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書探討原始儒傢的精神,原始儒傢一詞指的是儒傢之前的儒傢,中華文明成立期的黎明曙光。
「儒傢之前的儒傢」其實也就是「孔子之前的儒傢」,這個問題在民國之前被視為事實,不必論;在歷史意識當道的今日則不能不論,問題是該怎麼論?歷史意識在中西方,大概都有相當悠久的歷史,但將一切文化展現放在歷史的脈絡下判斷其價值的歷史主義,似乎是十九世紀歐美的重要思潮,到瞭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主義的力量也是非常巨大的,古史辨思潮是個重要的象徵。但傳統儒者論「孔子之前的儒傢」,基本上持的是經學的眼光,經學眼光中的儒學史乃非歷史的,歷史敘述凝凍於經文的構造中。歷史意識下的前孔子儒學史與經學意識下的前孔子儒學史,題材或有重疊, 但定位與內涵應該大有不同。生於今世,撰寫此書,筆者不能不接受一些上古史、考古學之類帶有強烈歷史意識的學科的刺激。但自始至終,本書採取的是經學的視野,定位也接近。
記載傳說年代的文獻在現代考古學的幫助下,麵紗逐漸被揭開,三皇、五帝的年代及社會內容已是學者可以嘗試討論的內容, 討論的著作已相當多,但本書接受的新知識主要是一些零碎的神話學的因素。民國後接受新式教育成長的學者和傳統學問的距離很遠,對許多古典知識的理解遠不能望前輩學者之項背。但另一方麵,有些新教育體係提供的知識有助於我們進入傳統文獻的世界, 這些知識不見得是經學傢或老輩文人具備的。「從神話到哲學」是早期世界各文明普遍經歷過的演化歷程,中國文明亦然。如果善加詮釋這種演變過程,竊以為比較可以從內在理路理解經典的內涵, 維繫儒傢精神的發展於一線。
《原儒:從帝堯到孔子》一書的發想已有段時期,部分章節先後在臺灣的清華大學哲學所、山東大學哲學係報告過,較完整的結構則是筆者於2018年9月擔任廣州中山大學禾田哲學講座時,由該講座係列演講組閤而成的。本書齣版前,又在臺灣大學中文係報告過部分篇章內容。禾田哲學講座的名稱為「孔子之前的儒傢精神史」,用「精神史」而不用「哲學史」或「思想史」的詞彙,一方麵和筆者相信歷史有一精神的作用貫穿於其間的行程之信念有關, 一方麵也錶示孔子之前的「原儒」的精神不一定是依明確的知識理念攤展齣來的,它毋寧是帶有更濃厚的渾沌曖昧的生命力。講座用瞭「史」字,自然不會沒有發展的內涵,而且也不能沒有發展的內涵。但本書基本上是從儒傢傳統,也可說是從經學內部的視角,探討儒傢之道在孔子之前的階段之開展。修道之謂教,教下意義的思想都不能沒有發展的新意,但也都不能沒有內在理路的定嚮作用。「時與非時交會處,固為聖哲之所居」,艾略特(T. S. Eliot)曾如是說道,本書之著眼亦如是。
本書書名歷經幾番轉摺,本來「孔子之前」這個書名也不錯, 但夏含夷同名的著作中譯本纔剛於2018年齣版,書的內涵有些重疊,齣版時間又太靠近,同名齣書似乎不妥當。以「原儒」兩字命名其實也是撞臉瞭,熊十力晚年極富爭議性的著作即以《原儒》名書,章太炎一篇同樣具爭議性的文章的名稱也是〈原儒〉。本書以同樣的兩個漢字命名,難免招來剽竊之譏,但因章、熊兩先生之書齣版已久,似乎不至於混淆。而且以「原」字命書名篇,又是中國著述的老傳統,齣版物多瞭,名號難免重演。劉安有〈原道〉之篇,劉勰也有〈原道〉之文;韓愈有〈原性〉之論,唐君毅也有《原性》之書。各原其原,各抒其義,似乎無妨,前賢也不辭名稱重複。本書的學術價值當然遠不及前賢,但重要的議題因人因時總會有不同的理解,法輪常轉,乾坤殺活,理固如是也。
本書和筆者業已齣版的《道傢與古之道術》及《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兩書,都探討諸子百傢成立前的中國原初義理。此書集中在儒傢,另兩書一論道傢,一論原型象徵。三書都不足以言史,但都有意從「聖顯」(hierophany)的角度,揭示從三代前直至諸子百傢興起後,中國哲學的麯摺發展。筆者的博士論文探討上古時期「天人鬼神交通」的議題,論文草成後,竊不自安。書原已通過齣版核可,齣版前幡然悔悟,緊急煞車,書稿此後即當地老天荒,與世無極,最近三書可視為遲到的補過之書。如果說儒傢的道統架構經過清代考據學、民國古史辨學派與馬剋思主義史學先後接棒的拆除,七寶樓臺已碎成破片,滿園荒蕪,不成麵目。本書可說是在劫後的廢墟上拾遺補缺,作一點招魂續魄的工作。「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這三書的著眼點與時賢所取的角度所以多有歧異,關懷不同故也。
感謝山東大學哲學係傅永軍教授、廣州中山大學陳立勝教授、張偉主任以及臺灣大學高研院、中文係以及臺灣的清華大學哲學所同仁的邀請,沒有他們的善意,本書不可能構思;也感謝上述單位師生給演講內容提供的建議,沒有和他們的學術互動,本書不可能問世。本書的部分章節已在期刊上發錶過,此次編輯成書,內容都已修訂增損,以期完整。感謝這些期刊編輯以及審查委員的切磋, 他們的指正幫作者減少瞭行文上的謬誤。清大齣版社的一份審查意見書建議本書將原先的導論擴大成一篇專門討論經學方法論的篇章,筆者接受此建議,雖然齣書的時間稍延遲瞭,但問題尖銳化確實是必要的,謝謝這位匿名審查者的建議。最後還要感謝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寫作經費上的補助以及寫作期間海峽兩岸各地參訪過的博物館、古董店與藏傢的收藏,學者能有機會在研究之餘, 瀏覽三代甚或先史時期的文物,神與物遊,解放想像力,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特有的機會,目醉神迷的物感也是支撐本書的重要力量。
庚子立鼕 作者識於竹塹清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