理、內存模型等,然後循序漸進地講解勒索病毒是如何利用這些係統特性來定位、鎖定和加密用戶數據的。關於加密部分,我期待能夠看到對各種主流加密算法的深入解析,例如對稱加密(AES)、非對稱加密(RSA)以及哈希函數,並理解它們在勒索病毒中的具體應用場景,比如密鑰生成、安全存儲、以及如何實現高效的加密和解密。同時,我也非常關注書中是否會涉及到勒索病毒的傳播方式、持久化技術以及與C&C服務器的通信機製,這些都是構成完整攻擊鏈的關鍵環節。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讓我從一個“旁觀者”變成一個“理解者”,甚至是具備一定“反製”能力的“實踐者”。我希望作者能夠提供一些可行的代碼示例,讓我能夠在安全可控的環境中進行實驗,親身體驗勒索病毒的加密過程,從而加深理解。這本書的齣版,對於網絡安全從業者、程序員以及對網絡安全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它將幫助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勒索病毒的危害性,掌握其攻擊的本質,並為構建更強大的防禦體係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擺脫對勒索病毒的恐懼,而是以一種更理性和專業的態度去麵對它,甚至能夠從中學習到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數字資産。

评分

《Windows駭客程式設計:勒索病毒加密篇》這個書名,猶如一道閃電劃破瞭網絡安全領域的混沌,直擊當前最令人頭疼的數字犯罪形式。勒索病毒的肆虐,其核心在於其強大的加密能力,而Windows係統則是絕大多數用戶賴以生存的平颱。我一直對操作係統底層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惡意軟件如何利用這些機製來進行攻擊感到非常著迷。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我希望作者能夠從Windows操作係統的基礎入手,比如文件係統的結構、權限管理、內存模型等,然後循序漸進地講解勒索病毒是如何利用這些係統特性來定位、鎖定和加密用戶數據的。關於加密部分,我期待能夠看到對各種主流加密算法的深入解析,例如對稱加密(AES)、非對稱加密(RSA)以及哈希函數,並理解它們在勒索病毒中的具體應用場景,比如密鑰生成、安全存儲、以及如何實現高效的加密和解密。同時,我也非常關注書中是否會涉及到勒索病毒的傳播方式、持久化技術以及與C&C服務器的通信機製,這些都是構成完整攻擊鏈的關鍵環節。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讓我從一個“旁觀者”變成一個“理解者”,甚至是具備一定“反製”能力的“實踐者”。我希望作者能夠提供一些可行的代碼示例,讓我能夠在安全可控的環境中進行實驗,親身體驗勒索病毒的加密過程,從而加深理解。這本書的齣版,對於網絡安全從業者、程序員以及對網絡安全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它將幫助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勒索病毒的危害性,掌握其攻擊的本質,並為構建更強大的防禦體係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擺脫對勒索病毒的恐懼,而是以一種更理性和專業的態度去麵對它,甚至能夠從中學習到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數字資産。

评分

《Windows駭客程式設計:勒索病毒加密篇》這本書的名字就極具吸引力,它直接觸及瞭當前網絡安全領域最熱門、也最具破壞性的威脅之一。我一直對計算機係統底層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惡意軟件是如何利用這些機製進行攻擊深感興趣。勒索病毒的齣現,無疑是利用瞭Windows係統在文件管理和數據安全方麵的某些特性,並結閤瞭先進的加密技術。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Windows操作係統的文件係統、注冊錶、API接口等關鍵組件,解釋勒索病毒是如何利用這些機製來定位、加密和鎖定用戶數據的。關於加密部分,我希望作者能夠詳細介紹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以及哈希算法在勒索病毒中的應用,包括密鑰的生成、管理、以及攻擊者如何確保自己擁有解密密鑰,而受害者則無法獲取。我期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代碼示例,讓我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和實踐,例如如何使用特定的API函數來訪問和加密文件,以及如何模擬勒索病毒的加密過程。此外,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對知名勒索病毒傢族的分析,例如 WannaCry, NotPetya等,並剖析它們的加密策略和傳播方式,那將非常有價值。這本書的齣現,不僅僅是為瞭滿足我的好奇心,更是為瞭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勒索病毒的危害性,提升我的網絡安全意識和防禦能力。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掌握識彆、分析和應對勒索病毒攻擊的關鍵技術,成為一名更具安全素養的數字公民。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