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實用建築法規「革新編目版」(七版)

最新實用建築法規「革新編目版」(七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詹氏書局編輯部
圖書標籤:
  • 建築法規
  • 建築設計
  • 建築工程
  • 法規
  • 實用手冊
  • 建築法規(颱灣)
  • 七版
  • 革新編目版
  • 建築實務
  • 工程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適用對象
 
  建築師事務所
  建設公司/土地開發投資決策者
  大專院校建築、土管、都計係所師生
  建築師考試/建築工程高普特考
  不動產從業人員
 
本書特色
 
  收錄數目最多:133種業界常用法規全收錄!無論是建築申請的所有相關規定,或是準備建築師考試,通通一本就夠。
 
  十大領域到齊:包含建築法規、國土計畫法規、區域計畫法規、都市計畫法規、都市更新法規、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物法規、山坡地與環評法規、建築師與技師法規、營造業法規、政府採購法規共十大建築領域重要法規集結。
 
  檢索翻查最速:簡明的檢索係統,免翻目錄即可速查所需法規條目;法規亦按類別編號,井井有條件益於記憶。
 
  圖錶清晰簡明:法規所附圖錶、書件全麵重新排版,格式統一,查閱便利。
《現代工程結構設計與實務手冊》 前言: 本手冊旨在為土木、結構工程師、建築師、工程技術人員以及相關學術領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極具實用性的結構設計與工程實務指導。隨著材料科學、計算力學的飛速發展,以及對結構安全、耐久性和可持續性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設計方法已難以完全應對現代複雜工程項目的挑戰。本書聚焦於當前主流的結構設計理念、先進的分析技術,以及工程實踐中的關鍵控製點,旨在架設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應用之間的橋樑。 第一篇:結構分析基礎與材料行為 第一章:結構力學的再審視與現代分析方法 本章深入探討結構在靜力、動力荷載下的響應機製。內容涵蓋傳統的位移法、力法在複雜結構(如巨型框架、空間桁架)中的應用優化。重點引入瞭基於能量原理的有限單元分析(FEA)的基礎概念,強調如何正確建立模型、選擇單元類型以及解讀分析結果。特別討論瞭二階效應(P-Delta效應)在抗側力結構設計中的精確計算與控製。 第二章:結構材料的本構關係與性能評估 針對鋼材、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以及新興複閤材料,本章詳細闡述其應力-應變關係、彈塑性行為及疲勞特性。 鋼材: 探討高強度鋼材在極限狀態下的塑性機理、斷裂韌性評估,以及焊接接頭的性能標準。 混凝土: 深入解析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的非線性本構模型、抗剪性能、耐久性對強度衰減的影響,以及自癒閤混凝土的潛力。 高性能與輕質材料: 介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微觀結構與宏觀力學性能,以及新型複閤材料在結構補強中的應用。 第二篇:結構設計原理與規範應用 第三章:極限狀態設計法(LRFD)的深入實踐 本章以國際通行的極限狀態設計理論為核心,細緻講解荷載因子、抗力摺減係數的取值原則與校核流程。區別於傳統的容許應力設計法,本章強調概率極限狀態分析在確保結構可靠度指標(β值)中的核心作用。詳細闡述瞭極限抗彎、抗剪、抗扭承載力的精確計算,並結閤實際案例演示如何平衡結構的安全性與經濟性。 第四章:鋼結構設計與連接詳解 係統闡述各類鋼結構構件的設計,包括梁、柱、樓闆及支撐係統。 穩定性設計: 詳盡介紹構件的歐拉屈麯、側嚮扭轉屈麯的判據與校核,特別關注柔性連接框架的穩定性分析。 連接詳圖: 聚焦於高強度螺栓連接、焊接連接的設計與施工驗證。討論承載力、疲勞性能及現場安裝的質量控製要點。 第五章:鋼筋混凝土與預應力結構設計 涵蓋現澆與預製結構的設計規範應用。 抗震設計: 詳細闡述基於性能的抗震設計理念(Capacity Design),確保結構在強震作用下具備足夠的延性耗能能力。重點分析剪力牆、核心筒及消能減震裝置的配置與計算。 預應力技術: 介紹有粘結與無粘結預應力技術的原理、張拉控製、錨固係統的設計與長期鬆弛效應的計算。 第三篇:特殊結構分析與工程控製 第六章:結構動力學與抗震工程 從基礎振動學原理齣發,探討結構的固有頻率、振型分析。深入探討地震作用下的多自由度係統響應,並著重介紹隔震與主動/被動減振技術的適用性分析與設計參數的選取。本章配有複雜結構在模擬地震波作用下的時間域響應實例。 第七章:深基礎與土體結構相互作用 本章跨越結構與岩土工程的邊界。探討深基礎(如樁基礎、沉箱基礎)的豎嚮承載力、側嚮抗力計算,並引入土體-結構共同作用分析(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SI)。討論在大型地下室開挖、隧道結構周邊的應力重分佈與地層沉降控製技術。 第八章:工業建築與特殊構件設計 針對現代工業廠房、倉儲設施的特殊需求,設計內容涵蓋: 吊車梁設計: 側嚮製動力、重複荷載下的疲勞校核。 筒倉與儲罐: 靜態與動態的側嚮土壓力、液體作用及洩放衝擊力的設計考量。 高聳結構: 風洞試驗的結果應用、顫振控製及對流場影響的評估。 第四篇:施工質量控製與結構健康監測 第九章:結構施工的關鍵控製點 將設計意圖轉化為安全實體的關鍵環節。詳細闡述混凝土澆築的工藝控製(如泵送高度、養護溫度)、鋼結構的對接與扭矩控製、預應力鋼絞線的張拉記錄與質量追溯。強調施工階段的臨時支撐設計與拆模時機的準確判斷。 第十章:結構健康監測(SHM)與既有結構評估 介紹基於傳感器技術的結構健康監測係統的佈局、數據採集與異常識別。針對既有結構的評估,闡述無損檢測技術(NDT,如迴彈法、超聲波法)的應用,以及基於實際荷載反應的結構剩餘壽命評估流程。 附錄: 提供標準結構構件截麵性能速查錶、常用材料設計參數參考值,以及現代結構分析軟體參數設置的最佳實踐指南。 結語: 本書力求嚴謹性與實用性的高度統一,是工程師從事現代結構設計工作不可或缺的參考寶典。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 認識條文書寫層級─條、項、款、目
◆ 認識「法」之效力─憲法、法律、行政命令
◆ 臺灣地區土地管製計畫與建築管理體係圖
◆ 建築相關法規之「立法精神」綜覽錶
◆ 建築法(母法)與相關行政命令(子法)對應檢索錶
◆ 中央法規標準法
◆ 國土計畫法
◆ 國土計畫法體係之立法重點
 
建築法規1 建築管理
101 109.01.15 建築法
102 108.02.22 臺北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
103 107.08.08 新北市建築管理規則
104 105.12.07 桃園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
105 104.06.02 新竹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
106 106.12.29 臺中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
107 107.05.17 高雄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
108 88.12.24 實施區域計畫地區建築管理辦法
109 88.06.29 實施都市計畫以外地區建築物管理辦法
110 81.11.05 金門馬祖建築法適用地區外建築物管理辦法
111 109.04.22 綠建築標章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
112 106.08.30 智慧建築標章申請認可評定及使用作業要點
 
建築法規2 畸零地/法定空地
113 109.02.04 臺北市畸零地使用自治條例
114 100.06.08 新北市畸零地使用規則
115 105.08.10 桃園市畸零地使用自治條例
116 97.11.06 新竹市畸零地使用規則
117 100.08.09 臺中市畸零地使用自治條例
118 107.08.01 高雄市畸零地使用自治條例
119 99.01.29 建築基地法定空地分割辦法
120 84.11.15 建築基地法定空地分割證明申請核發程序
 
建築法規3 禁限建
121 107.07.11 航空站飛行場助航設備四周禁止限製建築物及其他障礙物高度管理辦法
122 103.06.04 大眾捷運法
123 99.01.15 大眾捷運係統土地開發辦法
124 108.05.16 大眾捷運係統兩側禁建限建辦法
125 91.08.16 臺北市大眾捷運係統路權範圍內建築物管理要點
 
建築法規4 使用管理
126 105.06.04 建造執照及雜項執照規定項目審查及簽證項目抽查作業要點
127 74.06.26 建造執照預審辦法
128 101.04.02 違章建築處理辦法
129 109.03.25 臺北市違章建築處理規則
130 91.03.14 建築物部分使用執照核發辦法
131 108.11.20 臺北市一定規模以下建築物免辦理變更使用執照管理辦法
132 104.06.15 建築物昇降設備設置及檢查管理辦法
133 108.06.17 建築物室內裝修管理辦法
134 107.02.21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辦法
135 94.09.02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以二維條碼或網路傳輸方式連線申報作業原則
136 102.06.27 建築物使用類組及變更使用辦法
137 108.11.13 消防法
138 108.09.30 消防法施行細則
139 99.03.03 供公眾使用建築物之範圍
140 93.06.17 招牌廣告及樹立廣告管理辦法
 
建築法規5 停車/避難
141 109.04.08 原有閤法建築物防火避難設施及消防設備改善辦法
142 100.09.06 臺北市建築物增設室內公用停車空間供公眾使用鼓勵要點
143 94.03.16 臺北市建築物附設停車空間繳納代金及管理使用自治條例
144 108.12.11 新北市建築物附設停車空間繳納代金及管理使用辦法
145 101.07.19 高雄市建築物附建防空避難設備或停車空間繳納代金及管理使用自治條例
 
建築法規6 公寓大廈
146 105.11.16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147 94.11.16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148 103.04.30 公寓大廈規約範本
149 104.06.15 公寓大廈管理報備事項處理原則
 
區域計畫/非都市土地相關法規
201 89.01.26 區域計畫法
202 102.10.23 區域計畫法施行細則
203 109.03.30 非都市土地使用管製規則
204 107.07.12 非都市土地申請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作業要點
205 108.10.22 製定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圖及編定各種使用地作業須知
206 105.11.30 水土保持法
207 108.03.07 水土保持法施行細則
208 104.09.04 農業用地興建農捨辦法
 
都市土地相關法規
301 109.01.15 都市計畫法
302 109.03.31 都市計畫法臺灣省施行細則
303 100.07.22 臺北市都市計畫施行自治條例
304 108.07.03 都市計畫法新北市施行細則
305 107.11.02 都市計畫法臺中市施行自治條例
306 109.06.01 都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307 108.02.23 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製自治條例
308 107.06.14 新北市政府受理自辦市地重劃作業要點
309 103.07.09 新北市獎勵投資興建都市計畫公共設施辦法
310 92.12.02 新訂擴大變更都市計畫禁建期間特許興建或繼續施工辦法
311 91.06.13 都市計畫細部計畫審議原則
312 106.04.18 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實施辦法
313 103.08.04 都市計畫容積移轉實施辦法
314 93.02.19 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及公共設施用地檢討變更處理原則
315 88.06.29 都市計畫分區發展優先次序劃定原則
316 100.11.16 都市計畫公共設施保留地臨時建築使用辦法
317 106.09.20 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辦法
318 92.10.13 獎勵投資辦理都市計畫公共設施辦法
319 107.08.24 都市計畫工商綜閤專用區審議規範
320 100.12.23 都市計畫工業區檢討變更審議規範
321 107.01.25 都市計畫農業區變更使用審議規範
322 89.11.18 都市計畫各種土地使用分區及公共設施用地退縮建築及停車空間設置基準
 
都市更新/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法規
401 108.01.30 都市更新條例
402 108.05.15 都市更新條例施行細則
403 108.05.15 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
404 108.05.16 都市更新會設立管理及解散辦法
405 108.06.17 都市更新權利變換實施辦法
406 108.05.27 都市更新事業接管辦法
407 108.10.28 股份有限公司組織之都市更新事業機構及協助實施者投資於都市更新地區適用投資抵減辦法
408 109.07.08 臺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
409 103.08.13 臺北市自行劃定更新單元重建區段作業須知
410 108.09.09 新北市都市更新單元劃定基準
411 105.06.23 新北市都市更新案件審查作業要點
412 107.01.08 新北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核算基準
413 107.10.24 桃園市都市更新單元劃定基準
414 104.06.15 新竹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核算標準
415 105.07.28 臺中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
416 107.05.08 臺中市都市更新單元劃定基準
417 105.12.26 臺南市都市更新單元劃定基準
418 101.06.21 高雄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
419 100.01.24 高雄市政府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核算基準
420 106.12.06 不動產證券化條例
421 98.06.19 不動產證券化條例施行細則
422 109.05.06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
423 106.08.01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施行細則
424 106.08.01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建築容積獎勵辦法
425 108.06.13 中央主管機關補助結構安全性能評估費用辦法
426 107.10.11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結構安全性能評估辦法
427 106.08.03 直轄市縣(市)閤法建築物結構安全性能評估結果異議鑑定小組設置辦法
 
國傢公園/山坡地
501 99.12.08 國傢公園法
502 72.06.02 國傢公園法施行細則
503 92.03.26 山坡地建築管理辦法
504 107.05.1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山坡地範圍劃定及檢討變更作業要點
505 79.06.13 山坡地開發建築麵積十公頃以下核發開發許可應行注意事項
506 108.01.09 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
507 109.05.13 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施行細則
508 107.05.29 山坡地土地可利用限度分類標準
 
環境影響評估/政府採購
601 92.01.08 環境影響評估法
602 107.04.11 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
603 109.08.18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604 108.05.22 政府採購法
605 108.11.08 政府採購法施行細則
 
建築師法規
701 103.01.15 建築師法
702 100.04.25 建築師法施行細則
703 82.07.20 省(市)建築師公會建築師業務章則(含建築師酬金標準錶)
704 100.06.22 技師法
705 101.11.14 技師法施行細則
706 101.01.19 建築物結構與設備專業工程技師簽證規則
707 101.09.06 公共工程專業技師簽證規則
708 108.03.28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專業機構及人員認可要點
 
營造業法規
801 108.06.19 營造業法
802 107.08.22 營造業法施行細則
803 99.05.25 營造業專業工程特定施工項目應置之技術士種類、比率或人數標準錶
804 96.04.25 營繕工程承攬契約應記載事項實施辦法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7056108
  • 規格:平裝 / 888頁 / 19 x 26 x 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七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建築法規的演變本身就是一部社會變遷史。我一直關注的是,編者在收錄「解釋函令」和「裁量基準」時,是如何處理其效力的層級問題。很多時候,法條本身寫得很籠統,真正決定案件生殺大權的,反而是內政部或主管機關發布的解釋令。如果這本書隻是單純地把法條和解釋函令並列,而沒有清楚標註哪些是補充性規定,哪些是實質性的增修條文,那麼對於初次接觸法規體係的研究生來說,很容易產生誤判。我期望這次的「革新」,能夠在法條旁用小字標註其修訂的年份和主要的修法背景,這樣纔能幫助讀者理解,為什麼某個規範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另外,如果能加入一些重要的「判例分析」作為輔助參考,哪怕隻有短短幾行摘要,都能大大增加這本書的學術價值,而不僅僅是一本死闆的法條彙編。

评分

購買建築相關書籍,除瞭內容的新舊,另一個重要的考量是它是否緊密貼閤颱灣的實際操作環境。我特別想知道,對於那些在地方政府層級會有顯著差異的規定(例如各縣市自治條例),這本書是如何處理的?如果它隻採用中央法規,而完全忽略瞭地方性差異,那對在特定縣市執業的同業來說,幫助就不大瞭。理想中的「革新編目版」,應該要能針對那些「全國通用」的核心法規做最精確的解析,同時在書中特別標註齣「此處可能因地方規定而有異動」,或者提供一個線上的資源連結,讓讀者可以下載最新的地方性補充資料。建築審查的實務經驗告訴我,很多時候卡關的地方都在於地方政府對中央法規的「詮釋」問題。如果這本書能對常見的爭議點提供一些「實務見解」的摘要,即便不寫進去主文,放在附錄或註釋裡頭,都會讓這本書的實用性大大加分,成為我工具箱裡不可或缺的一員。

评分

這本《最新實用建築法規》第七版,光是看到封麵那個「革新編目版」的字樣,就知道這齣版社肯定下瞭不少功夫去重新梳理條文脈絡。不過,說實話,我手上還有好幾年前的舊版,很多時候,光是為瞭查一個特定工法或防火區劃的細節,就要在厚厚的法規集裡頭翻來翻去,搞得像在尋寶一樣。我最希望看到的是,這次的編排方式真的能讓初學者,或是像我這樣偶爾纔需要翻閱法規的設計師,能更直觀地找到需要的章節。舉例來說,如果能把「結構安全」和「使用執照申請」這兩大塊的相關法條,用顏色或標籤做瞭明顯的區隔,那絕對是造福廣大讀者。畢竟建築法規這東西,它本身就夠複雜、夠硬瞭,如果書本本身的易讀性不能提升,那再新的法規內容,讀起來也是一種負擔。我特別關注它在無障礙設施規範上的更新力度,畢竟這幾年的社會意識抬頭,相關細節修訂肯定不少,希望這次能編排得清楚明瞭,別再是那種「A法條提到B,B法條又跳到C」的跳躍式閱讀體驗瞭。

评分

我曾經花瞭一整個下午,試圖在新舊法規之間比對齣「容積移轉」規定的細微差異,那種挫摺感簡直難以言喻。建築法規的更新速度有時候快得讓人跟不上,尤其是在環保、防災這兩個領域。對於這本七版,我最期待的是,它在處理「跨部門協調」相關法規時的整閤能力。例如,消防、結構、建築管理這三套係統的條文,往往會互相引用或產生衝突點,如果這本書能建立一個「交叉參照係統」,讓讀者在讀完某個消防安全規範後,能立刻知道它對建築結構配置的連帶要求,那將會是革命性的進步。我非常注重條文的「一緻性」,如果編者能確保所有相關的計算公式和名詞定義都是統一的,並且放在同一個方便查找的位置,那麼它就不隻是一本法規書,而是一套高效的「法規解讀工具箱」。希望這次的「革新」是真的從使用者的痛點齣發,而不是換個封麵、換個標題而已。

评分

我身為一個跑工地的老工務人員,說真的,我們對法規書的需求跟設計師很不一樣。我們需要的是「可以丟在工地車上、不怕沾到灰塵、隨時能迅速找到答案」的工具書。所以,這本書的裝訂和紙質,其實是決定它實用性的關鍵。如果內頁紙張太薄、太容易撕破,或者油墨太容易印在手上,那它就失去瞭作為工具書的價值。我記得我以前買過一本號稱「權威解析」的法規書,結果光是翻閱的過程中,邊角就磨損得厲害,更別提在烈日下戶外作業時,那反光程度簡直讓人頭痛欲裂。這次的「革新編目版」,我比較好奇的是,它在索引係統上做瞭什麼樣的調整。如果能加入更多「關鍵詞索引」——比如說,我直接輸入「二次施工」或「綠建築標章申請」,它能直接指嚮相關法條和解釋函令的編號,那對我們現場作業人員來說,效率馬上提升好幾個層次。畢竟在現場,一分鐘的等待,可能就意味著工班的停擺,法規查找的速度,直接影響到專案的時程控管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