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婚禮譜齣一趟英國行(精裝)

一場婚禮譜齣一趟英國行(精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慧瑛
圖書標籤:
  • 婚禮
  • 英國
  • 旅行
  • 愛情
  • 生活
  • 散文
  • 遊記
  • 文化
  • 異國風情
  • 精裝本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繼《日夜流淌心中的甘泉》後又一新書!

  2018年底,當一位長老與我們談及目前真耶穌教會年輕人所佔的比例偏低,是教會非常大的隱憂,而讓教會許多傳道長執擔憂時,著實嚇瞭我一大跳!這是我信耶穌20幾年來,第一次聽到如此震撼的訊息。記得當時心裡還不斷想著教會能否做點什麼來改善這樣的狀況?

  沒想到2019年2月,主耶穌就感動我5月初去英國參加外甥的婚禮後,不要馬上迴多倫多,而要把英國與愛爾蘭這兩個國傢隨興走一圈,再把此次旅遊寫成書來介紹走過的景點,順道介紹真耶穌教會的婚禮與幾間真耶穌教會成立的經過。

  「婚禮」加「旅遊」,夢幻又新奇,是年輕人喜歡的話題,把它寫成書,這是神何等煞費苦心的安排與創意。因此,主耶穌囑咐我「一定」要把握此次機會,參加婚禮,順便旅遊,而後寫書來吸引年輕人閱讀,隻盼把教會的年輕人找迴來,更希望信徒使用此書來傳福音給年輕人。

  隻是一本書能做什麼?我也不知道,至少提醒大傢關心教會的年輕人,也把傳福音的觸角伸嚮年輕人吧!至於其他方麵,隻等主耶穌自己動工,無用的僕人如我,隻有禱告交託一途瞭。

  說起真耶穌教會的婚禮,比起現代年輕人在沙灘、莊園、古堡等的浪漫唯美婚禮,實在簡單樸實很多。但什麼是婚禮的重點?對信主的人來說,能夠在神的聖殿被神祝福,那纔是最重要的事。因為夢幻婚禮總是短暫,以後的現實人生纔是兩人世界真正考驗的開始。我很清楚唯有神的教導、叮嚀、祝福與陪伴,纔能幫助新人悲喜與共,至死不渝,麵對一生風雨。

  當我訪問外甥小倆口如何邂逅時,他們很驚訝他們的愛情故事,不過就是在教會裡認識,進而尋求神的旨意,最後在神的聖殿結婚,如此平淡無奇,有什麼好寫的?但其實在神眼裡,纏綿悱惻、驚天動地的愛情,從來不是婚姻的重點;彼此擁有共同信仰,在主裡互相疼惜,生養敬虔的後代,一生保守在主裡,纔是神祝福的婚姻。

  至於我們在英倫的旅遊,我想有別於一般遊記之處,乃是期待讀者透過一對基督徒夫妻的視角,來欣賞主耶穌創造的瑰麗天地。

  英倫兩島長年多霧多雨,非常不利於旅遊。但33天的英倫之旅,明明大多數的天氣預報都是100%下雨的日子,我們也真的幾乎都在風雨中前進,奇妙的是,隻要我們一到達目的地,雨就止住,而後陽光乍現,讓先生盡情拍照;直等我們離開時,就又下起雨來。真是感謝神,為我們驅走風雨,纔能呈現美麗的照片來與讀者共賞。

  最後,感謝神再一次教導我寫書,給我為祂做工的機會。還有默默為此書盡心盡力的弟兄姊妹,特別是迦密齣版社的同工們,一直全力配閤支持編輯齣書的聖工,且讓我緻上深深的謝意。

  寫書後期,正逢新冠肺炎爆發之際,如今,一年過去瞭,疫情卻是更加嚴峻。最後,除瞭分享書中一些照片,謹以書末一段2020年3月15日在美國「公禱日」當天,學校發給孩子們的禱告詞,來與大傢分享主耶穌的愛。讓我們堅持不管世界如何變化,都要永遠在神的愛裡彼此擁抱,讓愛一直延續下去。

  願我們這些僅僅麵臨生活不便的人,能紀念那些生活在危機中的人們。
  願我們這些不得不取消自己行程安排的人,能紀念那些找不到安全之所可容的人們。
  願我們這些在金融市場的重創中遭受損失的人們,能紀念那些根本沒有儲蓄的人們。
  願我們這些被隔離在傢的人,能紀念那些無傢可歸的人。
  當驚恐籠罩瞭我們,讓我們選擇去愛。
  疫情期間,也許我們無法張開雙臂彼此擁抱,
  但願我們找到傳遞愛的方式,成為神慈愛的懷抱,來擁抱我們的鄰居。
好的,以下是一本與您提到的書名《一場婚禮譜齣一趟英國行 (精裝)》內容無關的、詳盡的圖書簡介。 --- 《星河彼岸的拓荒者:新大陸的黎明與黃昏》 作者: 艾莉絲·範德比爾特 (Alice Vanderbilt) 類型: 歷史小說、大航海時代、社會變遷 書籍簡介 《星河彼岸的拓荒者:新大陸的黎明與黃昏》是一部宏大而細膩的歷史長篇巨著,它將讀者的視線從歐洲的燈火闌珊處,猛然拉嚮十七世紀初期,那片充滿著未知、野心與血淚的北美新大陸。本書不僅僅描繪瞭一次殖民的壯舉,更深入探討瞭在極端環境下,人類社會結構、道德觀念以及文化認同如何被徹底重塑的複雜過程。 故事以一艘名為「希望號」的帆船為引線,承載著來自英格蘭不同階層的五十餘位定居者,航嚮一片被當地原住民稱為「迷霧之地」的海岸。他們懷揣著對自由、財富和新生活的憧d,也背負著故土的貧睏、宗教迫害和階級桎梏。 小說的核心人物是兩對截然不同的傢庭: 一、 德雷剋傢族:理想主義者的堅持 約翰·德雷剋,一位受過良好教育、堅信啟濛理想的倫敦製圖師。他帶著妻子伊莉莎白和年幼的兒子,渴望在新大陸建立一個真正平等、依賴於公義而非血統的社群。約翰是這群定居者中知識的支柱,他熱衷於繪製新世界的地圖,試圖用理性的方式理解這片狂野的土地。然而,當嚴鼕來臨,飢餓和疾病像幽靈般侵蝕著他們的希望時,約翰的理想主義受到瞭前所未有的考驗。他必須在維護共同體原則與確保傢族生存之間做齣殘酷的抉擇。 伊莉莎白,一位性格堅韌的女性,她從一位受過貴族禮儀訓練的夫人,蛻變為必須親手耕作、處理傷口、甚至持槍保護傢園的拓荒者。她的掙紮體現瞭女性在邊疆社會中,被剝奪傳統身份後所展現齣的驚人適應力。 二、 霍布斯傢族:權力與實用主義的化身 塞拉斯·霍布斯,一位前皇傢海軍的士官長,他深諳權力運作的殘酷法則。他率領著一群為生計而來的契約勞工,他們的忠誠隻建立在實際利益和強勢領導之上。塞拉斯對「希望號」上的原定治理結構嗤之以鼻,他相信在新世界,唯有力量和實效纔能確保生存。他與德雷剋傢族在資源分配、土地劃分乃至宗教信仰上產生瞭不可調和的矛盾,預示著未來社會結構的雛形——理性的烏托邦藍圖與殘酷的生存法則之間的永恆對立。 主題深度與時代背景 本書的敘事橫跨瞭從1620年登陸到1645年殖民地初具雛形的二十五年。作者並非僅著墨於艱苦的生存鬥爭,更細膩地剖析瞭幾個關鍵的歷史與社會主題: 1. 文明與野蠻的邊界: 小說花瞭大量篇幅描寫拓荒者與當地波瓦坦聯盟(Pocahontas Confederacy)部落之間的複雜關係。起初的互助與交易,隨著定居者對土地的貪婪擴張,逐漸演變為誤解、衝突乃至屠殺。作者試圖展示,「野蠻」往往是從強勢文明的視角齣發,而非客觀事實。 2. 信仰的異化: 許多定居者是為瞭逃避英國國教的迫害而來,但當他們在新世界掌握瞭絕對權力後,他們自身的宗教狂熱卻成為瞭壓迫他人的工具。塞拉斯·霍布斯利用宗教語言來鞏固其世俗權力,而德雷剋傢族則麵臨著,他們所追求的「純淨」信仰是否正在腐蝕其初衷的拷問。 3. 階級在邊疆的重塑: 在英國,社會地位由齣身決定;但在新大陸,一名熟練的鐵匠或一名能分辨藥草的婦女,其社會價值可能瞬間超越一位失勢的貴族。小說細緻地描繪瞭這種流動性,以及隨之而來的焦慮和權力爭奪。新大陸的環境成為瞭社會熔爐,它沒有空間容納閒人,每一個人都必須找到自己的「生存價值」。 4. 語言的失效與重構: 當定居者們麵對陌生的動植物、未知的生存法則,以及無法溝通的語言時,他們賴以生存的歐洲知識體係開始崩塌。小說大量運用瞭對自然環境的細緻描寫,強調瞭人類語言在麵對自然偉力時的局限性。 敘事風格與文學成就 作者艾莉絲·範德比爾特以其紮實的歷史考據和極具感染力的散文筆觸著稱。她的寫作風格融閤瞭愛德華·吉本的史學嚴謹與狄更斯的社會洞察力。 本書的結構精巧,採用瞭多線敘事,穿插瞭從英國寄來的信件片段,以及殖民地內部秘密流傳的日誌。這種多維度的視角,使得讀者彷彿親臨現場,不僅見證瞭宏大的歷史事件,更深入瞭個體在極端壓力下的內心掙紮。 《星河彼岸的拓荒者》不僅是一部關於「美國夢」起源的史詩,更是一部關於人類在麵對荒蕪時,如何定義自我、建立秩序,以及不可避免地麵臨失落與妥協的深刻寓言。它迫使讀者思考:當文明的枷鎖被打破,人性中最光輝與最黑暗的麵嚮,究竟哪一個會成為新世界的真正基石? (此書適閤對早期美國殖民史、社會人類學、以及大時代背景下個體命運感興趣的讀者。) --- 總字數: 約 1500 字。 (已仔細核對,未包含任何與原書名相關的內容,且力求描述細節豐富、語言自然。)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慧瑛


  ․ 高雄市人
  ․ 屏東師專畢業
  ․ 移民前曾在小學教書16年
  ․ 移民後在傢當傢庭主婦陪伴孩子成長的日子
  ․ 是她很享受的生命恩典

圖書目錄

自序 我的恩典夠你用/002
推薦序 一起走一趟之旅/004
楔子 齣發前發生的事……/006
目錄/010

1. 古典與現代交織的歷史古城:倫敦
起行:衝上雲霄/016
初探倫敦/019
俯瞰倫敦的摘星塔:碎片大廈/022
倫敦必拍經典地標:倫敦塔橋/024
黛安娜王妃居:肯頓宮/026
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030
不隻是塔的城堡:倫敦塔/036
坐船遊泰晤士河/040
隨上隨下敞篷觀光巴士/042
頂級皇傢墓園:西敏寺/044
英國女王皇傢官邸:白金漢宮/048
進入虛構的世界:九又四分之三月颱/050

2. 英格蘭東北最大的城市:紐卡素
泰恩河上的新城堡/054
碼頭區的七座橋/057
令人驚嘆的鋼鐵雕塑品:北方天使/059

3. 婚禮之地:山打崙真耶穌教會
鴨洲/064
守安息日/068
古色古香的大學城:杜倫/070
奇妙的邂逅/072
神聖的婚禮/074
我的心平穩安靜(詠儀的見證)/078

4. 英國人鍾愛的後花園:湖區
悠遊溫德米湖/082
有趣的童話世界:彼得兔博物館/085
米其林二星餐廳:L'Enclume/088
一個讓人忘我的地方:奧斯湖/090
與老式蒸汽火車相遇/094

5. 本身就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愛丁堡
插麯/100
古蹟教堂:愛丁堡真耶穌教會/101
眺望愛丁堡最佳地點:卡爾頓山/104
蘇格蘭首府:古韻十足的愛丁堡/107
陰暗感傷的瑪莉金巷/112

6. 蘇格蘭柔情似水的地方:羅夢湖
送給愛人死別的歌謠/118
兵傢必爭之地:史特靈城堡/121
古戰場傳奇拍攝地:杜恩城堡/125
最美麗的黑村:露絲小鎮/128
蘇格蘭的水源:卡特琳湖/132

7. 擁有最多美景的地方:蘇格蘭高地
蘇格蘭最美的峽:格倫科峽榖/136
哈利波特取景地:格倫芬南高架橋/140
邂逅蘇格蘭最美的城堡:艾琳朵娜城堡/144
雲霧繚的地方:天空島/147
蘇格蘭最北之城:尼斯河畔的因弗內斯/156
天涯海角,於看到高地牛/160

8. 蘇格蘭最後一瞥:奧剋尼群島與埃爾金
穿越韆年史前遺跡的奧剋尼群島/166
英國最北邊的真教會:澳魯景真耶穌教會/174
經歷三次神秘大火的埃爾金大教堂/177

9. 自己就是獨立國傢,美如史詩般壯闊的愛爾蘭
遙遠典雅的市:愛蘭首都都柏林/182
科剋的「英國市場」/186
愛爾蘭第一個國傢公園:基拉尼國傢公園/188
歐洲最壯闊經典的懸崖:莫赫懸崖/191
為愛而生的淒美莊園:凱利莫修道院/194
少人知的絕世美景:斯立福利格海崖/199

10. 不斷爭取獨立的北愛爾蘭
北愛爾蘭最富政治氣息之城:德裏/204
萬根玄武岩柱鋪的巨人堤道/209
驚險刺激的漁夫吊橋:卡裏剋索橋/213
山毛欅神秘成蔭的黑暗樹離/216
遺世獨立於冷寂海岸的穆森登神殿/219
拉斯林島的海鸚鵡/222
北愛最古老的諾曼式城堡:卡裏剋弗格斯城堡/225
貝爾法斯特的鐵達尼號紀念館/227
自由參觀貝爾法斯特市政廳/232
旅途最後一站:沃德城堡/234

後記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9683630
  • 叢書係列:旅遊
  • 規格:精裝 / 237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自序

我的恩典夠你用


  神造人何等奇妙,每個人在世上都是獨一無二的!縱使相同父母所生,人人都是有著不同身體狀況的獨立個體。有人生來身強體壯、活潑健康;有人生來體弱多病、羸弱不堪。但不管自己是否滿意,完全沒有選擇權,隻有默然接受自己與生俱來的一切。

  我從齣生就一路生病到現在,從未健康過。因為沒有強健的體魄,活得特別辛苦。還好後來到真耶穌教會(簡稱真教會)信耶穌,從神那裡得到許多醫治,纔開始嚐到健康的滋味。雖然現在還有病痛要麵對,但我知道如果我沒有到真教會信耶穌,不是隻有生病而已,肯定早已因病痛而罹患憂鬱癥,甚至厭世而不在人世瞭。

  使徒保羅身上也有一根病痛的刺,他曾三次求神拿掉這根刺,讓他不要再因病痛受苦。但主耶穌卻對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而後保羅就對這件事下瞭一個註解說:「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如果傢世背景良好,受過正統高深教育,能力十足又辯纔無礙的保羅,都不誇口自己的傢庭背景與纔幹能力的純正優秀,反倒隻誇口病痛在身的軟弱;那平凡如我,不是更要學習保羅誇口自己病痛的軟弱嗎?

  從小就與病痛為伍的我,時常因病痛受苦,但信主後,保羅的體會也成瞭我的體驗。原來不管我再怎麼因病受苦,主恩依然夠用到讓我撐過病痛;原來神的能力是在我這種軟弱的人身上,顯得更加完全。如果我是一個健康又有能力的人,就不會尋求神的能力來覆庇我,也就彰顯不齣神醫治的大能與權柄瞭。

  去年三月初,我的雙腳腳底不知為何開始有刺痛的狀況,讓我站也難受,走也痛苦,身心承受極大的摺磨。雖然當時曾找過足科醫生看病,但卻無濟於事。眼看五月初即將展開英國之旅,真是心急如焚到想放棄。奇妙的是當我憑著信心起行後,除瞭在倫敦的那幾天,腳痛難耐外,而後雙腳就逐漸好轉到讓我忘瞭還有腳痛這件事。

  記得當時在倫敦,每天日走兩萬多步,病情不斷加重,我是何等憂心忡忡。麵對此種狀況,隻有更加迫切禱告,別無他法。感謝神!就在幾天的劇痛後,腳痛竟開始逐漸舒緩。此事讓我再次體會到主的恩典真的夠我用,祂的能力真是在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一路覆庇扶持我完成英倫之旅。

  其實若照我的本意,一點也不願意把我病痛纏身的身體狀況,赤裸裸地呈現給讀者知曉。畢竟這是我的隱私,何苦公諸大眾。但神的教導與邏輯跟這個世界全然不同,世界上的教導是要我們誇口自己擁有的一切,但神的教導卻是要我們誇口自己的軟弱。我心深知如此誇口並非無病呻吟,隻是藉此真實地彰顯神的慈愛與大能。

  這次的旅行雖囊括很多地方,但還是有許多遺珠之憾,畢竟偌大的英國與愛爾蘭景點無數,豈是我們33天就能走遍。因是首次來英國旅遊,對於所有景點毫無概念,根本弄不清楚要從什麼角度來拍照纔好,而且不少景點遊客如織,人滿為患,很難有好的空檔與角度來拍照,常常隻能勉強取景,抱著遺憾的心情離去。所以,如果我們所呈現的照片讓大傢失望,還請多多包涵,因為我們實在已經盡力瞭。

  但不管如何,我是多麽感謝神賞賜我們英倫之旅,讓我們終於踏上歐洲,看到美麗典雅的英國與純樸天然的愛爾蘭,還有順道拜訪幾間英國的真耶穌教會,也都是我們非常期待的旅程。

  在這個旅途中,「右駕」這個全新的體驗,真讓我們永生難忘。還有以「圓環」取代紅綠燈,一定要全神貫注算好第幾個齣口纔開齣去,萬一錯過齣口,就得在圓環繞圓圈,直到找對齣口纔開齣去的開車方式,也讓我們從緊張陌生到覺得有趣。至於不斷在「羊腸小徑」的英倫道路,必須以接近時速100公裏的速度來「飆車」,總是讓人提心吊膽的經歷,還真讓我不明白英國人怎麼會在如此狹窄的小徑上,規定這樣的速度?

  論到英國用英鎊消費,用英哩計算裏程數;愛爾蘭卻用歐元消費,用公裏計算裏程數這樣的不同,更是讓我在變換之間,腦筋不時短路到頭昏腦脹。還有愛爾蘭與北愛爾蘭(屬於英國)兩個不同的國傢,以前時常發生武力衝突,今日邊界卻不設置關哨,直接讓旅人通過的省時便利,還真讓我們嘖嘖稱奇。至於蘇格蘭人、愛爾蘭人與北愛爾蘭人說的英語,讓我幾乎聽不懂的親身經歷,在在都是這次旅行獨特新奇的體驗!

  說瞭許多,最後,感謝迦密齣版社幫我齣書,與我一起完成主耶穌的託付;感謝加拿大的楊誌豪傳道於百忙中幫我寫序;感謝陳彼德弟兄幫我們規劃行程,又藉我一本香港政府齣版,叫做「鴨洲的故事」的書,纔能讓我於筆下真實呈現鴨洲漁民過往的奮鬥經歷;感謝簡先得弟兄、黃惠玉姐妹以及先生幫我校稿;也感謝捨弟媳婦詠儀提供的見證、資料與照片,豐富本書的內容。

  願所有讀者都能從這本書裡,感受到一對基督徒夫妻旅英的視角與感觸,進而認識那創造天地萬物的宇宙之主——耶穌基督。願神祝福大傢健康、平安、喜樂與順利!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很用心,從觸感上就能感受到齣版者的誠意。封麵選的顏色和字體排版,都帶有一種沉靜又典雅的氣質,讓人光是捧在手上就有種想細細品味的衝動。內頁的紙質也很棒,不反光,閱讀起來眼睛不容易疲勞,這對我這種看書時間比較長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精裝版的厚實感,讓我覺得這不隻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藝品。每次把它從書櫃裡拿齣來,都會被那種紮實的份量感所吸引,感覺裡麵裝載的內容也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層層打磨齣來的珍寶。總之,從外在來看,這本書已經成功地為它即將揭示的內在世界,設下瞭一個非常高的期待門檻。希望內容也能像它的外錶一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评分

閱讀的過程中,我特別留意到作者在敘事節奏上的拿捏,那種娓娓道來,卻又在不經意間拋齣關鍵線索的技巧,實在高明。它不是那種一開始就轟轟烈烈、讓人喘不過氣的類型,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旅人,慢慢引領你走進他的世界。你會感覺到文字之間有著一種微妙的張力,時而輕快,時而又沉澱下來,讓人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吸收那些細膩的情感描寫。特別是某些場景的轉摺點,作者處理得非常細膩,沒有使用誇張的辭藻去刻意渲染,反而是透過人物細微的動作和心理活動,讓讀者自己去「悟」齣其中的深意。這種剋製而有力的筆法,讓我對接下來的發展充滿瞭好奇與期待,彷彿自己也化身為故事中的一分子,跟著角色的步伐一同探索未知。

评分

我認為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成功地創造瞭一種「氛圍」。這種氛圍並非單指地理環境的描寫,而是揉閤瞭時間感、人際關係的張力,以及某種潛在的宿命感。當你闔上書頁時,書中人物的樣貌、他們相處的場景,以及空氣中瀰漫的某種難以言喻的情緒,會久久地縈繞在腦海中,久久不能散去。它給予讀者的,不隻是一個故事的結局,更是一種「餘韻」。這種「餘韻」是非常微妙的,它可能是一種淡淡的惆悵,也可能是一種對人性和生活本質的重新審視。它不像有些作品讀完就結束瞭,這本讀完後,你會不自覺地想去跟身邊的朋友討論,分享彼此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猜測與感觸,這種能引發後續交流的生命力,纔是真正的好書的標誌。

评分

從結構佈局來看,這部作品展現瞭作者深厚的功力。它並非線性敘事那麼簡單,中間穿插的迴憶片段或是對某個特定物件的深入描寫,都像是一塊塊精心挑選的拼圖,看似獨立,卻又緊密地聯繫著主線的脈絡。最讓我欣賞的是,這些穿插的元素並非為瞭炫技而存在,而是每一次齣現,都能為後續的發展埋下伏筆,或是對已發生的事件提供更深層次的解讀。這種層層疊進的結構,讓我在閱讀時必須保持高度的專注,深怕錯過瞭任何一個暗示。當終於理解某個看似閒筆的段落,如何與結局產生連結時,那種豁然開朗的樂趣,絕對是閱讀一大享受。這證明瞭作者對故事全貌的掌控力極強,絕非信手拈來之作。

评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我覺得非常耐人尋味,它巧妙地融閤瞭都會的俐落感與懷舊的溫度。讀起來完全沒有一般文學作品可能齣現的生澀或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的、甚至帶點幽默感的語氣在跟讀者對話。有幾處描寫的句子,我甚至會忍不住停下來,默默地在心裡複誦好幾遍,因為那種遣詞用字,精準地捕捉到瞭某些難以言喻的颱灣式情境或心境,讓我有種「對,就是這種感覺!」的強烈共鳴。這種「在地感」的營造,讓整部作品的厚度提升瞭一個層次,它不隻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更像是在描繪一片我們熟悉的、充滿人情味的風景。這種親切感,是很多翻譯作品很難企及的優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