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啟動筋膜自癒的開關

呼吸:啟動筋膜自癒的開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曜舟(阿舟)
图书标签:
  • 筋膜
  • 呼吸
  • 自癒
  • 健康
  • 身体
  • 疼痛
  • 运动
  • 解剖
  • 疗法
  • 身心连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疼痛=身體缺乏選擇性=不正確呼吸
阿舟教你檢視呼吸  正確呼吸  好好呼吸
帶讓你扭轉身體命運  重新拿回主導權  告別疼痛
 
最具實證的呼吸解剖書
4大步驟從根本解決疼痛
 
最容易被忽略的運動──呼吸訓練!
 
  為了方便,我們將人體分為9大系統,
  然而人體是依照不同系統分別運作的嗎?顯然不是……
  腸胃不好也有可能引起肩頸不適,
  膝蓋問題也可能是來自於骨盆腔,
  這些看似不相關聯的器官正彼此影響著,
  而「呼吸」正是9大系統間連結的重要媒介,
  從呼吸開始,藉由筋膜改變全身!
 
  這本書將告訴你:
  ★長年疼痛好不了的真正原因
  ★內臟、筋膜、情緒與呼吸的共同關聯
  ★簡單到連阿嬤都會的呼吸評估方法
  ★從0開始重建呼吸的4大步驟
  ★筋膜搭配呼吸的動態訓練
  ★5種效果迥然不同的呼吸技巧
  ★破解常見的呼吸迷思
 
  呼吸是一種生活態度,現在開始用科學扭轉身體的命運吧!
 
  疼痛→電腦病毒→拖慢往前的速度→影響工作及生活→牽動追求夢想與幸福的意願
 
  擔任物理治療師的阿舟,體會患者不是機器,而是活生生的人,卻因身體系統間的不良相互影響,造成疼痛,因而結合多年鑽研進修及為患者治療的經驗,提出改善呼吸、啟動筋膜自癒開關以改善疼痛的觀點,並親自示範各種自癒放鬆的動作,引領為疼痛所苦的你,重新扭轉身體命運,告別疼痛。
 
專業推薦
 
  王子娟/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教授
  李佳穎/中研院語言所副所長、美國心理科學學會會士
  余文彥/跑步教練
  楊琢琪/疼痛科主治醫師
  潘信宏/瑜珈推廣者
  共同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好的,这是一部关于深度探索人体骨骼肌肉结构与功能,以及如何通过科学运动和生活习惯来优化身体机能的指南。 《骨骼的交响:重塑身体的结构与力量》 前言:身体的建筑蓝图 我们的身体是一座精密的建筑,骨骼构成了其坚固的框架,肌肉则是驱动这座建筑运转的引擎。然而,我们常常对这个“建筑”的内部构造知之甚少,直到疼痛出现、动作受限,我们才开始审视那些支撑我们的根基。 《骨骼的交响:重塑身体的结构与力量》旨在揭示骨骼与肌肉系统之间复杂而和谐的互动关系。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解剖学参考书,更是一部实用的指导手册,教你如何倾听身体的“交响乐”,理解骨骼如何协同肌肉进行运动、支撑姿态,并在日常生活中抵御损伤。我们将深入探索骨骼如何适应压力、如何通过营养和运动得到强化,以及肌肉系统如何通过精确的协调来保证身体的稳定与效率。 第一部分:骨骼的秘密——生命的支架 骨骼系统是我们身体的基石,它不仅仅提供支撑,还是细胞的制造工厂和矿物质的仓库。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关于骨骼世界的奇妙旅程。 第一章:骨骼的分类与功能 我们将从基础开始,区分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并理解每种类型的骨骼在身体中扮演的独特角色。长骨如何充当杠杆,短骨如何提供稳定,扁骨如何保护内脏。我们还将详细介绍骨骼的内部结构,包括皮质骨、松质骨、骨膜以及骨髓的作用。 第二章:骨骼的动态平衡——重塑与适应 骨骼并非一成不变的“死物”。它们持续地经历着“骨重建”过程——旧骨被吸收,新骨被形成。本章将深入探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如何协同工作,根据身体的负荷和需求来调整骨密度和形状。了解这个过程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我们理解骨质疏松的成因,并指导我们如何通过正确的运动来刺激骨骼的健康生长。 第三章:关节的精妙设计——活动的枢纽 关节是骨骼连接处,是运动的起点。我们将分类讨论纤维关节、软骨关节和滑膜关节。重点将放在滑膜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分析其独特的结构——关节软骨、滑液囊、韧带和滑膜,以及它们如何共同确保运动的顺畅与减震。 第四章:姿态的基石——脊柱的艺术 脊柱是我们身体的中心轴,它的S形曲线设计是进化的杰作。本章将详细解析颈椎、胸椎和腰椎的结构特点,探讨椎间盘的作用,以及我们如何通过维持健康的脊柱曲线来优化身体力学,预防慢性疼痛。我们将讨论脊柱在站立、行走和弯曲时的力学原理。 第二部分:肌肉的驱动力——力量与协调的艺术 如果说骨骼是骨架,那么肌肉就是驱动这架子的动力系统。本部分将聚焦于肌肉的微观结构、功能机制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产生精确的运动。 第五章:肌肉的形态与功能 我们将详细介绍骨骼肌的三种基本结构:肌纤维、肌束和肌腱。探讨横纹肌的收缩机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神经冲动如何启动这场“分子舞蹈”。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快肌纤维与慢肌纤维)在耐力与爆发力中的作用。 第六章:肌肉链的力量——协同与拮抗 肌肉很少单独工作。它们以“链”的形式协同运作,实现复杂的动作。本章将剖析主要的肌肉链,例如身体的屈肌群和伸肌群,以及它们之间的拮抗关系。理解这些关系对于提升运动表现和解决功能性失衡至关重要。我们将探讨“主导肌”、“协同肌”和“稳定肌”的角色。 第七章:运动的物理学——杠杆原理与生物力学 每项运动都遵循物理定律。本章将应用基础的生物力学原理来分析人体运动。我们将讨论骨骼作为杠杆如何与关节的支点和肌肉的施力点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不同的力量和速度。理解力矩和力臂,能帮助我们优化训练动作,提高效率并降低风险。 第八章:核心的稳定与力量 核心肌群(腹肌、背肌、骨盆底肌和膈肌)是身体力量的中心。本章将强调核心肌群在稳定脊柱、传递力量和保护内脏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将介绍评估核心稳定性的方法,并提供强化核心力量的科学训练策略,区别于单纯的“腹肌训练”。 第三部分:优化与维护——构建你的强健体魄 拥有了对骨骼和肌肉系统的深入了解后,本部分将提供实用的指导,帮助读者将其知识转化为日常的健康实践。 第九章:营养与骨骼健康 骨骼的密度和强度与我们摄入的营养素息息相关。本章将详述钙、维生素D、维生素K2、镁和蛋白质在骨骼代谢中的协同作用。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饮食和补充剂策略来支持骨骼的终生健康,尤其是在骨量流失开始的年龄段。 第十章:运动的力量——增肌与强骨的科学 并非所有运动都能带来同等的好处。本章将区分有益于骨骼健康的负重训练与对关节可能造成过度压力的活动。我们将探讨阻力训练(如举重、器械训练)如何通过机械应力刺激骨骼再生,并指导读者制定一个平衡的训练计划,兼顾肌肉力量、柔韧性和心血管健康。 第十一章:姿态的重塑与日常力学 我们的日常姿势,无论是坐着、站着还是搬运重物,都在持续地塑造我们的骨骼和肌肉。本章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姿势评估工具和矫正技巧。我们将解析不良姿势(如圆肩、骨盆前倾)如何导致肌肉代偿,并提供具体的练习来重建身体的自然力学平衡。 第十二章:应对与预防——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视角 当身体的交响乐出现不和谐音时,往往是损伤的信号。本章将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常见的肌肉拉伤、肌腱炎和韧带扭伤的发生机制。重点将放在恢复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来重建受损组织的结构完整性,确保身体能以更强的姿态回归运动。 结语:倾听身体的回响 《骨骼的交响》是一本邀请你深入了解自身构造的指南。通过理解骨骼的坚固与肌肉的柔韧如何共同谱写生命的运动乐章,你将能够更明智地对待你的身体,优化你的活动方式,并构建一个持久、强健的生命框架。这本书是献给所有渴望掌控自身身体机能,追求卓越健康的人们。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曜舟(阿舟)
 
  曾經在醫院中,與病人交談後發現,醫療專業人員的世界與病人所處的世界,儘管外表看起來一模一樣,但在某些方面卻全然不同。
 
  大部分的患者在沒有專業背景的支持下,其實是很難有效判斷網路上的保健資訊是否正確;在千奇百怪的保養工具中,有哪些是是真正有用,而哪些卻有可能讓人再次受傷;或是該如何從各式各樣的矯正運動裡找到適合自己身體能力所及的。
 
  體會到病人面對資訊的無助後,阿舟開始從實證出發,站在患者的角度下,盡可能用淺白的文字,深入淺出分享眾多有趣的身體衛教資訊,在幾年間已累積發表上百篇的文章和衛教影片,並廣泛被轉載於東森新聞、風傳媒、運動筆記、關鍵評論網、早安健康等平台。
 
  ◎學習歷程
  神經動能療法認證 Level 1 & 2 & 3 國際認證(NeuroKinetic Technique Level 1 & 2 & 3)
  功能性動作篩檢 Level 1 & 2 國際認證(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s  Level 1 & 2)
  精選動作篩檢 Level 1 國際認證(Selective Functional Movement Assessment  Level 1 & 2)
  Redcord®Neurac®1 國際認證認證(Redcord Neurac  L1)
  動態神經穩定 course A & B 國際認證(Dynamic Neuromuscular Stability Level 1)
  EBFA赤足專家培訓Level 1 & 2 國際認證(Evidence Based Fitness Academy Level 1 & 2)
  內臟鬆動術 Level 1 & 2(Visceral Manipulation Level 1 & 2)
  神經鬆動術 Level 1(Neural Manipulation Level 1)
 
  ◎經歷
  台灣國家高考物理治療師(Physical therapist)
  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物理治療師(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
  CrossFit LOGA 綜合體能空間
  一起動 EZDon健身學院健身學院(桃園店)
  迪卡農(中和店)、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等 合作講師
  國際課程整合性矯正運動教練認證課程
  國際課程 3D MAPS翻譯
 
  網站: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
  粉絲頁: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疼痛處理與動作優化
  Youtube頻道:阿舟的物理治療小教室

图书目录

推薦序1  潘信宏
推薦序2  楊琢琪
推薦序3  余文彥

前 言

序 章 奇蹟時刻?不!這是科學的應用
呼吸:1小時解決長年頭痛與肩膀疼痛的祕密
筋膜:快速解決急性下背痛,關鍵卻在腳底?

第一章  真正疼痛的原因
疼痛的祕密
啟動筋膜的開關──呼吸
呼吸還需要學嗎?
呼吸是撐起身體骨架的祕密
內臟也跟著呼吸跳舞
藉由筋膜呼吸的影響無遠弗屆
關於筋膜,你所不知道的事實

第二章  評估呼吸
什麼時候需要檢視呼吸與筋膜?
有標準的呼吸方式嗎?
該從哪裡開始?
小嬰兒是我們的學習對象?
小嬰兒的呼吸方式
呼吸的詳細評估
姿勢評估
自然呼吸評估
刻意呼吸評估
呼吸的簡易評估

第三章  從0開始建立呼吸
如何改善肩頸痠痛?
什麼是「代償」?
代償發生時,我們該怎麼辦?
啟動呼吸的四大步驟:鬆、壓、吸、動
鬆:鬆開呼吸的每個關鍵
壓:按壓呼吸的核心肌肉
吸:建立360度無死角的呼吸模式
動:搭配動作讓呼吸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第四章  各種不同的呼吸技巧
Draw-in呼吸法:腰部疼痛最具實證呼吸法
Bracing呼吸法:搬重物重訓時的必備呼吸法
潮汐呼吸法:有效降低緊張與壓力的呼吸法
菩提格(Buteyko)呼吸法: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救星呼吸法
烏加印(Ujjayi Breath)呼吸法:瑜珈放鬆的祕密

第五章  打通你的任督二脈──筋膜放鬆練習
較適合筋膜放鬆的方式
矢狀面/sagittal plane
額狀面/frontal plane
水平面/transverse plane

第六章  關於呼吸與筋膜的迷思
迷思一:牙醫不告訴你的祕密──口呼吸與鼻呼吸
迷思二:被情緒挾持的呼吸──杏仁核 
迷思三:力量的關鍵在──舌頭?

結語 現在開始用科學扭轉身體的命運吧!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871112
  • 叢書系列:樂活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7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你曾經飽受疼痛的折磨嗎?如果有的話,這裡有可以讓你從根本解決的方法,想了解嗎?
 
  大家都知道「健康的身體」十分重要,過去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觀點:「如果要衡量我們生命價值的話,健康是1,只有擁有健康,人才可以去努力工作,去創造財富,去享受生活,而這些都是1 後面的那些0。只要有1 在,後面就有加上無限個0的可能,就像財富在不斷增值一樣。而如果這個1 没有了,所有的一切就都歸零了,什麼也都没有了。」無限可能的人生,都是從健康的身體開始。而疼痛,就像電腦裡的病毒一樣,會慢慢拖慢我們往前的速度。一開始可能覺得似乎還好,只是一點點的干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病毒的擴大,會逐漸開始影響工作、影響生活,甚至影響我們追求夢想與幸福的意願。
 
  在我從事物理治療師的這幾年間,深刻體會「健康」對於生活影響多麼深遠。而這一切,都是從一個在醫院門診結束後仍硬闖的病人開始。這個故事要從2015 年醫院某次週六排班開始說起。我們醫院通常會在結束門診前半小時就不再接新的病人,因為要開始準備清理環境,怕會干擾治療。而那一天,有一位阿姨急急忙忙地衝進來。
 
  姨:「老師!老師!可以做治療嗎?」
  我:「哦⋯⋯可是已經35 分了,可能要等下周平日的時間喔。」
  姨:「但是我真的很不舒服,我可以只做其中幾項就好了。」
  我:「(眼神死)恩⋯⋯好吧!」
 
  「周六」、「獨自上班」、「排班」、「硬闖」,這對一般打工族或是上班族來說,可能會有點心煩和無奈。不過我並沒有被這樣的情緒影響太久,在她最後一項「電療」的過程中,我順口問了她:「你是哪裡不舒服啊?」她笑了笑,比了膏肓的位置,那時整理的工作也差不多完成,我就順手幫他徒手治療了一下,花不到五分鐘,加上簡單的衛教,告訴她回家可以做什麼會比較好,做什麼可能會更不舒服。就短短的幾分鐘,事後也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她離開沒多久,下班時間也差不多到了,我慢慢地鎖門正準備離開,沒想到剛剛那位阿姨從另一端的電梯急急忙忙走過來,她帶了一大袋的麵包和一杯咖啡給我,當時的我超級驚恐,想說只是舉手之勞,有那麼誇張嗎?
 
  後來跟她聊天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這個膏肓痛已經影響她很久了,每次只要幫她先生和小孩煮飯菜時,就會非常痛,最近甚至痛到無法下廚,家裡也必須開始外食,疼痛對於她的家庭來說影響十分深遠。之前看過許多推拿、大醫院,都沒什麼幫助,他們也沒有對她的症狀有太多著墨,心灰意冷之下,才想到醫院做做復健,看會不會有幫助,也沒想到遇到我能夠那麼完整的跟她說明。這時候才意識到,我剛剛所面對的,不是疼痛或症狀,而是完完整整的一個人!
 
  過去在學校時,我們的目標總是盡速的解決疼痛,疼痛和症狀就像是我們的敵人一樣,越快越完整消滅越好。但在經歷過這件事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我們每次面對的不是疼痛,而是活生生的人,這個人有夢想、有工作、有家庭,而且每次與他們的見面都是一種緣分。
 
  之後,我開始用不同的觀點看待每個病人,開始瘋狂進修,珍惜每次與病人接觸的機會,開始寫文章、拍影片(阿舟的物理治療小教室),告訴大家正確的身體知識,和如果身體不舒服時該如何舒緩,這樣持續了好幾年,因此有這本書的問世。
 
  在進修的這段時間,我發現過去有許多醫師、治療師和一般社會大眾,會把肩頸痠痛、腰痛不適的問題,單純歸咎於肌肉骨骼系統、筋膜系統;或是在討論腸胃道問題的時候,通常也只討論消化系統的可能性,常常把不同的系統分開討論。但上過各種不同的國際課程後發現,我們為了方便,將人體分為九大系統,但人體是依照不同系統分別運作嗎?顯然不是,因為我們不是機器,而是活生生的人,不同的系統和系統之間彼此互相影響。
 
  其中,大家誤會最深的就是「呼吸」,常有人會說:「某某事情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但其實呼吸一點也都不簡單。許多人可能認為:「呼吸不過就是那樣而已吧!」很少人認真的把它當一回事,除非親自經歷呼吸調整,一般人很難理解呼吸的神奇。或是就算隱隱約約知道呼吸比我們想像中對人體的影響更多,但在許多時刻,呼吸這件事充斥了宗教神祕色彩,必須要在遙遠的山上修行才能體會。其實呼吸並沒有那麼的神祕,用「科學」與「邏輯」也能解釋得清清楚楚。呼吸一點也不遙遠,因為它就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之中。這本書裡,我希望用淺白的文字、科學的驗證,簡單且詳細的應用,與大家分享,讓大家發現身體其實超級有趣!
 
推薦序
 
  幾年前因共同舉辦講座而有機會與阿舟相識後,我成了定期追蹤他現況的粉絲。不論是部落格文章、Youtube頻道、講座分享、學習上的成長,抑或身為治療師於第一現場的不斷進化,阿舟一直逐步踏實地走在自己的路上。因此在搶先拜讀完本書的初稿後,我清楚地知道這是阿舟這些年用心積累下篩瀝出的精華。
 
  在瑜珈的脈絡中,呼吸被視為身體與心靈得以連結的重要媒介,看似外型相同的動作,若缺乏適當呼吸的配合,至多成就肉體上的運動效果,而無法企及瑜珈「身、心、靈連結」的本意。因此當我看到身為物理治療師,多才多藝的阿舟明明有那麼多主題可以切入,卻選擇了「呼吸」時,我對這個選擇感到相當好奇。而阿舟也未辜負讀者的期待。
 
  這本書的主題雖以呼吸為名,但其實涉及的遠不僅止於呼吸。舉凡肌肉、筋膜、動作、內臟、情緒,甚至牙齒的排列都涵括其中。但如果僅是將不同主題擺在一起拼湊出一本書,則容易顯得龐雜失焦。而阿舟最精彩的,是以呼吸為樞紐,將這些主題無縫接軌地整合在一起,於是原本看似毫不相干的領域開始出現交集。也正是透過呼吸這扇窗,讓我們有機會一窺人與生俱來的「完整性」,而非現代醫學下常見支離破碎的切割。
 
  這本書的學理扎實,不時舉列相關科學文獻,但論述方式卻相當平易近人,能將複雜的道理簡單說,方顯真功夫!除此之外,阿舟並未止於紙上談兵,為了讓讀者能真正自本書而受益,書中還有系統地附上了簡單、清楚、好操作的評估與練習,引領讀者循序漸進建立照顧自己的能力。正如阿舟寫作的初衷:
 
  「呼吸是一種生活態度,現在開始用科學扭轉身體的命運吧! 」
 
  誠摯推薦這本書給大家,也祝福各位讀者在親近呼吸的過程中,見證自己的完整。
 
潘信宏│瑜珈推廣者│Yoga Piece創辦人
 
  認識阿舟老師的這幾年,我越來越敬佩他多方涉獵與整合的用心,這些都在本書綻放呈現。從基礎研究到實際運用、情緒面向到動作引導、瑜珈呼吸到舌頭的運用,這一切都圍繞著一個看似理所當然卻大有學問的主軸:呼吸!
 
  透過阿舟老師的說明,讓我看到原來呼吸和這麼多的身體動作與功能有關,以及,藉由改變呼吸的方式,竟然能夠創造驚奇的改變!
 
  試著想像一下,如果在平躺、側躺的姿勢下進行一些動作練習,加上簡單的自我按摩,就可以改善背痛的話,那會多有幫助?!
 
  是的!有些人會認為一定要站著、能夠走路才能「運動」,事實上,這樣的想法大大地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阿舟老師在書中透過圖文的搭配,詳細地說明各種姿勢下的練習方法。相信我,許多躺姿的動作看似簡單溫和,實際上卻很能挑戰到身體的穩定與協調喔!比如167頁的「死蟲運動」,我才做個幾下身體就開始熱起來、微微發汗了!
 
  這本書從智性上解說呼吸的影響,接著呼吸的自我評估,進展到清晰容易執行的自我練習,非常推薦給想要改善身體困擾的朋友們喔!
 
楊琢琪│疼痛科主治醫師│好時良身共同創辦人
 
  身為一位馬拉松教練與運動教育者,教導學員運動技術、提升運動表現、實現自我挑戰是我的責任,然而難免會遇到學員身體不適的狀況,例如動作不良造成的疼痛,或是日常生活習慣不佳導致的慢性疼痛等。教學經驗告訴我,身體不適的感受不僅影響外表身體,還讓內心累積壓抑許多的負面情緒,不論對訓練或生活都造成干擾,而且這些干擾衍生的影響環環相扣,像是波浪般傳遞出去。
 
  身體是個複雜的系統,想解決系統性的問題,得從系統中最基礎的元素著手。什麼是對於身體、對於生命最基礎不可或缺的元素呢?
 
  呼吸。
 
  本書作者舟舟是一位非常認真的治療師與部落客,教育大眾身體的各種科學知識,用科學扭轉身體的命運。《呼吸──啟動筋膜自癒的開關》是一本整合所有關於呼吸的知識書籍,說明為什麼所有人都應該要重新認識呼吸?
 
  「呼吸,是這麼容易且自然的事情,它同時身負維持我們生命的重要使命──氧氣交換。換句話說,呼吸會直接影響我們身體的心肺系統運作。然而肺其實本身並沒有肌肉附著,它並不會自己打開或關閉,而是藉由『肌肉系統』協助肺臟的打開與關閉,完成我們生命維持的任務。」
 
  呼吸就像引擎幫浦,維持生命的運作;又像是海水潮汐律動,帶動著生命的運轉。一吸一吐的過程中,氣體進入身體所產生的壓力(腹內壓),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撐起身體,串連身體動作,調整情緒。本書不只告訴你什麼是好的呼吸?還詳細介紹了五種呼吸技巧(Draw-in 呼吸法、Bracing 呼吸法、潮汐呼吸法、菩提格Buteyko呼吸法、烏加印Ujjayi Breath呼吸法),這五種呼吸技巧分別適用於不同的場合,學會它們將幫助你迎接生活中各種不同的挑戰,動靜皆宜。
 
  看完本書最大感受是:舟舟非常努力地把呼吸相關知識與應用都整合進書中,包含呼吸與疼痛、身體筋膜、情緒之間的關係,也教導如何自我檢測呼吸、自我調整與訓練。一般講座課程很難達到如此詳細與完整,內容深入淺出,大眾讀者也都能看得懂。
 
  改善呼吸品質,相當於由身體系統最底層改善我們的健康,改變我們的生活。不論你和我一樣是專業從業人員,或只是想要有更好生活品質的一般大眾,仔細閱讀本書都會很有大的收穫。
 
  誠摯推薦你與舟舟並肩一起,重新認識對生命最基礎、最不可或缺的元素──「呼吸」!
 
余文彥│跑步教練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顏色搭配得很沉穩,給人一種寧靜的力量感。我最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升睡眠品質的方法,因為常常淺眠多夢,白天精神都很差。我推測「啟動筋膜自癒」的過程,必然會伴隨著深層的放鬆,而深層放鬆正是改善睡眠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有專門探討睡前儀式的章節,設計一套適合在臥室裡進行的、溫和的呼吸練習,不需要複雜的道具或場地。而且,我比較偏好那種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微習慣」,而不是需要挪出大段時間才能執行的練習。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隨時隨地」就能做的呼吸調整小技巧,比如在通勤、排隊時,那會大大增加我的執行意願。整體來說,我對它能帶來的身心靈全面提升,抱持著非常高的期待,希望能一睹其風采,好好研究一番。

评分

從書名來看,這本《呼吸:啟動筋膜自癒的開關》給我的感覺,是結合了傳統智慧與現代解剖學的深度探索。我之前看過一些關於筋膜療癒的書,常常因為術語太多而看不下去,希望這本能避免這種狀況。筋膜對身體穩定性的重要性,其實很多人都還不太了解,它就像一張包覆全身的保鮮膜,一旦它卡住了、變得僵硬,全身都會受影響。我最在意的點是「自癒」這兩個字。這代表書中強調的是「賦予讀者力量」,而不是「依賴專業人士」。這非常符合我追求的自主健康管理理念。我希望能看到非常清晰的圖解,最好是能搭配不同體態的人體結構圖,這樣才能確保我做出來的動作是正確的,避免因為動作不到位而產生新的傷害。這本書如果能成功地讓讀者理解筋膜的運作,並透過呼吸來鬆動它,那絕對是物超所值。

评分

坦白講,我對「開關」這個詞很有感觸。在我們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資訊量爆炸的時代,我們的身體似乎也處於一個「永久開啟」的高警戒狀態,神經系統無法真正放鬆下來。這本書如果能告訴我如何用呼吸這個最原始的工具,去「關閉」那些不必要的戰鬥或逃跑反應,那簡直是太及時雨了。我期待的內容是,它能提供的不僅僅是身體層面的技巧,還能深入探討心靈層面的連結。例如,在進行特定呼吸練習時,作者會引導我們關注哪些內在感受?如何分辨身體是在「抗拒」還是真的「放鬆」?這需要非常細膩的文字引導。我希望作者的語氣是溫和而堅定的,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領航員,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導者。這種由內而外的轉化,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健康提升。

评分

老實說,市面上關於身體、健康這類的書已經多到讓人眼花撩亂,每一本都說自己是終極解方。但是,這本《呼吸》的書名組合,讓我覺得它可能找到了一個更根本的切入點。我一直覺得,所謂的「痠痛」或「不適」,很多時候都是身體在發出的警訊,但我們總是用止痛藥或是暫時的按摩來掩蓋,治標不治本。我比較好奇的是,作者對於「啟動開關」這個說法是如何詮釋的?是不是有某個特定的呼吸節奏或模式,一旦掌握了,就能讓身體的修復機制被喚醒?我希望這本書不是只談吸氣吐氣這麼簡單,而是能更進一步,連結到我們的情緒、壓力層面。畢竟,壓力大也會影響呼吸變淺變快,形成惡性循環。如果內容能提供一套完整的、從觀想到實作的練習菜單,那就更具實用價值了,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可以每天堅持下去的小練習,而不是那種一次就要花費大量時間的儀式。

评分

哇,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好有感覺喔,那種簡約中帶點力量的風格,讓人一看就知道裡面肯定藏著厲害的學問。光是那個「呼吸」的標題就很有吸引力了,因為呼吸真的是我們最基本,卻又最常被忽略的身體機制。我最近常常覺得身體有點緊繃,尤其在辦公室坐久了,肩頸僵硬得像石頭一樣,很希望這本書可以提供一些比較實用、而且可以立刻上手的方法。我特別期待裡面會不會提到一些跟現代人生活型態相關的姿勢調整技巧,畢竟現代人很多毛病都是姿勢不良引起的。如果內容能深入淺出,用比較生活化的語言來解釋深奧的身體原理,那就太棒了,不需要搞得像教科書一樣艱澀難懂。而且,如果作者能分享一些親身經歷或是案例研究,讓讀者更有代入感,感覺會更真實可信。總之,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充滿希望與專業感,很期待它能成為我日常保健的秘密武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