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之島:在60種森林香氣裡,聞見颱灣的力量

療癒之島:在60種森林香氣裡,聞見颱灣的力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智凱
圖書標籤:
  • 森林療癒
  • 颱灣
  • 香氣
  • 自然
  • 療癒
  • 芳香療法
  • 慢活
  • 生態
  • 旅行
  • 身心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入選2022 Books from Taiwan 亞洲專刊

颱灣杉‧巒大杉‧二葉鬆‧牛樟‧苦楝‧楓香‧扁柏‧月桃……
串起在地植物與人文故事的療癒書寫


植物學博士【楊智凱】X重量級芳療名傢【溫佑君】X山海雙主修【種籽設計】

嗅聞香氣,尋迴與颱灣這座島嶼的連結
走進山林,感受土地的餽贈與自然的謳歌


每一種颱灣原生植物,背後都寫著一首故事,蘊藏著一段歷史
從森林的氣味齣發,尋迴與颱灣這座島嶼的連結,
在故事中重返自然,從香氣中獲得療癒。

對於這片承載你我共同生命經驗的土地,我們瞭解多少?
對於這片土地上各擁形姿、各有故事的植物,我們又瞭解多少呢?
本書期待以森林香氣領航,帶領讀者開啟一場閱讀颱灣之旅,
認識各種植物的性格和氣味,重新連結生活經驗與歷史記憶,用另一種角度認識這座島。
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和活動範圍,正好涵蓋瞭這座島的四麵八方,
因此這趟旅程將以12個原民神話故事開場,講述與每個族群領域相關的五種植物香氣、功能學理及人文故事,
並佐以筆觸細膩的手繪插畫,呈現一場感官與心靈的豐富饗宴,期待這60場饗宴讓所有需要力量的人獲得灌注,讓所有需要療癒的心得以安放。
尋跡秘境:探訪古老林地的生命智慧 作者:林語風 齣版社:山川文集 齣版日期:2024年鞦 頁數:480頁 --- 內容概要: 《尋跡秘境:探訪古老林地的生命智慧》是一部深度探索世界各地原始森林生態係統、探究人與自然之間深刻聯係的博物誌與田野考察記錄。本書超越瞭傳統的自然科普範疇,它結閤瞭生態學的前沿研究、人類學對原住民知識體係的整理,以及作者多年來在人跡罕至的林地中躬身實踐的感悟。全書以“追蹤與發現”為主綫,引導讀者穿越北美洲的溫帶雨林、南美洲的雲霧山脈、東南亞的喀斯特石林,以及北歐的苔原針葉林,去理解這些古老生命體如何維係著地球的平衡,以及它們如何默默塑造瞭人類文明的底色。 本書的核心論點在於,現代文明的“進步”往往建立在對自然節奏的割裂之上,而真正的“智慧”與“療愈”並非來自技術迭代,而是源於對古老生命力的重新連接與理解。作者林語風並非一位純粹的旁觀者,他深入到這些秘境之中,學習當地社群如何利用當地資源而不破壞環境,記錄下那些正在消逝的、關於樹木、土壤和水文循環的復雜知識。 全書結構分為“根係之語”、“光閤的哲學”、“溪流的記憶”和“重塑的路徑”四個部分,層層遞進地構建瞭一個完整的生態智慧圖景。 --- 第一部分:根係之語——土壤深處的交響 這部分聚焦於森林的地下世界,揭示瞭土壤並非惰性的承載物,而是極其活躍、充滿交流的生命網絡。 1. 菌絲的隱秘高速公路: 作者詳細描述瞭真菌菌絲體(Mycelial Networks)在森林生態係統中的核心作用。通過對北美太平洋西北部老齡紅杉林的研究,揭示瞭真菌如何充當“樹木銀行”,實現營養物質在不同年齡樹木間的公平分配,甚至在樹木遭受病蟲害時,通過化學信號進行預警和協作。書中收錄瞭作者與真菌學傢閤作,利用微探針技術記錄下的菌絲體在24小時內的物質傳輸速率,數據揭示瞭其效率遠超人類的任何物流係統。 2. 腐殖質的記憶載體: 探討瞭腐殖質的形成過程,將其視為森林曆史的“檔案庫”。每一層腐殖質都記錄著過去的氣候變化、火災事件甚至物種的興衰。作者走訪瞭歐洲古老的山毛櫸林,觀察到腐殖質的厚度和結構如何直接影響瞭特定稀有兩棲動物的生存,強調瞭看似腐爛的物質纔是生命持續性的根本。 3.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社會結構: 運用微生物學的視角,解析瞭根際(Rhizosphere)中數以億計的微生物如何形成復雜的共生關係,它們不僅幫助植物吸收養分,更在一定程度上調控著植物的次生代謝産物——即植物的防禦和抗逆性來源。這部分對現代農業依賴單一化肥的弊端進行瞭深刻反思。 --- 第二部分:光閤的哲學——樹冠之上的生命邏輯 這一部分將視角提升至林冠層,探討樹木如何應對光照、風力與競爭,並形成瞭獨特的生命哲學。 1. 樹冠的動態平衡與競爭策略: 深入分析瞭不同樹種(如快速生長的樺樹與慢速成熟的橡樹)在爭奪光能時的“時間博弈”。書中對比瞭熱帶雨林中“高空絞殺”的殘酷競爭與溫帶森林中“閤作避光”的微妙平衡,指齣森林的結構本身就是一種復雜的社會契約。 2. 樹木的化學交流與“樹語”: 詳盡記錄瞭樹木通過揮發性有機化閤物(VOCs)進行信號傳遞的現象。例如,當某一棵樹受到甲蟲侵襲時,它會釋放特定的萜烯類化閤物,通知鄰近的同伴提前閤成防禦性單寜。作者追蹤瞭這些信號在不同風速和濕度下的傳播衰減規律,描述瞭這是一種遠超人類語言的、基於化學的即時通訊網絡。 3. 樹木的“衰老美學”: 探討瞭古樹的生理學特徵。它們雖然年輪纍積,但其內部的木質部結構會發生適應性改變,使其在抗倒伏性和抗病蟲害方麵展現齣驚人的韌性。書中特彆描繪瞭被閃電擊中、被真菌掏空但仍能頑強存活的“空心老樹”,視其為生命韌性的終極象徵。 --- 第三部分:溪流的記憶——水文循環中的生命故事 本章將焦點從陸地轉嚮水域,探討森林如何管理、淨化和存儲水資源,以及水流如何塑造瞭陸地生命。 1. 森林對“雲的截取”能力: 在墨西哥瓦哈卡的雲霧林地帶,作者記錄瞭當地社區如何利用特殊的“霧網”技術,從空氣中捕獲水分,這揭示瞭森林冠層在維持區域降雨量中的關鍵作用。水汽凝結、緩慢滴落的過程,是對現代水庫截流模式的有力反駁。 2. 河岸帶的“生物緩衝墊”: 詳細闡述瞭河岸植被(Riparian Zones)對水質淨化的物理和生物機製。分析瞭柳樹和水草如何有效地吸附農業徑流中的氮磷,並固定河岸土壤,防止侵蝕。書中配有河流剖麵圖,直觀展示瞭植被根係如何構建瞭一個多孔隙、高吸收效率的自然過濾係統。 3. 溪流中的時間標記: 觀察瞭水生昆蟲(如石蛾幼蟲)的生命周期如何成為判斷水質健康度的最佳生物指標。這些對水溫和溶解氧極其敏感的生物,它們的缺失或繁榮,是林地健康狀況最直接的“晴雨錶”。作者記錄瞭在一個被清理過的河段,石蛾種類在五年內的銳減,其背後是上遊林地保護力度的減弱。 --- 第四部分:重塑的路徑——人類在林地中的位置 最後一部分從生態觀察轉嚮人類學與倫理學反思,探討我們應該如何重新定位自己與森林的關係。 1. “采摘者”與“守護者”的知識光譜: 作者對比瞭兩種截然不同的資源利用哲學。一種是基於可持續采伐的傳統林業知識,強調“取用一棵,種植三棵”的世代責任;另一種則是現代工業化的、以産值為導嚮的“攫取”模式。書中通過訪談北歐薩米人,探討瞭他們如何將放牧、采集與森林健康融為一體,展現瞭知識的復雜性。 2. 沉默的療愈力: 這一章引用瞭神經科學的一些初步研究,結閤作者親身的林間冥想體驗,探討瞭長時間暴露於森林環境對人類壓力荷爾濛(皮質醇)的顯著降低效果。重點不在於哪種“香氣”能治愈什麼,而在於“沉浸於生態係統完整性”所帶來的心理解構作用。森林提供瞭一種與現代社會完全不同的時間感和空間感,迫使大腦切換到一種更具適應性的、低焦慮的模式。 3. 從“管理”到“共存”的範式轉移: 本書的最終呼籲是,我們必須放棄將森林視為可無限榨取的“木材倉庫”或需要被“精確控製”的自然資源庫的思維定式。真正的韌性來自於接受森林的不可預測性和復雜性。作者強調瞭保護古老基因庫(即老齡林)的重要性,因為它們攜帶著應對未來環境劇變的獨特信息和適應能力。 --- 讀者對象: 本書適閤所有對自然生態、環境倫理、深度旅行以及傳統知識體係感興趣的讀者。它不僅為生態學者提供瞭田野考察的深度細節,也為城市中的迷失者提供瞭一張通往生命根源的地圖。 --- 推薦語(非簡介內容,但可作為內容參考): “林語風帶我們進入的不是一個地理上的地點,而是一個時間維度上的存在。他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所呼吸的每一口空氣,所行走的每一步土地,都深植於這些古老生命體的沉默協作之中。讀完此書,你將不再隻是‘看’森林,而是開始‘聽’它。” —— 王思遠,《地球脈動》紀錄片顧問。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楊智凱
  喜歡從生活中找尋跟植物有關聯的任何事物,從說文解字到聖經,從卡通到熱門電影,從古代到時尚,從頭到腳,由裡至外,透過植物領悟人生與自然運行的道理。特別喜愛聆聽長輩們如何看待植物,並嘗試以科學角度來梳理其脈絡。近年多緻力於植物創意解說及教學,盼能讓更多人走進繽紛的植物世界。對我來說植物就像大自然的魔術師,在太陽底下永遠都有新鮮有趣的事情發生!
  目前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係擔任助理教授,主持森林生態與民族植物研究室,除瞭在專業領域上持續耕耘外,也對原住民韆百年來與環境互動而生的山林智慧深感興趣,期待未來能將植物學與部落文化兼收並蓄,開啟南島民族植物誌的新篇章。

溫佑君
  對於溫佑君來說,芳香療法不隻是美感教育,更是人格教育極為重要的一環。身為亞洲重量級芳療專傢,從她身上能發現的寶藏,卻不僅止於芳香療法。
  自英國肯特大學哲學研究所,以及英國倫敦芳香療法學校畢業,1998年創立肯園,深耕大中華地區芳療文化,至今已超過20年。她不隻將傳統中醫、阿育吠陀……等多種自然療法體係結閤最現代的芳香療法,更將深刻的中西哲學思考與價值思辨導入芳療教育中,帶領學生從嗅覺齣發,透過香氣自我覺察。獨樹一幟的觀點與脈絡,每一次的課程都在兩岸三地獲得極大的迴響。
  勇於想像更積極開創的她,在颱灣拓展齣一條獨樹一格的香氣之路,無論是中式書法、繪畫、建築、音樂、肢體,都是和香氣共振的重要元素。她期許香氣能成為一種文化與美善的生活風格,將人文芳療推廣至全世界。她著有多本芳香療法專書,皆榮登同類型書籍暢銷排行榜,長年不墜。

繪者簡介

種籽設計
時間與空間的研究者
文化與美學的釀造傢

喜歡 寫字、畫畫、手作 的力量
長期關注 自然、生態環境、飲食

因為好奇心與想像力
所以 以插畫博物,萃取知識
因為山海雙主修
所以 以自然為師,提煉傳統
積極提齣嶄新的詮釋與作法
因為熱愛迴傢的內容產業
所以 以萃取的經驗與知識齣版成書
與世界攜手傳播美善

我們是種籽

圖書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楊智凱
作者序 溫佑君
繪者序 種籽設計

第一章 達悟族的森林
01颱灣羅漢鬆──好風水的氣味
02穗花棋盤腳──夏夜煙火的氣味
03瓊崖海棠──乘風破浪的氣味
04蘭嶼肉豆蔻──緩慢的氣味
05金新木薑子──有趣起來的氣味

第二章 卑南族的森林
06颱灣海桐──野蠻遊戲的氣味
07黃荊──清秀佳人的氣味
08大頭茶──法喜充滿的氣味
09牛樟──化腐朽為神奇的氣味
10月橘──烏托邦的氣味

第三章 阿美族的森林
11文珠蘭──結界的氣味
12山素英──熱忱的氣味
13臭椿──神行太保的氣味
14苦楝──倍萬自愛的氣味
15林投──隨遇而安的氣味

第四章 噶瑪蘭族的森林
16大葉山欖──異端的氣味
17大甲藺──萬事不關心的氣味
18大錦蘭──等待風起的氣味
19鼠麴草──迴到未來的氣味
20颱灣黃杉──穿越的氣味

第五章 泰雅族的森林
21樟樹──再生的氣味
22玉山圓柏──光劍的氣味
23巒大杉──龍貓的氣味
24颱灣檫樹──嬉皮的氣味
25山鬍椒──反璞歸真的氣味

第六章 賽夏族的森林
26山棕──伊甸園的氣味
27烏皮九芎──歲月靜好的氣味
28香楠──吃苦耐勞的氣味
29仙草──硬頸的氣味
30相思樹──薪傳的氣味

第七章 太魯閣族的森林
31冇骨消──不妥協的氣味
32颱灣粗榧──活力的氣味
33颱灣冷杉──覺知的氣味
34食茱萸──頭燈的氣味
35颱灣烏心石──地平線的氣味

第八章 賽德剋族的森林
36颱灣土肉桂──戰士的氣味
37香桂──同溫層的氣味
38日本女貞──進擊的氣味
39桂竹──化繁為簡的氣味
40颱灣肖楠──臣服的氣味

第九章 布農族的森林
41颱灣二葉鬆──哪吒的氣味
42颱灣雲杉──元神的氣味
43颱灣金線連──空山靈雨的氣味
44野薑花──存在主義的氣味
45山黃梔──悲憫的氣味

第十章 鄒族的森林
46颱灣香蘭──君子的氣味
47颱灣瑞香──與世無爭的氣味
48高山白珠樹──通達的氣味
49楓香──浮雲的氣味
50檜木──天長地久的氣味

第十一章 魯凱族的森林
51颱灣百閤──自由的氣味
52愛玉──精靈的氣味
53破布子──自得其樂的氣味
54高山八角──應變的氣味
55颱灣杉──太極的氣味

第十二章 排灣族的森林
56月桃──少男情懷的氣味
57厚皮香──結緣的氣味
58颱灣油杉──起傢厝的氣味
59過山香──跨界的氣味
60海州常山──當頭棒喝的氣味

文獻索引
學名速查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180529
  • 叢書係列:商周其他係列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3 x 17 x 1.9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齣版地:颱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圖書試讀

王升陽    中興大學森林學係終身特聘教授
麯芳華    颱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係教授兼係主任
餘傢斌 颱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係副教授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柯金源    紀錄片工作者
洪信介    植物獵人
胖胖樹(王瑞閔)植物科普作傢
袁孝維 颱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係教授/颱灣森林保健學會理事長
陳玉峯    生態學教授
董景生    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研究員兼組長
──療癒推薦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