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Linux 8實務管理應用

CentOS Linux 8實務管理應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酆士昌
图书标签:
  • CentOS 8
  • Linux系统管理
  • 服务器管理
  • Linux实战
  • 系统运维
  • 网络管理
  • 虚拟化
  • 容器化
  • 安全管理
  • 性能优化
  • 云计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傳授最新的CentOS改版攻略,讓你成為CentOS的實務達人
  本書彙整作者多年的教學與開發經驗,從基礎知識直搗核心應用,立刻就能學習到各種伺服器架設與管理的方式,是想從新手變成網管人員所不容錯過的工具書


  Linux發展迄今已經二十餘年,歷經了多次大小改版延伸至今,已經是一個成熟穩定的作業系統。Linux可以運作於一般的PC或是大型伺服器平台之上,成為許多中小型企業及學校最常使用的系統之一。從2014年CentOS 7發布以來,一直是一個穩定且頗獲好評的發行版本,至2019年CentOS 8的發布,更具有跨越混合雲部署的新特性及功能。

  雖然Linux已經是二十多年的作業系統,但要真正認識該系統的架構及其在各種應用場合的部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本書正是以實務應用為出發點,內容共分為18章,涵蓋了安裝、操作、系統、網路、安全與伺服器的設定,除了指令及設定之外,還提供完整的架構與整合,期許本書可帶給讀者一個完整的概念,並透過本書內容來解決常碰到的問題。

  拿起這本書,你將學到:
  ☛Shell指令操作。
  ☛檔案系統架構。
  ☛系統初始化與程序訊號。
  ☛帳號與權限。
  ☛記錄和排程管理。
  ☛新版防火牆firewalld與指令nft。
  ☛遠端管理服務。
  ☛NAT閘道伺服器。
  ☛Proxy代理伺服器。
  ☛DHCP動態位址伺服器。
  ☛DNS域名伺服器。
  ☛WWW網頁伺服器。
  ☛Email電子郵件伺服器。
  ☛FTP檔案傳輸服務。
  ☛Samba檔案傳輸服務。
  ☛NFS檔案傳輸服務。
  ☛Mariadb與LNMP。

本書特色

  ◎徹底詳解:內容涵蓋安裝、操作、系統、網路、安全與伺服器的完全解決方案。
  ◎專業分享:實務案例與疑難雜症的經驗傳承。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前沿技术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当前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实践应用,特别是围绕深度学习模型在文本理解、生成及应用中的最新进展。全书结构严谨,内容详实,覆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复杂模型的构建、训练与优化,直至实际业务场景的落地部署。 第一部分:NLP与深度学习基础回顾与前瞻 本部分首先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不会停留在传统的统计方法,而是直接深入到现代NLP的核心——深度神经网络。 词嵌入模型的演进与比较: 详细解析了Word2Vec、GloVe等早期方法的局限性,重点剖析了FastText在处理OOV(词汇表外)问题上的优势。随后,将篇幅重点放在了上下文相关的词嵌入技术,如ELMo,阐述其如何通过双向LSTM捕获深层语义信息。 循环神经网络(RNN)及其变体深入剖析: 详细解读了标准RNN的梯度消失和爆炸问题,并对LSTM和GRU的内部结构、门控机制进行了数学层面的推导与直观解释。通过实例展示它们在序列标注任务(如命名实体识别)中的应用。 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的革命: 详细阐述了注意力机制的起源,包括软注意力与硬注意力的区别。重点解析了Seq2Seq模型中“Encoder-Decoder”架构下注意力权重的计算过程,以及它如何显著提升了机器翻译的质量和可解释性。 第二部分:Transformer架构与预训练语言模型(PLM)的崛起 本部分是全书的核心,系统性地介绍了当前NLP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Transformer架构及其催生的各类预训练模型。 Transformer架构的精髓: 彻底拆解了Transformer模型中的“多头自注意力(Multi-Head Self-Attention)”机制。通过详尽的图示和公式推导,清晰解释了“Scaled Dot-Product Attention”的工作原理,以及位置编码(Positional Encoding)在去除序列顺序信息依赖中的关键作用。 BERT家族的全面解析: 详细对比了BERT、RoBERTa、ALBERT和ELECTRA等主流BERT变体。重点阐述了BERT的两个关键预训练任务——掩码语言模型(MLM)和下一句预测(NSP),并探讨了它们在下游任务微调(Fine-tuning)中的策略与陷阱。特别引入了参数共享和知识蒸馏技术在模型轻量化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生成式模型的前沿探索: 深入探讨了以GPT系列(GPT-2, GPT-3及其后续发展)为代表的单向Transformer模型。分析了它们的自回归特性,以及如何在少样本学习(Few-Shot Learning)和上下文学习(In-Context Learning)中展现出惊人的泛化能力。 第三部分:面向实际应用的深度NLP技术 本部分将理论模型与实际工程需求紧密结合,提供了丰富的实战指导。 高质量文本生成与控制: 探讨了如何使用采样策略(如Top-K、Nucleus Sampling)来平衡生成文本的流畅性与多样性。针对特定应用场景,介绍了如何利用条件生成技术(Conditional Generation),例如通过控制标签或前缀来引导生成内容的方向性。 知识增强的自然语言理解(NLU): 讨论了如何将外部结构化知识(如知识图谱)融入到深度学习模型中。内容包括图嵌入(Graph Embedding)技术,以及如何设计融合机制,使模型在进行关系抽取或语义角色标注时能够利用外部知识库,解决传统模型“缺乏常识”的问题。 多模态NLP的融合之道: 鉴于视觉和听觉信息对文本理解的补充作用,本章专门介绍了如何构建跨模态模型。详细分析了Vision-and-Language Pre-training (VLP) 的核心框架,例如如何有效对齐图像特征与文本Token,并在视觉问答(VQA)和图像字幕生成(Image Captioning)任务中取得突破。 第四部分:模型部署、效率优化与伦理挑战 成功的NLP应用不仅依赖于强大的模型,更依赖于高效的部署和负责任的开发。 高效推理与模型压缩: 针对深度模型计算量巨大的问题,系统介绍了模型量化(Quantization,包括Post-Training Quantization和Quantization-Aware Training)、模型剪枝(Pruning)和知识蒸馏(Knowledge Distillation)在实际部署中的操作流程和效果评估指标。讨论了ONNX、TensorRT等推理引擎的应用。 大规模NLP系统的工程实践: 提供了从模型训练到生产环境部署的完整DevOps流水线建议。涵盖了数据版本控制(DVC)、模型追踪(MLflow)以及使用Kubernetes和Docker进行弹性服务的架构设计。 可解释性(XAI)与模型偏差检测: 探讨了如何应用LIME、SHAP等方法来解释复杂模型(如BERT)的决策过程。更重要的是,深入分析了预训练模型中存在的社会偏见(Bias),并介绍了去偏(Debiasing)技术和公平性评估指标,确保技术应用的社会责任。 本书适合具备一定Python编程基础、熟悉机器学习基本概念的工程师、研究人员以及高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是深入理解和应用当代最先进NLP技术的宝贵参考资料。全书力求理论与实践并重,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的、面向未来的NLP技术栈。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酆士昌


  畢業於清華大學數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組,專注於系統規劃、軟體開發與金融交易系統。目前任職金融科技公司CEO,在系統建構上有二十餘年的經驗。近年來潛心於金融科技領域,將金融大數據應用於策略回測、推進分析與實單交易的領域。

  目前著作共有九十餘本,在多所學校演講並擔任業師,講授大數據分析、程式交易、作業系統、程式語言等相關課程。
 

图书目录

|Chapter 01| 認識CentOS
1.1 從Red Hat到CentOS
1.2 系統安裝介紹
1.3 本地與遠端的登入和操作

|Chapter 02| Shell指令操作
2.1 指令的基本操作
2.2 常用指令介紹
2.3 Shell簡介與Shell Script
2.4 vi文書編輯器
2.5 套件與軟體安裝

|Chapter 03| 檔案系統架構
3.1 檔案系統概論
3.2 檔案系統的實務操作
3.3 檔案與目錄結構

|Chapter 04| 系統初始化與程序訊號
4.1 開機過程介紹
4.2 系統初始化
4.3 Systemd的操作
4.4 程序與訊號

|Chapter 05| 帳號與權限
5.1 群組設定
5.2 帳號設定
5.3 許可權和管理
5.4 系統權限管控

|Chapter 06| 記錄和排程管理
6.1 日期時間與時區
6.2 記錄管理
6.3 排程管理

|Chapter 07| 網路與防火牆
7.1 網路常見名詞介紹
7.2 上網設定介紹
7.3 新版防火牆firewalld與指令nft
7.4 舊版iptables的使用
7.5 伺服器概論

|Chapter 08| SSH遠端管理服務
8.1 OPENSSH概述
8.2 安裝與執行
8.3 實務範例介紹
8.4 常用設定介紹
8.5 網路控制台Cockpit

|Chapter 09| NAT閘道伺服器
9.1 NAT概述
9.2 啟動與停止指令
9.3 實務範例介紹

|Chapter 10| Proxy伺服器
10.1 SQUID概述
10.2 安裝與執行
10.3 實務範例介紹
10.4 常用設定介紹

|Chapter 11| DHCP伺服器
11.1 DHCP概述
11.2 安裝與執行
11.3 實務範例介紹
11.4 常用設定介紹

|Chapter 12| DNS伺服器
12.1 BIND概述
12.2 安裝與執行
12.3 實務範例介紹
12.4 常用設定介紹

|Chapter 13| WWW伺服器
13.1 Nginx概述
13.2 安裝與執行
13.3 實務範例介紹

|Chapter 14| 電子郵件伺服器
14.1 收信與發信服務概述
14.2 安裝與執行
14.3 實務範例介紹
14.4 用戶端設定介紹

|Chapter 15| FTP檔案傳輸服務
15.1 VSFTPD概述
15.2 安裝與執行
15.3 實務範例介紹
15.4 常用設定介紹

|Chapter 16| Samba檔案傳輸服務
16.1 SAMBA概述
16.2 安裝與執行
16.3 實務範例介紹
16.4 常用設定介紹

|Chapter 17| NFS檔案傳輸服務
17.1 NFS概述
17.2 安裝與執行
17.3 實務範例介紹
17.4 常用設定介紹

|Chapter 18| MariaDB資料庫與PHP應用
18.1 MariaDB資料庫
18.2 PHP、MariaDB結合Nginx的應用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344758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7 x 23 x 1.8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最後,我想談談現代化系統管理的趨勢——自動化與基礎設施即代碼(IaC)。如果這本關於 CentOS 8 的書還停留在手動 SSH 連線、逐台配置的時代,那它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我期待看到 Ansible 在書中的重要地位。重點不是教你 Ansible 的語法,而是如何利用 Ansible 來管理數十甚至上百台 CentOS 8 伺服器,進行配置漂移(Configuration Drift)的檢查與修正。書中能否提供一套針對常見管理任務(例如系統日誌輪替、定期備份、使用者權限同步)的成熟 Playbook 範例?如果能將 IaC 的理念融入到系統的日常維護流程中,讓讀者理解如何將「手動操作」轉化為「可重現的腳本」,那麼這本書就真正跟上了時代的脈搏。否則,在 DevOps 浪潮席捲的今天,一本靜態的系統管理手冊,終究會變成快速累積灰塵的擺設。我希望它能引導我們從「救火隊員」轉變為「架構設計師」。

评分

說實話,現在的 IT 環境,你光會操作是不夠的,安全性和合規性才是決定專案能否上線的關鍵。這本《CentOS Linux 8 實務管理應用》如果能把重點放在「企業級安全防護」上,那將會是極大的加分項。我希望它能詳細講解如何利用內建工具鏈來建立一個符合 PCI DSS 或是其他產業規範的基礎環境。譬如,如何精確地使用 auditd 記錄關鍵系統呼叫?如何設定強健的密碼策略並結合 LDAP 或 Kerberos 進行身份驗證集中管理?在台灣,許多金融業或政府標案對系統的安全性要求是近乎苛刻的,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標準化的安全基準線(Baseline)設定腳本,並解釋這些設定背後的邏輯,而不是只列出參數,那對於我們撰寫技術文件和進行內部審核時,會省下大量的時間。光是解釋清楚為什麼要禁用某些服務,比單純告訴你怎麼啟用某個功能來得更有價值。這種對安全細節的執著,往往是區分入門書籍和專業工具書的試金石。

评分

市面上的 Linux 書籍,很容易陷入只講單機部署的窠臼,但在真實的機房裡,伺服器永遠是集群化運作的。我非常關注這本書在「高可用性(HA)」和「儲存管理」這塊的篇幅。例如,對於 Pacemaker 和 Corosync 的實戰配置,書中是著重在基礎概念,還是針對常見的應用場景(如資料庫或 Web 服務)提供了具體、可複製的叢集部署案例?特別是 iSCSI 或 Ceph 在 CentOS 8 上的整合,如果能深入探討網路延遲對儲存效能的影響,以及如何透過系統層面進行優化,那就非常實用了。畢竟,我們處理的不是虛擬環境裡的玩具系統,而是承載著實際業務的「鐵疙瘩」。如果書裡能提供一個從零開始建立一個小型、高可用的 Web 服務堆疊的完整流程,包括負載均衡器的設定,那將是極具參考價值的「戰地日誌」。這種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的實戰演練,才是我們這些一線人員真正需要的「武功心法」。

评分

這本關於 CentOS Linux 8 的書,老實說,對於一個在台灣摸爬滾打了好幾年的 IT 人來說,光看書名就很「接地氣」。我們這行都知道,學系統管理,光是理論講得天花亂墜,不如實際操作來得實在。我最在意的就是,它能不能真正解決我們日常在機房、在機櫃前遇到的那些「雞毛蒜皮」的小麻煩。像是網路設定檔那種每次都要查半天的東西,有沒有整理出清晰的步驟?企業級的應用,比如 SELinux 的策略配置,是不是用台灣企業的語境來解釋,而不是硬生生照搬國外的範例?再來就是 CentOS 8 的生命週期管理,這個對我們做維護的人超級重要,如果書裡能提供一些關於版本升級、安全補丁的實用腳本或自動化流程,那就真的是救命仙丹了。畢竟,市場上很多技術書籍寫得太學術,讀起來像在啃教科書,希望這本能「實務」到讓我們一邊喝咖啡一邊對著螢幕敲指令,然後問題就迎刃而解的那種感覺。對我來說,一本好的系統管理書籍,它應該是你的右手邊的工具箱,而不是左手邊的參考文獻索引。我非常期待它在除錯流程上的著墨,畢竟,當伺服器出問題時,留給你的除錯時間往往比你想像的要短得多,清晰的診斷路徑才是王道。

评分

我身邊不少從事系統架構的朋友,他們對 Linux 系統的掌握度,往往體現在對細微配置的理解上,而不是停留在指令的堆砌。所以,這本書如果只是把 CentOS 8 的指令庫搬過來,那對不起,網路上資源多得是。我更想看到的是,它如何深入探討 RHEL 生態系下的核心服務,像是實戰中如何用 Cockpit 進行遠端監控和管理,這在遠端辦公越來越普遍的現在,簡直是標配功能。還有,對於容器化技術,Docker 和 Podman 在 CentOS 8 上的部署與整合,有沒有提供不同於主流教學範例的獨到見解?我聽說 CentOS 8 在某些方面與前代有顯著差異,特別是在網路堆疊和防火牆(nftables)的處理上,如果這本書能針對這些「世代交替」的痛點,提供詳細的遷移指南和效能調優技巧,那就值回票價了。畢竟,寫書的人如果不是真的深入用過這套系統處理過生產環境的壓力,寫出來的東西總是少了一股「味道」,少了那種被現實考驗過的紮實感。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總工程師在傳授他的「武功秘笈」,而不是像一本操作手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