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積分:基礎篇(第二版)

微積分:基礎篇(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張智立
图书标签:
  • 微積分
  • 基礎
  • 數學
  • 高等教育
  • 理工科
  • 大學教材
  • 計算
  • 極限
  • 導數
  • 積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針對技職院校微積分課程編寫,論述嚴謹,其內容也相當豐富完整。書中例題多,幫助讀者去理解書中的概念、定義、定理,以及計算方法。

  全書以「微積分導讀」開始,說明微積分在談什麼和為何要談這些內容,最後談如何學習微積分,幫助讀者對微積分的學習和理解。之後分為函數的極限與連續、導數與定積分、微分法、超越函數的導函數、導數的應用、不定積分等六章,內容充實,對概念、定義、定理及計算方法的解說十分詳盡,適合做為教學用書。

  微積分在工程、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等皆會應用到,也是許多學科的基礎必備能力。本書除了對概念、定義、定理及計算方法加以詳細解說之外,對每個定義、定理盡可能搭配相關的例子做為輔助,讓讀者更容易讀懂,並能融會貫通,靈活應用。

  書末附錄包含了不定積分公式彙整,方便讀者查閱記頌,並提供習題解答,讓讀者可及時驗證自己的學習成果,除了做為教科書以外,也適合自學讀者研讀。

  第二版增加「定積分的應用」一章,讓單變數微積分的內容更加完整。
 
探索数学的宏伟殿堂:一部超越基础的数学著作 本书并非对微积分基础概念的重复梳理,而是致力于为读者构建一个更为广阔、深入且富于洞察力的数学视野。它假定读者已经熟练掌握了传统微积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如极限、导数、积分的定义及其核心运算技巧。我们的目标,是将读者从“计算者”的层面提升至“思考者”的层面,探索微积分在更高级数学分支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在现代科学中的前沿应用。 第一部分:实分析的基石与严谨性重塑 本书的第一部分,我们将对微积分的根基——实数系统进行一次彻底而深入的重审。我们不会停留在使用“$epsilon-delta$ 语言”来验证基本极限的阶段,而是着眼于建立一个完备的实数构造。 1. 拓扑与度量空间初步: 我们将引入点集拓扑的基本概念,如开集、闭集、邻域、紧致性(Compactness)和连通性(Connectedness)。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函数的全局行为至关重要。例如,我们将用拓扑的语言重新阐述魏尔斯特拉斯的“最大值原理”,揭示其深层次的结构。 2. 序列与级数的深入分析: 传统微积分侧重于收敛的判定。本书将深入探讨柯西序列的完备性定理(Completeness Theorem)如何保证了实数系统的独特性。此外,我们将详细分析傅立叶级数的收敛性——这不仅是收敛性问题,更是函数空间理论的萌芽。我们会讨论狄利克雷条件,以及为什么在某些点上级数收敛到一个与其点值不符的值(即吉布斯现象),从而引出函数逼近的复杂性。 3. 导数的精细化: 摆脱对多项式函数的过度依赖,本章将全面探索导数的各种推广形式。我们将详细讨论黎曼-斯蒂尔切斯积分 (Riemann-Stieltjes Integral),它将积分的“底边”从简单的长度扩展到了任何具有有限变差的函数。这不仅是积分概念的泛化,更是连接分析与测度论的关键桥梁。我们还将分析勒贝格可积性的初步概念,为后续的测度论打下必要的直观基础。 第二部分:多变量微积分的结构与张量思维 在掌握了单变量分析的严谨性后,本书将转向多变量函数,但重点将迅速从坐标系依赖的偏导数计算,转向几何化和张量化的表达方式。 1. 链式法则的几何解释与雅可比矩阵的意义: 我们将探讨雅可比矩阵不仅仅是一个偏导数的数组,而是局部线性近似的最佳表示。通过引入线性代数的观点,我们理解为什么其行列式(雅可比行列式)与体积/面积的缩放因子直接相关。 2. 微分形式与外微分(Differential Forms and Exterior Calculus): 这是本书多变量部分的核心飞跃。我们引入微分形式 ($omega, mathrm{d}omega$),将函数、一阶微分、和二阶微分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代数框架。 德拉姆上同调 (de Rham Cohomology) 的基本思想将被引入,用以理解保守场和环路积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全超越了格林、斯托克斯、高斯定理的传统形式。 详细分析外导数 ($mathrm{d}$) 的性质,特别是 $mathrm{d}^2 = 0$ 这一简洁而深刻的代数事实,它揭示了保守场 ($mathrm{d}f = 0$) 的本质。 3. 乘子法与变分法: 我们将研究在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拉格朗日乘子法将被置于更广阔的拉格朗日量和欧拉-拉格朗日方程的框架下进行考察。这部分内容是经典力学和优化理论的数学核心,重点在于理解泛函的概念,即“函数的函数”。 第三部分:微分方程的定性分析与动力系统 本书不再满足于求解特定形式的常微分方程(如分离变量法、积分因子法),而是专注于方程解的长期行为和稳定性,这是应用数学中最关键的部分。 1. 线性系统与特征值分析: 对于线性自治系统 $mathbf{x}' = Amathbf{x}$,本书将深入分析矩阵 $A$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如何决定了解的几何结构(鞍点、节点、焦点、中心)。我们将强调相图 (Phase Portrait) 的构建,理解系统如何演化,而非仅仅得到一个解析表达式。 2. 非线性系统与稳定性理论: 引入林纳德(Liénard)分析和相平面分析。我们将详细讨论雅可比线性化方法的局限性,并引入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李雅普诺夫函数(Lyapunov Function)作为一种“能量”或“距离度量”,提供了一种不求解方程就能判断系统稳定性的强大工具。 3. 奇异点与分岔(Bifurcation): 我们将探讨当系统参数变化时,平衡点(不动点)的性质如何发生突变——即分岔。以Hopf 分岔(从不动点到极限环)和鞍点分岔为例,说明参数微小变化如何导致系统行为的巨大差异,这是理解天气系统、生物振荡等复杂现象的关键。 第四部分:黎曼几何的萌芽与曲率的直观理解 在分析学和代数结构搭建稳固后,本书将目光投向描述空间弯曲性的数学工具。 1. 弯曲空间上的向量分析: 传统微积分假设空间是平直的(欧几里得空间)。本书将挑战这一假设,引入协变导数 (Covariant Derivative) 的概念。协变导数是必要的修正项,用于描述切向量在弯曲流形上移动时如何“保持平行”。 2. 测地线与测地曲率: 测地线被定义为“两点间最短路径的推广”。我们将考察如何在曲面上定义测地线,并直观理解测地曲率的概念。这是对传统曲率定义的几何推广。 3. 黎曼曲率张量(Intuition): 虽然完整的张量代数需要专门的课程,但我们将以平行移动的方式来直观感受曲率的存在。通过一个平面上无法闭合的向量平行移动回路,读者将能体会到黎曼曲率张量是如何量化空间弯曲程度的。这为读者进入广义相对论或微分几何领域铺平了必要的直觉基础。 本书旨在成为一座坚固的桥梁,连接严谨的分析基础与前沿的现代数学领域。它要求读者不仅要“知道如何做”,更要“理解为什么”。每一章节的设计都旨在打破传统微积分的边界,揭示其背后的深刻结构和统一性。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Chapter 01 函數的極限與連續
1-0 前言
1-1 函數及函數的圖形
1-2 函數的運算及反函數
1-3 無窮數列的極限值
1-4 函數的極限值
1-5 連續

Chapter 02 導數與定積分
2-0 前言
2-1 導數
2-2 定積分
2-3 微積分基本定理

Chapter 03 微分法
3-0 前言
3-1 微分規則
3-2 合成函數的微分法-連鎖律
3-3 隱函數微分法
3-4 參數式微分法
3-5 相關變率

Chapter 04 超越函數的導函數
4-0 前言
4-1 三角函數的導函數
4-2 反三角函數的導函數
4-3 對數函數的導函數
4-4 指數函數的導函數

Chapter 05 導數的應用
5-0 前言
5-1 函數圖形的探討
5-2 函數的極值
5-3 應用
5-4 微分量
5-5 不定型極限值的求法

Chapter 06 不定積分
6-0 前言
6-1 基本不定積分公式
6-2 變數代換法
6-3 分部積分法
6-4 有理函數的積分探討
6-5 雜題
6-6 廣義積分

 Chapter 07定積分的應用
7-0 前言
7-1 曲線所圍成的區域面積
7-2 立體體積
7-3 曲線的長度
7-4 物理學及其他的應用

附 錄
A-1 習題解答
A-2 不定積分公式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305902
  • 規格:平裝 / 500頁 / 19 x 26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二版序

  微積分是一門研究變化現象的數學。它是以極限概念為基礎所建立起來的數學,其主要內容在談函數的微分和函數的定積分,以及它們的計算和應用。微積分從誕生至今已三百多年(之前的醞釀期不算),它的開創動機主要是來自物理學探討物體運動的需要(另一方面的動機,是數學上想解決求切線和求曲線所圍區域面積的問題)。近代物理學能有重大的發展和微積分有很密切的關係,可說沒有微積分就難有近代物理學。而現在它的重要性已不僅限在物理學上,不論在工程學、經濟學、管理學、以及統計學等在理論上的探討都需要藉助微積分這一有力工具。

  本書是針對三或四學分的微積分課程而編寫的單變數微積分教材。若低於四學分的微積分課程,授課教師可依學生的程度和學生的學習需求酌刪部分內容。

  本書的內容和特色說明如下:

  (1)本書不僅論述嚴謹,其內容也相當豐富完整。

  (2)本書除了對各種微分法,以及求不定積分的方法有很詳細的介紹外,對概念的解說更為重視。特別是對函數、極限值、導數,以及定積分等微積分學裡最重要的概念,都有很詳細的說明。只會計算,不懂概念,是不可能知道微積分要如何應用。這不是學習微積分的目的。

  (3)例子多是本書的特色。其中的許多例子是用來幫助讀者去理解書中的概念、定義、定理,以及計算方法。若看不懂定義、定理,以及計算方法的內容,可先看例子。

  (4)極限概念是微積分裡最重要且最難懂的概念(難懂原因是它牽涉到「無窮的過程」)。對極限概念的介紹,本書先談無窮數列的極限概念後,再談函數的極限概念,而一般微積分書籍是直接就談函數的極限概念。但相較之下,無窮數列的極限概念是較容易理解。先談無窮數列的極限概念是本書的另一特色。

  這次再版,除了增補一版內容中的疏漏和更正錯誤外,為了能讓單變數微積分的內容更加完整,特別增加「定積分的應用」一章。此外,在本書的一開頭有一篇「微積分導讀」(其內容:首先談微積分的起源動機和發展歷程,其次說明微積分在談什麼和為何要談這些內容,最後談如何學習微積分)。在開始學習微積分之前,若能先閱讀「微積分導讀」,將有助於以後微積分的學習和理解。

  本書雖已用心編著,但限於個人學養的不足,一定有內容不妥及錯誤之處,深盼各界先進及讀者發現時,能不吝指正,俾使再版時得以修正。
 

用户评价

评分

唉,說實話,這本《微積分:基礎篇(第二版)》真的是讓我又愛又恨。我從小數學底子就不算太差,但自從上了大學,面對微積分這塊硬骨頭,真的覺得很吃力。這本書的編排上,我覺得它有點太「教科書式」了,對於初學者來說,很多觀念的建立,感覺作者跳得有點快。像是極限那一章,雖然定義寫得很清楚,但要真正理解那個「逼近」的感覺,光看文字描述是遠遠不夠的。我記得我那時候為了搞懂 $epsilon-delta$ 定義,盯著那些符號看了好幾個晚上,中間的推導過程雖然邏輯嚴謹,但對剛接觸的人來說,就像在看天書一樣。我比較偏好的學習方式是需要更多圖解輔助,或者是一些生活化的例子來串聯,這樣才能真正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這本書的例題雖然數量足夠,但有些習題的難度跳躍性有點大,有些簡單到幾乎不用動腦,有些又突然變得非常複雜,讓你在練習的時候,很難找到一個平穩的學習曲線。整體來說,它更像是給那些已經有一定數學基礎,只需要一本紮實參考書來複習或加深理解的人準備的,對於我這種需要被「手把手」帶著走的學習者來說,它實在是太冷靜了,少了一點人情味。

评分

總體來看,《微積分:基礎篇(第二版)》是一本紮實的教科書,它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中應該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畢竟這是「基礎篇」。它的優勢在於其內容的完整性和定義的標準化,這對於準備國家級考試或者需要與國際標準接軌的課程來說,是極大的優勢。然而,我個人在使用過程中,強烈感受到它在「現代化教學趨勢」上的不足。現在的教材越來越強調互動性和視覺化,而這本書在排版和圖示的使用上,明顯偏向傳統的印刷書籍模式。舉例來說,像涉及到三維空間的曲面積分,光靠靜態的二維圖形來解釋空間旋轉和切割,讀者需要極大的想像力才能跟上作者的思路。如果能搭配一些動畫輔助材料,或者在習題中加入一些需要電腦輔助軟體來驗證的項目,或許能更好地貼近當代學習者的習慣。簡而言之,它是一本基石穩固的書,但它缺乏了一點「魔法」,讓學習過程變得引人入勝。它告訴你「是什麼」和「怎麼算」,但很少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這背後的美感在哪裡」。

评分

這本《微積分:基礎篇(第二版)》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位非常嚴謹但略顯古板的教授,他把所有的知識點都給你了,但你有沒有辦法吸收,那是你的事。我記得在複習傅立葉級數那塊時,書中幾乎是直接把定義丟出來,然後就開始介紹收斂性。對於我這種對級數概念本身就比較模糊的人來說,這簡直是災難。我真的期待能有更多的「歷史背景」或者「問題起源」的描述。微積分本身就是為了解決特定問題而誕生的工具,如果能告訴讀者,為什麼我們需要這個工具,這個工具是怎麼發展出來的,我想學習的動力和理解的深度都會不一樣。這本書的優點或許在於它的「純粹性」,它專注於數學本身的嚴謹推導,避免了過多旁枝末節。但問題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需要的教材,除了知識的準確性之外,更需要「引導性」。它更像是資料庫,而不是引導工具。因此,我會推薦給那些目標是純數學研究,或者對高等數學有高度自信的學生使用,但對於剛接觸微積分、需要大量激勵和背景知識鋪陳的新鮮人來說,這本書可能顯得有點高高在上,難以親近。

评分

我得說,這本《微積分:基礎篇(第二版)》在內容的廣度上確實沒話說,涵蓋的範圍非常全面,從最基礎的導數、積分,到後面的級數和多變數微積分都有涉獵。但是,這種「全面性」有時候反而成了負擔。當你需要針對某個特定章節做深入鑽研時,你會發現書中並沒有足夠的篇幅去探討那些更細緻的邊界情況或者特殊的應用案例。舉例來說,在講到積分的應用時,很多實際工程或物理上的問題,它只是簡單帶過公式,並沒有深入探討如何將實際問題「模型化」成可以積分的形式。我覺得這本書比較偏向純數學的論述,對於理工科學生來說,或許足夠應付考試,但要應用到實際的專案開發或研究上,可能還需要搭配其他的工具書。而且,它的翻譯風格,雖然準確,但語氣上總覺得少了點「靈動」。數學的概念是活的,如果能用更生動的語言去描述,記憶和理解都會深刻許多。總而言之,它是一本標準的參考書,或許適合放在書架上備查,但要說它是陪伴你度過學習難關的「良師益友」,我個人感受上是比較欠缺那麼一點火候的。

评分

老實說,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第一個印象是它的裝幀設計,說實在話,有點過時了,封面設計給人一種非常「學術」的嚴肅感,讓我這個還沒開始看內容就已經覺得壓力山大。不過,拋開外表不談,內容的邏輯性還是值得肯定的。它在章節之間的銜接處理得相當平順,不會讓你感覺突然間被拋到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我特別欣賞它在介紹新定理或公式時,都會先給予一個簡潔的直觀解釋,雖然那個直觀解釋有時候還是有點抽象,但至少提供了一個切入點。不過,當我開始做習題時,問題就出現了——詳解太少了!對於那些稍微複雜一點的題目,如果自己卡住了,翻到書後面的解答部分,往往只有最終答案,中間的演算步驟被精簡到讓人懷疑是不是自己理解錯了作者的意圖。這對於自學的學生來說是個巨大的障礙,因為數學學習的精華往往就在於那些「卡住」的過程,如何撥雲見日才是進步的關鍵。我希望,如果能提供更多帶有詳細註解的範例,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會大幅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