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和香手帖(暢銷版):簡單手製 × 療癒品香

初學和香手帖(暢銷版):簡單手製 × 療癒品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松下惠子
图书标签:
  • 手工香品
  • 香薰
  • 精油
  • DIY
  • 生活美学
  • 疗愈
  • 放松
  • 初学者
  • 手作
  • 香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品香.製香.認識香
享受淡雅閒逸的日式香氛
 
  源自中國的品香,隨著佛教一同進入了日本。由來已久的和香,有別於偏向華美甜蜜的西洋香氛,以沉穩的木香為主,加上清新的草木調香料、藥草類,形成深幽雅致的氣味。其實,透過簡單的手作,也能在自家製作出屬於個人的和香。
本書以豐富而全面的和香知識,加上容易的製作的手工香,為您揭開看似神祕的「香」之世界。
 
本書特色
 
  ◎詳細解說香的基礎知識,從香的種類、品香方式、手工香的作法、使用的香料圖鑑、簡易調香配方,到香的運用,以及歷史由來等。全面解晰,如同香道入門小百科。
 
  ◎除了燃香,其實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可以運用香的方式,例如:攜帶的香包、薰香的紙箋、室內香氛等,透過一些小物,處處皆可享受香的樂趣。
 
  ◎若想試著調香,那就不可錯過圖文清晰的香料圖鑑。即使選用同一種香料,直接使用草木原料的和香,與萃取精油的香氛,仍有很大的不同。每個人對於香氣,更是各有所好。選取喜歡的香料,一匙一匙調配出獨屬於自己的香吧!
好的,为您提供一本不包含《初學和香手帖(暢銷版):簡單手製 × 療癒品香》内容的图书简介。 --- 图书名称: 《古籍重光:宋代士人生活美學與文化傳承》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宋代士人阶层所构建的独特生活美学体系,并考察这一体系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深远影响与持续的传承脉络。宋代,一个在政治上相对积弱,却在文化、艺术、哲学和日常生活品味上达到空前高度的时代。本书摒弃了传统上对宋代“积弱”的单一叙事,聚焦于士人——这一在宋代社会结构中扮演核心知识分子角色的群体——如何通过对“雅”的极致追求,重塑了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与物质文化景观。 第一部分:士人的精神基石——理学、禅思与文人自觉 本部分首先梳理了宋代理学(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雏形)的兴起对士人世界观的重塑。理学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并非全然禁锢,而是在士人心中建立了一套内省、自律的道德准则,这种内在的约束力成为他们追求外在和谐与秩序的哲学前提。同时,禅宗思想,特别是“顿悟”和对“当下”的体悟,深刻影响了士人对器物、自然以及人际交往的理解。他们不再将艺术视为单纯的技巧展示,而是物我合一、直指本心的媒介。 我们详细分析了“文人自觉”的形成。与唐代尚武或求仕的传统不同,宋代士人开始清晰地界定自身文化精英的身份,强调学问的内在价值而非仅仅是政治功用。他们对“道”的探索,从经世致用转向了修身养性,为后世文人树立了典范。这种自觉性催生了对自我情感世界的细腻捕捉与表达,也促使他们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审美加工。 第二部分:居室的哲学——器物叙事与空间仪式 宋代士人的生活美学最直观的体现,便是他们对居室环境的精心布置。本章以“居室即心室”为核心论点,探讨了书斋、客厅乃至卧室如何成为士人精神世界的物理投射。 茶道与焚香的转型: 传统的饮茶习俗在宋代被提升为“斗茶”的雅集文化,这不仅仅是口感的较量,更是对器物、技法和审美趣味的展示。我们通过对蔡襄、苏轼等人的记载,还原了宋代点茶的复杂仪式和由此产生的社交意义。焚香方面,宋人不再将香事视为纯粹的宗教活动,而是发展出复杂的“香品鉴赏”体系,包括“香篆”、“合香”等技艺,香气成为营造特定心境、区分品味的无声语言。本书将特别辨析宋代“香谱”的文献价值,解析其中蕴含的嗅觉美学密码。 瓷器的“君子化”: 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的烧制,标志着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高峰。我们深入剖析了宋瓷的审美特征:内敛的釉色、素净的造型、温润的内涵,正是士人所推崇的“温润如玉”的君子品格的物化体现。书中配有大量高清拓本与实物对比图,分析不同窑口在釉水、支烧痕迹等细节上所体现的烧造理念与审美取向的差异。 家具的极简与实用: 宋代家具设计彻底摆脱了五代和唐代的厚重感,转向了简洁、轻盈、结构合理化的方向。圈椅、官帽椅、条案的线条变得更加流畅,结构连接处强调榫卯的精妙而非外露的装饰。这种“减法美学”不仅是技艺的进步,更是士人对“不着痕迹”的自然状态的向往。 第三部分:艺术的日常化——书画、园林与诗意的栖居 宋代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于其“日常化”和“生活化”。艺术不再是少数贵族的专属,而是渗透到士人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 文人画的兴起与“胸中丘壑”: 本部分重点阐述了以米芾、李唐、马远、夏圭为代表的院体画与民间画派的发展。特别是“文人画”的理论确立,强调画作的核心价值在于抒发画家的学养、性情与胸襟,而非单纯的形似。书画的笔墨语言,成为士人表达个人情感和哲思的最高载体。 私家园林的哲学空间: 私家园林,尤其是江南文人的园林,是士人“避世而隐”的理想场所。本书通过对苏州拙政园、狮子林等经典园林的文献考证和空间解读,展示了园林如何通过叠石、理水、花木配置,模拟出“天人合一”的意境。园林中的每一条曲径、每一处轩榭,都暗含着取法自然的哲学指引。 结语:古今之变与今日之鉴 最后一部分,本书总结了宋代生活美学的核心——即在有限的现实条件下,通过对物质的精挑细选和对精神的持续内省,建构出一个高度自洽、充满诗意的精神家园。这种对“精致的日常”的追求,对当今社会消费主义盛行、精神日趋浮躁的背景下,提供了宝贵的文化参照与生活智慧。本书不仅是对历史的梳理,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在现代生活中重塑个人审美秩序的指南。 目标读者: 历史爱好者、艺术史研究者、对宋代文化与生活方式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以及寻求提升家居环境审美与生活情趣的现代人群。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松下惠子 Matsushita Keiko
 
  香司(調香師)、芳香療法講師、漢方設計師。
 
  學習芳香療法之後,對於使用天然香料、不刺激人體的傳統日式香氛深感興趣,因而進入傳統調香師的「香司」世界。開辦製作原創香的教室並舉辦活動。以出生成長的京都為中心,積極傳遞和香的魅力,進行許多適合在生活中接觸、使用香的活動。
 
  rinka-kaoru.jimdo.com

图书目录

前言……2
 
Lesson 1
香的基礎知識……7
 
關於香……8
◆ 香的種類1
點火燃燒型……10
◆ 香的種類2
加熱飄香型……12
◆ 香的種類3
常溫飄香型……14
 
簡易的品香方法
◆ 點燃……16
◆ 靜置……18
◆ 隨身攜帶……20
 
香是什麼? 線香的構造……22
香的功效……24
香十德……26
 
Lesson 2
製作專屬自己的香吧……27
 
試著親手製香吧……28
試著找出專屬於自己的香氣……30
製香基礎小學堂……32
 
香料圖鑑
◆ 沉香……34
◆ 白檀、桂皮……35
◆ 丁香、大茴香……36
◆ 山柰、龍腦……37
◆ 甘松、藿香……38
◆ 安息香、乳香……39
◆ 貝香、麝香……40
◆ 零陵香、排草香、木香……41
 
香料的調香……42
◆ 香包……44
◆ 香箋、文香……47
◆ 室內香……48
 
手工香的調香……50
◆ 香錐……52
◆ 印香.線香……54
◆ 練香……57
 
「現在」的你適合什麼香?……60
根據氣氛.場所分類的 香方
◆ 可以提升士氣的香……62
◆ 安定心靈的香、療癒精神的香……63
◆ 回復心情的香、轉換心情的香……64
◆ 帶來幸福感的香、提高集中力的香……65
◆ 衣櫥.櫥櫃、客廳……66
◆ 玄關、廁所.化妝間……67
◆ 書房、臥室……68
 
Lesson 3
品味香的樂趣……69
 
◆ 香座.香台……72
◆ 可以在店舖買到的各種香……74
● 點燃型的香
使用小巧思……76
◆ 香包……80
● 常溫飄香型的香
使用小巧思……82
◆ 香爐……84
◆ 練香.香木……85
 
關於空薰和聞香……86
● 空薰的品香法……88
● 聞香的品香法……90
◆ 文香……94
◆ 其他香小物……95
◆ 享受和香樂趣的店舖……96
 
一起來認識和香的歷史吧……98
◆ 認識和香的歷史1  香的歷史……100
◆ 認識和香的歷史2  關於香道……104
◆ 認識和香的歷史3  源氏香……108
◆ 認識和香的歷史4  想要知道的 線香二三事……110
 
參考文獻
《完全了解香和線香的教科書 香料專家解答香的問題70》
愛知縣香批發商工會(三惠社)
《日本的香》監修.香老舖松榮堂(平凡社)
《線香的現代研究──生活的根源線香的香氣》鳥毛逸平(Fragrance Journal社)
《香三才 香和日本人的故事》畑正高(東京書籍)
《精油療法的教科書》和田文緒(新星出版社)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3026105
  • 叢書系列:香氛漫
  • 規格:平裝 / 112頁 / 15 x 21 x 0.9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香,真的可以自己製作嗎?
  說不定拿著這本書的人,還是會有這樣的疑問。
  所謂的香,有以火點燃的種類、或是需要加熱的練香等,
  以及常溫即可散發香氣的香包等,雖然有著各式各樣的種類,
  但無論哪一種都可以作出自己喜歡的香氣。
 
  香的香氣可以讓人的心靈變得平和,具有不可思議的療癒力量不是嗎?
  相較於西方精油偏向華麗甘甜的香氣,
  香則是能夠呈現出「穩定中帶著高雅的香氣」。
  配方香氣的微妙平衡,會隨著時間產生變化,也正是香的深奧之處。
  無論是想像著自己喜愛的香氣意象,或是構思香料的搭配,
  甚至是在香氣圍繞下著手製香的過程,全都是很棒的療癒時光不是嗎?
 
  本書介紹了「認識香」的樂趣、「製作香」的樂趣,
  以及「使用香」的樂趣分別為何。
  製香的單元頁面,為了讓初次嘗試的人容易理解,
  因此依照順序仔細地解說作法步驟。
  同時也提供了根據氣氛、場所適合使用的香方,
  請務必試著製作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香。
  此外,若曾經有過製香經驗,在店裡選香時,必定更能體會香文化的樂趣。
  最近,在名片上薰上淡淡清香、
  或是在和服裡放入香包之類,
  在各種場合體驗香的樂趣的人逐漸增加。
  請務必找出適合自己、能夠讓心情愉悅的香氣,
  享受專屬自己的「香生活」。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在話,現在市面上的手作書百家爭鳴,很多內容都偏向美化生活,而忽略了實用性,或者說,他們只教你「做出來的樣子」,卻沒教你「如何持久地享受」。這本《初學和香手帖》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它把「療癒」這個概念貫徹得非常徹底。它不只是教你把幾種香粉混在一起而已,它會引導你去思考「為什麼要用這個味道?」、「這個味道適合我現在的心境嗎?」。書中對於不同香材的情緒連結描述得非常到位,例如檀香的沉穩、龍涎香的溫潤,都讓我覺得自己不再是單純地在操作材料,而是在與自然對話。我最喜歡的章節是關於「空間的香氣佈局」,作者提出了如何根據早、中、晚不同時段來調整室內氣味主題的建議,這比我之前隨意點香來得有層次感多了。而且,它推薦的許多基礎材料在台灣的香料行或網購平台都蠻容易取得的,不會為了做一道香丸就要跨海代購一堆稀有藥材,這對我們這些小資族來說非常友善。整體排版上,行文流暢,不會讓人感到文字擁擠,閱讀起來是一種享受,感覺作者的耐心和對香氣的熱愛都融入在每一句話裡了。

评分

我通常對這類強調「療癒」的書籍抱持著保留態度,總覺得內容會比較空泛。但這本《初學和香手帖》的實作部分,真的讓我驚艷。它不只停留在理論,而是提供了非常具體的「配方比例」和「操作細節」。舉例來說,製作香泥的時候,水分的拿捏是關鍵,書裡就詳細說明了不同香材對濕度的反應差異,這才是真正實戰會遇到的問題。我照著書上的步驟試做了第一個「安神助眠」的香包,裡頭配方很樸實,但乾燥後的香氣卻出乎意料地溫柔且持久。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沒有把製作過程複雜化成一個只有專業人士才能理解的學問。它用很生活化的語言,把那些看似玄奧的比例轉換成容易記住的小撇步,比如說「XX粉末的量要像細沙一樣細緻」這類的描述。這讓我在操作時更有信心,也減少了失敗率。這種務實的教學態度,讓我對自己的手作能力提升了不少,不再是純粹的「跟著做」,而是開始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

评分

這本《初學和香手帖(暢銷版):簡單手製 × 療癒品香》的封面設計就讓人眼睛一亮,那種淡雅的米白色搭配著燙金的字體,給人一種很溫暖、很日式的感覺,光是放在書架上就覺得心情都好了起來。我最近開始對香氣有比較深的興趣,不只是想買現成的線香或擴香儀,更想了解背後的手作精神。市面上很多香道書籍都給人一種距離感,動輒要準備一堆古老的器具或昂貴的原料,讓人望而卻步。但這本的書名就很直接地告訴你,「簡單手製」,這對我們這種想輕鬆入門的初學者來說,簡直是救星。我特別欣賞作者在介紹基礎知識時的細膩度,像是如何分辨不同類型的香料、保存方式等等,這些都是網路上零散資訊很難系統性找到的。而且書裡的圖片非常清晰,不管是工具的擺放還是揉製香丸的步驟,都拍得很有質感,讓人看了就想馬上動手試試看。它沒有過度強調複雜的儀式感,而是專注在如何將香氣融入日常生活,這點我很認同,畢竟生活才是最好的道場嘛。光是翻閱目錄,我就已經挑出了好幾個週末想嘗試的配方了,那種期待自己親手製作出能帶來平靜的物品的感覺,真的很棒。

评分

坦白說,當我收到這本《初學和香手帖(暢銷版)》時,本來還擔心它會是另一本徒具美觀、內容空泛的出版品。但讀完前幾章後,我發現這本書在內容深度與實用性之間取得了極佳的平衡。特別是對於「保存與熟成」這塊的篇幅,我給予高度肯定。很多初學者都會忽略,剛做好的香品風味往往不穩定,需要一段時間的靜置才能展現最佳狀態。書中明確指出了不同類型香品建議的熟成時間,以及在不同濕度下可能出現的變化,這對想長期持續玩香氣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經驗傳承。此外,作者在用詞上非常細膩,沒有使用太多難懂的日文漢語詞彙,而是用非常貼近台灣讀者生活習慣的白話文來解釋複雜的化學作用或植物特性。這讓整個閱讀過程毫無壓力,就像是跟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聊天,輕鬆地把知識學進去。總之,對於任何想在忙碌生活中,透過雙手創造一點寧靜與美好氣味的人,這本書絕對是近幾年來最值得入手的入門磚,實用性、美感與療癒感兼具,無可挑剔。

评分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香道美學」的詮釋,完全顛覆了我對傳統香道的刻板印象。過去總覺得品香需要一套很正式的茶席或香席儀式,顯得拘謹。但這本手帖強調的是「隨性」與「個人化」,它鼓勵讀者用最舒服的方式去接近香氣。例如,書中介紹了幾種利用天然容器來保存或展示自製香品的創意,那些提案都非常具備現代感和設計感,完全可以融入現有的居家佈置中,變成一種低調的品味展現。我個人非常喜歡其中關於「持香」的章節,介紹了如何利用棉布或小錦囊隨身攜帶自己調製的氣味,讓香氣變成一種私密的、移動的療癒。這不是在推銷昂貴的商品,而是教你如何利用手邊的材料,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氣味名片」。它的文字敘述中帶著一種淡然的哲思,讓你覺得製作香品不只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對自我狀態的覺察與調整,這層次感是很多單純的食譜或工藝書所缺乏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