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生態缸世界:設計、培養、療癒 陸生缸/沼澤缸/兩棲生態缸/水陸缸

走入生態缸世界:設計、培養、療癒 陸生缸/沼澤缸/兩棲生態缸/水陸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佐佐木浩之
图书标签:
  • 生态缸
  • 陆生缸
  • 沼泽缸
  • 两栖生态缸
  • 水陆缸
  • 生态设计
  • 景观设计
  • 宠物
  • 园艺
  • DIY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陸生缸、水陸缸、沼澤缸、兩棲生態缸
建立最適合自己的生態缸
為房屋一角增添樂趣
想像自己走入生態缸,體會自己一手建立的小小世界……

  【你知道有的生態缸是哪種呢?】
  生態缸指的是在容器內單純培育「植物」並觀賞。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曾經接觸過生態缸的經驗……哎~別急著否認,並不是非要大得像水族箱一樣,才能稱做生態缸,其實最簡單的追溯到1970年代的日本,可稱為多肉植物元祖的仙人掌類開始流行,迷你仙人掌們被種植在鋪有色彩繽紛彩沙的時髦玻璃容器中販賣,這就是做為陸生缸先驅的存在。

  所以,生態缸也不是這麼難的吧!只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植物及樣態,相信人人都可以營造出舒適療癒的生態缸!

  →陸生缸∕Terrarium
  植物基本種類大多為熱帶性小型觀葉植物,近年來,也有人提出了多肉植物和苔蘚類為主題的佈置方式(亦被稱為苔蘚缸)。陸生缸做為時尚的綠植家具在園藝世界中也受到了矚目,如今已經成為園藝固定類別之一,製作出了充滿個性的佈設,讓大家得以欣賞到更為接近自然的植栽。

  →水陸缸∕Aquaterrarium
  水陸缸指的是水際佈設技法,據說由荷蘭的水族館開創。一開始以大型佈設為主流,時至今日也能藉由方便維持的小型缸體享受其樂趣。水中和水際陸地並沒有固定比例,隨佈設用岩石、流木等搭配及植物種類而改變。缸體內種植熱帶性植物及山野草等植物,而水中則以小型熱帶魚及淡水魚為飼養主力。

  →沼澤缸∕Paludarium
  沼澤缸和水陸缸相同,是使用玻璃缸製作的佈設型式之一,以植物為主題。以不在土壤中扎根,而是附著在其他樹木及岩盤上的著生植物,綻放美麗花朵的野生蘭花、空氣鳳梨等做為主要裝飾。

  →兩棲生態缸∕Vivarium
  目前幾乎都專指導入了爬蟲類及兩棲類的容器。以棲息水際的小型蛙類及水陸兩棲的蜥蝪類、蠑螈類等做為主要飼養對象,並製作貼近棲息地的環境佈設。佈設方面大多以簡潔為重點,常用方式是用天然材料製成的吸附性濾材圍住後方和兩側,種植適量植物,以確保做為開放空間的水際空間足夠寬敞。

  【多款生態缸範例】
  詳細介紹缸體大小、缸種,以實際圖片呈現出來不同角度的欣賞樣貌,說明缸內植物規劃理念及注意事項。讓讀者們從這些足以被稱為「創作」的佈設中找到大量的靈感吧。
  →陸生缸(11作品)
  →沼澤缸(11作品)
  →兩棲生態缸(4作品)
  →水陸缸(17作品)

  【專業生態缸.新手教學】
  從容器‧缸體尺寸、使用生物名稱、重點解說等對專家所製作的種種佈設進行介紹。從只要湊齊缸體、器材、材料、植物就能輕鬆製作的佈設開始,再慢慢向上升級。

  先參考這些範例試著動手製作,之後再放入其他創意和自己的原創性,一定能讓生態缸製作變得更有趣。

  【讓生態缸更動人的生物100選】
  主要以適合初學者的生物做為挑選方向,統整了它們的各別特徵和培育時的注意事項等等。想要製造出「漂亮」、「可愛」、「帥氣」生態缸的念頭,就是一切的開始。讓我們一起對美麗生物們做個觀察吧!

  →苔蘚類植物14種
  →蕨類植物17種
  →觀葉植物25種
  →水草23種
  →兩棲類‧魚類‧甲殼類‧貝類21種
好的,为您构建一本与您提供的图书《走入生態缸世界:設計、培養、療癒 陸生缸/沼澤缸/兩棲生態缸/水陸缸》内容完全不同的图书简介。 --- 图书名称:《星际拓荒者:遗失文明的坐标与归途》 一句话概括: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深处,一名孤立的探索者追寻着古老文明留下的微弱信号,揭示了星系兴衰的惊人真相,并最终面临关于个体存在意义的终极抉择。 内容梗概 《星际拓荒者:遗失文明的坐标与归途》是一部硬科幻与太空歌剧交织的长篇小说,它带领读者踏入一个既遵循严谨物理法则,又充满未解之谜的遥远未来。故事的主角是艾利克斯·凡恩,一名隶属于“赫利俄斯勘探局”的资深星际测绘员,他的任务本应是绘制未探索星域的常规地图。然而,一次意外的深空跳跃事故,使他偏离了预设航线,坠入了一个被星图数据库标记为“虚空禁区”的星团边缘。 这个星团内部充斥着奇异的现象:扭曲的时空异常、从未被记录的辐射源,以及最引人注目的——漂浮在暗物质云中的巨大、几何结构完美的废弃空间站残骸。这些残骸并非任何已知星际联邦的产物,它们的工艺水平远远超越了当前人类文明所能企及的范畴。 艾利克斯的飞船受损严重,补给告急,他别无选择,只能尝试与这些“异物”进行接触。在搜寻能源和修复工具的过程中,他激活了残骸核心中保存的休眠数据日志。这些日志揭示了一个名为“织网者”(The Weavers)的超级文明的兴衰史。织网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生物,而是一种依赖于量子纠缠进行思维连接的集体智能体。它们曾是银河系秩序的奠基者,掌握了操控引力、时间流速,甚至重塑恒星能量输出的终极技术。 然而,日志记录显示,织网者并非毁于外部战争或自然灾难,而是毁于一种内部的“认知瘟疫”——一种源自过于完美逻辑的自我悖论。当它们试图将所有宇宙信息统一为一个绝对真理时,思维的边界被打破,集体意识开始分崩离析,最终导致了它们庞大帝国的基础设施彻底崩塌,化为如今艾利克斯所见的宇宙墓地。 艾利克斯的任务,从单纯的生存自救,演变成了肩负起记录和理解这个伟大文明遗产的重任。他必须在追逐下一个可能是唯一能提供逃生路线的“坐标点”——一个被描述为“奇点之锚”的信号源——的同时,躲避潜伏在虚空中的危险:残存的织网者自我防御系统、被其技术扭曲的本土生命形式,以及来自人类联邦的秘密追捕者。这些追捕者,隶属于一个对“未解技术”保持极度警惕的秘密机构,他们认为艾利克斯已经接触了不该接触的知识,并试图抹除所有证据。 在故事的高潮部分,艾利克斯终于抵达了“奇点之锚”。他发现那并非逃生舱或能源站,而是一个跨越维度的“信息门户”。进入门户后,他面临的不再是物理层面的挑战,而是哲学和存在的考验。他必须选择:是利用织网者遗留的残余技术,将自己的意识上传,加入那个已然消亡却无比宏大的信息场,实现“永恒的真理”;还是带着部分信息和对文明兴衰的深刻教训,返回人类世界,承担揭示真相的巨大风险,从而确保人类文明避免重蹈覆辙? 小说以开放式但充满力量的结局收束。艾利克斯的选择,不仅决定了他个人的命运,也为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是继续无知地扩张,还是学会敬畏和限制自身知识的边界——投下了一枚深远的砝码。 核心主题与风格解析 1. 知识的负荷与边界: 本书深入探讨了“知道得太多”的代价。织网者文明的覆灭象征着绝对真理追求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它质疑了进步的绝对性,提出:有些知识也许是“不应被触碰的果实”。 2. 宏大叙事与个体孤独: 艾利克斯的旅程充满了极端的孤独感。他是在数万光年之外,面对着比自身物种历史还要悠久得多的文明残骸,这种对比强调了人类个体在宇宙尺度下的渺小与珍贵。他的每一个决定都承载着比他个人生命更宏大的意义。 3. 硬核科学设定: 小说严谨地描绘了基于先进物理学的概念,如曲速引擎的局限性、多维空间投影、以及基于量子信息学的生命形式。背景设定力求真实可信,尽管叙事宏大,但技术细节的铺陈扎实,旨在满足对严谨太空探索感兴趣的读者。 4. 哲学思辨: 《星际拓荒者》超越了一般的太空冒险。它探讨了存在、意识的本质、集体与个体之间的张力,以及时间在超高级文明面前的相对性。读者将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审视自身的文明观和价值观。 5. 视觉化呈现: 无论是废弃空间站的冰冷巨构,还是充满奇异辐射的星云,小说的场景描写极具画面感,试图为读者构建一个既美丽又令人心悸的宇宙图景。 目标读者: 喜爱如《沙丘》、《2001:太空漫游》等具备深刻哲学内涵和复杂世界构建的太空史诗的读者,以及对未来科技、宇宙社会学和失落文明题材抱有浓厚兴趣的科幻爱好者。本书将提供一次不仅激动人心,更发人深省的星际探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佐々木浩之(ささき ひろゆき)


  1973年出生。是以水際生物為主要拍攝題材的攝影家。無論對象處於圈養或野生環境,憑著一股好奇心探索生物的美妙與趣味。其中對水族缸

  的拍攝最受好評,妥善照顧觀賞魚及水草等生物,將它們最美好、充滿躍動感的瞬間捕捉下來的攝影技法得到了高度評價。此外,他也是從10歲開始飼養熱帶魚等生物的老練飼育者。活動範圍不僅日本國內,還踏足東南亞等區域進行生物收集和攝影,並基於這些實踐過程在雜誌等刊物上發表飼養知識和生態攝影照片。在本書中擔任企劃、攝影及部分執筆。主要著作為『ザリガニ飼育ノート』『メダカ飼育ノート』『金魚飼育ノート』『熱帯魚:選び方、水槽の立ち上げ、メンテナンス、病気のことがすぐわかる! 』(誠文堂新光社)、『エアプランツ アレンジ&ティランジア図鑑』『苔ボトル 育てる楽しむ癒しのコケ図鑑』(電波社)、『育てる楽しむ癒しの苔ボトル』『苔ボトル楽しく育てる癒しのコケ図鑑』『珍奇植物 ビザールプランツ完全図鑑』(コスミック出版)。

戶津建治(とつ けんじ)

  1971年出生。從孩提時期開始利用缸體進行情境佈置及水陸缸製作,同時享受飼養觀賞魚的樂趣。除了在雜誌上發表在觀賞魚進口商及水族館得到的經驗外,也在缸體佈設大賽中得到了水陸缸部門的獎項。現在一邊進行田野調查觀察大自然,一邊將他擅長的水生植物及山野草、苔蘚植物欣賞方式做出提案並化為工作。在本書中擔任執筆。主要著作為『育てる楽しむ癒しの苔ボトル』(コスミック出版)等『苔ボトル』系列。
 

图书目录

歡迎來到室內綠植的世界 004

Chapter.1 生態缸佈置集
●陸生缸(11作品) 008
●沼澤缸(11作品) 024
●兩棲生態缸(4作品) 046
●水陸缸(17作品) 054

Chapter.2 試著設置生態缸吧
●水草生態缸 088
●欣賞積水鳳梨的生態缸 092
●從種子發芽種起的生態缸 096
●帶瀑布的生態缸 100

Chapter.3 讓生態缸更動人的生物100選
苔蘚類植物
東亞砂蘚 106
大灰蘚 107
庭園白髮蘚 108
包氏白髮蘚 108
曲尾蘚 109
梨蒴珠蘚 109
大羽蘚 110
偏葉澤蘚 110
大鳳尾蘚 111
緣邊走燈蘚 111
圓葉走燈蘚 112
東亞萬年蘚 112
薄網蘚 113
花葉溪蘚 113
蕨類植物
密葉鐵線蕨 114
海州骨碎補 115
舌葉鐵皇冠 115
越橘葉小蛇蕨 116
軟樹蕨 116
山蘇 117
珠芽鐵角蕨 117
卷柏 118
萬年松118
烏毛蕨 119
地耳蕨 119
對馬耳蕨 120
毛軸假蹄蓋蕨 120
歐亞多足蕨 121
千層塔 121
團扇蕨 122
伏石蕨 122
觀葉植物
白鶴芋 123
文竹 124
虎耳草 124
黃金姬菖蒲 125
灰綠冷水花 125
灰綠冷水花(帶斑)126
小葉薜荔 126
掌葉薜荔 127
曲葉鳳梨 127
火球積水鳳梨 128
摩蕊嘉寶鳳梨 128
鶯歌鳳梨 129
空氣鳳梨 雷伯蒂娜 摩拉 129
空氣鳳梨 球拍 130
綠絨葉鳳梨130
玫瑰姬鳳梨 131
寶金蘭"龜背" 131
吐煙花 132
粉紅喜蔭-埃及豔后132
綠翡翠寶石蘭 133
六月雪 133
芹葉福祿桐 134
猿戀葦 134
捕蠅草 135
小白兔狸藻 135
水草
爪哇莫斯 136
南美正三角莫絲 137
小榕 138
袖珍小榕 138
辣椒榕 139
黑木蕨 139
有翅星蕨(鐵皇冠)140
綠溫蒂椒草 140
迷你椒草 141
針葉皇冠草 141
迷你水蘭 142
牛毛氈 142
金錢蒲 143
矮珍珠 143
迷你矮珍珠 144
印度小圓葉 144
澳洲天湖荽 145
香菇草 145
馬蹄金 146
槐葉蘋 146
紅毛丹 147
美洲水鼈 147
兩棲類‧魚類‧
甲殼類‧貝類
藍箭毒蛙 148
黑腿箭毒蛙 149
南美角蛙 149
紅腹蠑螈 150
劍尾蠑螈 150
墨西哥鈍口螈 151
泰國鬥魚 151
白雲山魚 152
黑線飛狐 152
縱帶篩耳鯰 153
安德拉斯孔雀魚 153
花斑劍尾魚 154
楊貴妃(稻田魚)154
大和藻蝦 156
紅水晶蝦 156
玫瑰蝦 157
加里曼丹橘吸血鬼蟹 157
漢氏澤蟹 158
石蜑螺 158
Column
●生態缸陳設位置 086
●佈設製作與維持、管理不可或缺的各類道具 091
●培育植物所需的光源 104
●活體生物何處尋 159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015085
  • 規格:平裝 / 160頁 / 18.2 x 23.5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歡迎來到室內綠植的世界


  人每天都會被周遭的環境所影響。僅僅在室內擺上一盆花卉或是觀葉植物,整個空間的氣氛都會為此而改變,讓內心也稍微變得輕鬆了點──每個人應該都有這種經驗才對。反過來說,亂丟垃圾不僅可能會讓人變得散漫,在無機質的數位世界中更可能讓人容易緊閉心房。可是,應該不太會有人因為接觸自然的美好而心生怒氣才是。

  想在身邊擺些令人愉快及美好的物品這是人之常情,而做為其中一種手段,用植物點綴生活空間的「室內綠植」受到了矚目。被綠意所療癒、簡易室內裝飾、生物成長所帶來的充實感、收集稀有植物的狂熱樂趣、發揮裝飾創意帶來的創造性思考……儘管想通過室內綠植追求的東西因人而異,但自然生命所帶來的安穩心境,對我們來說是無可取代的珍寶。本書想要呈現的是,室內綠植分類中最能感受到濃厚生命氣息的「陸生缸」、「水陸缸」、「沼澤缸」、「兩棲生態缸」的魅力所在。這類室內觀賞型嗜好主要發源於歐洲,自古以來透過在玻璃材料所製成的容器中種植稀有植物觀賞,培育活體生物以便觀察等方式深受人們喜愛。而在有限的空間內培育活體生物,創造完美調和的袖珍自然環境,這樣的樂趣擴散到世界各地,隨著時代演變及種種巧思而得以進化。

  本書以初學者也能夠輕鬆閱讀的方式,為足以稱為「藝術品」的多個缸體佈置、生態缸製作基本順序及生態缸中培育的生物們的魅力進行介紹。請大家一邊感受保養眼睛的綠意、做為生命源頭的光.水.土和生物們共存共榮的魄力,一邊尋找陸生缸∕水陸缸∕沼澤缸∕兩棲生態缸的設置靈感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讓我來談談它的「設計哲學」吧,這點往往是其他書籍忽略的細節。很多關於水陸缸的書籍都過於偏重技術參數,導致成品看起來像是一個標準化的產品,缺乏靈魂。但這本書在「美學構圖」的部分著墨甚深,它提出了「三度空間層次感」的佈局原則,指導我們如何利用不同高度的植被、不同質感的岩石,來模擬自然界中光影和空間的變化。書中收錄的案例照片雖然不是華麗到不切實際的商業作品,但每一張都充滿了生命力,而且都附帶了解析圖,告訴我們這個「場景」是如何透過作者的巧思一步步堆疊出來的。我個人最欣賞的是它強調「留白」的重要性,提醒我們不要把缸體塞得太滿,要給予生態系統自我調節的空間。這種既要追求藝術效果,又不忘尊重自然規律的態度,非常能打動我這個追求平衡的讀者。它教會我的不只是如何蓋房子,更是如何為這個小房子裡的住客們創造一個宜居的環境,這才是真正的「設計」啊。

评分

這本厚達數百頁的著作,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資料庫級別的詳盡」。我過去嘗試過幾次自建生態缸,但每次遇到問題時,總是要在網路上東拼西湊各種論壇的經驗談,非常零散且真假難辨。這本書徹底解決了這個痛點,它把所有可能遇到的挑戰,從底層介質的透氣性到上層水氣的凝結模式,都做了詳盡的分類和SOP式的處理。最讓我驚喜的是,它竟然有專門一章節探討「常見病蟲害的非化學防治策略」,這在很多強調美觀的書裡是絕對不會深入探討的。作者對各種微生物的作用和土壤有機質的循環,講解得非常專業,但用語卻保持了高度的可讀性,不會讓人覺得是在讀教科書。這種深度和廣度兼備的內容組織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操作指南,更是一部生態缸建造與維護的「百科全書」,我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內,我都不需要再上網搜尋基礎問題了,這就是一本真正能傳家的工具書啊。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面上談生態缸的書多如牛毛,但大多淪為器材的廣告文宣或是單純的植物圖鑑。這本的觀點很不一樣,它把「療癒」這個詞放進了書名裡,而且貫穿了整本書的論述。它不只是在談論如何堆疊泥炭土和鋪設底砂,它在談論的是人與自然如何透過這個小小的玻璃盒子重新建立聯繫。作者在描述不同缸體佈置如何影響心情的段落,寫得極富詩意,像是文學作品一樣優美,但同時又提供了科學依據,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平衡。我記得有一段專門討論「光線如何影響我們的專注力」,然後對應到不同色溫和光照強度的LED燈具選擇,這已經超越了單純的園藝技巧,觸及到了生活美學的層面。對於像我這樣工作壓力大,常常感覺與外界隔絕的人來說,光是翻閱這些圖片和文字,就已經達到了一種靜心的效果。這本書真正體現了「慢生活」的哲學,是本值得放在客廳桌上時時翻閱的寶典。

评分

身為一個對兩棲類動物有著莫名的喜愛,卻又對飼養難度感到卻步的人,這本書簡直是我的救星。我以前總覺得兩棲生態缸的建置門檻高到需要有生物學博士學位才能入門,光是恆溫恆濕的設備和微生物菌群的建立,就讓人望之卻步。然而,這本書的章節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它沒有一開始就丟一堆學術名詞嚇唬人,而是循序漸進地從「為什麼要做這個缸」到「如何安全地導入生物」這條線索帶領讀者前進。特別是關於水質過濾和排濕系統的設計部分,作者似乎把所有市面上常見的錯誤配置都拿出來一一分析,並且給出了針對性的平價解決方案。我特別讚賞它對「生態平衡」的強調,它不只是教你怎麼「做」一個缸,更是教你怎麼「維持」一個永續的微型生態。書中的圖解部分非常精緻,光是看著那些魚缸內部的結構圖,我腦中就已經開始規劃我夢想中的那個小小的苔蘚和箭毒蛙共存的秘密基地了,這本書的實操指導性實在是太強了,讓複雜的事情變得清晰易懂。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對「微型生態系統」充滿好奇的都市人量身打造的!我一直很想在家裡弄個小小的綠洲,但光是想像那些濕度和光照的細節就讓人頭昏腦脹。這本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完全沒有預設讀者是專家,開頭的介紹就非常親切,像是隔壁經驗豐富的鄰居在跟你分享他的私房訣竅。特別是它對於不同類型生態缸(像是陸生缸和沼澤缸)的區別講解得極為透徹,讓我終於搞懂了為什麼有些人做的水陸缸總是缸底積水爛根,而有些人的卻能四季如春。書裡提到選材的「在地化」原則,鼓勵我們從身邊的環境去尋找合適的石頭和木頭,這點非常接地氣,比那些只推銷昂貴進口材料的書籍實用多了。我尤其喜歡它提到「觀察」比「操作」更重要,提醒我們生態缸不是一個靜止的擺設,而是一個需要我們去感受其呼吸的生命體。那種細膩到連換水時的緩慢注入技巧都有提及的撰寫方式,讓我覺得作者真的把所有踩過的坑都幫我們排好了,讀起來讓人信心大增,感覺自己也能打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迷你亞馬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