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則人物深度採訪,用故事滾動時代影響力:滾動力101-200人物紀實

100則人物深度採訪,用故事滾動時代影響力:滾動力101-200人物紀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滾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图书标签:
  • 人物访谈
  • 深度报道
  • 人物传记
  • 历史影响
  • 时代精神
  • 人物故事
  • 纪实文学
  • 影响力
  • 社会观察
  • 中国人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第一本攜手影像深度探訪百大行業的生命紀實,讓100個領域專家說故事給你聽!

  ◎收錄金獎演員、編劇、導演奮鬥歷程,帶讀者笑看名人登峰前的血淚故事!
  ◎集結百大行家生存指南,各方館長、知名網紅到阜杭豆漿第二代現身說法!
  ◎影像攜手文字,每則人物故事搭配專屬QRcode,展演100條人生藍圖新路徑!
 
  李天祿布袋戲傳承人  李俊寬——滾動力的鏡頭下,是最有溫度,最忠實的人文影像。

  空白地區 設計與藝術指導 彭星凱——與滾動力的受訪經驗讓我感到自在且深入,能夠不被趕促地描述獨有的世界觀,是創作者的幸運。

  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創辦人  劉安婷——滾動力的採訪很具深度,讓人物的故事很真誠的被呈現。

  歐盟文化融合親善大使  楊佳恬——滾動力尋覓到的各個故事,都讓人對這個世界更有信心!原來,有這麼多人正默默且堅定地讓世界更美好。

  春雷創意顧問副執行長  邱銘源  ——不斷的滾動,才能激發出精釆的人生,滾動力為台灣的精釆,提供了最佳的平台。

  20世紀最具指標性攝影家  柯錫杰——滾動力媒體讓藝文萌芽,成就文化的新力量。
 
  滾動力媒體為台灣在地社會企業,以建構豐富的華文影音資料庫為願景,創辦人林蔚林於2009年成立品牌至今,已走過十個年頭。

  本書收錄的100則人物故事,為2017年至2018年間與滾動力團隊相遇的訪者,領域橫跨生活、美學、表演、產業、職人到創作六大類別,團隊從中精選出百大行業各具代表性的意見領袖分享人生路上珍貴的執業經驗。讀者將能從書中獲取100種人生樣貌和100種生命中的抉擇,每則人物故事搭配專屬QRcode,讓讀者在閱讀文字之餘,也能透過影音聆聽深度訪談,在現代零碎而片段的學習時間裡,以影像與文字的攜手並進,補足讀者對深度閱讀的需求。
 
  書中收錄了滾石唱片董事長段鍾沂的人生智慧,他送給了讀者「學會失敗」,才能通往成功的寶貴建言,團隊也拜訪了《阿莉芙》中的要角陳竹昇,聆聽關於「愛」這件事,從來都是兩個相愛的人之間,才有資格定義的哲學。
 
  金鐘影后王琄帶來認真體會生活與演活角色兩者密不可分的提醒,金馬獎影后謝盈萱則分享了接納內在容易緊張的性格後,心態上的坦然也同步還給演出時的自己放鬆而無懼的姿態。
 
  書裡也收納了放下太陽馬戲團團員身份,回台以教學傳承理念與志業的知名舞者,還有奉獻青春,為失怙和無家可歸的移工提供庇護的人間天使,還有來自四方,不同領域的一群人,他們彼此素不相似,卻在追尋理念的堅持和癲狂中,生出相似的形影。

  透過滾動力101-200人物紀實所選錄的故事,演示原來生命的藍圖,可凹可折,可在堅持裡另闢新徑,滾動力相信即使時代在變,許多蘊藏在人我之間的重要精神,仍具有傳承與應用的珍貴價值,在100則人物故事裡,只要有一句話觸動了你,在過往的想法裡泛起漣漪,從所有的「理所當然」走進「原來還可以這樣」,這股想法的牽動與發酵足以滾動社會,成為我們集體往前的力量。
 
  焦點人物收錄|滾石音樂國際公司董事長 段鍾沂、國家文藝獎得主建築師 潘冀、國家文藝獎得主舞蹈家 何曉玫、金鐘獎影后 王琄、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陳竹昇、金馬獎影后 謝盈萱、文學名家 張大春、《諸葛四郎》傳承人 葉佳龍、《血觀音》導演 楊雅喆、《目擊者》導演 程偉豪、《翻牆的記憶》導演 何潤東、Gogoro首席設計師 王松富、紀實攝影師 張雍、《灼人秘密》編劇 吳可熙、阜杭豆漿第二代掌門人 徐立耀、知名插畫家 H.H先生、Youtuber 嘎老師、加點吉拿棒、新生代男星 張庭瑚
 
《时代的回响:百年风云中的个体命运》 本书是一部跨越百年历史长河的群像纪录,聚焦于那些在时代洪流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个体生命。它并非简单的人物传记汇编,而是通过对不同领域杰出人物的深度剖析,展现时代变迁的复杂肌理与人性光辉。 一、 时代洪流中的微观切片 本书的选材极具匠心,涵盖了政治、文化、科学、社会等多个维度,选取的人物均是特定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存在。我们探寻的不是那些被神化的符号,而是那些在特定历史节点上做出抉择、承受压力、并最终影响了周围世界的“人”。 例如,在探讨工业化进程的章节中,我们深入到一位早年投身于基层技术改革的工程师的内心世界。他如何面对传统观念的抵触,如何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下,凭借一己之力推动技术的革新,最终让一个偏远小镇的生活面貌焕然一新。这不仅仅是技术史的一个注脚,更是关于勇气、坚持与实用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文化复兴的篇章里,我们记录了一位被时代浪潮裹挟的剧作家。他的作品犀利而深刻,直指社会痛点,却也因此遭受审查与打压。本书细致描绘了他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创作的纯粹性,如何在隐忍与爆发之间寻找平衡,他的艺术实践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人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 二、 深度访谈背后的真实肌理 本书的叙事基调沉稳而克制,拒绝浮夸的赞颂,力求还原人物的复杂性与真实动机。每一位被记录者,无论其成就大小,都被放置在一个具体的社会结构和道德困境中进行审视。 我们相信,真正的洞察力来源于对“中间状态”的捕捉。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时刻,往往并非一蹴而就的宏大叙事,而是无数次细微的权衡与妥协的累积。书中对一些重要人物的访谈录进行了细致的交叉比对,力图还原他们面对历史选择时的内心挣扎。 例如,在描述一位在战乱时期坚守学术阵地的学者时,叙述侧重于他如何在生存的压力下,依然坚持对真理的探求。他不仅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在混乱中为知识留下火种的守夜人。通过对其日常手稿、书信往来的梳理,我们得以窥见其人格的韧性与学术信仰的重量。 三、 议题的延展与时代的共振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对往昔人物的回顾,更在于其议题对当下的深刻反思。 我们探讨了“变革的代价”:任何伟大的进步都伴随着旧有秩序的崩塌和个体的牺牲。这些人物的经历,提醒着我们审视当下社会发展中被忽略的阴影角落。 我们探讨了“良知的坚守”:在权力和利益的诱惑面前,那些宁愿选择清贫或被放逐,也要维护内心准则的人,他们的故事是抵抗平庸与犬儒主义的良药。 我们更探讨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如何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保持自我,又如何通过个体的努力,汇集成推动社会进步的涓涓细流。书中的每一段人生轨迹,都是对“何以为人”这一永恒命题的严肃作答。 四、 叙事风格:历史的温度与文学的精度 在行文上,本书融合了历史学的严谨考据与文学叙事的张力。我们运用了大量鲜活的细节和场景再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时空。叙事节奏时而紧凑有力,直击事件核心;时而舒缓沉静,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不是一本冰冷的史料集,而是一部充满体温的众生相。通过这些人物的跌宕起伏,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年代和事件,而是由无数鲜活、充满矛盾和热情的生命共同编织而成的宏大织锦。 《时代的回响:百年风云中的个体命运》旨在提供一个多维度的视角,邀请读者一同走入那些被时间冲刷却依然闪耀的人物轨迹中,理解我们从何处来,并思考我们应往何处去。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滾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滾動力以社會企業為目標藍圖,打造一個華文影音故事庫。以影像和文字紀錄各行各業達人們的心路歷程、成功失敗經驗談,將一顆顆滾動生命力的心聲,分享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電視頻道:中華電信MOD 267台

  官網:www.rollor.cc
  專粉:www.facebook.com/rollor.cc/
 

图书目录

推薦序                       最有溫度最忠實的人文影像 - 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主理人 李俊寬
推薦序                      「共願」滾動力 - 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唐峰正
推薦序                       一個善與美的滾動頻道 - 春雷創意顧問副執行長  邱銘源 
推薦序                       擷取一片人間的吉光片羽 - 當代藝術家 黃柏勳
發行人的話                  致將生命活成璀璨燈火的人-發行人 林蔚林
 
101  段鍾沂               滾石唱片共同創辦人
102  陳竹昇               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演員 
103  楊雅喆               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導演 
104  吳可熙               東京短片電影節女主角獎/演員 
105  王琄                   金鐘獎影后/演員 
106  謝盈萱               金馬獎影后/演員 
107  李俊寬X李蔡素貞  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主理人
108  張逸軍               舞蹈家/太陽劇團前舞者
109  唐峰正               通用設計師 
110  潘冀               國家文藝獎得主/建築師 
111  吳志祺               桌球國手 
112  沃凱文               美食APP創辦人
113  阮家貞               臺北偶戲館館長 
114  囂張老師           世界鎖舞冠軍
115  蘇于寬               窩抱報雜誌創辦人 
116  吳達坤               臺北國際藝術村藝術總監 
117  林平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118  陳濟民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 
119  李惠美               首任兩廳院藝術總監
120  陳怡光               自學教父/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籌辦主任
121  黃文浩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執行長 
122  何曉玫               國家文藝獎得主/舞蹈家
123  黃建欽               好萊塢武術指導 
124  陳雅芳               導盲犬訓練師
125  Ivy Chen           岩井俊二御用攝影師
126  陳文泰               製模師 
127  王心偉               SYNDRO服飾創辦人
128  張雍               紀實攝影師 
129  卡霞               自然而然劇團創辦人 
130  Hunter               東區沙龍二代接班人/髮型設計師
131  黃育仁               MMA格鬥選手 
132  蔡柏璋              台南人劇團聯合藝術總監 
133  張秀琴X張心怡    秀琴歌劇團主理人 
134  Billy Drummed        DJ 
135  林群洲               紅龜募資平台創辦人
136  蕭紫菡               舞者 
137  王松富               Gogoro首席設計師
138  董柏霖X凃力元X劉奕伶 鈕扣舞者
139  黃廷玉X黃鴻硯      Mangasick獨立書店創辦人
140  GPX莎曼莎X信雄 有肉 Succulent & Gift共同創辦人
141  林魁倫               老牌美材行第三代X特效化妝師
142  胡朝聖               策展人 
143  保卜                   排灣族音樂家/吉他手
144  莊凱勛               演員 
145  程偉豪               導演 
146  田田X大王X威廷    DJ
147  儲榢逸               特效化妝師 
148  王乙聿               編曲家
149  盧卡斯.漢柏        劇場導演 
150  蘇子茵               小提琴家 
151  陳斌全               國影中心執行長 
152  謝富順               師園鹽酥雞二代 
153  嘎老師Miss Ga      教唱YouTuber 
154  鐵夫               舞者 
155  鄭嘉音               劇團藝術總監 
156  黃根屘               台灣摔角之父 
157  加點吉拿棒          YouTuber 
158  李梁               書法家 
159  顏厥安               法學教授
160  何潤東               導演
161  張庭瑚               演員 
162  楊婕妤               關愛之家創辦人 
163  老王                   網紅分析師 
164  劉蕊瑄               編劇 
165  紀人豪               塗鴉客
166  羅展鵬               藝術家 
167  Ann                斑比咖啡餐酒館共同創辦人
168  林璟如               劇場服裝設計師 
169  LUCY                DJ 
170  張瑟倫               旅人書房店長 
171  詹益鑑               親子運動中心創辦人
172  王信凱               籃球員 
173  周品慧               作家/瑪德蓮小酒館主理人
174  樊潔兮               舞蹈家 
175  李岳軒               移人雜誌創辦人 
176  張健芳               作家/食物旅行家
177  顏擇雅               作家/出版人
178  湯岳叡               空間活化者/穿越九千公里交給你主理人
179  Ben                街頭品牌主理人/台灣街頭文化重要推手
180  張嘉哲               馬拉松國手 
181  許皓宜               諮商心理師 
182  馬克.派格           葡萄酒大師 
183  周品妤                女性創業家 
184  羅珮嘉                女性影展策展人 
185  謝金魚                史學家 
186  維克                TABOO酒吧主理人 
187  李明剛                平面設計師
188  阮璽                攝影師 
189  李一休                健身達人 
190  葉佳龍                作家/經典漫畫《諸葛四郎》傳承人 
191  楊志良                前衛生署署長/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192  楊佳恬                奧地利文化親善大使/作家
193  彭星凱                平面設計師
194  楊錕金                燈職人 
195  H.H先生            圖文作家 
196  小白鶴的報恩        春雷創意供稿
197  劉安婷x鄭雅心        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創辦人/教師
198  張大春                文學名家
199  徐立耀                阜杭豆漿傳承人 
200  蘇焉                潛水教父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847308
  • 規格:平裝 / 206頁 / 14.7 x 21 x 1.0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推薦序

一個善與美的滾動頻道

邱銘源/春雷創意顧問有限公司 副執行長暨創意總監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群人,看懂了名利雙收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而願意選擇為這個美麗的世界,奉獻自己的心力多做點甚麼,甚至期待改變現況迎向未來。

  滾動力頻道的年輕朋友們,讓我看到了這樣的特質,他們不僅長期堅持紀錄在各個專業領域上為這塊土地奮鬥的人,甚至願意放在商業頻道上播出,擴大影響力,讓善的漣漪不斷地擴散,期待改變更多的人。

  於是,我和滾動力頻道,有了這樣的緣分,開啟我們的合作。一家很特別的公司就隱身在金山南路的巷弄之間,一個午後的邀約,一個有趣的合作,讓我和滾動力串起了善的緣分,老實說看到地址讓我會心的一笑,學生時代的我也曾寄居於金山南路林務局的宿舍,巷弄間的大樹光影,讓這裡的人文氣質更令人著迷,當天下午的討論愉快,臨行時他們送了我一本專刊,裡面紀錄了他們拍攝與採訪在這塊土地上為台灣努力的人。搭捷運回家時在車上翻閱,赫然發現舍弟邱安忱竟然也在列,不自覺莞爾一笑,這果然一切都是剛剛好,老天爺安排的善緣。

  和滾動力一樣,我們拍攝紀錄片,只是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台灣的美與善的故事,於是從「里山台灣」開始,我們對外販售的紀錄片只有DVD的畫質,但反而把HD高畫質的影片,完整的放在YOUTUBE上讓大家欣賞,光這個平台還不夠,我們還免費授權了許多頻道,希望讓更多的人看到善的故事,進而改變台灣;讓很多人笑稱傻瓜,不懂賺錢。但傻人總有傻福,於是在新北市政府新聞局賴素惠科長的牽線下,我們得緣結識滾動力頻道,開始了金鐘獎影片「小白鶴的報恩」的播映合作,及至「島嶼紀行」影片,他們更破天荒地提出免費辦理「首映會」的提案,這真是讓阮囊羞澀的我們喜出望外的好消息。

  有人傻傻的拍片,不計成本希望改變台灣,有人扮演關鍵的角色,忘記所有商業的算計,免費提供平台讓好的紀錄片得以被更多人看見,這樣的合作讓我非常的感動,因為滾動的不僅僅是記錄台灣的美好事物,更像在善與美的大湖裡,投入一顆善的種子,讓善的漣漪不斷地擴散,讓台灣的美好繼續滾動,我由衷的敬佩與感激滾動力頻道為台灣的付出,故拋磚引玉為文推薦,期待滾動更多美好的善緣,為一個美麗的台灣攜手向前。

發行人序

  2012年,我結束多年異鄉遊子的身分,帶著「滾動力」的影像產製經驗回到臺灣,觀察時下大眾身處的視聽環境,多是新聞節目、娛樂及談話性內容和政治節目,而這些內容都已有其服務的對象。於是思索¬—當類型重複性高時,身為產出內容的角色,滾動力還能做些什麼?

  這股想法在日子中醞釀, 2013年開始生出明確的根,在這塊人情與故事交織而成的土地,正是孕育各方職人、專家和意見領袖的搖籃,這些透過生命書寫故事的人群,正是默默在文化沃土上耕築的推手。這些寶貴的經驗,若能將它逐一拾起,借重訪談探究它燦如星光的內裡,以影像和後製持續打磨它的光澤,或許可以帶動更多啟發人心的正面能量,也將隱於市井的在地故事,逐步透過紀錄和連結織就文化的星河。
 
  為了讓這條文化星河也能接軌許多家庭以手機、電視「雙螢」的觀看習慣,滾動力除了官網的影音資料庫供大眾觀看外,更在2015年正式取得有線電視台執照,滾動力電視頻道於是正式開播,希望透過電視頻道的影響力,將人文知識的力量推向社會更多不同的角落。
 
  滾動力團隊這幾年拜訪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聽他們說自己的生命故事,讓我們一窺不同人生的精彩樣貌。2017年滾動力出版了《rollor0-100》,以書面紀錄前100位滾動力訪談過的職人。在每一次的交會、對談與紀錄間,以及在影像留存後,對受訪者和周遭的親友帶來的漣漪,也深深感動滾動力團隊。

  時隔二年後,這片滾動的星河已紀錄逾350人的身影和理念,今年再度帶來《100則人物深度採訪,用故事滾動時代影響力:滾動力101-200人物紀實》,精選2017年至2018年與滾動力對談的訪者,收納成輯。在這期間,有些主角雖已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人生仍透過影像鮮活在我們的心裡...
 
  我與滾動力團隊,謹以此書,致敬身邊每一位認真熱情,將生命活成璀璨燈火的人。
 

用户评价

评分

這套書橫跨了從101到200號人物的紀實,這種編號式的分類本身就帶有一種嚴謹的考據感,讓人聯想到某種學術研究的企圖心。我非常好奇作者在篩選這些人物時所依據的標準是什麼?是他們對某一特定領域的開創性貢獻,還是他們在道德倫理上的標竿作用?如果這批人物是經過某種標準化衡量的,那麼他們的共同「影響力模型」或許會很有趣。我希望這不是簡單的羅列名單,而是透過比較這些不同領域、不同時代的人物,勾勒出一幅台灣社會發展的側面圖譜。透過對比不同世代的挑戰與應對方式,我們或許能更清晰地理解,究竟是什麼樣的特質,才能在關鍵時刻凝聚起時代所需的能量,推動社會邁向新的階段。

评分

從「滾動力」這個詞彙來看,我猜測這些人物的共同特質可能不在於他們達成了多麼驚天動地的功績,而在於他們如何持續地、不間斷地推動事物前進,即便面對層層阻礙。我對那些在看似停滯的社會氛圍中,依然能找到突破口、持續產生「動能」的人特別感興趣。這不只是關於「成功」,更是關於「堅持的策略」。是他們如何組織資源?如何建立人脈網絡?如何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做出關鍵決策?這些執行層面的細節,往往才是普通讀者最想學習的。比起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論,我更偏好這種紮根於實際操作的經驗分享,彷彿拿到了一份關於如何在複雜世界中「有效前進」的操作手冊。希望這本書能提供的不只是故事,更是可供借鏡的行動藍圖。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很有份量,光是看到「100則人物深度採訪」這幾個字,我就開始好奇,究竟是哪些人能讓作者花費這麼多心力去深入挖掘。我一直覺得,歷史的重量往往不是由宏大的敘事堆砌而成,而是由無數個體在特定時代下的抉擇與掙扎所共同構成的。我特別期待看到那些在歷史的洪流中,看似渺小卻堅定不移的身影,他們是如何面對當時社會的巨大壓力,如何堅持自己的信念,最終在時代的轉彎處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這種深度訪談,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於,它能拉近我們與那些傳奇人物的距離,讓我們從他們的故事裡,看見自己人生的可能性與侷限。我希望這些訪談不僅僅是回顧過去,更能提供一種「活法」的啟示,畢竟,每個時代都有其難以言說的困境,而前人的經驗往往是我們最好的指南針。

评分

坦白說,現在市面上的傳記或人物專訪,常常淪為一種「美化」的工具,把人物塑造成一個完美無瑕的符號,少了人性的真實溫度。我最期待這本《滾動力101-200人物紀實》能夠呈現出那些「未盡的篇章」和「猶豫的瞬間」。真正有影響力的人,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他們必然經歷過自我懷疑、資源匱乏,甚至是被主流社會排擠的時刻。如果這本書能捕捉到這些「軟肋」,讓讀者窺見他們在承受巨大社會期望下的內心拉扯,那它就遠遠超越了一般的成功學範疇,而成為了一部探討人性韌性的深刻文本。我個人非常欣賞那種願意撕開光環,直視人物內在矛盾的寫作手法,因為那才是真正能打動人心的力量所在,讓我們這些在平凡生活中掙扎的人,找到共鳴與繼續前行的勇氣。

评分

讀這類深度訪談,我總會帶著一種「時空穿梭」的心情。100位不同的人物,就代表著100種截然不同的生命光譜。我最期待的是,透過作者的筆觸,這些人物的「時代性」能夠被強烈地凸顯出來。換句話說,他們的故事必須緊密地與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連結——他們是如何感知到時代的脈動,又是如何試圖去塑造它?我希望讀到的不是脫離了時空背景的個人傳記,而是「人在時代中」的真實紀錄。如果能感受到那位人物呼吸的空氣、聽見當時社會的雜音,那麼這本書才真正具有感染力。這不僅僅是認識人物,更是重新體驗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那是任何教科書都無法給予的深刻體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