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瑜伽基本功:精熟初階及進階體位法98式、調控呼吸、放鬆法與冥想

全方位瑜伽基本功:精熟初階及進階體位法98式、調控呼吸、放鬆法與冥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桑德拉.安德森
圖書標籤:
  • 瑜伽
  • 體位法
  • 呼吸法
  • 冥想
  • 放鬆
  • 初階瑜伽
  • 進階瑜伽
  • 瑜伽基本功
  • 健康養生
  • 身心健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最全麵的瑜伽練習藍圖

從具療癒潛能的體位法,深入瑜伽哲學的自我覺醒內涵,
同時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帶你走上自我發現、療癒和轉化的豐收旅程,
提升健康及內在的富足感。

  【榮獲美國IPPY圖書獎、Foreword Magazine 年度傑齣書籍】

  ◎覺知身體,走進內在
  預防疾病和調整身體,是瑜伽練習中非常重要的麵嚮。我們不能放縱身體,也不能虐待它。在瑜伽觀點中,更重要的是對身體有覺知,從而觀察自我、管理需求。練習體位法、調息法和係統性放鬆法,能讓我們做好身體的準備,以進行更深層的內在練習。

  對於初級的瑜伽練習者來說,專注於體位法、調息法、放鬆法與冥想練習,並將其整閤成一到兩套15~90分鐘的日常練習係列,是非常好的做法,也是本書所專注的主題。然而,瑜伽不止於此,本書還針對其內涵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索,從哲學理論到如何將瑜伽落實在生活中,詳細討論這些基礎的練習元素,並展示如何一步步的提升健康以及內在的富足感。

  本書從「瑜伽的精神」開始說起。瑜伽哲學是來自於四韆年前的啟發,樂觀且實用。這本書將告訴你,自律將會深化生命的喜悅與奧祕。如果你對伸展和體位法感興趣,可在第三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找到相關內容。這些章節幾乎涵蓋瞭一個初學者希望瞭解的所有精要。第六章將協助你解決自己身體的問題,同時為自己量身製定一套適閤的個人練習。

  在不同的章節裡,也會談到呼吸練習、生命能量控製法、放鬆法和靜坐冥想。透過對它們的深入探討,展示一個更全麵的瑜伽藍圖,既涵蓋瞭它的療癒潛能,也為那些追求更深的自我覺醒的人們,提供廣闊的視角。

  呼吸覺知對於瑜伽練習來說是根本的,沒有它就談不上練習瑜伽。這部分內容分布在第四章和第七章中。放鬆法和靜坐冥想的完整練習,會在第八章和第九章中逐步介紹。最後,將瑜伽的體驗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是第十章的主題。對於許多人來說,正是這一步,纔讓瑜伽具有瞭生命力。如何將瑜伽從墊子上延續到日常生活中,是一種挑戰。

  【精彩內容】
  ◎初階體位法係列40式:靈活性、力量與平衡

  鱷魚式、站立山式、腹部擠壓、前彎扭轉、貓式、伸展嬰兒式、弓步式、眼鏡蛇式、船式、鐘擺運動、捲體運動、搖椅式、屈膝肩倒立、抱膝屈腿式、動態橋式、攤屍式……

  ◎進階體位法係列30式:深化與強化
  拜日式、三角式、雙角式前彎、樹式、椅式、單腿上抬與踩自行車式、蝗蟲式、抱膝屈腿式、鴿式、手杖式、單腿頭碰膝式、牛麵式、蝴蝶式、半魚王式、倒箭式……

  ◎在練習中精進28式
  拉伸髖部與骨盆,強健膕繩肌、腹部力量,活化下背部、肩臂和上身的補充體位法。
  三角側伸展、半英雄變化式、仰臥雙角拉伸、開髖式、蛙式、坐角式、深蹲變化式、上抬腿變化式、犁式到前彎、鷹式、海豚式、八肢式、貓扭轉式、反平闆式……

  ◎調控呼吸
  ‧訓練呼吸五步驟:1呼吸覺知,2以鼻子呼吸,3以橫膈膜呼吸,4強化橫膈膜,5達到優質呼吸
  ‧調息法:鼻腔沖洗法、完全式呼吸法、火呼吸/吊胃呼吸法、頭顱發光調息法、鼻孔交替呼吸法

  ◎係統性放鬆法
  肌肉係統放鬆法、繃緊與放鬆法、點對點呼吸法
深入探索人體潛能與內在寜靜:瑜伽哲學、療愈實踐與身心整閤的綜閤指南 一本超越體式練習,直抵生命本質的深度探索之書。 本書旨在為緻力於瑜伽修行、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哲學探索的讀者提供一個廣闊而深邃的知識框架。它並非專注於特定的體式數量或呼吸技巧的羅列,而是深入剖析瞭瑜伽的哲學根源、跨越不同流派的療愈機製,以及如何將古老的智慧應用於現代生活的復雜挑戰之中。全書結構嚴謹,內容涵蓋瑜伽哲學的核心典籍解讀、能量係統(脈輪與經絡)的深度解析、結閤現代科學的身體調理方法,以及心智訓練的實踐指南。 --- 第一部分:瑜伽的哲學基石與心智導航 本部分將讀者從對外部練習的關注,引導至對瑜伽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和哲學體係的理解。我們緻力於揭示瑜伽不隻是身體的伸展,更是心智的調伏。 一、源流與精髓:阿斯湯加與不同學派的深度對比 吠陀時代至奧義書的演變: 探討瑜伽在印度思想史中的位置,解析“業”(Karma)、“法”(Dharma)與“解脫”(Moksha)的核心概念,構建讀者的理論基礎。 《瑜伽經》的文本細讀與實踐導嚮: 不僅是羅列經文,而是結閤現代心理學對“心之波動”(Chitta Vritti Nirodhah)進行闡釋。重點分析八支分法(Ashtanga)中“持戒”(Yama)與“內製”(Niyama)如何轉化為日常道德規範與自我約束力,而非僵硬的教條。 不同流派的哲學側重: 詳細比較瞭哈他瑜伽的實修傾嚮、昆達裏尼瑜伽對能量的強調、以及阿耆尼瑜伽對整閤的追求,幫助讀者理解不同路徑的內在邏輯。 二、心智的煉金術:超越冥想錶象 意識的層次與功能: 基於印度哲學對心智(Antahkarana)的劃分——包括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來構建深度冥想的藍圖。 專注力的培養與抗乾擾策略: 探討如何係統性地提升專注力(Dharana)和內觀(Dhyana)。書中提供瞭一係列針對現代人分心問題的具體技術,例如“選擇性注意力的訓練”和“心流狀態的誘發機製”。 “無我”的理解與自我認知: 深入剖析“我執”(Ahamkara)的構建過程,並提供心理解構的工具,引導讀者在不否定個人經驗的前提下,實現更廣闊的自我接納。 --- 第二部分:能量、脈輪與療愈科學的整閤 本部分聚焦於瑜伽理論中的能量係統,並將其與現代生物學、神經科學及物理學進行交叉驗證,闡述瑜伽實踐如何真正地影響生理健康。 一、精微身體的解剖學:經絡、脈輪與氣流 脈輪係統的功能性映射: 並非僅描述七個主要脈輪的位置,而是探討它們如何對應於內分泌係統、神經叢以及關鍵的情緒主題。例如,如何通過特定練習激活“喉輪”(Vishuddha)來改善甲狀腺功能和溝通錶達。 能量通道(Nadis)與生命能量(Prana): 詳細介紹三條主要能量通道(中脈、左右脈)的運行機製。探討“氣”(Prana)在體內的分布與流動障礙如何引發疾病。 脈輪失衡的識彆與調和: 建立一套係統的自我評估工具,用於識彆能量堵塞的生理和心理跡象,並提供針對性的調和策略,而非僅僅依靠意念。 二、聲音、振動與療愈:梵音(Mantra)的物理效應 梵音的頻率科學: 分析不同梵音(如“嗡”、“阿”)在聲學上産生的特定振動頻率,以及這些頻率如何影響腦電波狀態(從Beta到Theta波的轉換)。 梵音在身體中的共振: 探討梵音如何通過聲波穿透組織,作用於淋巴係統和中樞神經係統,從而達到放鬆與淨化效果。書中收錄瞭不同意圖的梵音組閤,並解釋其背後的振動原理。 三、身心醫學的視角:瑜伽對自主神經係統的調節 迷走神經的激活: 結閤最新的神經科學研究,解釋瑜伽體式、呼吸法和冥想如何直接刺激和增強迷走神經的張力,從而有效對抗慢性壓力反應。 應激反應的逆轉機製: 闡述瑜伽如何幫助身體從“戰鬥或逃跑”(交感神經主導)模式平穩過渡到“休息與消化”(副交感神經主導)模式,對失眠、焦慮和消化係統紊亂的深層影響。 --- 第三部分:精細動作的原理與高級調適技術 本部分側重於體位法背後的生物力學原理,以及如何根據個體差異進行高級彆的調整與深化,強調安全、精準與融入感。 一、生物力學的視角看體式結構 關節的穩定與活動度分離: 深入解析如何區分“活動度”(Mobility)和“穩定性”(Stability)。例如,在後彎練習中,重點不在於過度伸展胸椎,而在於強化肩胛骨周圍的穩定肌群。 筋膜的連續性與體式傳導: 從筋膜(Fascia)的視角重新審視體式。解釋為何一個簡單的腿部伸展會影響到頸部的張力,以及如何通過“牽拉-鬆弛”循環來釋放深層筋膜的限製。 核心(Core)的重新定義: 超越腹直肌的訓練,探討“深層核心”——包括膈肌、骨盆底肌和腹橫肌——在維持脊柱健康和能量流轉中的綜閤作用。 二、高級調適與輔助工具的精妙運用 工具的哲學: 將瑜伽輔具(如磚、伸展帶、抱枕)視為延伸的肢體和反饋機製,而非“作弊”工具。強調工具的使用是為瞭更好地體會體式內在的對齊與意圖。 個性化序列的設計原則: 提供一套科學的序列構建方法論,指導讀者如何根據當天的身體狀態(如疲勞、經期、時差)和特定的療愈目標(如增強循環、深度放鬆)來動態調整練習。 動態對位與細微調整: 詳細講解如何使用微小的肌肉收縮(如收縮臀肌以保護下背部)來達到體式的精確對位,實現“動中求穩,靜中求動”的境界。 --- 第四部分:瑜伽在世俗生活中的整閤與永續實踐 本書的終極目標是將修行成果帶齣墊子,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選擇中。 一、飲食的瑜伽哲學:阿育吠陀與平衡的藝術 認識生命能量(Doshas): 係統介紹阿育吠陀的三種生命能量(風能Vata、火能Pitta、土能Kapha)及其與個體體質、情緒傾嚮的關聯。 順應時令與地點的飲食: 提供基於季節變化和個人能量狀態的飲食建議,強調“吃什麼”不如“如何吃”和“何時吃”來得重要。 消化之火(Agni)的維護: 探討消化能力是所有健康的基礎,並給齣通過飲食、香料和生活習慣來強化“阿格尼”的具體方法。 二、應對現代挑戰:壓力、科技與人際關係 數字排毒與心智空間: 探討信息過載對“氣流”的阻礙,並提供在不完全脫離科技的前提下,為心智劃定界限的實踐技術。 慈悲(Karuna)的實踐: 將“慈”與“悲”從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行動。如何在衝突中保持覺察,運用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將瑜伽中的寬容帶入復雜的人際互動。 永續的修行: 探討如何建立一個不受環境、時間或年齡限製的、真正屬於自己的修行體係,確保瑜伽的益處能夠伴隨終生,並持續深化。 本書麵嚮所有希望超越基礎體式,追求身心深度整閤、哲學洞察與生命質量提升的修行者。它是一部關於如何真正“活齣”瑜伽的指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桑德拉.安德森(Sandra Anderson)


  於1988年獲得喜馬拉雅瑜伽傳承的啟引,師從斯瓦米.韋達(Swami Veda)學習傳統瑜伽經典,擁有二十年的瑜伽學習與練習經驗。她教授瑜伽與冥想,是喜馬拉雅瑜伽傳承機構中教師培訓的導師。桑德拉擁有地理學學位,在教授瑜伽的同時,也是一位研究地下水質的地理學傢。她是《生命的氣息》(The Breath of Life: The prana Vayus)的共同作者,也是Yogainternational.com的長期供稿作傢,為網站提供瞭呼吸法與其他瑜伽練習的影片,以及關於朝聖之旅、祈禱唱誦等內容的文章。

羅爾夫.蘇爾剋(Rolf Sovik)博士

  喜馬拉雅瑜伽學院的主席和精神導師,也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傢,他曾在美國、印度和尼泊爾學習瑜伽,同時擁有哲學、音樂、東方學和臨床心理學的學位。他是喜馬拉雅瑜伽學院美國布法羅分院的前任聯閤主任,自1972年開始練習瑜伽,1987年獲得喜馬拉雅瑜伽傳承的啟引並成為一名祭司。他是《嚮內在移動》(Moving Inward)的作者,也是Yogainternational.com的長期供稿作傢,為網站提供瞭大量有關冥想、呼吸法、放鬆法及其他練習法的文章。

譯者簡介

悅心


  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後留美獲得碩士學位。
  練習瑜伽十五年,近八年來以瑜伽修習與授課為主要生活方式。
  在喜馬拉雅瑜伽傳承中接受啟引,緻力於為傳承服務,將喜馬拉雅瑜伽冥想的智慧傳播給更多的人。

圖書目錄

關於本書

Chapter 1 瑜伽的精神
第一手的直接經驗
瑜伽的八肢
層層嚮內的旅程
飛嚮靜默

Chapter 2 開始練習瑜伽
伸展
練習的指導原則

Chapter 3 初階體位法係列40式:靈活性、力量與平衡
1鱷魚式、2對稱伸展、3側邊伸展、4側邊扭轉、5站立山式、6聳肩與轉肩、7手臂畫圈、8手臂垂直擺動、9手臂水平擺動、10胸部擴展、11站姿暖身扭轉、12支撐軀幹鏇轉、13腿部擺動、14抬膝、15手臂上舉伸展、16山式・手臂交叉、17站立側彎、18站立前彎伸展、19腹部擠壓、20前彎扭轉、21貓式、22伸展嬰兒式、23貓式平衡、24貓式扭轉、25弓步式、26眼鏡蛇式、27船式、28鐘擺運動、29捲體運動、30嚮內扭轉、31躺臥腿部搖籃式、32毗濕奴式、33坐立前彎伸展.攪乳式、34簡易坐姿扭轉、35搖椅式、36屈膝肩倒立、37仰臥扭轉變化式、38抱膝屈腿式、39動態橋式、40攤屍式

Chapter 4 訓練呼吸
步驟1:呼吸覺知
步驟2:以鼻子呼吸
步驟3:以橫膈膜呼吸
步驟4:強化橫膈膜
步驟5:優質呼吸的五個特點

Chapter 5 進階體位法係列30式:深化與強化
拜日式
站立體位法:三角式、加強側伸展、雙角式前彎、樹式、椅式
休息與仰臥姿勢:嬰兒式、金剛跪姿、初階火係列‧單腿上抬與踩自行車式、仰臥扭轉
後彎:無支撐眼鏡蛇式、蝗蟲式、船式、抱膝屈腿式、鴿式
坐姿體位法與前彎:手杖式、單腿頭碰膝式、嬰兒式、牛麵式、蝴蝶式/束角式、髖部平
衡係列(坐立船式)、半魚王式/坐立脊柱扭轉
倒立與背部舒緩:搖椅式、倒箭式/雙腿倒立式、仰臥扭轉變化式、抱膝屈腿式、動態橋
式、攤屍式、坐姿呼吸覺知
繼續前行

Chapter 6 在練習中精進28式
製定個人化的體位練習係列
髖部與骨盆的重要性
拉伸髖部與骨盆的補充體位法:三角側伸展、弓步變化式、半英雄變化式、簡易坐前彎、
仰臥雙角拉伸、開髖式、蛙式、蝴蝶式/束角式及其變化式、坐角式、雙腿內側靠牆拉

膕繩肌緊繃
強化膕繩肌的補充體位法:單腿上抬拉伸、膕繩肌拉伸、站立前彎變化式、單腿頭碰膝

下背部疼痛
強健下背部的補充體位法:仰臥扭轉、蝗蟲變化式、深蹲變化式
腹肌與臀屈肌虛弱
強化腹部力量的補充體位法:高階火係列、上抬腿變化式、坐立船變化式、犁式到前彎
肩膀、手臂和上身
強健肩臂和上身的補充體位法:推牆式、手臂水平伸展、鷹式、海豚式、八肢式/八點著
地式、貓扭轉式、反平闆式

Chapter 7 調息法
鼻腔沖洗法
完全式呼吸法
火呼吸/吊胃呼吸法
頭顱發光調息法
鼻孔交替呼吸法

Chapter 8 放鬆法
練習的步驟
練習放鬆法的體位
步驟1:靜定
步驟2:放鬆呼吸
步驟3:係統性放鬆法

Chapter 9 冥想
冥想的心靈境界
如何冥想
冥想坐姿
專注
正念

Chapter 10 在生活中實踐瑜伽
四種基本生理需求
自我管理的十大原則
總結
日常練習安排範例

‧體位法索引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401764
  • 叢書係列:樂活係列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1 x 28 x 1.5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導讀

關於本書


  對於初級的瑜伽練習者來說,專注於體位法、調息法、放鬆法與冥想練習,並將其整閤成一到兩套15 ∼ 90 分鐘的日常練習係列,是非常好的做法,也是本書所專注的主題。然而,瑜伽不僅止於此,我們還需要對其內涵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索,從哲學理論到如何將瑜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沿著這條思路,本書會詳細討論這些基礎的練習元素,並嚮你展示如何一步步地提升健康以及內在的富足感。

  我們將從「瑜伽的精神」開始說起,相信你會對瑜伽練習背後蘊含的訊息感興趣瑜伽哲學是來自於四韆年前的啟發,樂觀且實用。這本書會告訴你,自律將會深化生命的喜悅與奧祕。如果你對伸展和體位法感興趣,可在第三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找到相關內容。這些章節幾乎涵蓋瞭一個初學者希望瞭解的所有精要。第六章將協助你解決自己身體的問題,同時為自己量身製定一套適閤的個人練習。

  在不同的章節裡,也會談到呼吸練習、調息法、放鬆法和靜坐冥想。透過對它們的深入探討,我們希望為你展示一個更全麵的瑜伽藍圖,既涵蓋瞭它的療癒潛能,也為那些追求更深的自我覺醒的人們提供廣闊的視角。

  呼吸覺知對於瑜伽練習來說是根本的,甚至可以說沒有它就談不上練習瑜伽。這部分內容分布在第四章和第七章中。如果你長期受鼻塞問題所睏擾,也許想立即瞭解第七章中介紹的鼻腔清潔法。放鬆法和靜坐冥想的完整練習,會在第八章和第九章中逐步介紹。最後,將瑜伽的體驗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是第十章的主題。對於許多人來說,正是這一步,纔讓瑜伽具有瞭生命力。如何將瑜伽從墊子上延續到日常生活中,是一種挑戰。

  身為作者,這本書裡所涉及的任何練習技巧,並非全都齣自我們自己。它們屬於一個古老傳承的師生,我們隻是嘗試將它們忠實地傳遞齣去。儘管如此,在瑜伽中,個人的練習體驗永遠是最根本的指引—我們透過練習瑜伽來學習瑜伽。自我發現、自我療癒和自我轉化,是一條喜悅與豐收的旅程,我們希望對你來說亦是如此。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