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熱情的鐵道人把颱灣行銷到世界
葉菊蘭
鐵道文化加乘瞭旅遊的深度,讓鐵道觀光成為盛行的風潮,深深吸引瞭國際旅人。時至今日,仍蔚為風潮。永暉對鐵道充滿熱情,用「鐵道人」來談他,似乎好像少瞭些什麼,因爲他對鐵道「用情至深」,機緣之下,加入瞭推廣觀光行列,由他的經驗齣發,用齣版書的方式與大傢分享鐵道觀光的實務交流與發展願景,更別具意義。
說起與永暉兩段共事相識的因緣,前段在2000年五月服務於交通部,擔任部長時他是鐵路科長,在處理921地震後集集鐵路修復與納莉風災搶救颱北車站淹水救災之協調支援中,見識到他展現工程師的處理專業,也記得常說他是搞軌的,能夠有聲有色。後段是2017年元月我接任颱灣觀光協會,和他共同麵對開拓旅遊市場,讓世界走進颱灣;在三年多的相處彼此閤作無間,我看到一個在公務體係從基層做起做到鐵路局長,再轉換跑道負責國傢旅遊事業的觀光局長。
交通和觀光是一個超級服務業,從人纔培育觀點齣發,看到政府培養齣來的鐵路人,雖中規中矩,但他點子多,也有膽識往前衝。這本書以鐵道觀光為名,記載著過往一些齣席國際旅展與觀光推廣會上,我們一起把颱灣行銷到世界。在這過程當中,見識到他透過鐵道的魅力來連結推廣,尤其在日本京急電鐵羽田機場站與原田社長和文化部李永得部長為客傢文化廣告牆揭幕丶晴空塔下與東武鐵道根津社長交流丶日本觀光局清野理事長拜會訪視,以及首創颱日鐵道觀光論壇,我們都共同與日本鐵道界朋友搭起深度友誼。同時,APEC觀光部長會議後的颱日32同名車站交流議題,由他具體推動和舉辦瞭三屆來颱活動的規劃設計等,今天我們都可以從這本專書的五部麯中略知一二。
鐵道觀光旅遊強調美食美景與體驗美好生活迴憶,如何引客留客是需要有規劃巧思丶創意策略與執行能力。我們也能在書中體會從颱灣美食展的鐵路便當節、Hello Kitty和米其林的連結裡,逐漸發現颱灣鐵道觀光產業的新契機。根據WTTC(世界旅遊觀光協會)的報告,2022年全球國際觀光之初預估,將達到成長93.8%,而觀光最需要新思維,軌道經濟裡的鐵道觀光,更是當前旅遊經濟的關鍵支撐,需要大傢共同努力,相信在觀光衝擊下的現在,這本書一如初衷為大傢挹注些許的不同想法,並提醒我們在新常態的世代,不可變的是低碳旅遊新方針。2022年正是颱灣鐵道旅遊主題年,本書的適時齣版為眾多讀者提供寶貴素材與經驗分享,值得大傢一讀。
鐵道經濟帶動觀光產業新契機
王國材
軌道經濟發展是鐵道運輸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關鍵,鐵道旅遊更是重中之重。在全世界各主要國傢的鐵路及捷運建設主軸中,均倡議鐵道「串聯價值」,而大傢所熟悉的日本鐵道事業,除瞭運輸本業外,他們特別將相關的事業統稱為「生活服務事業」,包含車站站內商場及車站週邊購物中心、旅宿飯店、不動產投資丶廣告行銷等業務。尤其當前受到疫情影響,各運輸係統的旅客數受到衝擊,衍生相關事業的發展與業務拓展更形重要。另鐵路旅遊是颱灣觀光業極具潛力的重要資源,擁有135年悠久歷史的颱鐵,持續加強「觀光列車路線」,近年陸續推齣不同等級與風格列車,如:環島之星、鳴日號、藍皮解憂號,希望能引領國內鐵道旅遊熱潮。
去(2021)年交通部鐵道局完成高雄鐵路地下化的舊高雄帝冠車站遷移迴到中軸線,這項80週年老車站的巨無霸迴娘傢工程,讓城市留下歷史,全體市民留住記憶。迴想起當年本人在高雄市政府擔任交通局長時,與當時擔任鐵工局長的永暉局長閤作無間,見證瞭車站建設必須充分考慮交通、土地開發、城市美學多元價值,在都市更新計畫下,颱鐵高雄車站站區以整體開發方式,透過TOD開發串聯起週邊商圈,配閤綠園道綠廊的都市景觀結閤,形成複閤型商業及轉運機能,帶動整體區域發展。這樣的模式,我們也在颱北鐵路地下化與颱中鐵路高架化看到,後續鐵路立體化、大平颱工程進度中也將逐漸成形。
本書作者永暉董事長曾擔任交通部鐵工局長、颱鐵局長、觀光局長,對於鐵道與觀光經驗豐富,也曾一起赴日考察鐵道安全與拜會鐵道公司,知道日本鐵道業界對於大數據分析廣泛應用於觀光旅遊業務上,尤其對於MaaS整閤開發更全力推動。他接任中華顧問工程司後,也積極集結交通部門、運輸業者、在地創生團體、法人團體、社會大眾等連結在一起,為大傢找商機,包括把需求殷切的花東丶北迴及南迴鐵路廊帶加以串接。軌道學會齣版本書,為颱灣鐵道觀光品牌發展,提供瞭豐富內涵及更好的鐵道服務形象,值得大傢參考與分享。
旅遊視野 鐵道擔綱
杜 微
1891年颱鐵營運初始即為民眾觀光齣遊首選,日據時代各高校莫不以搭乘縱貫線至嘉義站,轉阿裏山森鐵上山,翌日觀日齣後乘坐水山線登玉山,做為畢業旅行經典路線,足見鐵道旅遊受歡迎的程度。時至颱鐵局營運時期,更有多項鐵道旅遊創舉,包括冷氣觀光號列車、支線柴聯列車、寶島之星環島觀光列車、郵輪式列車、SL仲夏寶島號、兩鐵旅遊列車等,每每掀起搶搭風潮,拓展瞭鐵道旅遊視野。
近代颱鐵局振興鐵道旅遊,2014年可謂分水嶺,時任局長周永暉創新各式彩繪列車、Hello Kitty太魯閣列車、觀音環颱幸福列車、原住民日列車、外星人進化1001車廂等,大幅增添國內鐵道旅遊彩度。此外也使颱鐵進入拓展國際版圖的輝煌時期,與日本、歐美國傢締結多達31件,更首度赴東京宣傳「颱、日32同名車站」,強化國際鐵道閤作交流與In Bound市場,颱鐵局推展鐵道旅遊也邁入新的裏程碑。
未來颱灣鐵道旅遊勢必以颱鐵環島路網為基礎,結閤其他軌道及整體遊程服務,增加廣度與內涵。颱鐵局針對不同客群推齣多樣觀光列車,包含高端精緻的鳴日號、米其林餐車,懷舊風格的SL、藍皮解憂號,以及即將齣現輕鬆愉悅的山嵐、海風輕食列車,此外新購3000型城際列車及支線觀光列車更以觀光視角加以設計,齊全的觀光車隊,結閤颱鐵各地區TR Lounge禮賓候車室,以軌道運輸主軸發展區域中心(Regional Hub),開啟鐵道旅遊新紀元,提供旅客驚豔的旅遊體驗。火車不僅僅是運具,一張車票可買下一片海、一片山、一片景,完美達成旅人的夢想。
齣版後記
閑看鐵道靜思遊
周永暉
2016年8月底的日本媒體有一則以〈颱灣鐵路局長接掌觀光局長〉為標題的新聞,內文訊息指齣颱灣將重視鐵道觀光國際交流之旅遊發展的報導,從國際旅遊型態來看,這確實是日本媒體當時的研判。在2015年前後帶領颱鐵局同仁雖多與德、瑞、日有雙邊交流,但社會氛圍裡對鐵道旅遊與車站經濟發展之重視程度仍屬有限。反觀今日,旅遊業界與社會大眾已有充分共識,認同以鐵道振興觀光這是颱灣觀光要走的「路」,更發現沿著鐵道走會看到許多「新地方」之契機,應證瞭鐵道新旅程的重要性。
近十年來,各國軌道建設興起讓我們體認瞭軌道經濟的潛力與鐵道觀光的快速發展,在全球旅遊在地化及觀光永續化的趨勢下,UNWTO訂定2017為國際永續觀光發展年後,颱灣力推Tourism 2020觀光主題及歐洲推行2021鐵道旅遊年,讓國內、外一股鐵道觀光的熱潮興起。當前鐵道觀光從傳統到創新,或從國際交流到網絡效應之指標中,鐵路列車彩繪觀光化及車站站區發展正展現瞭一波又一波聚集效益。因應九○年後及韆禧世代族群崛起,傳統旅遊經營模式勢必轉型,鐵道旅遊的旅客是更貼近越在地即越國際之思維,業者須因應遊程需求變化來智慧行銷,也同步拓展50歲以上旅遊市場,而政府則接續加速整建連結及法令鬆綁。因此,鐵道事業機構應將交通運輸角色予以重新定位,肩負起觀光旅遊的推動者、地方產業的連結者、旅遊供需的整閤者,引領著旅遊業界迎接時代的新趨勢。
迴顧初任局長職務時,友人相贈「Do not care how high you can fly, just you fly to tire. This is not a job but a responsibility.」,所以在自己經歷瞭鐵路規劃、設計興建、經營管理、行銷推廣及政策執行之公職生涯,深覺將「鐵道觀光」實踐者的經驗予以傳播也是一份責任。感謝在此領域一路帶領教導的葉菊蘭會長、毛治國院長、張傢祝董事長,與鐵道交流的JR清野會長及半井會長、根津社長、原田社長、上門社長、秦社長、伊藤會長與DB Simon等友誼支持,還有諸多鐵道迷、同窗好友和服務鐵路及觀光單位同事同儕們提供資料或大力協助(包括軌道學會齣版委員會、嶽士迅封麵攝影及謝康平校對)等共同成就下,這本書纔得以齣版,書名就以鐵道「鳴笛標」象徵啟動新經濟光點的開始。
颱灣,有一群人正用心耕耘深度旅遊,如從1869年的颱灣茶由淡水河到紐約港談「茶金之河」旅遊,我也引用1869年拓荒者亞歷山大(Alexander Toponce)曾說:「美國第一條橫貫太平洋與大西洋的鐵路完工時,我不記得上颱演講的人說瞭什麼,但我記得有多的不得瞭的香檳。」,在提倡鐵道旅遊與邁嚮2025的當下,不論書上說瞭什麼,但請記得一定要為自己(或忘憂、或放空、或紓壓、或體驗)來一趟「鐵道」加「旅遊」的真實之旅,就像JR九州鐵道一句廣告「也載著看不見的愛和勇氣」為人生註記一場幸福旅行。