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負擔天文課:輕薄短小的109堂課,變身一日太空人

0負擔天文課:輕薄短小的109堂課,變身一日太空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侯東政
图书标签:
  • 天文
  • 太空
  • 科普
  • 知识
  • 趣味
  • 入门
  • 学习
  • 阅读
  • 文化
  • 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熱愛天文,但對太空旅行的天價望而卻步?
  沒關係!沒錢當短期太空遊客,但你想必有錢買這本書!
  星系、星雲、恆星、行星、銀河系、太陽系、星座、觀星術、天文台……等等
  所有你想知道的天文知識,書裡全都有!
 
  ☆☆☆☆☆☆☆☆☆☆☆☆
 
  ★人類最長久的夥伴「月球」,其實也正在離開人們
  月球每年會以四公分的速度遠離地球。在46億年前,月球形成之初,月球與地球的距離為2.253萬公里,但現在兩者間平均距離為38.44萬公里。未來的某一天,一個月的時間概念將被改變:不再是30天或31天,而是47天。
 
  ★「蟲洞」可以讓人瞬間移動?
  如果看過電影《星際效應》,想必對主角們穿過蟲洞,抵達太陽系外其他星球的一幕印象深刻。根據理論,這種讓物質瞬間轉移的方法確實是可行的,但至今卻仍未發現這種「橋梁」……
 
  ★你許願的對象是流星,還是太空垃圾?
  醒醒!你所許願的「對象」,只是塵埃或碎塊,甚至可能是太空垃圾!這些物質被地球引力吸引落入大氣層時,因劇烈摩擦而燃燒,才形成了人類所見的美麗流星。
 
  ★宇宙是無限的嗎?
  許多人認為宇宙沒有邊際,但奧伯斯悖論反駁了這個觀點:假如站在無邊的森林裡,不論往哪個方向看,都只能看到一根根樹幹,看不到任何間隙。
 
  同理,如果宇宙無限,那麼所有恆星發出的光都將抵達地球,並連成一片。既然實際上恆星彼此之間有黑暗間隙,那就說明宇宙是有限的,透過這些間隙,人類看到的是一堵包圍宇宙的黑暗圍牆……
 
  ★地球人竟曾寄出一張唱片給外星人!
  宇宙中有其他生命嗎?為了向未知的、居住在宇宙中的其他生物打招呼,人類竟然曾發射一張可以保存十億年的鍍金銅質唱片到外太空,唱片中錄了九十分鐘的「地球之音」,這就是我們給外星人的見面禮……
 
  ☆☆☆☆☆☆☆☆☆☆☆☆
 
  本書收錄了從古至今、從東方到西方的天文百科與天文奇談,
  若你熱愛探索未知,那對你而言絕對物超所值!
宇宙的低語:從星圖到黑洞的深度探索 一本引人入勝的宇宙百科全書,帶領讀者穿越時空,領略浩瀚星河的奧秘與壯麗。 這部作品並非著眼於輕鬆入門的速成指南,而是精心編織的一部關於宇宙學、天體物理學以及人類探索歷程的深度敘事。它以嚴謹的學術基礎為骨架,輔以詩意而精確的語言,引導讀者深入理解宇宙的演化、基本粒子的行為,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 全書分為五個主要部分,每一部分都代表著對宇宙理解的一個重要維度,從最微小的尺度延伸至最宏大的結構。 --- 第一部:起源與基礎物理的殿堂 本部分專注於宇宙的起點——大霹靂理論的精確闡釋,並深入探討支撐整個物理世界的四大基本作用力。作者摒棄了過於簡化的類比,而是以清晰的邏輯,剖析了量子場論(Quantum Field Theory)的基礎概念,解釋了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如何成功地描述了已知粒子及其相互作用。 我們將詳細探討早期宇宙的暴脹時期(Inflationary Epoch),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如何成為大爆炸遺留下來的“嬰兒照片”。這裡的重點在於理解宇宙在極高能量密度下的物理狀態,以及這些基礎物理定律是如何在隨後數十億年中塑造了我們今天所見的宇宙結構。讀者將會接觸到希格斯場的機制,理解質量是如何產生的,這遠非僅僅是為粒子“貼標籤”那麼簡單,而是涉及時空結構的深刻變革。 --- 第二部:恆星的生與死——核融合的熔爐 本部分是關於恆星的史詩。我們不再將恆星視為遙遠的光點,而是將其視為宇宙級的核融合反應爐和物質煉金術士。 內容涵蓋了恆星演化的完整生命週期:從分子雲的引力坍縮,原恆星的形成,到主序星階段的氫燃燒。深入探討了不同質量恆星的終結方式——溫和的白矮星階段、壯觀的超新星爆發(Type Ia 與 Type II),以及這些事件如何將碳、氧、鐵乃至更重的元素散播至星際空間,為下一代恆星和行星的形成奠定物質基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章詳盡分析了中子星的極端物理狀態,包括其驚人的密度和磁場強度,並探討了脈衝星作為精確宇宙時鐘的應用。對於大質量恆星的最終歸宿——黑洞,本書提供了對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和奇點(Singularity)的嚴格數學描述,並介紹了視界附近的時空扭曲現象,如光線的彎曲與引力透鏡效應。 --- 第三部:星系、結構與暗物質之謎 從恆星的尺度躍升至星系的層面,本書聚焦於宇宙的大尺度結構。我們將詳細考察銀河系的結構、運動學和演化歷史,並將其置於更廣泛的星系類型學中(螺旋星系、橢圓星系、不規則星系)。 核心內容放在了暗物質(Dark Matter)和暗能量(Dark Energy)的探討上。作者梳理了支持暗物質存在的諸多觀測證據,如星系旋轉曲線、星系團的質量分佈,以及重力透鏡效應的測量結果。本書對暗物質的候選粒子,如WIMPs(弱交互作用重粒子)和軸子(Axions),進行了客觀的物理學分析,並介紹了當前地面與太空實驗的設計原理和面臨的挑戰。 暗能量的奧秘被視為當前宇宙學中最重大的未解難題。本書詳盡闡述了建立在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基礎上的宇宙學常數模型,以及當前對暗能量性質(是宇宙學常數還是動態場)的探測進展。 --- 第四部:行星科學與系外世界的棲息地 這一部分將視野轉向了我們太陽系內外的行星系統。它不僅僅是羅列系外行星的發現,而是深入探討了行星形成的機制,即星周盤(Protoplanetary Disks)的演化與吸積過程。 本書詳細分析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形成差異,例如類地行星與類木行星之間的分化原因,以及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的構成。在系外行星的探討中,重點放在了凌日法(Transit Method)和徑向速度法(Radial Velocity Method)的儀器限制和數據處理上,並對“宜居帶”(Habitable Zone)的概念進行了批判性評估,討論了影響生命存在的更複雜因素,如行星磁場、板塊構造和木星的保護作用。 --- 第五部:時空、引力與人類的終極邊界 最後一部分是哲學與物理學的交匯點,探討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揭示的時空本質。這部分內容側重於對引力波的理論預測及其首次探測(LIGO/Virgo)的意義,闡明引力波如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不同於電磁波觀察宇宙的“全新感官”。 內容還包括對宇宙終極命運的嚴肅推演——熱寂(Heat Death)、大撕裂(Big Rip)或大擠壓(Big Crunch),這些命運取決於暗能量的精確性質。 結尾部分探討了當前前沿的理論嘗試,例如試圖調和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量子引力理論,如弦論和圈量子引力,並討論了這些理論在預測極端物理現象(如黑洞內部和宇宙大爆炸瞬間)方面的潛力與局限性。 總體而言,這是一部為對宇宙結構抱有深刻好奇心、並願意投入時間理解其背後數學與物理機制的讀者準備的專著。它要求讀者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並準備好面對宇宙學中那些最深刻、最迷人的難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侯東政
 
  物理系出身,卻對生物與化學有濃厚的興趣,每次轉到國家地理頻道都看得非常入迷。平時除了在研究室做實驗,喜歡到一旁的河濱公園打球紓壓,最喜歡的書是康拉德《所羅門王的指環》。

图书目录

前 言
Chapter 01宇宙
Lesson 001 宇宙
Lesson 002 太空
Lesson 003 UFO
Lesson 004 太空垃圾
 
Chapter 02太陽系
Lesson 005 太陽系的起源
Lesson 006 太陽
Lesson 007 太陽黑子
Lesson 008 行星
Lesson 009 行星的視運動
Lesson 010 地球
Lesson 011 矮行星
Lesson 012 衛星
Lesson 013 人造衛星
Lesson 014 月球
Lesson 015 太陽系小天體
Lesson 016 彗星
Lesson 017 流星體
Lesson 018 假想星體
Lesson 019 飛越太陽系
 
Chapter 03太陽系外的簡單天體
Lesson 020 系外行星
Lesson 021 恆星
Lesson 022 矮星
Lesson 023 變星
Lesson 024 激變變星
Lesson 025 緻密星
 
Chapter 04太陽系外的複雜天體
Lesson 026 聚星
Lesson 027 星協
Lesson 028 星群
Lesson 029 星族
Lesson 030 星系
Lesson 031 星系群
Lesson 032 超星系團
 
Chapter 05太陽系外大範圍天體
Lesson 033 星周物質
Lesson 034 深空天體
Lesson 035 星際物質
Lesson 036 星流
Lesson 037 星雲
Lesson 038 星際雲
Lesson 039 本地泡
Lesson 040 暗物質
 
Chapter 06星空與星座
Lesson 041 星空
Lesson 042 和星座有關的天文知識
Lesson 043 春季星空
Lesson 044 夏季星空
Lesson 045 秋季星空
Lesson 046 冬季星空
 
Chapter 07天文台
Lesson 047 天文台
Lesson 048 愛爾蘭紐格萊奇墓
Lesson 049 印度德里古天文台
Lesson 050 英格蘭巨石陣
Lesson 051 馬雅天文台
Lesson 052 契琴伊薩天文台
Lesson 053 卡斯蒂略金字塔
Lesson 054 祕魯查基洛天文台遺址
Lesson 055 韓國慶州瞻星台
Lesson 056 河南告成觀星台
Lesson 057 登封觀星台
Lesson 058 京古觀象台
Lesson 059 馬丘比丘古城天文台
Lesson 060 海爾天文台
Lesson 061 威爾遜山天文台
Lesson 062 茂納凱亞山天文台
Lesson 063 凱克天文台
Lesson 064 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
Lesson 065 雙子星天文台
Lesson 066 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
Lesson 067 歐洲南天天文台 
 
Chapter 08天文儀器
Lesson 068 渾儀
Lesson 069 簡儀
Lesson 070 仰儀
Lesson 071 日晷
Lesson 072 圭表
Lesson 073 漏刻
Lesson 074 天體儀
Lesson 075 紀限儀
Lesson 076 象限儀
Lesson 077 赤道經緯儀
Lesson 078 黃道經緯儀
Lesson 079 地平經儀
Lesson 080 璣衡撫辰儀
Lesson 081 水運儀象台
Lesson 082 望遠鏡
Lesson 083 太陽光電磁像儀
Lesson 084 偏振光度計
Lesson 085 電波輻射計
Lesson 086 恆星攝譜儀
Lesson 087 稜鏡等高儀 
Lesson 088 光電等高儀
Lesson 089 中星儀
Lesson 090 日冕儀
Lesson 091 尤利西斯太陽探測器
 
Chapter 09時間與曆法
Lesson 092 時間總論
Lesson 093 曆法總論
Lesson 094 太陽曆
Lesson 095 太陰曆
Lesson 096 陰陽曆
Lesson 097 迴歸年
Lesson 098 朔望月
Lesson 099 恆星日與真太陽日
Lesson 100 曆書時
Lesson 101 平太陽日與平太陽時
Lesson 102 真太陽時
Lesson 103 恆星時
Lesson 104 原子時
Lesson 105 地方時‧區時‧世界時
Lesson 106 夏令時差
Lesson 107 三垣
Lesson 108 四象
Lesson 109 潮汐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552459
  • 規格:平裝 / 232頁 / 14.8 x 21 x 1.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每當夜晚來臨,仰望高空時,總是看到銀河璀璨,日月競輝,星辰列陣,為此,我們也對宇宙星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千百年來,人類對宇宙天文的探索從未停止過,浩瀚的宇宙,燦爛的星空,總是能夠吸引人類的目光,引發人們探索的興趣。以地球為出發點,人類先認識了宇宙中的太陽、月球和行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類以為太陽系就是宇宙的全部,而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
 
  十九世紀末,宇宙的概念擴展到銀河系。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各種觀測手段的進步,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逐步深入,陸續觀察到了銀河外星系以及由許多星系組成的星系團、由許多星系團組成的超星系團等等。
 
  天空的確充滿了美麗和夢幻,儘管今天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數百萬光年地方的星星發射出的光芒,儘管人類的腳步已經踏上了月球,但宇宙和天空中仍然有無數的謎團,無數的未知科學仍然吸引著我們去探究。而隨著人類觀測和總結各種天文知識,天文學也逐漸成為一門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學。因為天文的一切,宇宙的一切,都與我們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
 
  本書是是一本獻給天文愛好者的書籍,和大家分享天文科普知識,掌握各種天文觀測常識,了解最新天文探測成果的書籍,內容主要包括宇宙、太陽、太陽系外天體、星系、星雲、銀河系、銀河外星系、恆星、行星等等。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面的、有吸引力的天文知識概略。它不僅向讀者展示了大量清晰、精美的圖片,還配有言簡意賅的文字說明,使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宇宙的起源、天體觀測與發現等基本概念與相關知識。這部有趣的天文百科不僅可以作為我們的學習資料隨時查閱,還具有實用價值和典藏價值。相信透過閱讀本書,讀者們對天文知識會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會掌握更多的宇宙天文知識。

用户评价

评分

市面上很多天文書都把焦點放在「遠方」,但這本《家門口的星空哲學:從北斗七星到城市光害的自救指南》非常接地氣,讓我這個常年在城市裡忙碌的上班族找到了共鳴。它沒有複雜的數學公式,取而代之的是非常實用的觀測技巧,比如如何在光害嚴重的環境下,利用手邊簡單的工具(甚至只用眼睛)去捕捉到一些肉眼可見的天體。作者的語氣非常親切,就像鄰家的大哥哥在教你怎麼辨認星座一樣,完全沒有距離感。書中有一部分專門探討了「光害對人體的影響」以及「城市星空保護運動」,這部分的內容讓人警醒,意識到我們正在親手扼殺欣賞宇宙的權利。它成功地將天文學從「高不可攀的學科」拉回到「每個人都能參與的生活美學」,鼓勵大家抬頭看看,即使只是一顆最亮的星星,也足以讓人暫時忘卻生活中的瑣碎煩惱。這本書真正做到了把宇宙帶到我們的客廳。

评分

說真的,要找到一本能夠平衡科普的嚴謹性與文學性的科普書,簡直是鳳毛麟角,但這本《黑洞的低語與彩虹的盡頭》做到了。它的敘事結構非常獨特,作者似乎很擅長使用「對比」來凸顯宇宙的奇觀。例如,他會用地球上最細微的粒子運動,去類比黑洞邊緣的時空扭曲,這種「微觀到宏觀」的轉換,讓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異常具體可感。我特別喜歡裡面對於「引力波」那幾章的描述,那種幾乎是「聆聽宇宙的脈動」的體驗,光是用文字就能傳達出來,實在是高段。而且,這本書的配圖選擇非常大膽,不像一般科普書那樣滿是標準的哈伯望遠鏡照片,它選用的圖像是帶有強烈藝術感的星雲色彩圖,讓閱讀體驗更像是在鑑賞一場頂級的藝術展覽。如果你是那種不滿足於「知道是什麼」而渴望「理解為什麼」的讀者,這本肯定能滿足你的求知慾,它不會給你標準答案,而是給你一套完整的思考工具。

评分

如果要我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星圖編織者:從古代神話到量子宇宙的宏大敘事》,那就是「震撼」。這本書的野心非常大,它試圖建立一座橫跨數千年、連接神話與現代物理學的橋樑。作者的博學程度令人咋舌,他能輕鬆地在巴比倫人的占星術和弦理論之間自如切換,而且切換得毫不突兀。我特別佩服他如何處理「未知」的部分,他不是急於用現有的理論去填補所有空缺,而是坦然接受宇宙中存在著許多我們無法理解的謎團,並將這些「謎團」描繪成最引人入勝的探險目標。書中的「時間旅行的可能性」章節,簡直是神來之筆,它不僅僅是介紹了相對論,更是巧妙地融入了科幻文學的想像力,讓讀者在思考物理極限的同時,也體驗了敘事的快感。這本書的閱讀門檻可能稍微高一點,需要讀者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作為基礎,但對於願意投入精力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次極為飽滿的精神洗禮,它會徹底顛覆你對時間、空間和存在的既有認知。

评分

最近接觸的這本《我們與無垠的對話》,坦白說,開頭讓我有點卻步,因為它似乎更偏向於太空歷史的梳理,我擔心會變成枯燥的年代誌。沒想到,作者的功力在於他如何將那些看似遙遠的歷史事件,與我們現代的生活緊密連結起來。他不僅僅是講述了冷戰時期美蘇的太空競賽,而是深入探討了那種「探索未知」的原始驅動力,以及這種驅動力如何形塑了我們今日的科技與社會結構。最讓我驚豔的是,書中花了相當篇幅介紹了幾位在幕後默默付出的女性科學家,她們的故事在主流的太空史敘事中常常被忽略,但作者卻用了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她們如何克服時代的偏見,推動科學的進展。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提供了豐富的「人文視角」來看待天文學,讓冰冷的科學充滿了人性的溫度與戲劇張力。讀完之後,我對阿波羅計畫的敬意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彷彿我也參與了那場偉大的旅程。

评分

這本《星際漂流筆記:從地球望向宇宙的浪漫旅程》,光是書名就讓人心生嚮往,感覺像是翻開一本跨越時空的探險日誌。作者的筆觸帶著一種老派的浪漫,不是那種硬梆梆的科學術語堆砌,而是用非常詩意、甚至有點哲學的口吻來描繪我們頭頂那片浩瀚。我特別欣賞他處理時間尺度的方式,當他提到幾十億年前的光線抵達我們眼中時,那種「活在過去與現在的交會點」的震撼感,真的讓人起雞皮疙瘩。書中穿插了不少天文學家們的故事,那些為了追尋真理而付出的孤寂與熱情,被描繪得淋漓盡致,彷彿我們不只是在看星星,更是在見證人類精神的偉大。而且,這本書的編排非常用心,每一章節的過渡都非常自然流暢,從太陽系的邊緣聊到遙遠的星系團,中間還會穿插一些關於太空探索倫理的思辨,讓讀者在享受視覺與心靈的饗宴之餘,也能被激發更深層次的思考。這本書絕對適合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泡杯熱茶,獨自沉浸其中,感受那份屬於宇宙的寧靜與宏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