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小镇漫游趣:30个台湾幸福小镇的创生与体验旅游

观光小镇漫游趣:30个台湾幸福小镇的创生与体验旅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湾旅游
  • 小镇旅游
  • 体验旅游
  • 乡村旅游
  • 慢活
  • 创生
  • 地方发展
  • 文化旅游
  • 亲子旅游
  • 在地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小镇漫游是近年台湾最畅行的旅游方式,更是国家发展观光旅游的重点。每个乡镇有在地最独特性的文化与旅游特质,也成为地方创生与永续观光发展的新亮点。
 
  本书从台湾368个乡镇市区之中,找出十大经典小镇类型魅力主题──
  【宗教民俗观光小镇】东港(屏东)、内门(高雄)、万峦(屏东)
  【温泉小镇】礁溪(宜兰)、关子岭(台南)、新北投(台北)
  【手艺小镇】苑里(苗栗)、西螺(云林)
  【魅力渔港小镇】南方澳(宜兰)、王功(彰化)、成功(台东)、丰滨(花莲)
  【茶香小镇】坪林(台北)、猫空(新北)、満州(屏东)
  【铁路小镇】集集(南投)、奋起湖(嘉义)、平溪(新北)、 内湾(新竹)
  【山城小镇】旗山(高雄)、大溪(桃园)、林田山(花莲)
  【离岛小镇】马公(澎湖)、小琉球(屏东)
  【花卉小镇】后里(台中)、 白河(台南)
  【自然生态小镇】池上(台东)、四草(台南)、茂林(高雄)、太麻里(台东)
 
  30个精彩小镇,拥有无可取代的观光资源与特色,更进一步串联国家推动的小镇慢旅方式,以地方创生的软实力,带给读者一种深度旅行与体验的悠游提案。

本书特色

  1.继十大观光小城:大甲、大溪、北投、安平、金城、美浓、鹿港、集集、瑞芳、礁溪之后,台湾观光局持续推动「2018年海湾旅游年」、「2019年小镇漫游年」,一直到「2020年嵴梁山脉(国家风景区)旅游年」。本企划借由与国际慢城观光的接轨,找出每个乡镇在地最有独特性的文化与旅游特质,成为地方创生与永续观光发展的亮点。

  2.取材具有主题特色的小镇,提供读者有故事、有吸引力的深度体验,感受当地的文化、生活与食物,让台湾小镇漫游有不同的视野与风情。

  3.本企划以「宗教民俗观光」、「温泉」、「手艺」、「魅力渔港」、「茶香」、「铁路」、「山城」、「离岛」、「花卉」、「自然生态」等主题分类,选择独具特色的在地聚落,串联国家推动的观光小镇景点,以小镇地方创生的软实力,提供读者小镇深度体验与旅游的提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苏明如


  把观光探索视为文化研究的田野现场。国立台湾艺术大学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博士,曾任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研究员、振吉文创公司总监等。现为实践大学文化与创意学院观光管理学系助理教授,产官学界走一遭,为文化、艺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会展与观光场域之论述与行动者、策展人。着有《文创与城市》、《多元时代的博物馆》、《文化观光》、《老产业玩出新文创》、《台湾博物馆散步GO》等学术与旅行着作,荣获文化部认识台湾选书推介与好书大家读等多项奖项。联系作者:mingjusu@hotmail.com

苏瑞勇

  从妇产科、医院管理、家庭医学科到老人医学,退而不休的资深公民医师、教育部部定讲师。高雄医学大学医学士暨医务管理学硕士,曾任高雄市政府卫生局副局长、市立联合医院副院长,公职退休后,现为多所健康机构专业医疗顾问,近年立志深度走读台澎金马大小岛屿,完成年轻时代愿望,合着有《老产业玩出新文创》、《台湾博物馆散步GO》、《台湾小镇漫步》三部曲。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台湾小镇漫游地图的力行实践 ◎谢孟雄(实践大学董事长、中华民国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
文化与观光结合的学术推广 ◎黄光男(台南美术馆董事长、前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校长暨行政院政务委员)
从博物馆点线面到慢活小镇永续生活 ◎陈国宁(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亚太分会ICOM ICOFOM-ASPAC 理事长)
台湾小镇漫游再出发 ◎路寒袖(诗人、前高雄市暨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长)

[作者序]
台湾地图三部曲 ◎苏瑞勇
漫游者的台湾地图 ◎苏明如

[写在前面]
导言:从地方创生元年出发,观光体验小镇文化资产

【单元一】宗教民俗观光小镇
漫步屏东东港,遇见王船祭
漫步高雄内门,佛祖遶境紫竹生春
漫步屏东万峦,万金天主堂圣母游行

【单元二】温泉小镇
漫步宜兰礁溪,温泉乡沟足汤
漫步台南关子岭,泥浆温泉水火同源
漫步台北新北投,造访女巫的住所

【单元三】手艺小镇
漫步苗栗苑里,经典小镇人气第一
漫步云林西螺,满镇豆油香

【单元四】魅力渔港小镇
漫步宜兰南方澳,探初醒的海洋
漫步彰化王功,渔火踏浪食蚵
漫步台东成功,他乡是故乡
漫步花莲丰滨,惊艳会飞的鱼

【单元五】茶香小镇
漫步新北坪林,访茶叶博物馆
漫步台北猫空,缆车茗茶
漫步屏东满州,喝港口茶观国庆鸟

【单元六】铁路小镇
漫步南投集集,穿梭绿色隧道
漫步嘉义奋起湖,游憩森林铁道
漫步新北平溪,天灯冉冉升起
漫步新竹内湾,一览老街戏院

【单元七】山城小镇
漫步高雄旗山,糖铁香蕉王国,一旗一会
漫步桃园大溪,老街四通八达
漫步花莲林田山,摩里沙卡

【单元八】离岛小镇
漫步澎湖马公,本岛跳岛体验游
漫步屏东小琉球,环岛浮潜游

【单元九】花卉小镇
漫步台中后里,花博花舞竞技
漫步台南白河,莲叶何其田田

【单元十】自然生态小镇
漫步台东池上,映照海岸山脉
漫步台南四草,体验水上绿色隧道
漫步高雄茂林,置身紫蝶幽谷
漫步台东太麻里,赏藜祕境南回四乡

图书序言

导言

从地方创生元年出发,观光体验小镇文化资产

  漫游者的台湾小镇凝视与体验


  当代思潮大师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从法国诗人波特莱尔(Charles PierreBaudelaire)对巴黎的耽溺与书写,发展出「漫游者」(Flâneur)的概念。他认为,波特莱尔以一种城市漫游者的姿态观看巴黎,以其个人特殊的寓言诗人体质透视城市街巷(漫游者的凝视),衍生出一种同时观看与被观看、既旁观又介入的边缘触角。班雅明笔下的漫游者,虽身处城市文明与人群,却能以抽离的角度旁观事物。他在城市的迷宫漫步闲晃并观看思考,城市蕴含着漫游者的记忆、灵思与想像,他身处其中,为城市留下独特的线索与文本,漫游者就是在其漫游的过程之中不断地体认,思考与验证。因此,在城市之外,这是一本提供漫游者凝视台湾小镇的旅游书,但其实并不止于此。

  交通部观光局继往年十大观光小城:大甲、大溪、北投、安平、金城、美浓、鹿港、集集、瑞芳、礁溪之后,持续推动「2019年小镇漫游年」,「2020年嵴梁山脉(国家风景区)旅游年」。本书即借由与有形、无形文化资产、体验观光相关议题的联结,试图找出每个乡镇在地最有独特性的文化与旅游特质,成为地方创生与永续观光发展的亮点,期待更多台湾的旅行「漫游者」,来到一地小镇,不仅仅旁观凝视,而是更多创意性的参与式体验。

  在地体验

  体验模式的创意观光,为现今观光热门旅游模式之一,经由全球观光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媒合,创造更多观光经济效益。「创意观光(creative tourism)」在全球文化观光旅游业日趋成长,与全球对「创意产业」的重视有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视创意观光为:「直接参与和体验真实的旅行,透过参与性的学习艺术、遗产或是地点的独特角色,提供一个与当地居民的连结。」创意观光重视道地的体验、参与以及学习。国际间如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与欧盟「欧洲文化首都」皆有所关注。「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等概念,在近年来国际间,或为增进国家文化认同,或为加强国家文化竞争力之趋势下,成为蔚为显学的文化思潮,甚或以文化之名,一跃而为台面上明示的国家政策之一环。

  1990年代以前,台湾尚未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至2002年提出「挑战2008国家重点发展计画」,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画」与「观光客倍增计画」同时纳入,直到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公布施行,至今渐趋多元。其中,「文化资产应用与展演设施产业」包含博物馆、文创园区,近年皆致力创意观光体验活动,漫游台湾各小镇的旅行,亦有诸多体验行程,至此,有三种可能的创意观光定义被提出:

  第一种,是暗指回归到确实的创意活动的「家乡」,无论是手工艺品、舞蹈、烹饪或是音乐,并参与当地居民与文化。其次第二种,意味着观光客可以经历文化活动,但是大部分的地点却是附带而非主要的,且与当地居民只有很少或几乎没有连结。第三种,则代表创意观光可以牵涉到创意产业的乐趣,例如建筑、电影、时尚或是设计。这些产业倾向更为全球性,并且目的地的文化也可能不是一个必要的因素。

  然而,无论採哪个定义,创意观光都应该是一个体验形式的观光。许多观光客现在想要享受更为有活力和主动性的假期,而创意观光正可以提供他们一个理想的选择。(Melanie K. Smith,2014)

  这当中,创意观光牵涉到更多互动,来到这里的观光客,体验受过教育的、秩序的、社会的和参与性的互动,而这些互动即来自于地点特性、居住文化以及此地的居民。游客莅临此地创意观光时,感觉就像是此地的一般市民,会连接到在地文化,以及特定的文化表现。当然,对于每一个地方也必须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UNESCO,2006)

  在地创生

  2019年,除了是交通部观光局推广小镇漫游年,推行台湾票选四十经典小镇,亦适逢国家发展委员会推动「地方创生元年」,本书选于此时刻出版有其深意。

  「地方创生」为行政院为解决台湾总人口减少、高龄化、人口过度集中在大都市及乡村发展停滞等问题,参考日本地方创生做法,日本地方创生相关政策,将规划建置地方经济分析资料库、进行县(市)及乡(镇市区)的地方创生示范计画及规划作业指引、分阶段补助地方政府地方创生规划,以不同计画分类(城镇、人、工作创生的类别有分地方创新创业、农林水产、观光振兴、地方人员移动、工作方法改革以及社区营造),将2019年定为「台湾地方创生元年」。透过盘点各地「地、产、人」的地方DNA特色资源,以「创意、创新、创业、创生」的策略规划,开拓地方深具特色的产业资源,引导优质人才专业服务与回馈故乡,透过地域、产业与优秀人才的多元结合,以设计手法加值运用,将可带动产业发展及地方文化提升,使社区、聚落及偏乡重新形塑不同以往的风华年代,展现地景美学并塑造地方自明性。

  地方创生也与「慢活小镇」有所唿应,「慢活小镇」源自于国际慢城组织(Cittaslow International),它的标志是蜗牛符号,强调慢慢体验居住、饮食以及娱乐的模式,慢城意味着远离现代,回到永续的生活。设立背景是30多年前,1999年义大利人为抵抗麦当劳速食文化进入,威胁当地传统饮食文化的存续,因此发起的慢食运动(slow food),主张维持原有城市的慢食、慢活、慢游生活方式,并订出七大面向、八大公约与72项指标,组织全球有意推广环境保护、当地文化资产保存、健康与低碳饮食的城市,一同加入国际慢城组织。台湾目前获国际慢城组织认证的有花莲凤林、嘉义大林、苗栗南庄与三义等四小镇。慢城运动的发起,是对未来子孙、未来环境和地球有限资源的一种负责任态度,借着慢城运动的推行,鼓励城市珍惜、保存传统文化和技艺,强化在地经济,让慢城的理念借由教育深入民众,珍惜所有。漫游台湾各小镇,已可发觉有许多乡镇逐步以在地创生思维,打造自家品牌,在各乡镇「地、产、人」的地方DNA特色资源创造特色,打造未来指日可待的幸福小镇的创生与体验观光,就从元年启动。

  文资DNA

  遗产,过去和现在为了未来所做的最大努力。—Graeme Apli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常是人类的普世价值表征,更常成为一个国家观光象征,对文化观光产业影响甚大。台湾并非没有符合世界遗产条件之遗产,但因台湾不是联合国一员,所以无法签署条约。台湾世界遗产潜力点包括「太鲁阁国家公园、栖兰山桧木林、卑南遗址与都兰山、阿里山森林铁路、金门战地文化、马祖战地文化、大屯火山群、兰屿聚落与自然景观、红毛城及其周遭历史建筑群、金瓜石聚落、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区、台铁旧山线、玉山国家公园、乐生疗养院、桃园台地埤塘、乌山头水库与嘉南大圳、屏东排湾族石板屋聚落、澎湖石沪群」,共计17处共18点。

  「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作以「具有普世的价值与重要性」为核心原则,另一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以「平等」与呈现「文化多样性」为核心取向。若以台湾而言,如果是顺着台湾民俗节气,从开春以降,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相关的民俗庆典皆有其可观之处,其中最具规模与特色者,当属「闹元宵」与「度鬼月」两大祭典,元宵时节「小过年」,十分放天灯、盐水的蜂炮、澎湖的乞龟等皆有其传承与动态的历史价值以神明信仰的庙宇祭典来观看,最具动能与规模最盛大的当属「三月疯妈祖」,进香绕境活动,相当具有资产价值;此外,屏东县东港镇与台南线西港乡王船祭的王爷信仰、三崃祖师庙以神猪竞赛供奉清水祖师、祭拜玄天大帝的嘉义秋千赛会历史悠久的传承,与保生大帝信仰攸关的则有台南学甲上白醮与台北大龙峒保生文化祭等,都有其民俗资产意义。此外,若饮食文化能视为无形文化资产之一支,那台湾最道地的饮食文化又会是哪些?台湾的茶艺文化是东方茶文化脉络最具代表性的环节。而因台湾特殊的历史变迁因素,国民政府迁台时汇集大江南北的各省料理,与台湾本地融合,成为独特的台菜料理以及台湾小吃,亦具备无形资产可观性。

  若回归台湾的文化资产政策,在近年有关键性转变,台湾「文化资产保存法」自1982年制订公布施行以来,经多次略修,至2005年修订,完成全面性修法,昭示台湾文化资产保存迈入另一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修正案的第一条即叙明:「为『保存及活用』文化资产,充实国民精神生活,发扬『多元文化』,特制订本法。」对比于修法前第一条 :「本法以『保存』文化资产,充实国民精神生活,发扬『中华文化』为宗旨。」可知修法后有两大重点,特别强调「活用」,以及对「多元文化」的重视,简述如下:

  其一为「强调活用」:修法的第一大重点,系从以往与时代脱节,仅供人凭弔的冻结式保存,转为再利用活化。台湾近年来因应以往修复完成后的古蹟,常有经营管理不善弊病,加上国际思潮强调文化资产,不再只是刻板复原处理成仅供缅怀的史蹟,而是强调其活化再利用,文资活用成为显学,故文资法修法中,修正古蹟、历史建筑及聚落保存及再利用原则,包括尊重原貌、善用都市计画工具,以及为古蹟与历史建筑之再利用,就建筑管理、消防安全及土地使用等另定办法,以促其活化再生。

  文化资产活化再利用,常衍生许多争议性问题,如观光化与商业化冲击,文史界、餐饮界、观光界、在地居民与观光客期待不同等,如何在文化保存与商业利益中,取得平衡,是现阶段棘手议题,而除商业利益外,政治性角力亦常将文化资产作工具化操作,更是保存活用最大挑战。

  其二为「彰显多元文化」:文资法修法的第二项重点,系从之前仅以「中华文化」概括台湾文化资产,转为除汉文化外,需重视原住民族等族群文化,且汉文化中之客家文化、眷村文化亦获得较多关注,另外诸如日本时代等不同殖民时期遗留资产,亦被正视为台湾历史中多元文化遗产。而在国际相关文献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奈良真实性文件(The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中提到:「世界上多元文化与遗产,为丰富人类精神及智慧所无可取代的资源。」(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1994)多样性是创造的动力,如何在历史中提炼出最佳养分,呈现台湾多元历史的文资DNA,是否能激发文化创造力,成为台湾面对未来的力量,亦是一大课题。

  文资法所称为文化资产,指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价值,并经指定或登录之下列文化资产,现分七大类::
  一、古蹟、历史建筑与聚落:指人类为生活需要所营建之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之建造物及附属设施群。
  二、遗址:指蕴藏过去人类生活所遗留具历史文化意义之遗物、遗迹及其所定着之空间。
  三、文化景观:指神话、传说、事蹟、历史事件、社群生活或仪式行为所定着之空间及相关连之环境。
  四、传统艺术:指流传于各族群与地方之传统技艺与艺能,包括传统工艺美术与表演艺术。
  五、民俗及有关文物:指与国民生活有关之传统并有特殊文化意义之风俗、信仰、节庆及相关文物。
  六、古物:指各时代、各族群经人为加工具有文化意义之艺术作品、生活及礼仪器物及图书文献等。
  七、自然地景:指具保育自然价值之自然区域、地形、植物及矿物。

  本书十大主题单元30条小镇路线,各篇融入文资DNA,在另辟的文字中阐述,邀读者体会台湾有形与无形的文化资产之文化创造力。

  观光DNA

  行政院核定「观光大国行动方案(2015-2018年)」包含有:
  1.优质观光:追求优质观光服务,提高产业附加价值
  2.特色观光:跨域开发特色产品,多元创新行销全球
  3.智慧观光:完备智慧观光服务,引导产业加值应用
  4.永续观光:完善绿色观光体验,推广关怀旅游服务

  针对上述「优质观光」、「特色观光」、「智慧观光」、「永续观光」等观光政策与趋势而言,观光不再是走马看花的休闲活动,而是趋向以文化为重的深度旅游为主,深度旅游是当今观光发展中的一种新兴旅游型态,意即游客在某一个特定旅游景点中, 透过自然与人文的旅游资源与产品,以基本的观察、学习与体验,丰富与增进知识,甚至引导或鼓励游客改变长期的行为习性、生活型态或人际互动方式,提升自我心灵与内在价值,达到心理与生理层面的解放与舒展的旅游方式。

  观光策展年代

  此时具备创意思考能力的创意观光旅游企画人,即「旅游策展人」,开始在观光产业中兴起。「策展人(Curator)」,最初意指负责博物馆藏品保存和研究的专业人士。最近策展人一词,更衍生诠释为具有某些整合特质的规划者或风潮引领者,在专业领域保有自己特有的主张风格。

  何为「旅游策展」?可先从「策展」一词说起,最初原是借用自艺术、设计业界的说法,指的是一个艺术展览活动的规划及推动,做这件事的就是「策展人」。2013年策展概念在台湾呈现极端化状态,一端是极力向国际双年展看齐的高端型策展模式,需要收集各方资源、邀请明星艺术家并写出深奥论述,这样的策展必须诉诸专业者;另一种则是以德国艺术家波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念,辅佐「人人都是策展人」概念的策展模式,展览调性相较前者是缓慢轻松,参与的艺术家可以用各种形式展出,甚至现场创作展览内容,这样的新定义,在日本与台湾引起不小回响。

  佐佐木俊尚(2012)则将这个词衍生诠释,在二十一世纪,「策展人」过泸讯息、给予解释、赋予意义,除了选择展品之外,更费心安排展览、撰写材料、传达理念,为一则讯息、作品或商品,提出看法、重组价值、分享串联,因此,所谓策展,在过去,指的是策展人在博物馆中所策划的展览;而现在,策展也可以是指从恆河沙数的资讯洪流中,策展人以其价值观与世界观淘选资讯,赋予新意并与大众共享,少了主流章法,能利用展览所传达的思维理念便更加自由。

  若从旅行的角度来看,「旅游策展人」则能营造出独特旅行氛围,让行程不只是单纯的将景点串连,而是有主张、有观点、甚至有专业的执行能力,最终形成一个能产共鸣、可被分享的同好出游模式。雄狮旅游集团──欣传媒发行《一次旅行》杂志,旨在传达旅行主题化的新概念,其第15期主题即是「旅游策展人」,工头坚(2013)在〈策展的观念来规划旅行〉中表示,从机票的选择开始,不同类型、国籍航空公司的服务与氛围或是机位,都将分别带来不同的飞行体验;订饭店的原则,从奢华享受的品牌饭店、民宿到青年旅舍,便随着自己的选择,而进入不同的空间、与不同的人群接触,就好像你选择了什么样的场地,来做为展览的空间;至于行程的规划,因为每位策展人的见闻与历练不同,组合与创造出的行程就不同,于是从这个角度来看,游程设计就不只是游程设计,而是运用工具与专业执行,营造出独特旅行氛围的「旅游策展」。

  十大主题类型观光旅游小镇GO!

  旅游策展的年代,如何进行一场场小镇漫游?本书将交通部观光局举办票选小镇,如北投、坪林、苑里、集集、东港、成功等入选小镇等纳入各主题脉络有专章描述,并另以脉络分类,将全书分十大单元,以1.「宗教民俗观光」、2.「温泉」、3.「手艺」、4.「魅力渔港」、5.「茶香」、6.「铁路」、7.「山城」、8.「离岛」、9.「花卉」、10.「自然生态」小镇主题,选择独具特色的在地聚落,串联国家推动的观光小镇景点,以小镇在地创生、在地体验的软实力,结合文资DNA与观光DNA的景点故事,提供读者小镇深度旅游的路线提案,感受当地的文化、生活与食物,让台湾小镇漫游有不同的视野与风情。

  宗教民俗、温泉、工艺、魅力渔港、茶香、铁路、山城、离岛、花卉、自然生态,十大台湾小镇主题,三十条路线漫步,遇见各有特色的小镇风情,就让我们一起漫步十大主题类型的观光旅游小镇,Just Go!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